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EMBO J。1995年12月15日;14(24): 6311–6317.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项目经理394755
PMID:8557050

信号锚定蛋白的跨膜取向受折叠状态的影响,但不受N末端结构域的大小的影响。

摘要

当信号锚定蛋白插入内质网膜时,C末端或N末端结构域会跨膜移位。跨膜结构域两侧的带电残基是这一决定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不一定足以产生独特的拓扑结构。我们使用在任一方向以相等程度插入膜的模型蛋白,测试了N末端结构域的大小和折叠状态对插入过程的影响。一个小锌指结构域或二氢叶酸还原酶的完整编码序列融合到N末端。这些稳定的折叠结构域阻碍甚至阻止了它们的移位。通过破坏突变破坏其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跨膜转运。然而,在40-237个氨基酸范围内,转运效率并不取决于N-末端结构域的大小。因此,N末端结构域的折叠行为是信号锚定蛋白拓扑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全文

全文可用作原始打印版本的扫描副本。获取完整的文章(1.7M),或单击下面的页面图像逐页浏览。PubMed链接也可用于选定的引用.

本文中的图像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Andersson H,von Heijne G.大肠杆菌内膜蛋白的Sec依赖和Sec独立组装:拓扑规则取决于链长。EMBO J。1993年2月;12(2):683–69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eltzer JP、Fiedler K、Fuhrer C、Geffen I、Handschin C、Wessels HP、Spiess M.带电残基是信号锚序列跨膜方向的主要决定因素。生物化学杂志。1991年1月15日;266(2):973–97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ao G,Dalbey RE。N末端尾部穿过质膜的移位。EMBO J。1994年10月3日;13(19):4662–466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irico WJ、Waters MG、Blobel G.70K热休克相关蛋白刺激蛋白质转移到微粒体。自然。1988年4月28日;332(6167):805–8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ullen BR。真核表达技术在克隆基因功能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酶制剂。1987;152:684–70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eshaies RJ、Koch BD、Werner-Washburne M、Craig EA、Schekman R.应激蛋白的一个亚家族促进分泌和线粒体前体多肽的易位。自然。1988年4月28日;332(6167):800–80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Eilers M,Schatz G.特定配体的结合抑制纯化前体蛋白进入线粒体。自然。1986年7月17日;322(6076):228–23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Ellis L、Clauser E、Morgan DO、Edery M、Roth RA、Rutter WJ。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残基1162和1163的替换会影响胰岛素刺激的激酶活性和2-脱氧葡萄糖的摄取。单元格。1986年6月6日;45(5):721–73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ilmore R,Blobel G.分泌蛋白在微粒体膜上的转运是通过水性微扰剂可以进入的环境发生的。单元格。1985年9月;42(2):497–50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rtmann E,Rapoport TA,Lodish HF.预测真核生物跨膜蛋白的取向。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9年8月;86(15):5786–579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高S、Flint N、Dobberstein B。信号锚定型蛋白质膜插入的要求。细胞生物学杂志。1991年4月;113(1):25–3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utay U、Hartmann E、Rapoport TA。一类具有C末端锚定的膜蛋白。趋势细胞生物学。1993年3月;(3) :72–7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utay U、Ahnert-Hilger G、Hartmann E、Wiedenmann B、Rapoport TA。突触素通过插入内质网膜的新途径进行转运。EMBO J。1995年1月16日;14(2):217–22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onier S、Van Luc P、Kreibich G、Sabatini DD、Adesnik M。细胞色素P450在内质网膜中的掺入和定位信号。细胞生物学杂志。1988年8月;107(2):457–47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arks GD、Lamb RA。真核生物II型膜蛋白的拓扑结构:疏水结构域两侧的N-末端带正电残基的重要性。单元格。1991年2月22日;64(4):777–78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arks GD、Lamb RA。NH2末端带正电残基在建立膜蛋白拓扑结构中的作用。生物化学杂志。1993年9月5日;268(25):19101–1910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árraga G、Horvath SJ、Eisen A、Taylor WE、Hood L、Young ET、Klevit RE。酵母ADR1单指结构域的锌依赖性结构。科学。1988年9月16日;241(4872):1489–149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andall LL,Hardy SJ。出口竞争力与成熟物种缺乏三级结构的相关性:大肠杆菌中麦芽糖结合蛋白的体内研究。单元格。1986年9月12日;46(6):921–92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ato T、Sakaguchi M、Mihara K、Omura T。决定微粒体膜中细胞色素P-450拓扑方向的氨基末端结构。EMBO J。1990年8月;9(8):2391–239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piess M,Lodish HF。内部信号序列: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膜锚定。单元格。1986年1月17日;44(1):177–18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piess M,Schwartz AL,Lodish HF.人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cDNA序列。膜插入的内部信号序列。生物化学杂志。1985年2月25日;260(4):1979–198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zczesna-Skorupa E,Kemper B.碱性氨基酸的NH2末端取代诱导兔细胞色素P450IIC2跨微粒体膜的移位和糖基化。细胞生物学杂志。1989年4月;108(4) :1237–124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zczesna-Skorupa E、Browne N、Mead D、Kemper B。NH2末端的正电荷将细胞色素P-450的膜锚信号肽转化为分泌信号肽。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8年2月;85(3):738–74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erner K,Schatz G.跨膜蛋白质移位。科学。1988年9月9日;241(4871):1307–131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estweber D,Schatz G.破坏前体蛋白稳定性的点突变增强了其翻译后导入线粒体的能力。EMBO J。1988年4月;7(4) :1147–115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eijne G.细菌内膜蛋白中带正电残基的分布与跨膜拓扑结构相关。EMBO J。1986年11月;5(11):3021–302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on Heijne G.通过带正电残基控制多面体膜蛋白的结构和组装模式。自然。1989年10月5日;341(6241):456–45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on Heijne G,Gavel Y.整体膜蛋白中的地形信号。欧洲生物化学杂志。1988年7月1日;174(4):671–67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on Heijne G,Manoil C.膜蛋白:从序列到结构。蛋白质工程。1990年12月;4(2) :109–11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hitley P、Zander T、Ehrmann M、Haardt M、Bremer E、von Heijne G.Sec诱导大肠杆菌内膜蛋白proW中100残基周质N末端尾部的依赖性易位。EMBO J。1994年10月3日;13(19):4653–466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由以下人员提供自然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