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英国医学杂志。作者手稿;于2012年9月22日在PMC上市。
以最终编辑形式发布为: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PMC3320218型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尼姆斯366063
PMID:22417201

继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克隆构筑

马修·沃尔特医学博士。,董申(Dong Shen)医学博士、博士。,李丁,博士。,金绍医学硕士。,丹尼尔·科波尔特医学硕士。,Ken Chen(肯·陈),博士。,大卫·E·拉尔森,博士。,迈克尔·麦克莱伦,理学学士。,大卫·杜林,博士。,雷切尔·阿伯特,理学学士。,罗伯特·富尔顿医学硕士。,文森特·马格里尼,博士。,希瑟·施密特,理学学士。,乔尔·卡利基·维泽,理学学士。,米歇尔·奥劳克林,理学学士。,西安帆医学硕士。,马库斯·格里洛,理学学士。,莎拉·维托夫斯基,文学硕士。,莎朗·希思,约翰·弗雷特医学博士。,威廉·伊德斯,迈克尔·托马森医学博士。,彼得·韦斯特维特医学博士、博士。,约翰·迪佩西奥医学博士、博士。,丹尼尔·林克医学博士。,伊莱恩·马尔迪斯,博士。,蒂莫西·莱伊医学博士。,理查德·威尔逊博士和蒂莫西·格雷伯特医学博士。

关联数据

补充资料

摘要

背景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血液系统疾病,常演变为继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进展为继发性AML的基因改变尚不清楚。

方法

我们对7名继发性AML患者的7对皮肤和骨髓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以确定继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特异性体细胞突变。然后,我们对每个受试者在先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阶段获得的骨髓样本进行基因分型,以确定是否存在特定的体细胞突变。我们利用数百个突变的等位基因负荷,确定了编码基因的复发突变,并定义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阶段和继发性AML阶段每对样本的克隆结构。

结果

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继发性AML样本中,约85%的骨髓细胞是克隆性的,与成髓细胞计数无关。第二代AML样本包含11个复发突变基因的突变,其中包括4个之前未涉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AML的基因。在每一种情况下,急性白血病的进展都是由包含182到660个体细胞突变的先前创始克隆的持续存在和至少一个子克隆的生长或出现来定义的,其中包含数十到数百个新突变。所有发现的克隆和亚克隆在编码基因中至少包含一个突变。

结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继发性AML患者的几乎所有骨髓细胞都是克隆衍生的。继发性AML的遗传进化是一个由多个突变获得和克隆选择周期形成的动态过程。在发现克隆和子克隆中都发现了复发基因突变。(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其他机构资助。)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是一组以造血功能低下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是成人获得性骨髓衰竭的最常见原因。1大约三分之一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发生继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继发性AML之间的临床区别目前主要取决于细胞形态学分析,因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的骨髓增生异常造血和成髓细胞计数小于20%,而成髓细胞数为20%或更多的患者的AML。尽管这两种疾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损伤谱之间存在相当大的重叠,但患者、保险公司和资助机构仍不确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否真的是癌症。

在上皮组织(例如结肠和口咽)中广泛研究了细胞异型增生向癌症发展的遗传事件,46但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向继发性AML的遗传进展知之甚少。候选基因重测序已经确定了几个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向继发性AML演变过程中具有复发突变的基因(例如。,FLT3、NPM1、RUNX1、TP53、,美国国家科学院),715但我们对该病突变总数和克隆分布的了解有限。我们使用全基因组测序来发现从7名继发性AML患者的骨髓样本中的体细胞突变,并确定在先前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阶段获得的配对样本中是否存在这些突变。我们利用这些信息来确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和继发性AML进展时克隆细胞和遗传结构的比例。

方法

方法在补充附录,可在NEJM.org获取本文全文。简而言之,骨髓活检标本取自七名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以包含授权全基因组测序的特定语言的形式提供了书面知情同意书。通过细胞分选富集成髓细胞。在Illumina HiSeq 2000和Genome Analyzer IIx上对骨髓样本(用于继发性AML)和正常皮肤样本的配对DNA文库进行测序。如前所述,对对齐读取进行分析以检测假定的体细胞突变。16使用固相捕获,然后对皮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继发性AML样本进行深度测序,验证体细胞突变预测。此前曾报道过一名受试者(UPN266395)的突变。17如前所述,对DNA拷贝数和基因表达进行了基于阵列的分析。18序列和微阵列数据已保存在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基因型和表型(dbGaP)数据库中(登录号:phs000159.v3.p2)。

结果

全基因组测序和捕获验证

我们使用从二次AML样本和七名先前患有新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受试者的匹配皮肤样本制备的DNA文库中生成的配对读码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表1). 二倍体基因组覆盖率在二级AML样本中超过95%,在皮肤样本中超过97%(补充附录中的表1). 如前所述,假定的体细胞突变被称为非重叠层,并被优先排序。16为了验证体细胞突变和测量突变等位基因频率,我们为每个受试者设计了定制的固相长寡核苷酸阵列,并使用它们捕获包含假定单核苷酸变体(SNV或点突变)和插入或缺失(indels)的基因组区域。对每名受试者的三个样本进行分析(正常皮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前期获得的骨髓和骨髓第二-AML期获得的骨髓)。对捕获的DNA进行测序,以在经验证的突变位点提供平均640个读数(补充附录中的表1). 在每个基因组中,我们验证了第1层中304到872个体细胞点突变和0到2个indels(即,由注释外显子的氨基酸编码区、一致剪接区和RNA基因的变化组成的层)(补充附录中的表2和表3). 通过细胞分选富集成髓细胞对突变等位基因负荷的测量没有重大影响(补充附录中的图1).

表1

七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继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sAML)患者的特征。

UPN公司*性别诊断时的年龄IPSS得分骨髓成髓细胞细胞遗传学分析MDS到sAML自MDS诊断以来的生存率
MDS公司sAML公司MDS公司sAML公司无疾病总体
%
461282652669复杂复杂225867

667720F类6611029§正常正常222124

610184F类451038复杂复杂51020

182896751051复杂复杂323540

266395651766正常正常111

288033F类3111343正常正常1112

2982732621835正常正常4418
*UPN表示唯一的患者编号。
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的范围为0至3.5,分数越高,预后越差。
值是MDS样本组织库和sAML样本之间的间隔。
§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

复发性基因突变

我们首先关注具有预测翻译结果的第1层突变(即全基因缺失、indels、错义、无义、移码或剪接位点突变)。在七个样本中的168个基因中,每二级AML基因组有17到32个经验证的点突变或indels(平均24个)(补充附录中的表3). 大多数这些基因没有复发突变,表明许多突变是随机获得的,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无关。在两个样本中分别检测到两个反复突变的基因:一个已知的髓样肿瘤抑制因子中的功能丧失突变,运行NX1,和两个身体错义突变UMODL1号机组(表2).UMODL1号机组最近有报道称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卵巢癌患者中发生突变。19,20 UMODL1号机组信使RNA(mRNA)在我们7名受试者的正常CD34+祖细胞和次级AML细胞中表达,这两种突变发生在UMODL1号机组编码保守结构域(T533P位于钙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V882M位于sea-urchin精子蛋白、肠激酶和agrin[sea]结构域)。21

表2

在MDS和sAML基因组中检测到新发AML复发突变的基因。

基因与突变*出现在MDS示例中sAML样本中存在
CDH23型(1235英寸)是的
NPM1型(W288fs)是的是的
PTPN11号机组(G60R)是的
运行NX1
G170英尺是的
del(21)(q22.11)是的是的
SMC3公司(e8-1拼接)是的是的
第2阶段(高738fs)是的是的
TP53型(V272M)是的是的
U2AF1型(S34F)是的是的
UMODL1号机组
T533P型是的是的
V882万是的是的
工作任务1(D436E)是的
ZSWIM4系列(第818A页)是的是的
*根据氨基酸位置列出突变。缩写SAML表示二级AML。
这种突变以前在MDS或AML中没有报道过。
同一密码子在多个受试者中受到影响。

为了扩展这些结果,我们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继发性AML样本中具有翻译后果的突变与200个新发AML样本中鉴定的突变进行了比较(50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150个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我们在一份二次AML样本和200份AML样本中至少3份样本中发现了10个突变基因(>1%)(表2). 已知其中7个基因在AML中有反复突变。四个重复突变基因(包括UMODL1号机组)此前未涉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AML。中的一个特定密码子U2AF1型在多个AML样本中存在错义突变,表明这些突变可能导致功能增强。支持这一假设的是我们最近的报告17中的S34F取代U2AF1型(受错义突变影响)增强了体外选择性mRNA剪接。X染色体基因第2阶段也反复突变。全部第2阶段我们在本研究中观察到的突变预计会导致蛋白截断(继发性AML中的H738fs和AML中所有4种无义或移码突变)。此外,第2阶段在AML和其他癌症中被删除。22,23综上所述,这些结果表明第2阶段功能丧失可能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AML的发病机制之一。尽管第2阶段最近有报道称失活会导致胶质母细胞瘤和结直肠癌细胞系的非整倍体,23受试者第2阶段我们研究中的突变具有正常核型。

单基因突变(即非复发性突变)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也可能很重要。总的来说,在11条生物途径中的1条中,非电流性1级突变涉及突变蛋白24这与癌症发病机制有关,几乎所有这些途径都在所有七个样本中受到影响(补充附录中的图2). Tier 1突变在任何单一途径中都没有显著富集(数据未显示)。24

骨髓增生综合征和继发性AML的克隆性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病理诊断需要在骨髓中发现少于20%的成髓细胞(形态学上定义的恶性细胞)。然而,来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阵列和单基因重测序研究的数据表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克隆细胞群可能大于20%。18,25,26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捕获测序数据来准确测量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样本中克隆细胞的患病率。我们计算了所有经验证的体细胞SNV的突变等位基因频率(根据染色体拷贝数进行调整),并进行了无监督聚类分析,以确定突变簇。27每个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第二-AML基因组都包含一个细胞的创始克隆,定义为突变簇(包含182到660个体细胞SNV),该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和第二AML期(第1簇在图1A、和补充附录中的图5). 我们估计最大肿瘤克隆性是建立克隆的平均突变等位基因频率的两倍(因为所有突变在拷贝数校正后每二倍体基因组出现一次)。在所有病例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样本中的大多数未分化骨髓细胞(高达92.7%)是克隆的,与二期AML样本中的细胞无法区分,即使成髓细胞计数小于5%(图1B). 尽管这些结果证实了先前的观察结果,即成髓细胞计数可以低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克隆群体的大小,18,25,26他们还表明,当对整个基因组进行突变检测时,克隆性造血涉及大部分骨髓,即使在早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也是常见的规律。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nihms366063f1.jpg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继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sAML)基因的寡克隆性

在A组中,受试者UPN461282中所有经验证突变的等位基因频率显示在MDS阶段和进展为sAML后。根据染色体拷贝数调整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个体突变的无监督聚类确定了五个不同的突变簇。B组显示MDS和sAML的总骨髓克隆性(包含创始突变的细胞比例)相似(P=0.57),尽管成髓细胞计数在0到69%之间。在C组中,支持拷贝数改变区域中保留的(A)等位基因的读取频率如MDS和sAML所示。含有两簇克隆拷贝数变化的细胞在MDS和sAML(黄色和橙色数据点)之间数量增加,而含有远端5(q)缺失的子克隆在从MDS到sAML的过程中丢失(蓝色数据点)。创始克隆包含del(17)、del(20q)和簇1单核苷酸变体(SNV)(面板A和C中的黄色数据点),而子克隆也包含del、单体17和簇2 SNV(面板A与C中的橙色数据点)。虚线表示不在缺失片段中的杂合SNPs的预期A等位基因频率。面板D显示MDS和sAML是寡克隆的,MDS中平均有2.4个克隆,sAML中平均有3.1个克隆(P=0.047)。缩写del(17)表示端粒17号染色体缺失,del(20q)表示del(20)(q11.21q13.13),del。

为了评估拷贝数改变的克隆性,我们根据SNP阵列和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设计了捕获探针,跨越皮肤样本中存在的杂合SNP,并在骨髓样本中删除或保留这些杂合SNPs(补充附录中的表4). 我们测定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继发性AML样本中保留的皮肤样本中包含等位基因的读取计数比例。皮肤样本中保留等位基因的患病率约为50%,正如杂合子SNPs所预期的那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继发性AML样本中这些等位基因的流行率从50%开始偏离,并且与缺失细胞的百分比成比例(补充附录中的表5). 关于拷贝数改变的数据聚类在很大程度上概括了这些受试者的SNV聚类(图1C、和补充附录中的图7). 然而,这两种方法都鉴定出了独特的克隆(即,由其包含的突变簇定义的独特细胞群体),表明这些类型的数据提供了克隆进化的补充观点。我们的方法没有捕捉到DNA甲基化的变化,这种变化存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基因组中,28这表明可能存在我们尚未检测到的其他克隆复杂性层。

所有7个样本在第二-AML期均为寡克隆,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期仅2例为单克隆(图1D). 在第一个受试者(UPN461282)中,我们确定了五个不同的突变簇,它们共同定义了该肿瘤的克隆遗传进展(图1A).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样本中存在两个克隆。克隆2中包含簇1和簇2突变的单个细胞向前移动,通过获取簇3、簇4和簇5突变生成了三个新克隆,这些克隆仅存在于第二个AML样本中。总的来说,数据表明该肿瘤的进化是从具有簇1突变的细胞到包含簇1到簇5突变的细胞依次进行的,每个新克隆都携带了所有先前存在的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突变(图2A). 其他六个肿瘤也符合克隆进化的线性模型(补充附录中的图5)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单细胞水平的分析可能会揭示出更复杂的模式。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nihms366063f2.jpg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到继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sAML)的克隆进展

面板A显示了一个模型,总结了受试者UPN461282从MDS阶段到sAML阶段的克隆进化。克隆1中的细胞包含簇1突变。克隆1(黄色)的特征是323个体细胞单核苷酸变体(SNV),其存在于约74%的骨髓细胞中。克隆2中的细胞(橙色)起源于克隆1中的单个细胞(因为所有簇1突变都是杂合的,并且几乎存在于所有sAML细胞中),因此包含所有簇1和簇2突变。该克隆在sAML样本中占主导地位,在该样本中,随后的三个亚克隆通过SNV的连续采集进化而来。出现的最后一个克隆(包含sAML中14%的骨髓细胞)可能包含SNV簇1至5或仅包含簇1、2、3和5,但分析方法无法区分这些可能性。B组显示了所有七名受试者从MDS到sAML突变簇大小的动态变化。每个簇至少包含一个第1层突变。在建立克隆和子克隆中检测到重复突变的基因。UPN表示唯一的患者编号。

第二代AML基因组包含304到872个体细胞SNV(补充附录中的表2). 这些突变很可能与疾病的发病机制无关。与这一概念相一致的是,每个基因组层的体细胞SNV数量往往与层大小成比例(正如偶然发生的那样),这表明绝大多数突变是随机背景突变(补充附录中的图3A). 我们观察到,每一个继发性AML样本中的大多数突变都存在于配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样本中,并且存在一个子集的继发性ATML特异性突变。正如预期的那样,四名快速进展为继发性AML(<6个月)的受试者的继发-AML特异性突变比例低于进展较慢的三名受试者(>20个月)。在进展迅速的受试者中,平均6.7%的突变是继发性AML特异性的,而在进展缓慢的受试者中,37.8%的继发性AML特异性突变是特异性的(P<0.05)(补充附录中的图3B). 7名受试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创始克隆中的转换和颠倒突变谱相似(补充附录中的图4). 最常见的替代是C·G→T·a转变,如其他癌症基因组中所见。29,30两名受试者(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后,在发展为继发性AML之前,使用地西他滨治疗4至11个月)的继发性-AML特异性C→二次AML样本中的G颠换,而两名未使用去甲氧基他滨治疗的受试者没有出现类似的增加(补充附录中的图4). 我们无法确定这些颠倒的序列特异性上下文。

尽管在每个阶段驱动克隆生长的突变尚不清楚,但七个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样本中的创始克隆(包含182到660个突变)仍然存在于所有七个二级AML样本中,并且至少包含一个1级突变。在二级AML特异性簇的生成过程中,发现的克隆获得了至少一个新的第1层突变,并预测了翻译结果(补充附录中的图5). 在发现的克隆和子克隆中都检测到重复突变的基因(图2B).

讨论

通过下一代测序,我们发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继发性AML样本中的肿瘤骨髓细胞比例无法区分,这表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与继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一样具有克隆性,即使成髓细胞计数为零。虽然克隆性不足以定义恶性转化,但它是大多数人类癌症的主要表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继发性AML都是高度克隆性血液肿瘤。31通过对同一受试者在发展为继发性AML前后样本中突变细胞比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比较克隆结构和突变基因,以了解这些疾病的遗传学。突变簇的稳健检测是可能的,因为每个基因组有数百个突变是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确定的,而等位基因负担是通过在两个时间点进行深度重测序来量化的。如果我们只分析了二级AML样本或仅分析了第1层(即外源性)变异体,则无法阐明这种复杂性。在所有七名受试者的样本中,第二代AML基因组是寡克隆的。先前存在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创始克隆在继发性AML中始终持续存在,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它被子克隆所竞争。随着每一组新突变的获得,所有先前存在的突变都会继续进行,从而产生在进化过程中包含越来越多突变的亚克隆。根据我们的实验设计,我们不能排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样本中存在第二代AML样本中不存在的额外亚克隆的可能性,一个基因组(UPN298273)表明这可能发生。

白血病生物学的一个独特方面是造血细胞在外周血和骨髓之间自由混合和再循环。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生长的克隆必须保持自我更新的能力。新克隆中的突变必须赋予它们生长优势,才能成功与祖先克隆竞争。结果是,这些二级AML样本不是单克隆的,而是由几个具有独特突变集的基因组拼接而成;这种镶嵌是通过获得一系列突变和克隆多样性形成的。同样,最近使用全基因组测序对新发AML样本进行的分析表明,化疗后复发与克隆进化和获得新突变有关。32对单个癌细胞的分析可能揭示出额外的遗传复杂性。最近对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表明,该病中细胞遗传学异常的系列获得通常通过分支层次发生,很少遵循简单的线性路径。33,34将这项工作扩展到包括全基因组测序发现的全部突变,将是未来癌症遗传学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

我们的研究有几个临床意义。首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继发性AML之间的区别目前依赖于骨髓成髓细胞的手动计数,这一标准存在观察者间的偏见,但仍会推动对骨髓成髓细胞计数差异较小的患者的治疗做出重大决定。最终,识别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样本中的致病性突变模式及其克隆性,将提高诊断的确定性并改进预后算法。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研究中的两名受试者在1个月内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进展为继发性AML。这一进展的基础是,尽管克隆数量没有变化(每例两个),而且点突变仅略有增加(在这些病例中,进展为继发性AML期间,<2%),但一名受试者的成髓细胞计数从7%增加到66%,另一名受验者的成粒细胞计数从13%增加到43%当通过下一代测序对相同的标本进行分析时。第二,我们发现,在所有病例中,显性二级AML克隆均来自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创始克隆,这表明针对这些早期突变的治疗可能是消除疾病传播细胞和提高对传统化疗反应率的最有效策略继发性AML。35,36最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疾病进展可能不仅受复发突变的驱动,而复发突变最近已被证明具有预后价值,37但也由克隆人(即创始vs.女儿)产生。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样本的预测重要突变的基因分型与克隆结构分析相结合,可能会产生更多信息丰富的生物标志物,并更好地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发病机制。

补充材料

补充1

单击此处查看。(7.3M,pdf)

致谢

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R01HL082973和RC2HL102927,授予Graubert博士;U54HG003079,授予Wilson博士;P01CA101937,授予Ley博士);霍华德·休斯医学院医生科学家早期职业奖(授予沃尔特博士);以及国家研究资源中心的拨款(UL1RR024992)。

我们感谢Alvin J.Siteman癌症中心高速细胞分类核心、分子和基因组分析核心、遗传性癌症核心和组织采购核心提供技术援助;Masayo Izumi提供技术援助;Joshua McMichael提供插图协助;以及癌症基因组图谱AML研究,以获取200例新发AML序列数据。

脚注

作者提供的披露表格可在NEJM.org上查看本文全文。

参考文献

1Cogle CR,Craig BM,Rollison DE,List AF。使用基于索赔的新算法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病率:癌症登记处未捕获的大量病例。鲜血。2011;117:7121–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Greenberg P,Cox C,LeBeau MM等。评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后的国际评分系统。鲜血。1997年;89:2079–88.[勘误表,血液1998;91:110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三。Steensma博士。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癌症”吗?语言歧义的意外不利后果。Leuk研究。2006;30:1227–3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Vogelstein B,Fearon ER,Hamilton SR等。结直肠肿瘤发展过程中的基因改变。英国医学杂志。1988;319:525–3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Fearon ER,Vogelstein B.大肠肿瘤发生的遗传模型。单元格。1990;61:759–6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Califano J、van der Riet P、Westra W等。头颈癌的遗传进展模型:对现场癌变的影响。癌症研究。1996;56:2488–9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Shih LY,Huang CF,Wang PN,等。FLT3或N-ras突变的获得通常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进展相关。白血病。2004;18:466–7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Schnittger S、Bacher U、Haferlach C等。具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骨髓增生性肿瘤病史的NPM1突变AML的特征。白血病。2011;25:615–2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Chen CY,Lin LI,Tang JL,等。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UNX1基因突变-该突变可在诊断早期检测到或在疾病进展期间获得,与不良预后相关。英国血液学杂志。2007;139:405–1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Lai JL、Preudhomme C、Zandecki M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17p缺失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一种以特异性粒细胞生成障碍和P53突变高发生率为特征的实体。白血病。1995;9:370–8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Jasek M、Gondek LP、Bejanyan N等。髓系恶性肿瘤中的TP53突变是纯合或半合的,这是由于杂合性的拷贝数中性缺失或17p的缺失。白血病。2010;24:216–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van Kamp H,de Pijper C,Verlaande Vries M,等。使用存档血涂片对骨髓增生异常患者的N-ras原癌基因点突变进行纵向分析。鲜血。1992年;79:1266–7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3Horiike S、Misawa S、Nakai H等。N-ras突变和核型进化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白血病转化密切相关。白血病。1994;8:1331–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Bacher U、Haferlach T、Kern W、Haferlach C、Schnittger S。38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和413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分子突变比较研究。血液学。2007;92:744–5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Dicker F、Haferlach C、Sundermann J等。269例MDS或继发性AML患者RUNX1、MLL-PTD、FLT3-ITD、NPM1和NRAS的突变分析。白血病。2010;24:1528–3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Mardis ER,Ding L,Dooling DJ,等。急性髓系白血病基因组测序发现的复发突变。英国医学杂志。2009;361:1058–6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7Graubert TA,Shen D,Ding L,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U2AF1剪接因子的复发突变。自然遗传学。2011;44:53–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8Graubert TA、Payton MA、Shao J等。综合基因组分析表明多染色体5q31的单倍体不足。新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2个基因。公共科学图书馆一号。2009;4(2) :e458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癌症基因组图谱研究网络。卵巢癌的综合基因组分析。自然。2011;474:609–1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0Chapman MA、Lawrence MS、Keats JJ等。多发性骨髓瘤的初始基因组测序和分析。自然。2011;471:467–7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1Di Schiavi E、Riano E、Heye B、Bazzicalupo P、Rugarli EI。UMODL1/Olfactin是一种细胞外膜结合分子,在嗅觉和犁鼻神经细胞中的空间表达受到限制。欧洲神经病学杂志。2005;21:3291–30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2Walter MJ、Payton JE、Ries RE等。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基因组的获得性拷贝数改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9;106:12950–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3Solomon DA,Kim T,Diaz-Martinez LA,等。STAG2突变失活导致人类癌症非整倍体。科学。2011;333:1039–4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4Dennis G,Jr、Sherman BT、Hosack DA等。DAVID: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数据库。基因组生物学。2003;4(5) :第3页。[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5Heinrichs S、Kulkarni RV、Bueso-Ramos CE等。通过SNP阵列分析在细胞遗传学正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准确检测单亲二体性和微缺失。白血病。2009;23:1605–1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6Walter MJ,Ding L,Shen D,et a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复发性DNMT3A突变。白血病。2011;25:1153–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7Fraley C,Raftery A.基于模型的聚类、判别分析和密度估计。美国统计协会。2002;97:611–31. [谷歌学者]
28Figueroa ME、Skrabanek L、Li Y等。MDS和继发性AML表现出独特的模式和丰富的异常DNA甲基化。鲜血。2009;114:3448–5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9Greenman C、Stephens P、Smith R等。人类癌症基因组中的体细胞突变模式。自然。2007;446:153–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0丁磊,埃利斯·美赞臣,李斯,等。基底样乳腺癌转移和异种移植中的基因组重塑。自然。2010;464:999–100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1Hanahan D,Weinberg RA。癌症的标志:下一代。单元格。2011;144:646–7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2Ding L,Ley TJ,Larson DE,等。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揭示复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克隆进化。自然。2012;481:506–1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3Anderson K、Lutz C、van Delft FW等。白血病中克隆结构和增殖细胞的遗传多样性。自然。2011;469:356–6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4Notta F,Mullighan CG,Wang JC,等。人类BCR-ABL1淋巴母细胞白血病诱导细胞的进化。自然。2011;469:362–7.【勘误表,《自然》2011;471:25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5拉森·RA。继发性白血病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吗?最佳实践研究临床血液学。2007;20:29–3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6Bello C,Yu D,Komrokji RS,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引起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后的结果。癌症。2011;117:1463–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7Bejar R、Stevenson K、Abdel-Wahab O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点突变的临床效果。英国医学杂志。2011;364:2496–50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