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1989年5月;86(9): 3099–3103.
数字对象标识:10.1073/pnas.86.9.3099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项目经理287072
采购管理信息:2470089

大鼠脑蛋白激酶C zeta亚种:结构、表达和性质。

摘要

大鼠脑蛋白激酶C的zeta亚种的一级结构由其重叠cDNA推导而来。蛋白激酶C的zeta亚种由59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计算分子量为67740 Da,在其氨基末端和羧基末端分别具有调节和蛋白激酶结构域。尽管迄今为止所鉴定的蛋白激酶C家族的所有成员在调节域中都有一个富含半胱氨酸的锌指状序列的串联重复,但泽塔亚种只包含一组该序列。Northern(RNA)-blot杂交分析表明,不同长度的泽塔亚种的两个主要RNA转录物可能是通过使用不同的聚腺苷酸信号产生的。该酶通过用编码其全序列的cDNA构建体转染在COS-7细胞中表达。SDS/PAGE显示其分子量约为64000 Da。当用小牛胸腺H1组蛋白作为磷酸受体蛋白进行分析时,酶活性显著依赖于磷脂,但不依赖于Ca2+或二酰甘油的存在。COS-7细胞中表达的zeta亚种似乎没有显示佛波酯的结合活性。结构和生化特性表明,zeta亚种与蛋白激酶C的其他亚种有关,但与之不同。也许,该亚种属于酶家族的另一个实体。

全文

全文可用作原始打印版本的扫描副本。获取完整文章(2.4M),或单击下面的页面图像逐页浏览。PubMed链接也可用于选定的引用.

本文中的图像

单击图像以查看更大的版本。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Nishizuka Y.蛋白激酶C的分子异质性及其对细胞调节的影响。自然。1988年8月25日;334(6184):661–66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arker PJ,Coussens L,Totty N,Rhee L,Young S,Chen E,Stabel S,Waterfield MD,Ullrich A.蛋白激酶C的完整一级结构——主要的佛波酯受体。科学。1986年8月22日;233(4766):853–85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oussens L、Parker PJ、Rhee L、Yang Feng TL、Chen E、Waterfield MD、Francke U、Ullrich A。多种不同形式的牛和人蛋白激酶C表明细胞信号途径存在多样性。科学。1986年8月22日;233(4766):859-86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no Y、Kurokawa T、Fujii T、Kawahara K、Igarashi K、Kikkawa U、Ogita K、Nishizuka Y。大鼠脑蛋白激酶C的两种互补DNA。通过选择性剪接确定的异质性。FEBS信函。1986年10月6日;206(2):347–35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no Y、Fujii T、Igarashi K、Kikkawa U、Ogita K、Nishizuka Y。大鼠脑蛋白激酶Cα和γ亚种cDNA的核苷酸序列。核酸研究。1988年6月10日;16(11):5199–520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nopf JL,Lee MH,Sultzman LA,Kriz RW,Loomis CR,Hewick RM,Bell RM。多重蛋白激酶C cDNA的克隆和表达。单元格。1986年8月15日;46(4):491–50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hno S、Kawasaki H、Imajoh S、Suzuki K、Inagaki M、Yokokura H、Sakoh T、Hidaka H。三种不同类型兔蛋白激酶C的组织特异性表达。自然。1987年1月8日;325(7000):161–16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hno S、Kawasaki H、Konno Y、Inagaki M、Hidaka H、Suzuki K。第四种类型的兔蛋白激酶C。生物化学。1988年3月22日;27(6):2083–208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ikkawa U、Ono Y、Ogita K、Fujii T、Asaoka Y、Sekiguchi K、Kosaka Y、Igarashi K、Nishizuka Y。鉴定大鼠脑中表达的蛋白激酶C的多个亚种的结构。FEBS信函。1987年6月15日;217(2):227–23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no Y、Kikkawa U、Ogita K、Fujii T、Kurokawa T、Asaoka Y、Sekiguchi K、Ase K、Igarashi K、Nishizuka Y。两类蛋白激酶C的表达和性质:来自单个基因的选择性剪接。科学。1987年5月29日;236(4805):1116–112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uang FL,Yoshida Y,Nakabayashi H,Knopf JL,Young WS,3rd,Huang KP.作为离散基因产物的蛋白激酶C同工酶的免疫化学鉴定。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1987年12月31日;149(3) :946–95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no Y、Fujii T、Ogita K、Kikkawa U、Igarashi K、Nishizuka Y。大鼠蛋白激酶C家族其他三个成员的鉴定:δ-、ε-和zeta-亚种。FEBS信函。1987年12月21日;226(1):125–12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no Y、Fujii T、Ogita K、Kikkawa U、Igarashi K、Nishizuka Y。蛋白激酶C家族其他成员的结构、表达和性质。生物化学杂志。1988年5月15日;263(14):6927–693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hno S、Akita Y、Konno Y、Imajoh S、Suzuki K。一种新型佛波酯受体/蛋白激酶,nPKC,与蛋白激酶C家族有着远亲关系。单元格。1988年6月3日;53(5):731–74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ousey GM、O'Brian CA、Johnson MD、Kirschmeier P、Weinstein IB。编码蛋白激酶C的cDNA克隆的分离:蛋白激酶C相关基因家族的证据。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1987年2月;84(4):1065–106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anger F、Nicklen S、Coulson AR。链终止抑制剂的DNA测序。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1977年12月;74(12):5463–546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raham FL、van der Eb AJ。用人腺病毒5的DNA转化大鼠细胞。病毒学。1973年8月;54(2):536–53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orman C,Padmanabhan R,Howard BH.灵长类细胞的高效DNA介导转化。科学。1983年8月5日;221(4610):551–55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osaka Y、Ogita K、Ase K、Nomura H、Kikkawa U、Nishizuka Y。蛋白激酶C在不同大鼠组织中的异质性。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1988年3月30日;151(3):973–98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aemmli UK。T4噬菌体头部组装过程中结构蛋白的裂解。自然。1970年8月15日;227(5259):680–68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owbin H,Staehelin T,Gordon J.蛋白质从聚丙烯酰胺凝胶到硝化纤维素片的电泳转移:程序和一些应用。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1979年9月;76(9):4350–435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ozak M.真核生物mRNA翻译起始位点上游序列的编译和分析。核酸研究。1984年1月25日;12(2):857–87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reathnach R,Chambon P.编码蛋白质的真核分裂基因的组织和表达。生物化学年度收益。1981;50:349–38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onzatti Haces MI,Traugh JA。磷脂/二醛对蛋白酶活化激酶II的钙非依赖性激活,并与钙/磷脂依赖性蛋白激酶进行比较。生物化学杂志。1986年11月15日;261(32):15266–1527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Inoue M,Kishimoto A,Takai Y,Nishizuka Y。哺乳动物组织中环状核苷酸非依赖性蛋白激酶及其原酶的研究。二、。大鼠脑钙依赖性蛋白酶的原酶及其激活。生物化学杂志。1977年11月10日;252(21):7610–761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azzi MD,Nelsestuen GL。底物在向蛋白激酶C活化传递钙和磷脂需求中的作用。生物化学。1987年4月7日;26(7) :1974年至1982年。[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ell KR、Walsh MP、Severson DL。以组蛋白和血小板蛋白P47为底物的牛主动脉蛋白激酶C的特性。生物化学杂志。1988年9月1日;254(2):455–46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hompson NT、Bonser RW、Hodson HF、Garland LG。鱼精蛋白和其他聚阳离子支持[3H]佛波醇二丁酸盐与蛋白激酶C的钙非依赖性结合。生物化学杂志。1988年10月15日;255(2):417–42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onner TI、Oppermann H、Seeburg P、Kerby SB、Gunnell MA、Young AC、Rapp UR。人类raf癌基因的完整编码序列和c-raf-1基因的相应结构。核酸研究。1986年1月24日;14(2):1009–101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Ishikawa F、Takaku F、Nagao M、Sugimura T。通过重排产生融合蛋白激活大鼠c-raf癌基因。分子细胞生物学。1987年3月;7(3):1226–123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Ishikawa F、Takaku F、Nagao M、Sugimura T。大鼠A-raf cDNA编码区的完整一级结构:大鼠c-raf中假定调控区的保护。肿瘤基因研究。1987年8月;1(3):243–25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由以下人员提供美国国家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