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维罗尔杂志》。1991年9月;65(9): 4950–4958.
doi(操作界面):10.1128/jvi.65.9.4950-4958.1991年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项目经理248957
PMID:1651414

小鼠水疱性口炎病毒感染:H-2d系统的初步特征。

摘要

将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分离株经鼻感染BALB/c小鼠和同源H-2Ld-缺陷BALB/c-H-2dm2(dm2)小鼠。比较两种小鼠株感染宿主的存活率、病毒在肺和脑中的复制以及组织病理学。两种小鼠的死亡率均发生在感染后7至10天。然而,dm2小鼠对致命感染具有相对抵抗力。两种毒株的肺部均出现低水平的病毒复制,未引起明显的病理变化。相比之下,病毒在大脑中的复制要大得多;在BALB/c菌株中,这伴随着更频繁和更严重的病理变化。总的来说,在第10天存活的小鼠有效地清除了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病毒,但没有清除呼吸部位的病毒。有证据表明,病毒复制首先发生在鼻腔,然后传播到肺部和发生局灶性细胞病变的嗅球。病毒进入脑室,导致脑炎;坏死发生在脑室周围和脊髓腰骶部。坏死病灶伴有单核浸润。用相同血清型的病毒或编码VSV糖蛋白的痘苗病毒杂交病毒免疫小鼠,可保护其免受致命感染;相反,用异型病毒免疫的小鼠容易受到攻击。

全文

全文可用作原始打印版本的扫描副本。获取完整文章(2.5M),或单击下面的页面图像逐页浏览。PubMed链接也可用于选定的引用.

本文中的图像

单击图像以查看更大的版本。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Bennink J,Effros RB,Doherty PC。流感性肺炎:用异源A型病毒激发的小鼠肺部交叉反应性T细胞的早期出现。免疫学。1978年9月;35(3):503–50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ennink JR、Yewdell JW。重组痘苗病毒作为研究T淋巴细胞特异性和功能的载体。当前顶级微生物免疫学。1990;163:153–18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rowning MJ、Huang AS、Reiss CS。BALB/c-H-2dm2小鼠的细胞溶解性T淋巴细胞识别水疱性口炎病毒糖蛋白,并受II类MHC抗原限制。免疫学杂志。1990年8月1日;145(3):985–99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ard JP、Rinaman L、Schwaber JS、Miselis RR、Whealy ME、Robbins AK、Enquist LW。伪狂犬病病毒的神经特性: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摄取和跨神经元传递。神经科学杂志。1990年6月;10(6):1974–199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ave DR,Hendrickson FM,Huang AS。缺陷干扰病毒颗粒调节毒力。《维罗尔杂志》。1985年8月;55(2):366–37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iavarra R,Forman J.H-2L限制病毒抗原的识别在H-2d单倍型中,抗水泡性口炎病毒细胞毒T细胞仅受H-2L的限制。《实验医学杂志》。1982年9月1日;156(3) :778–79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lamand A、Gagner JP、Morrison LA、Fields BN。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对哺乳期小鼠神经系统的渗透。《维罗尔杂志》。1991年1月;65(1):123–13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uller S、von Bonsdorff CH、Simons K。水泡性口炎病毒仅通过极化上皮细胞系MDCK的基底外侧表面感染和成熟。单元格。1984年8月;38(1):65–7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allione CJ,Rose JK。编码来自新泽西州水疱性口炎病毒血清型的整个糖蛋白的cDNA克隆的核苷酸序列。《维罗尔杂志》。1983年4月;46(1):162–16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ackson AC。狂犬病病毒在小鼠中神经毒力的生物学基础:使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的比较发病机制研究。《维罗尔杂志》。1991年1月;65(1):537–54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undh B、Kristensson K、Norrby E.水疱性口炎和仙台病毒对嗅觉和呼吸上皮的选择性感染。神经病理学应用神经生物学。1987年3月至4月;13(2):111–12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etraca MA、Reiss CS、Diamond DC、Boni J、Burakoff SJ、Faller DV。T细胞杂交瘤定义了II类MHC对水泡性口炎病毒感染的限制性反应。微生物致病。1988年11月;5(5):319–33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eiss CS,Chen SS,Huang AS,Doherty R.VSV G蛋白诱导小鼠T淋巴细胞杀伤。微生物致病。1986年6月;1(3):261–26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eiss CS、Evans GA、Margulies DH、Seidman JG、Burakoff SJ。DNA介导的基因转移后,异体特异性和病毒特异性溶细胞T淋巴细胞仅限于L细胞上表达的H-2抗原的N或C1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3年5月;80(9):2709–271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eiss CS,Liu LL,Mowshowitz SL.培养的小鼠脾细胞对流感病毒感染细胞的反应产生干扰素。干扰素研究杂志。1984年;4(1):81–8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莱斯CS,舒尔曼JL。小鼠对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免疫反应。细胞免疫学。1980年12月;56(2):502–50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莱斯CS,舒尔曼JL。小鼠对流感病毒疫苗的细胞免疫反应。免疫学杂志。1980年11月;125(5) :2182–218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odriguez Boulan E,Sabatini DD。上皮细胞中病毒的不对称萌芽:上皮极性研究的模型系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78年10月;75(10):5071–507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oth MG,Fitzpatrick JP,Compans RW。流感和水泡性口炎病毒在MDCK细胞中成熟的极性:缺乏病毒糖蛋白糖基化的要求。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79年12月;76(12):6430–643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ulmanjl,KILBOURNE ED.通过单次感染甲型流感病毒诱导小鼠部分特异性异型免疫。细菌杂志。1965年1月;89:170–17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tephan D,Sun H,Lindahl KF,Meyer E,Hämmerling G,Hood L,Steinmetz M。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D区I类基因的组织和进化。《实验医学杂志》。1986年5月1日;163(5):1227–124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andepol SB,Lefrancois L,Holland JJ。水疱性口炎病毒印第安纳血清型主要抗体结合表位序列。病毒学。1986年1月30日;148(2) :312–32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ap KL,Braciale TJ,Ada GL.T细胞功能在小鼠流感感染恢复中的作用。细胞免疫学。1979年3月15日;43(2):341–35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ewdell JW、Bennink JR、Mackett M、Lefrancois L、Lyles DS、Moss B。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克隆的水疱性口炎病毒内外基因产物的识别。《实验医学杂志》。1986年6月1日;163(6):1529–153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病毒学杂志由以下人员提供美国微生物学会(A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