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实验医学杂志》。1994年1月1日;179(1): 305–310.
数字对象标识:10.1084/jem.179.1.305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PMC2191319型
PMID:8270873

连续给予抗白细胞介素10抗体延迟NZB/W F1小鼠自身免疫的发生

摘要

我们之前已经表明,对BALB/c小鼠连续给予抗白细胞介素10(抗IL-10)抗体(Abs)可以改变内源性自身抗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的水平,这三种免疫介质已知会影响“狼疮易发性”患者自身免疫的发展新西兰黑/白(NZB/W)F1小鼠。为了探讨NZB/W F1小鼠IL-10中和的后果,动物从出生到8-10个月大时每周注射两到三次抗IL-10抗体或同种对照抗体。根据总体生存率或蛋白尿、肾小球肾炎或自身抗体的发展情况,抗IL-10治疗显著延迟了NZB/W F1小鼠的自身免疫发病。与免疫球蛋白同种型治疗对照组相比,抗IL-10治疗小鼠的9个月存活率从10%增加到80%。这种对自身免疫的保护似乎是由于抗IL-10诱导的内源性TNF-α的上调,因为抗IL-10保护的NZB/W F1小鼠在30周时与抗IL-10治疗一起引入中和抗TNF-βAbs时,迅速发展成自身免疫。与这些实验中抗IL-10治疗的保护作用一致,从4周龄到38周龄持续给予IL-10可加速NZB/W F1小鼠的自身免疫发病。在正常BALB/c小鼠中,相同时间的持续IL-10给药似乎对狼疮样自身免疫没有毒性,也没有引起狼疮样自体免疫的发展。这些数据表明,IL-10拮抗剂可能有助于治疗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

全文

本文全文可作为PDF格式(839K)。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Howie JB,Helyer BJ。NZB小鼠的免疫学和病理学。高级免疫学。1968;9:215–26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heofilopoulos AN,Dixon FJ。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模型。高级免疫学。1985;37:269–39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ong GH、Clark-Lewis I、McKimm-Breschkin L、Harris AW、Schrader JW。干扰素-γ诱导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髓细胞系上Ia和H-2抗原的增强表达。免疫学杂志。1983年8月;131(2):788–79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Engleman EG、Sonnenfeld G、Dauphinee M、Greenspan JS、Talal N、McDevitt HO、Merigan TC。用牛分枝杆菌BCG株或II型干扰素制剂治疗NZB/NZW F1杂交小鼠会加速自身免疫疾病。大黄性关节炎。1981年11月;24(11):1396–140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eremans H、Billiau A、Colombati A、Hilgers J、de Somer P。NZB小鼠的干扰素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加速进展。感染免疫。1978年9月;21(3):925–93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acob CO、van der Meide PH、McDevitt HO。用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在体内治疗(NZB X NZW)F1狼疮样肾炎。《实验医学杂志》。1987年9月1日;166(3):798–80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acob CO、McDevitt HO。肿瘤坏死因子-α在小鼠自身免疫性“狼疮”肾炎中的作用。自然。1988年1月28日;331(6154):356–35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ordon C、Ranges GE、Greenspan JS、Wofsy D。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对自身免疫性NZB/NZW F1小鼠的慢性治疗。临床免疫病理学。1989年9月;52(3):421–43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ongeneel CV,Acha-Orbea H,Blankenstein T。肿瘤坏死因子α启动子中的多态性微卫星可识别NZW小鼠株特有的等位基因。《实验医学杂志》。1990年6月1日;171(6):2141–214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acob CO,Hwang F,Lewis GD,Stall AM。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模型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遗传易感性和免疫调节的意义。细胞因子。1991年11月;(6) :551–56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üller U、Jongeneel CV、Nedospasov SA、Lindahl KF、Steinmetz M.肿瘤坏死因子和淋巴毒素基因在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中接近H-2D。自然。1987年1月15日;325(6101):265–26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unham I,Sargent CA,Trowsdale J,Campbell RD。脉冲场凝胶电泳对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分子定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7年10月;84(20):7237–724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agoussis J,Bloemer K,Weiss EH,Ziegler A.通过场反转凝胶电泳在HLAⅠ类和Ⅲ类区域之间定位肿瘤坏死因子和淋巴毒素基因。免疫遗传学。1988年;27(1):66–6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oward M、O'Garra A、Ishida H、de Waal Malefyt R、de Vries J.白细胞介素10的生物学特性。临床免疫学杂志。1992年7月;12(4):239–24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oward M,O'Garra A.白细胞介素10的生物学特性。今日免疫学。1992年6月;13(6):198–20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Ishida H,Hastings R,Kearney J,Howard M。连续注射抗白细胞介素10抗体会消耗小鼠的Ly-1 B细胞,但不会消耗常规B细胞。《实验医学杂志》。1992年5月1日;175(5):1213–122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Ishida H、Hastings R、Thompson-Snipes L、Howard M。抗IL-10治疗小鼠的免疫状态改变。细胞免疫。1993年5月;148(2):371–38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yakawa K,Hardy RR.正常、自身免疫和恶性CD5+B细胞:Ly-1 B血统?免疫学年度回顾。1988年;6:197–21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osmann TR、Schumacher JH、佛罗伦萨DF、Leverah J、Moore KW、Bond MW。使用固相放射免疫吸附试验分离IL-4、IL-5、IL-6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新的Th2-特异性细胞因子(IL-10),即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免疫学杂志。1990年11月1日;145(9):2938–294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erden JH,Hang L,McConahey PJ,Dixon FJ。小鼠SLE血管病变分析。I.与血清学异常相关。免疫学杂志。1983年4月;130(4):1699–170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akaughi S,Sakaguchi N.胸腺和自身免疫:正常胸腺产生致病性自我激活T细胞的能力以及诱导自身免疫疾病所需的条件。《实验医学杂志》。1990年8月1日;172(2):537–54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acob CO、Fronek Z、Lewis GD、Koo M、Hansen JA、McDevitt HO。遗传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I类与肿瘤坏死因子α产生的相关差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0年2月;87(3):1233–123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atanabe Y,Jacob CO.MHC II类抗原表达的调节。肿瘤坏死因子α对IFN-γ诱导的HLA-DR和Ia表达的拮抗作用取决于细胞的成熟和分化阶段。免疫学杂志。1991年2月1日;146(3) :899–90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ottazo GF、Pujol-Borrell R、Hanafusa T、Feldmann M。异常HLA-DR表达和抗原呈递在诱导内分泌自身免疫中的作用。柳叶刀。1983年11月12日;2(8359):1115-111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ordon C,Wofsy D.重组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免疫学杂志。1990年3月1日;144(5):1753–175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实验医学杂志由提供洛克菲勒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