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实验医学杂志》。1991年11月1日;174(5): 1209–1220.
数字对象标识:10.1084/jem.174.5.1209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PMC2119001型
PMID:1940799

白细胞介素10(IL-10)抑制人单核细胞合成细胞因子:单核细胞产生的IL-10的自我调节作用

摘要

在本研究中,我们证明经脂多糖(LPS)激活的人单核细胞能够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产生高水平的白细胞介素10(IL-10),即先前指定的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CSIF)。单核细胞活化7 h后可检测到IL-10,24-48 h后可观察到IL-10产生的最高水平。这些动力学表明,与IL-1α、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均在激活后4-8小时高水平分泌。LPS激活的单核细胞产生的IL-10与IL-4抑制的IL-1α、IL-1β、IL-6、IL-8、TNF-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G-CSF相似。此外,我们在这里证明,添加到单核细胞中的IL-10,在培养开始时被干扰素γ(IFN-gamma)、脂多糖或脂多糖和IFN-γ的组合激活,在转录水平上强烈抑制IL-1α、IL-1β、IL-6、IL-8、TNF-α、GM-CSF和G-CSF的产生。对人类细胞具有类似生物活性的病毒IL-10也抑制LPS激活后单核细胞产生TNF-α和GM-CSF。在存在中和性抗IL-10单克隆抗体的情况下,LPS激活单核细胞导致产生比单独LPS治疗更高数量的细胞因子,表明内源性产生的IL-10抑制了IL-1α、IL-1β、IL-6、IL-8、TNF-α、GM-CSF和G-CSF的产生。此外,IL-10具有自我调节作用,因为它强烈抑制LPS激活的单核细胞中IL-10 mRNA的合成。此外,发现内源性产生的IL-10是LPS激活单核细胞后II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表达减少的原因。总之,我们的结果表明,IL-10对免疫和炎症反应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为它能够下调II类MHC的表达,并抑制单核细胞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

全文

本文全文可作为PDF格式(1.4米)。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佛罗伦萨DF、Bond MW、Mosmann TR。两种类型的小鼠T辅助细胞。IV、 Th2克隆分泌一种抑制Th1克隆产生细胞因子的因子。《实验医学杂志》。1989年12月1日;170(6):2081–209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oore KW、Vieira P、佛罗伦萨DF、Trounstine ML、Khan TA、Mosmann TR。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IL-10)与EB病毒基因BCRFI的同源性。科学。1990年6月8日;248(4960):1230–123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佛罗伦萨DF,Zlotnik A,Vieira P,Mosmann TR,Howard M,Moore KW,O'Garra A.IL-10作用于抗原呈递细胞以抑制Th1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免疫学杂志。1991年5月15日;146(10):3444–345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cNeil IA、Suda T、Moore KW、Mosmann TR、Zlotnik A.IL-10,成熟和不成熟T细胞的新型生长辅助因子。免疫学杂志。1990年12月15日;145(12):4167–417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en WF,Zlotnik A.IL-10:一种新型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因子。免疫学杂志。1991年7月15日;147(2):528–53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hompson-Snipes L、Dhar V、Bond MW、Mosmann TR、Moore KW、Rennick DM。白细胞介素10:肥大细胞及其祖细胞的新型刺激因子。《实验医学杂志》。1991年2月1日;173(2):507–51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o NF、Castle BE、Barrett R、Kastelein R、Dang W、Mosmann TR、Moore KW、Howard M.白细胞介素10,一种新型B细胞刺激因子:X染色体相关免疫缺陷B细胞的无反应性。《实验医学杂志》。1990年12月1日;172(6):1625–163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ieira P、de Waal-Malefyt R、Dang MN、Johnson KE、Kastelein R、Fiorentino DF、deVries JE、Roncarolo MG、Mosmann TR、Moore KW。人类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cDNA克隆的分离和表达:与EB病毒开放阅读框BCRFI的同源性。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1年2月15日;88(4):1172–117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su DH、de Waal Malefyt R、佛罗伦萨DF、Dang MN、Vieira P、de Vries J、Spits H、Mosmann TR、Moore KW。EB病毒蛋白BCRF1表达白细胞介素-10活性。科学。1990年11月9日;250(4982):830–83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e Waal Malefyt R、Haanen J、Spits H、Roncarolo MG、te Velde A、Figdor C、Johnson K、Kastelein R、Yssel H、de Vries JE。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病毒IL-10通过下调II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表达,降低单核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从而强烈降低抗原特异性人类T细胞增殖。《实验医学杂志》。1991年10月1日;174(4):915–92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igdor CG、Bont WS、Touw I、de Roos J、Roosnek EE、de Vries JE。通过逆流离心淘洗分离功能不同的人类单核细胞。鲜血。1982年7月;60(1):46–5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igdor CG、Van Es WL、Leemans JM、Bont WS。分离少量细胞的离心淘析系统。免疫学方法杂志。1984年3月30日;68(1-2):73–8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ssel H,De Vries JE,Koken M,Van Blitterswijk W,Spits H。用于产生和繁殖功能性人类细胞毒和辅助T细胞克隆的无血清培养基。免疫学方法杂志。1984年8月3日;72(1):219–22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ohnson KS,Smith DB。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多肽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物的单步纯化。基因。1988年7月15日;67(1):31–4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mid J,Weissmann C.丝氨酸蛋白酶和β-血栓球蛋白样蛋白mRNA在有丝分裂原刺激的人类白细胞中的诱导。免疫学杂志。1987年7月1日;139(1):250–25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rch CJ、Mosley B、Larsen A、Cerretti DP、Braedt G、Price V、Gillis S、Henney CS、Kronheim SR、Grabstein K等。两种不同的人类白细胞介素-1互补DNA的克隆、序列和表达。自然。1985年6月20日;315(6021):641–64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ennica D、Nedwin GE、Hayflick JS、Seeburg PH、Derynk R、Palladino MA、Kohr WJ、Aggarwal BB、Goeddel DV。人类肿瘤坏死因子:前体结构、表达及与淋巴毒素的同源性。自然。1984年12月20日;312(5996):724–72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ee F,Yokota T,Otsuka T,Gemmell L,Larson N,Luh J,Arai K,Rennick D。通过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功能表达分离人类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cDNA。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5年7月;82(13):4360–436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lonso S,Minty A,Bourlet Y,Buckingham M。小鼠三种肌动蛋白编码序列的比较;热血脊椎动物肌动蛋白基因之间的进化关系。分子进化杂志。1986;23(1):11–2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agata S、Tsuchiya M、Asano S、Kaziro Y、Yamazaki T、Yamamoto O、Hirata Y、Kubota N、Oheda M、Nomura H等。人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DNA的分子克隆和表达。自然。319(6052):415–41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irgwin JM、Przybyla AE、MacDonald RJ、Rutter WJ。从富含核糖核酸酶的来源中分离生物活性核糖核酸。生物化学。1979年11月27日;18(24):5294–529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einberg AP,Vogelstein B.一种放射性标记DNA限制性内切酶片段以获得高比活性的技术。分析生物化学。1983年7月1日;132(1):6–1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e Waal Malefyt R、Alarcon B、Yssel H、Sancho J、Miyajima A、Terhorst CP、Spits H、De Vries JE。T细胞受体(TCR)-αcDNA的引入对PEER和Lyon-1细胞的TCR-γ-δ/CD3表达有不同的影响。免疫学杂志。1989年5月15日;142(10):3634–364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rug MS,Berger SL.用寡核苷酸(dT)引物的第一链cDNA合成。方法酶制剂。1987;152:316–32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acchetta R、de Waal Malefijt R、Yssel H、Abrams J、de Vries JE、Spits H、Roncarolo MG。从人类嵌合体分离的宿主反应CD4+和CD8+T细胞克隆产生IL-5、IL-2、IFN-γ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但不产生IL-4。免疫学杂志。1990年2月1日;144(3):902–90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oning F,Schreuder I,Giphart M,Bruning H。检测DR相关MT2样特异性的小鼠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和生物化学。人类免疫学。1984年4月;9(4):221–23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ampon LA,Levy R.人类B细胞系上的两组类Ia分子。免疫学杂志。1980年7月;125(1):293–29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e Velde AA、Huijbens RJ、Heije K、de Vries JE、Figdor CG。白细胞介素-4(IL-4)抑制人单核细胞分泌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IL-6。鲜血。1990年10月1日;76(7):1392–139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arden LA,De Groot ER,Schaap OL,Lansdorp PM。人类单核细胞产生杂交瘤生长因子。欧洲免疫学杂志。1987年10月;17(10):1411–141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onnemann G、Endres S、Van der Meer JW、Cannon JG、Koch KM、Dinarello CA。人类单核细胞白细胞介素1α、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合成和释放动力学的差异。欧洲免疫学杂志。1989年9月;19(9):1531–153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elle M,Brakenhoff JP,De Groot ER,Aarden LA。白介素6参与白介素1诱导的活动。欧洲免疫学杂志。1988年6月;18(6):957–95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an Damme J、Cayphas S、Opdenakker G、Billiau A、Van Snick J.白细胞介素1和poly(rI)poly(r C)诱导人类成纤维细胞产生杂交瘤生长因子。欧洲免疫学杂志。1987年1月;17(1):1–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ones KD托萨托·G。白介素-1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白介素-6。鲜血。1990年3月15日;75(6):1305–13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ssoian RK、Fleurdelys BE、Stevenson HC、Miller PJ、Madtes DK、Raines EW、Ross R、Sporn MB。活化的人类巨噬细胞表达和分泌β型转化生长因子。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7年9月;84(17):6020–602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Essner R、Rhoades K、McBride WH、Morton DL、Economou JS。IL-4下调人单核细胞中IL-1和TNF基因的表达。免疫学杂志。1989年6月1日;142(11):3857–386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rt PH、Vitti GF、Burgess DR、Whitty GA、Piccoli DS、Hamilton JA。白介素4的潜在抗炎作用:抑制人单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和前列腺素E2。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9年5月;86(10):3803–380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onnelly RP、Fenton MJ、Finbloom DS、Jerrard TL.干扰素-γ和IL-4对人单核细胞IL-1生成的差异调节。免疫学杂志。1990年7月15日;145(2):569–57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tandiford TJ、Strieter RM、Chensue SW、Westwick J、Kasahara K、Kunkel SL。IL-4抑制受刺激人类单核细胞IL-8的表达。免疫学杂志。1990年9月1日;145(5):1435–143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迪纳雷洛加利福尼亚州。白细胞介素生物学1。FASEB J。1988年2月;2(2):108–11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ishimoto T.白细胞介素-6的生物学。鲜血。1989年7月;74(1):1–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aggiolini M,Walz A,Kunkel SL.中性粒细胞活化肽-1/白细胞介素8,一种激活中性粒细胞的新型细胞因子。临床投资杂志。1989年10月;84(4):1045–104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实验医学杂志由以下人员提供洛克菲勒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