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实验医学杂志》。2007年8月6日;204(8): 1732.
数字对象标识:2048iti5年10月10日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项目经理2118659

炎症如何预示心脏病

肝脏分泌的炎症蛋白和动脉增厚是心脏病的两个先兆。Luchtefeld等人(第1935)现在找出这些风险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他们的研究表明,炎症途径会加剧动脉中斑块的形成。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jem2041732f01.jpg

通过灭活IL-6受体gp130(底部),可以减少动脉斑块(顶部)中巨噬细胞(红色)的积聚。

斑块是高胆固醇饮食的结果,胆固醇粘附在动脉壁上。巨噬细胞吞噬脂肪,死亡,并进一步硬化斑块。这种情况称为动脉粥样硬化,与高水平的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6有关。这些细胞因子激活的肝细胞释放“急性期”蛋白(APPs),这是心脏病的标志物。

然而,当在免疫反应期间释放APP时,它会立即受益。它们触发补体级联反应并向炎症区域招募巨噬细胞。这些事件有助于清理需要强有力、快速反应的感染和损伤情况。但是,如果APP持续存在,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害,就像关节炎或狼疮患者一样。这些慢性炎症患者还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并且有心力衰竭的高风险。

Luchtefeld及其同事现在揭示了慢性炎症与心脏病之间的联系机制:APP似乎通过吸引巨噬细胞来放大斑块。该团队在遗传上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小鼠中灭活了IL-6受体gp130。因此,小鼠的APP更少。即使在高胆固醇饮食中,这些动物的斑块较小,含有较少的巨噬细胞。正常情况下,斑块中的细胞通过分泌趋化因子CCL2来吸引更多的巨噬细胞。但如果没有APP,则不会产生这种趋化因子。

持续触发gp130也可能恶化人类的心脏健康。作者追踪了有心脏病病史的家庭中人类gp130同源IL-6ST的遗传变异。他们发现患有冠状动脉斑块的人携带相同的IL-6ST等位基因。因此,筛选IL-6ST多态性可能有助于早期识别易患冠心病的人群。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jem_iti_end.jpg


文章来自实验医学杂志由以下人员提供洛克菲勒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