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细胞生物学杂志。1984年12月1日;99(6): 2254–2259.
数字对象标识:10.1083/jcb.99.6.2254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PMC2113550型
PMID:6501424

将多肽转位装置分离到含有核糖蛋白和核糖体的内质网区域。二、。大鼠肝微粒体亚组分含有等摩尔量的核糖蛋白和核糖体

摘要

核糖体I和II是两种具有粗面内质网(ER)特征的跨膜糖蛋白,被认为是膜结合多聚体上蛋白质的转运装置的一部分。为了研究核糖蛋白和膜结合核糖体之间的化学计量比,我们测定了大鼠肝微粒体或不同密度微粒体亚组分(即核糖体含量)中的RNA和核糖体蛋白含量。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分离的大鼠肝粗微粒体的Western blot分析,证明了抗核糖蛋白抗体的特异性。用间接免疫沉淀法测定微粒体亚组分的核糖蛋白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核糖蛋白I的含量。在后一种分析中,计算了总微粒体和梯度亚组分中核糖蛋白I/核糖体的摩尔比接近1。因此,我们认为核糖体蛋白介导核糖体与内质网膜的结合,或在依赖于这种结合的共翻译过程中发挥作用,例如新生多肽插入膜或转移到池腔。

全文

本文全文可作为PDF格式(130万)。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Adelman MR、Sabatini DD、Blobel G.核糖体-膜相互作用。大鼠肝脏粗糙微粒体无损分解为核糖体和膜成分。细胞生物学杂志。1973年1月;56(1) :206–22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mar-Costesec A,Todd JA,Kreibich G.多肽转位装置到含有核糖蛋白和核糖体的内质网区域的分离。I.大鼠肝微粒体亚组分的功能测试。细胞生物学杂志。1984年12月;99(6):2247–225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博尔顿AE,亨特WM。通过与含125I的酰化剂结合,将蛋白质标记为高比放射性。生物化学J。1973年7月;133(3):529–53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orgese N,Mok W,Kreibich G,Sabatini DD。核糖体-膜相互作用:核糖体与微粒体膜的体外结合。分子生物学杂志。1974年9月25日;88(3):559–58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燃烧器WN。“Western blotting”:蛋白质从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转移到未修饰的硝化纤维素,并用抗体和放射性碘蛋白A进行射线检测。分析生物化学。1981年4月;112(2):195–20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isher PA,Berrios M,Blobel G.黑腹果蝇胚胎中由核基质、外周膜和核孔复合体组成的蛋白质亚核部分的分离和表征。细胞生物学杂志。1982年3月;92(3) :674–68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ilmore R,Walter P,Blobel G.内质网蛋白质移位。二、。信号识别颗粒受体的分离和表征。细胞生物学杂志。1982年11月;95(第2部分第1部分):470–47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reibich G、Czakó-Graham M、Grebenau R、Mok W、Rodriguez-Boulan E、Sabatini DD。大鼠肝粗略微粒体中核糖体结合位点的表征:核糖体蛋白I和II,两种与核糖体绑定相关的完整膜蛋白。J上结构。1978;8(3):279–30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reibich G、Freienstein CM、Pereyra BN、Ulrich BL、Sabatini DD。与核糖体结合相关的粗糙微粒体膜蛋白质。二、。结合核糖体与暴露在结合位点的特定膜蛋白的交叉链接。细胞生物学杂志。1978年5月;77(2):488–50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reibich G,Marcantonio EE,Sabatini DD。核黄素I和II:粗面内质网的膜蛋白特征。方法酶制剂。1983;96:520–53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reibich G,Sabatini DD.微粒体囊泡内容物的选择性释放,无需膜分解。二、。微粒体亚组分的电泳和免疫学特征。细胞生物学杂志。1974年6月;61(3):789–80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reibich G,Ulrich BL,Sabatini DD。与核糖体结合相关的粗糙微粒体膜蛋白质。核糖蛋白I和II的鉴定,粗糙微粒体的膜蛋白特性。细胞生物学杂志。1978年5月;77(2):464–48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azarides E.组织培养细胞中的两类细胞质肌动蛋白丝:原肌球蛋白的作用。J上结构。1976;5(4):531(383)–563(41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劳里·OH,新泽西州罗斯堡,法尔·阿尔,兰德尔·RJ。用福林酚试剂测量蛋白质。生物化学杂志。1951年11月;193(1):265–27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rcantonio EE,Grebenau RC,Sabatini DD,Kreibich G.几种不同器官粗糙微粒体膜中核糖蛋白的鉴定。欧洲生物化学杂志。1982年5月;124(1):217–22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eyer DI,Dobberstein B.新生蛋白质跨内质网载体易位所必需的膜组件:其提取和与膜重新结合的要求。细胞生物学杂志。1980年11月;87(第2部分第1部分):498–50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eyer DI,Dobberstein B.新生蛋白质跨内质网膜转运所必需的膜成分的鉴定和表征。细胞生物学杂志。1980年11月;87(第2部分第1部分):503–50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eyer DI、Krause E、Dobberstein B。跨膜分泌蛋白移位——“对接蛋白”的作用。自然。1982年6月24日;297(5868):647-65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Farrell PH.蛋白质的高分辨率双向电泳。生物化学杂志。1975年5月25日;250(10):4007–402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odriguez Boulan E,Sabatini DD,Pereyra BN,Kreibich G.大鼠肝粗糙微粒体膜糖蛋白的空间取向。二、。糖蛋白的跨膜配置和表征。细胞生物学杂志。1978年9月;78(3):894–90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harma RN、Behar-Bennelier M、Rolleston FS、Murray RK。肝内质网膜多肽及其体内外磷酸化的电泳研究。生物化学杂志。1978年3月25日;253(6):2033–204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lasuk GP、Walz FG.、Jr肝内质网多肽经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分析生物化学。1980年6月;105(1):112–12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alter P,Blobel G。蛋白质跨内质网转运所需的膜相关蛋白复合物的纯化。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0年12月;77(12):7112–711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alter P,Blobel G.蛋白质在内质网中的转运。二、。信号识别蛋白(SRP)介导体外组装的多聚体合成分泌蛋白与微粒体膜的选择性结合。细胞生物学杂志。1981年11月;91(第2部分第1):551–55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alter P,Blobel G.蛋白质在内质网中的转运III.信号识别蛋白(SRP)导致微粒体膜释放的链延长的信号序列依赖性和位点特异性阻滞。细胞生物学杂志。1981年11月;91(第2部分第1):557–56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alter P,Ibrahimi I,Blobel G.蛋白质在内质网中的转运。信号识别蛋白(SRP)与体外组装的多聚体结合,合成分泌蛋白。细胞生物学杂志。1981年11月;91(2第1部分):545–55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arren G,Dobberstein B.从分离的膜组件重新组装的微粒体膜上的蛋白质转移。自然。1978年6月15日;273(5663):569–57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ray W,Boulikas T,Wray VP,Hancock R.聚丙烯酰胺凝胶中蛋白质的银染。分析生物化学。1981年11月15日;118(1):197–20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细胞生物学杂志由以下人员提供洛克菲勒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