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英国实验病理学杂志。1988年2月;69(1): 123–132.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2013年2月192日
PMID:3348956

小鼠泡状棘球蚴病中淀粉样增强因子的诱导及其生物学特性。

摘要

用C57BL/6J小鼠测定了肺泡棘球蚴囊肿诱导的脾淀粉样增强因子(AEF)对脾脏淀粉样沉积的生物活性和出现时间。小鼠腹腔内感染100个泡状棘球蚴(AHC),并在感染后2周至14周(p.i.)内双周处死。切除AHC和脾脏,称重,并对每个脾脏的一部分进行切片和染色,以定量淀粉样沉积和组织学研究。将剩余的脾片分别置于pH 7.4(I g/10 ml)的冷磷酸盐缓冲盐水中进行超声处理,离心(27000 g,60 min,4℃),并对上清液进行AEF活性测试。随着AHC生物量和AEF活性的逐渐增加,脾肿大发生在6周时,即出现淀粉样沉积。在小鼠腹腔内注射2.5 mg AEF蛋白剂量,同时皮下注射0.5 ml 0.11 M AgNO3溶液,48h诱导脾脏淀粉样蛋白沉积量最大;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AEF剂量,脾脏淀粉样蛋白沉积量都会减少。在体内,注射AEF后第4天和第3周时,70%的AEF活性被消除。这些发现表明,AHC诱导的AEF在功能上类似于酪蛋白诱导的AEF,其在脾脏中的出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组织细胞增多和淀粉样沉积相一致。

全文

全文可作为原始打印版本的扫描件使用。获取完整文章(1.3M),或单击下面的页面图像逐页浏览。PubMed链接也可用于选定的引用.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Abankwa GV,Ali-Khan Z.泡状棘球蚴囊肿诱导的淀粉样增强因子(AEF):物理化学性质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AEF活性的抑制作用。英国实验病理学杂志。1988年2月;69(1):133–14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li-Khan Z.包虫病的宿主-寄生虫关系。二、。分级剂量的多房棘球绦虫囊肿对C57L小鼠的囊肿重量、血液学改变以及脾脏和淋巴结的大体变化。寄生虫学杂志。1974年4月;60(2):236–24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li-Khan Z.感染多房棘球绦虫囊肿的C57L/J小鼠淋巴网状组织的细胞变化。免疫学。1978年5月;34(5):831–83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li-Khan Z,Siboo R.多房棘球绦虫:C57BL/6J小鼠的免疫球蛋白和抗体反应。实验寄生虫。1982年2月;53(1):97–10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li-Khan Z,Jothy S,Al-Karmi T。小鼠泡状棘球蚴病:研究AA-淀粉样变的潜在实验模型。英国实验病理学杂志。1983年12月;64(6):599–61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li-Khan Z,Rausch RL.阿拉斯加泡状棘球蚴病患者肾和肝实质淀粉样蛋白和免疫复合物沉积的证明。Ann Trop Med寄生虫。1987年8月;81(4):381–39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lkarmi TO,Ali-Khan Z.慢性泡状棘球蚴病和继发性淀粉样变:四种小鼠的疾病病理学。英国实验病理学杂志。1984年8月;65(4):405–41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lkarmi TO、Ali-Khan Z、Zarkadas CG。泡状棘球蚴感染小鼠淀粉样蛋白的特征:分离、纯化和氨基酸组成。实验分子病理学。1986年10月;45(2):142–15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xelrad MA,Kisilevsky R,Willmer J,Chen SJ,Skinner M.淀粉样增强因子的进一步表征。实验室投资。1982年8月;47(2):139–14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randwein SR,Sipe JD,Skinner M,Cohen AS。秋水仙碱对两种CBA/J小鼠模型实验性淀粉样变的影响。急性炎症期间慢性炎症刺激和淀粉样增强因子的应用。实验室投资。1985年3月;52(3):319–32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ritz H、Jochum M、Geiger R、Duswald KH、Dittmer H、Kortmann H、Neumann S、Lang H。粒细胞蛋白酶作为炎症中非特异性蛋白水解的介质:综述。叶组织化学细胞生物学。1986;24(2):99–11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uks A,Zucker-Franklin D.库普弗细胞功能受损先于继发性淀粉样变的发展。《实验医学杂志》。1985年5月1日;161(5):1013–102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azimierczak J.酪蛋白诱导和氮芥加速小鼠淀粉样变的细胞化学研究。病原微生物扫描学报。1969;77(2):201–21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isilevsky R.淀粉样变:从目前的发病发展来看,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实验室投资。1983年10月;49(4):381–39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avie G,Zucker Franklin D,Franklin EC。人类血液单核细胞表面相关酶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降解。《实验医学杂志》。1978年10月1日;148(4):1020–103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nyder J,Baggiolini M.受刺激和非刺激巨噬细胞分泌溶酶体水解酶。《实验医学杂志》。1978年8月1日;148(2):435–45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ilverman SL,Cathcart ES,Skinner M,Cohen AS。活化多形核白细胞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降解: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参与。免疫学。1982年8月;46(4):737–74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aichman NS、Pruzanski W、Ranadive NS。暴露于可溶性和不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兔多形核白细胞释放细胞内成分。《国际过敏应用免疫学》。1972;43(2):182–19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reves S,Ali-Khan Z.进行性肿瘤样泡状棘球蚴囊中炎症细胞的特征:1。炎症浸润的动力学和成分。Tropenmed Parasitol公司。1984年9月;35(3):183–18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reves S,Ali-Khan Z.进行性肿瘤样泡状棘球蚴囊中炎症细胞的特征。2.细胞表面受体、内吞免疫复合物和溶酶体酶含量。Tropenmed Parasitol公司。1984年12月;35(4):231–23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urner RA,Schumacher R,Myers AR。风湿性疾病中多形核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临床投资杂志。1973年7月;52(7):1632–163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uitton DA、Lasségue A、Miguet JP、HervéP、Barale T、Seillés E、Capron A.肝泡状棘球蚴病患者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接受或不接受氟苯咪唑治疗的2年随访。寄生虫免疫学。1984年7月;6(4):329–34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英国实验病理学杂志由以下人员提供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