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当前Opin细胞生物学。作者手稿;PMC 2008年8月1日提供。
以最终编辑形式发布为: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项目经理1992519
NIHMSID公司:尼姆斯29919
PMID:17662591

内吞途径的信号传递

总结

内吞作用通过控制细胞表面的功能受体数量来调节许多细胞信号传递过程。相反,一些信号传导过程调节内吞途径。此外,各种细胞信号事件似乎发生在内体膜上。内吞途径通过提供一组动态的、生物化学上专门化的、与质膜进行物理通信的内膜结构,越来越被视为一种高度灵活的支架,用于调节各种生物信号的精确时空控制和传输。基于内体的信号传递的一般原理开始出现,但在许多情况下,对内吞途径信号传递的生理意义仍知之甚少。

引言

生物膜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其高度的横向组织。尤其是质膜,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通常被信号受体利用,信号受体在特殊的表面域中的分离有助于生物信息的高效和选择性传递。这种组织在复杂组织的形态分化细胞中很明显,但不限于后生动物,甚至真核生物。例如,细菌的趋化性受体与相关的信号和调节蛋白组装在质膜的离散区域,以促进高灵敏度、宽动态范围和多种化学刺激的整合[1]. 真核细胞的内吞途径可以从拓扑学和进化的角度被视为异质质膜的延伸。许多信号受体以一种受调控的方式穿越内吞途径,内吞膜本身被组织成成分和功能上的特殊结构域[2]. 因此,内胚体系统密切参与细胞信号传递可能并不奇怪。事实上,现有证据强烈支持这种联系,信号和内吞机制被认为基本上代表了一个单一的综合系统[].

信号转导和内吞作用之间的关系已经过综述[-5]. 因此,我们将简要总结早期的工作,并侧重于最近进展的两个领域:首先,将总结在理解信号事件如何调节内吞机制方面的新进展。第二,我们将重点关注关于内体作为信号细胞器的作用的现有证据。最后,我们将提出一些基于内体的信号传递的一般原则,并考虑这种信号传递是否以及如何与源自质膜的信号传递不同的问题。

细胞内吞控制信号

许多信号受体在配体诱导激活后迅速内吞,使内吞成为真核生物质膜受体介导信号的功能调节中最保守的过程(图1 A). 虽然单个信号受体在接受调节性内吞作用的能力上不同,并且可以选择性地进入不同的氯氰菊酯依赖和独立的途径,通过各种机制调节内吞作用的直接后果是减少细胞表面的受体数量,从而减弱细胞对细胞外配体的反应[6].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nihms29919f1.jpg
内吞对质膜信号的调节

A类,以RTK(如EGF受体(EGFR))和传统7TMR(如β2AR(GPCR))为例,内吞作用对来自质膜的受体介导信号的主要调节作用。通过网格蛋白依赖性或非依赖性机制调节的内吞作用使受体无法进入由支架蛋白如Grb2或异源三聚体G蛋白连接的质膜相关信号通路,从而导致细胞信号的快速衰减或“脱敏”(紫色箭头)。再循环到质膜上可以逆转这种效应,恢复或“再敏化”细胞反应性(蓝色箭头)。MVB中内化受体的分类和与溶酶体的融合使受体无法接触细胞质效应器并促进其蛋白水解,导致受体“下调”(橙色箭头)。B类,如文中所讨论和引用的,激活的信号受体通过几个拟议的调节环来调节内吞途径的示例。据报道,EGF受体酪氨酸激酶在某些条件下(蓝色虚线)可促进包被凹坑的形成,抑制早到晚的内体成熟(橙色虚线),并促进MVB的退化(棕色虚线)。某些GPCR,如ß2AR,降低了含有受体的包被凹坑的内吞断裂速率(紫色虚线)。C类,通过激活的信号受体对氯氰菊酯涂层凹坑进行局部调节的两个最新实例。左侧面板:通过依赖Grb2的机制激活的EGFRs可以促进AP-2耗尽的细胞中新生的网格蛋白包被凹坑的形成。这种AP-2缺陷的包衣小孔集中激活的EGFRs,而不是转铁蛋白受体(TfnRs)。右侧面板:GPCR(如ß2AR)与受调节的适配器β-抑制素(抑制素2或3)一起在氯氰菊酯涂层坑中不均匀地浓缩。含有GPCR的包被凹坑的表面寿命因一种机制而延长,该机制需要PDZ结构域介导的与支架蛋白如EBP50/NHERF1的结合以及通过ezrin与皮层肌动蛋白的连接,而不含有浓缩GPCR的包被凹坑以不变的速率进行内吞断裂。

调节性内吞作用对来自质膜的信号传递的后续影响可能有很大差异,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过不同的下游膜途径对内化受体的分类。内吞信号受体对溶酶体的分类有助于受体数量的蛋白水解下调,并通常导致细胞反应性的延长衰减。在许多情况下,通过受体胞质域的直接泛素化促进溶酶体分选,促进受体与内切体相关蛋白Hrs/Vps27和Tsg101/Vps23的结合,这些蛋白在向多泡晚期内切体(MVB)内膜输送货物中起作用通过一系列内胚体分选复合物,统称为“ESCRT”机械[7,8]. 一些信号受体,如阿片样神经肽受体,在没有直接受体泛素化的情况下,通过Hrs和ESCRT依赖性分选到溶酶体。这一过程涉及到与受体的非共价蛋白质相互作用,但目前仍知之甚少[9]. 相反,将内化受体贩运回质膜,通常会恢复细胞对配体的反应性,许多受体会“默认”发生这种情况,即基本上是通过大量膜流动[4,7].

某些七跨膜信号受体(7TMR),如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默认情况下不高效回收。PDZ结构域介导的蛋白质与β2AR需要通过依赖于工时的机制来指导回收[10]. 这种复杂性的一个可能原因是促进受体插入到专门用于特定信号传递过程的质膜区域。PDZ定向回收β2心肌细胞中的AR被提议从G“转换”受体信号至G-介导的途径,组织在不同的表面微域内,从而产生儿茶酚胺激活对心肌细胞收缩率的双相反应[11]. 尚未在心肌细胞中直接建立到质膜的空间限制性插入。然而,对神经元的实时成像研究表明,β2AR经过PDZ定向再循环到横向迁移率不同的表面域[12].

内吞作用还可以通过控制配体和其他调节蛋白的浓度来调节来自质膜的信号传递。例如,Wingless/Int1(Wnt)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同系物十诫停搏液(Dpp)配体的胞吞作用被认为有助于形成对组织发育重要的长程梯度[13]. Hedgehog(Hh)信号传导提供了一个有趣的例子,通过调节蛋白Patched(Ptc)的内吞运输进行信号调节,该蛋白抑制七跨膜平滑(Smo)蛋白的构成性信号传导活性。Ptc和Smo均以缓慢速率进行结构性(配体依赖性)内吞。Hh配体的结合被认为促进了Ptc在内胚体室中从Smo中的分选,从而导致Smo的优先再循环和来自质膜的净途径激活[14,15].

信号控制内吞作用

逆向调节——通过信号事件控制内吞机制——也会发生(图1 B). 这是一种互补而非矛盾的观点,强调信号和贩运机制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程度。最近的一项研究使用了一种综合的RNA干扰方法,确定了一些调节培养的人类细胞内吞过程的激酶;大多数激酶在传统的受体相关信号通路中作为下游介质发挥作用。此外,与病毒的网格蛋白非依赖性摄取相比,几种激酶对转铁蛋白的网格蛋白依赖性内吞作用产生相反的作用,这表明不同的内吞机制具有协同调节作用[16]. 虽然本研究不清楚这些激酶中哪些直接影响内吞机制,而不是分析所需的其他过程(如病毒生命周期),最近有报道称,应激或细胞毒药物诱导的p38/MAP激酶激活可通过涉及EGF受体和内体相关Rab5效应蛋白EEA.1磷酸化的双重机制促进EGF受体酪氨酸激酶(RTK)的内化。通过下调EGF受体存活信号,p38介导的内化增强了药物和紫外线照射的细胞毒性作用[17].

除了激酶相关的内吞调节可能在整个细胞中发挥全局作用外,最近的证据表明,通过激活的信号受体对网格蛋白包被的小窝亚群进行局部调节(图1 C). 在缺乏氯氰菊酯适配器蛋白AP-2的细胞中,发现了积累EGF受体而非转铁蛋白受体的包被凹坑的EGF依赖性形成。这种作用需要EGF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可能是为了产生Grb2衔接蛋白的结合位点[18]. 一些7TMR已被证明可以调节其聚集的氯氰菊酯涂层凹坑的动力学。这种调节不需要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似乎涉及受体与皮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局部PDZ结构域依赖性连接[19].

受体介导的信号也可以调节后期的内吞途径,即在质膜中运行的特定内吞机制的下游(图1 B). 活细胞成像证实,通过Rab5的离解以及Rab7与限制膜的结合,可以实现早期到晚期内体的成熟;通过EGF受体酪氨酸激酶的信号传导降低了Rab“转化”过程的速率,表明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传导在控制内体成熟速率方面具有特殊功能[20]. 另一方面,最近使用定量电子显微镜的研究表明,EGF受体信号增加了细胞中MVB的数量[21]. 当前许多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潜在问题是,调节作用通常在信号受体高度过度表达的细胞中表现出来。因此,在生理条件下,对内吞机制的特殊调节作用是否显著尚待确定。

来自内体膜的信号

除了内吞途径和质膜界定的信号事件之间广泛而逆向的相互作用外,内体膜本身也是受体启动信号转导的重要场所。下面讨论了几个示例,并用图表表示图2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nihms29919f2.jpg
描述基于内体的信号转导的一些主要模型的合成图

如文中所述,该图描述了内体产生的几种信号传导类型。不同的系统叠加在与当前可用数据一致的最小数量的内体室上。该图是来自多个系统和单元类型的数据的混合物;因此,预期在任何特定的小区类型中只会发生所指示的信令事件的子集。配体诱导的EGF(EGFR)Trk、TGFβ(TGFβR)和Notch二聚化并不能降低图形的复杂性;R、 回收利用;D、 降解;EE,早期内体;SE/LE,分选/晚期内体。细胞内和信号通路分别显示为断裂线和实线。

RTK信号和“信号内体”的概念

内体信号传递假说起源于RTK信号成分的生化分离[22]. 关键发现是激活的EGF受体以及各种下游效应器(如Ras激活途径的成分)存在于内体中。例如,Grb2、Shc和SOS与内体中的EGF受体保持关联,从而激活Ras,特别是位于同一内体上的H-Ras形式[22,23]. RTK信号内体假说已在许多后续研究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支持[4,24]. 鉴于越来越多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各种RTK信号成分在内体膜上的共定位和相互作用,目前很难想象信号转导将如何发生于内体膜。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是理解来自内体膜的信号的特定生理意义。基于内切体的信号在功能上与来自质膜的信号不同吗?或者,基于内切体内的事件是否代表信号的空间和/或时间延伸,而该信号在其他方面与细胞表面启动的信号相同?

早期利用突变体dynamin抑制内吞作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研究表明,来自内体的EGF信号可以产生不同的下游激酶激活谱[25]. 然而,随后的研究显示了突变动力蛋白表达的多效性效应,这表明在这种解释中要谨慎(在[4]). 最近,通过RNAi介导的网格蛋白耗竭的内吞抑制表明,VEGF受体完全激活ERK1/2需要内吞[26]. 综上所述,尽管有警告,这些研究表明内吞作用在调节RTK激活的全部生物活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他们并不能确定内吞作用的信号传递作用本质上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

或许RTK基于内切体的信号传递具有质的不同且生理学上重要的功能的最有力证据来自对TrkA神经营养素受体信号传递的研究。许多研究使用了多种方法,从含受体内体的亚细胞分离到在分隔细胞培养中操纵信号传递和贩运,支持了含有TrkA的内体有助于重要生存信号的逆行运输的假说(综述于[27]). 含有激活的TrkA复合物的内切体选择性地介导Rap1的长时间激活,而存在于质膜中的受体瞬时激活Ras[28]. 信号内体的逆行运输被认为通过涉及ERK5激活和胞体CREB依赖性转录的途径促进存活,而轴突尖端的TrkA信号仅局部激活ERK1/2[29]. 然而,细胞内吞也可以促进TrkA的泛素依赖性下调和生存信号强度的降低[30]. 因此,内吞作用似乎对TrkA信号产生定性和定量影响。

另一个关于基于内吞体的信号特异性的问题是,参与信号传导的内吞体在多大程度上是专门化的。是否存在专门用于信号传递而非贩运功能的特定内体?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实验结果目前好坏参半。例如,支持特殊信号内体的一个论点来自这样的观察,即假定的转录因子APPL在EGF受体激活后发生核移位,定位于与Rab5相关但不包含常驻早期内体蛋白EEA的内体群体。1[31]. 然而,最近发现,在PC12细胞中,APPL相关的内体EEA.1阳性,并且APPL被认为在TrkA的内吞运输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包括APPL与内体放大PDZ蛋白GIPC的相互作用[32]. 最近的其他研究揭示了晚期内体蛋白Rab7参与TrkA的逆行转运[33]. 在含有Rab7的内体中,信号成分的长距离逆行运输之前,很可能发生了分选步骤。这一步骤可以使TrkA和相关蛋白中的一个子集的特异性信号内体富集,而早期内体的驻留蛋白和流动蛋白(如营养受体)则被破坏,尽管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含有TrkA的内体与其他Rab7阳性的晚期内体的差异程度。

7TMR激活引发的内体信号的证据

各种7TMR,历史上称为G蛋白偶联受体(GPCR),因为它们能够通过质膜中的异源三聚体G蛋白发出信号,可能介导来自内吞膜的不同信号转导模式。支持这一假设的早期研究及其注意事项已经在前面讨论过了[4]. 哺乳动物7TMR目前被认为通过与抑制素的相互作用来启动基于内体的信号传递。阻遏蛋白最初因其与激活的7TMR结合的能力和通过异源三聚体G蛋白“阻遏”信号而被确认,可以介导至少两种额外的细胞功能。在视觉系统外表达的主要抑制素,抑制素2和3(分别称为β-抑制素-1和-2)通过直接与氯氰菊酯、AP-2和PIP2结合,并通过调节泛素化进一步促进包被窝的结合,发挥7TMR的调节性内吞适配器的作用。其次,这些抑制物结合MAP激酶模块的各种成分(尤其是MAPKKK和MAPK酶),因此似乎是MAP激酶信号传导的支架[34,35].

一些7TMR强烈地将抑制素募集到内体膜上,并与活化的MAP激酶组分在内体中共定位,支持类似于先前针对RTK提出的信号内体假说。许多其他7TMR在胞吞作用时与arrestin解离,并促进MAP激酶激活的强度较低或持续时间较短[36]. 活化MAP激酶与内体的结合也可能限制酶与核效应器的接触[36,37]. 因此,目前的证据表明,通过抑制素在基于内体的信号传递中存在定量和定性差异。

基于内切体的信号也被认为发生于距离较远的7TMR,如Frizzled(Fzl),有时被称为非典型7TMR。因为尚未明确显示其通过异源三聚体G蛋白发出信号。分泌Wnt配体激活Fzl可通过网格蛋白包被的小孔诱导Fzl/Wnt/Arrow复合物的内吞。受体相关蛋白Dishevelled(Dvl)通过直接与AP-2结合来促进复合物的内吞作用,AP-2似乎是通过Dvl发出Fzl信号所必需的[38-40]. 当在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中过度表达时,Dvl也能与抑制素相互作用[41],这种相互作用对体内Fzl内吞或信号传递的重要性受到质疑[40].

最近,通过对芽殖酵母中交配信息素反应途径的研究,对信号内体假说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补充阐述酿酒酵母分泌的α-因子通过激活存在于质膜中的7TMR Ste2介导其细胞效应。酵母不表达抑制素,所有已知的来自Ste2的信号都依赖于异源三聚体G蛋白的激活。先前的研究表明,交配信息素信号是由异三聚体G蛋白的质膜分隔的βγ亚复合物在受体介导的α亚基(Gpa1)分离后转导的。Gpa1的一种突变激活形式定位于内体,通过直接相互作用介导内体定位的Vps34 PI3激酶的βγ非依赖性激活,并促进含有FYVE结构域的信号适配器Bem1的内体募集。VPS34或VPS15的缺失(VPS15与VPS34在内体膜上结合,是PI3K活性所必需的)降低了Fus3-MAP激酶介导的受体介导信息素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42]. 这一发现将内切体限定的PI3K置于自然信息素反应途径中,并确定了内切体可能产生的新型G蛋白依赖性信号。

来自内体的Delta/Notch和蛋白水解信号

信号内体假说的另一个延伸涉及由内体膜发生的蛋白水解介导的信号转导,这是在Notch受体控制的细胞命运决定研究中发现的。Notch受体是二聚体整体膜蛋白,需要两次连续的蛋白水解裂解才能在信号接收细胞中发挥活性。Notch通过与信号发送细胞上表达的表面相关DSL配体(包括Delta、Serrate、Lag-2和Jagged)的结合直接接触信号发送细胞而激活[43]. DSL配体结合促进Notch配体结合外结构域的蛋白水解裂解(由与受体细胞外表面相关联的ADAM家族蛋白酶介导),然后是第二次内蛋白水解分解(由称为γ-分泌酶的膜内天冬氨酰蛋白酶复合体介导),产生一个细胞质片段作为转录调节器。γ-分泌酶复合物存在于包括内体在内的细胞内隔间,可能解释了Notch信号的内吞需求。信号传递细胞上DSL配体的活性也需要依赖于动力蛋白的内吞作用,这可能是由于激活配体所需的另一个蛋白水解步骤所致[43].

越来越多的γ-分泌酶底物被鉴定出来,包括p75神经营养素受体,据报道,在NGF诱导的内吞作用后,内吞体发生内蛋白水解裂解[44]. 因此,内蛋白水解裂解,如磷酸化,可能代表一种普通类型的翻译后修饰,有助于内体的细胞信号传递。有趣的是,γ-分泌酶复合物是根据其调节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淀粉样前体蛋白(APP)产生淀粉样β肽的能力而独立鉴定的[45].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淀粉样β肽的产生是由β2AR,并且这种调节需要对受体进行内吞作用,这表明7TMR在来自内体的蛋白水解酶信号传导和促进重要的人类病理生理学中具有潜在作用[46].

内体信号传导的其他最新证据

信号内体的概念已扩展到各种其他受体系统。例如,TGFβ信号通过与FYVE结构域蛋白SARA的受体相互作用从内体发生,该蛋白稳定地定位于内体膜,并与随后转移到细胞核的Smad2/3蛋白结合[47]. 有趣的是,TGFβ受体与另一种FYVE域蛋白内切芬的相互作用促进Smad4的磷酸化和核移位[48]. 因此,内体中TGFβ受体的特异性支架相互作用可能触发不同的信号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1受体和CD95的内化与驱动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49,50]. 死亡诱导信号复合物(DISCs)的招募,促进caspase-8的自蛋白水解裂解,导致细胞凋亡,似乎主要发生在内体中。在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内体中发现了Toll样受体9、衔接蛋白MyD88和IRF-7转录因子的复合物[51]; 这些受体复合物在早期内体中的保留对于干扰素的诱导是必要的,也是充分的。Toll样受体3通过在单核细胞衍生的树突状细胞内体中招募和激活c-Src激酶,以配体(双链RNA)依赖的方式触发抗病毒免疫反应[52]. 总之,这些研究表明,内体信号传导与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先天免疫反应有关。

此外,晚期内体被认为是不含受体的信号复合物的组装位点。MAP激酶支架蛋白MP1能够与MEK1和ERK1/2结合,与晚期内体蛋白p14相关[53]. 人类细胞中p14蛋白的敲除和小鼠中p14的敲除证明了该蛋白对ERK1/2的完全激活的重要性[53,54]. 然而,小鼠敲除实验也表明,除了在MAPK信号传递中的功能外,p14在后期内体生物发生和受体分选中也有作用[54]. 据我们所知,目前尚不清楚p14的这种内吞功能是否与其MAPK支架功能相关或不同。

结论

信号传导和内吞途径密切相关的假说在过去几年中继续得到实验支持,并且在从两个方面阐明这种关系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首先,受体介导的信号事件特异性地调节内吞途径,既包括通过各种蛋白激酶的全球激活,也包括通过与单个受体的局部直接蛋白相互作用。其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内体是功能信号转导的位点。信号内体的概念最初是根据肝细胞中RTK信号成分的生化分离提出的,现已推广到多种细胞类型,现在代表了一个主流甚至流行的概念,用于各种信号系统。

基于内体的信号传递的几个原理来自于当前可用数据的合成。首先,据我们所知,所有报道的内体信号传导示例都涉及某种形式的诱导邻近。内膜非常适合作为专门的信号平台,具有独特的生物化学组成(如磷脂酰肌醇3-磷酸的富集),可促进各种支架蛋白和信号介质的选择性募集。第二,由于内胚体膜与细胞外环境沟通,但不直接接触细胞外环境,基于内胚体的信号传递可以将某些信号延长到细胞表面配体暴露的持续时间之外,从而发挥“记忆”功能来整合生物信号。第三,正如TrkA介导的逆行神经营养素信号的研究最令人信服地证明的那样,内体在某些细胞中可以作为生物信号的物理传输载体发挥作用。

尽管不同系统内体信号的研究步伐加快,但仍存在许多有趣的问题。在许多情况下,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理意义的问题。基于内胚体的信号与发生在质膜上的信号有根本区别吗?如果有,是如何区别的?现有证据表明,根据所考虑的信号系统,答案很复杂。一些例子为基于内体的信号传递效应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最值得注意的是,TrkA基于内体的信号传递既涉及不同的生化信号(Rap1、ERK5),也涉及从轴突内吞位点到细胞体核效应器的长距离物理传输。在其他例子中,如EGF受体和7TMR的信号传递,目前的证据支持质膜和内体信号传递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区别。即使是通过Smads的TGFβ信号传导,尽管由内体放大的SARA促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质膜发生[47,55,56]. 此外,Notch信号传导所需的γ-分泌酶复合物不仅限于内体,而且可能在质膜中也具有催化活性[57]. 因此,似乎来自内体的信号可能涉及生化上不同于从质膜引发的事件,以及强度、持续时间或位置不同的类似事件。

因此,未来的研究将需要更精确地评估内吞作用对细胞信号的定性和定量影响,以及对不同亚细胞隔室中发生的信号事件的时空分辨率的提高。信号网络的计算模型可能在分析复杂时空数据和预测生理条件下的功能结果(例如[58,59]). 一个重要的相关目标是,鉴于目前关于基于内体的信号机制的大多数证据都来自过度表达关键蛋白的异源细胞模型,因此使用天然或近天然细胞和组织制剂进行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另一个令人兴奋的挑战是开发越来越具体的调节或调节内吞贩运机制的操作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被广泛应用,并减少多效性效应,从而混淆了许多基于内吞体的信号传递的现有功能数据。后一个问题的化学方法(例如[60,61])除了提供改进的工具以促进明确的机制和功能分析外,还可以为可能的治疗探索找到新的线索。

致谢

鉴于文本长度和参考编号方面的限制,我们很遗憾未能讨论或引用本次审查中所讨论结论的所有重要工作。我们感谢许多同事的宝贵讨论、见解和批评。Henry Bourne博士、Emilia Galperin、Aylin Hanyaloglu和Manojkumar Puthenveedu对手稿提出了批评意见。我们还感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癌症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和全国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研究联盟(NARSAD)支持我们实验室的研究和培训。

脚注

出版商免责声明:这是一份未经编辑的手稿的PDF文件,已被接受出版。作为对客户的服务,我们正在提供这份早期版本的手稿。手稿在以最终可引用的形式出版之前,将经过编辑、排版和校对结果证明。请注意,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可能影响内容的错误,适用于该期刊的所有法律免责声明均适用。

工具书类

1Sourjik V.大肠杆菌趋化性中的受体聚类和信号处理。微生物趋势。2004;12:569–57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Gruenberg J.内吞途径:域的镶嵌。Nat Rev Mol细胞生物学。2001;2:721–73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三。Polo S,Di Fiore PP。内吞作用指挥细胞信号管弦乐队。细胞。2006;124:897–90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Sorkin A,Von Zastrow M.信号转导和内吞作用:多种亲密接触。Nat Rev Mol细胞生物学。2002;:600–61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Miaczynska M,Pelkmans L,Zerial M。不仅仅是一个汇:控制信号转导的内体。当前Opin细胞生物学。2004;16:400–40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Tsao PI,von Zastrow M.G蛋白偶联受体调控的内吞膜转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药物治疗学。2001;89:139–14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Gruenberg J,Stenmark H。多泡内体的生物发生。Nat Rev Mol细胞生物学。2004;5:317–32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Hurley JH,Emr SD。ESCRT复合物:膜贩运网络的结构和机制。生物物理生物分子结构年鉴。2006;35:277–29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Hislop JN,Marley A,Von Zastrow M.哺乳动物VPS蛋白在非泛素化G蛋白偶联受体向溶酶体内吞运输中的作用。生物化学杂志。200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Hanyaloglu AC,McCullagh E,von Zastrow M.Hrs在介导细胞信号功能重敏的再循环机制中的重要作用。Embo J。2005;24:2265–228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Xiang Y,Kobilka BK。肌细胞肾上腺素受体信号通路。科学。2003;300:1530–153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Yudowski GA、Puthenveedu MA、von Zastrow M.调节受体插入到体脂质膜的不同模式。自然神经科学。2006;9:622–62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3Gonzalez-Gaitan M.通过内吞途径进行信号传播和转导。Nat Rev Mol细胞生物学。2003;4:213–22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Incardona JP、Gruenberg J、Roelink H.Sonic刺猬诱导内体中补丁和光滑的分离。当前生物量。2002;12:983–99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Piddini E,Vincent JP。内吞作用对发育信号的调节:不同的方式和多种目的。当前Opin细胞生物学。2003;15:474–48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Pelkmans L、Fava E、Grabner H、Hannus M、Habermann B、Krausz E、Zerial M。克拉菊酯和腔泡/筏介导的内吞作用中人类激酶的全基因组分析。自然。2005;436:78–8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7Zwang Y,Yarden Y.p38 MAP激酶介导应激诱导的EGFR内化:对癌症化疗的影响。Embo J。2006;25:4195–420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8Johannessen LE、Pedersen NM、Pedersen KW、Madshus IH、Stang E.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的激活诱导EGF受体和含Grb2的网格蛋白涂层凹坑的形成。分子细胞生物学。2006;26:389–40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Puthenveedu MA,von Zastrow M.Cargo调节网格蛋白涂层矿坑动力学。细胞。2006;127:113–12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0Rink J、Ghigo E、Kalaidzidis Y、Zerial M.Rab转化是内胚体从早期向晚期进展的机制。细胞。2005;122:735–74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1White IJ、Bailey LM、Aghakhani MR、Moss SE、Futter CE。EGF刺激多泡内体亚群中膜联蛋白1依赖性向内泡化。Embo J。2006;25:1–1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2Di Guglielmo总经理、Baass PC、Ou WJ、Posner BI、Bergeron JJ。肝实质中SHC、GRB2和mSOS的分区以及Raf-1被EGF而非胰岛素过度磷酸化。Embo J。1994;13:4269–427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3Jiang X,Sorkin A.活体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内吞过程中Grb2和Ras的协调运输。分子生物学细胞。2002;13:1522–153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4Li HS,Stolz DB,Romero G.使用涂有信号配体的磁性微球表征内吞囊泡。交通。2005;6:324–33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5Vieira AV,Lamaze C,Schmid SL.通过氯菊酯介导的内吞作用控制EGF受体信号。科学。1996;274:2086–208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6Lampugani MG、Orsenigo F、Gagliani MC、Tacchetti C、Dejana E.血管内皮钙粘蛋白控制VEGFR-2的内化和来自细胞内的信号传导。细胞生物学杂志。2006;174:593–60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7Zweifel LS,Kuruvilla R,Ginty DD。逆行神经营养素信号的功能和机制。Nat Rev神经科学。2005;6:615–62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8Wu C、Lai CF、Mobley WC。神经生长因子激活内体中持续的Rap1信号。神经科学杂志。2001;21:5406–541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9Watson FL、Heerssen HM、Bhattacharyya A、Klesse L、Lin MZ、Segal RA。神经营养素利用Erk5途径介导逆行生存反应。自然神经科学。2001;4:981–98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0Arevalo JC、Waite J、Rajagopal R、Beyna M、Chen ZY、Lee FS、Chao MV。通过Trk神经营养素受体的细胞存活受泛素化的差异调节。神经元。2006;50:549–55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1Miaczynska M、Christoporidis S、Giner A、Shevchenko A、Uttenweiler-Joseph S、Habermann B、Wilm M、Parton RG、Zerial M.APPL蛋白通过内体室将Rab5连接到核信号转导。细胞。2004;116:445–45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2Varsano T、Dong MQ、Niesman I、Gacula H、Lou X、Ma T、Testa JR、Yates JR、3rd、Farquhar MG。GIPC被APPL招募到外周TrkA内体,并调节TrkA的贩运和信号传递。分子细胞生物学。2006;26:8942–895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3.Deinhardt K、Salinas S、Verastegui C、Watson R、Worth D、Hanrahan S、Bucci C、Schiavo G.Rab5和Rab7控制轴突逆行运输途径的内吞分选。神经元。2006;52:293–30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本研究使用基于与顺磁性微球结合的破伤风神经毒素片段(TeNT-HC)的纯化策略,将Rab7鉴定为特定轴突逆行载体库的功能标记,该载体可运输神经营养素及其受体,如p75NTR、TrkB和BDNF,来自运动神经元体的神经肌肉接头。研究表明,Rab5对TeNT-HC分选的早期步骤至关重要,但在轴突运输的囊泡中不存在。相反,Rab7在这些小泡的轴突逆行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
34Lefkowitz RJ,Shenoy SK.β-抑制素对受体信号的转导。科学。2005;308:512–51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5Moore CA、Milano SK、Benovic JL。GRK和Arrestins对受体贩运的调节。《生理学年鉴》。200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6Tohgo A、Choy EW、Gesty-Palmer D、Pierce KL、Laporte S、Oakley RH、Caron MG、Lefkowitz RJ、Luttrell LM。G蛋白偶联受体-β-胡萝卜素相互作用的稳定性决定了ERK激活的机制和功能后果。生物化学杂志。2003;278:6258–626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7.Ahn S,Shenoy SK,Wei H,Lefkowitz RJ。血管紧张素II受体介导的β-抑制素和G蛋白介导的ERK激活的差异动力学和空间模式。生物化学杂志。2004;279:35518–3552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化学抑制剂和RNA干扰用于解决血管紧张素II 1A型受体(7TMR)激活诱导的ERK1/2激活的两个组分。早期和短暂的ERK信号依赖于异源三聚体G蛋白G2011年第2季度ERK信号传导的持续阶段不需要G蛋白,并且通过抑制arrestin 3(β-arrestin-2)的表达而被抑制。通过G蛋白依赖机制磷酸化的ERK定位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而通过阻遏素依赖机制磷酸化成ERK定位于内体,并被排除在细胞核之外
38Seto ES,Bellen HJ。黑腹果蝇的无翅信号需要内化。细胞生物学杂志。2006;173:95–10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9Blitzer JT,Nusse R.内吞在Wnt信号传导中的关键作用。BMC细胞生物学。2006;7:2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0.Yu A、Rual JF、Tamai K、Harada Y、Vidal M、He X、Kirchhausen T。卷曲内吞作用和平面细胞极性信号需要与网格蛋白ap-2适配器结合。开发单元。2007;12:129–14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一个酵母双杂交筛选鉴定出Dvl2与AP-2的μ2亚单位相互作用,这需要Dvl 2中的DEP结构域和酪氨酸(YHEL)序列。YHEL序列的突变抑制Wnt5A诱导的非典型7TMR Fzl4的内吞作用,并选择性干扰非规范(◻-在非洲爪蟾胚胎中,Wnt信号是背腹轴形成所必需的。本研究表明,Dvl介导的与AP-2的关联通过平面细胞极性(PCP)途径促进Fzl内吞和介导Wnt信号
41Chen W,ten Berge D,Brown J,Ahn S,Hu LA,Miller WE,Caron MG,Barak LS,Nusse R,Lefkowitz RJ。释放2名新兵β-arrestin 2,以调节Frizzled 4的Wnt5A刺激内吞作用。科学。2003;301:1391–139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2.Slessareva JE、Routt SM、Temple B、Bankaitis VA、Dohlman HG。内体G蛋白α亚基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Vps34。细胞。2006;126:191–20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使用活化的突变G蛋白α亚基Gpa1和基因缺失菌株文库来证明VPS34和VPS15在介导完全交配反应中的需求。Gpa1被发现直接与内体膜上的Vps15结合,Vps15被认为是G蛋白βγ亚基的结构同源物,嵌入质膜并介导由α-因子介导的7TMR Ste2激活引发的质膜分隔信号。这项研究为来自内体的G蛋白依赖信号提供了直接证据
43Le Borgne R,Bardin A,Schweisguth F.受体和配体内吞在调节Notch信号传导中的作用。发展。2005;132:1751–176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4Urra MS、Escudero CA、Ramos P、Lisbona MF、Allende E、Covarrubias P、Parragez JI、Zampieri N、Chao MV、Annaert W等。NGF对TrkA受体的激活诱导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的脱落,随后由内体γ分泌酶介导的p75细胞内结构域的释放。生物化学杂志。200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5Wolfe MS、Xia W、Ostaszewski BL、Diehl TS、Kimberly WT、Selkoe DJ。早老素-1中的两种跨膜天冬氨酸盐是早老素内蛋白水解和γ-分泌酶活性所必需的。自然。1999;398:513–51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6Ni Y,Zhao X,Bao G,Zou L,Teng L,Wang Z,Song M,Xiong J,Bai Y,Pei G。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激活刺激γ-分泌酶活性并加速淀粉样斑块的形成。自然医学。2006;12:1390–139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7Di Guglielmo总经理、Le Roy C、Goodfellow AF、Wrana JL。不同的内吞途径调节TGF-β受体信号转导和转换。自然细胞生物学。2003;5:410–42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8Chen YG,Wang Z,Ma J,Zhang L,Lu Z。FYVE域蛋白Endofin与Smad4相互作用并促进TGF-β信号传导。生物化学杂志。200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9Schneider-Brachert W、Tchikov V、Neumeyer J、Jakob M、Winoto-Morbach S、Held-Feindt J、Heinrich M、Merkel O、Ehrenschwender M、Adam D等。TNF受体1信号的隔室化:作为死亡信号囊泡的内化TNF受体。免疫。2004;21:415–42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0Lee KH、Feig C、Tchikov V、Schickel R、Hallas C、Schutze S、Peter ME、Chan AC。受体内化在CD95信号传导中的作用。Embo J。2006;25:1009–102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1Honda K、Ohba Y、Yanai H、Negishi H、Mizutani T、Takaoka A、Taya C、Taniguchi T。MyD88-IRF-7信号的时空调节,用于强效诱导I型干扰素。自然。2005;434:1035–104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2Johnsen IB、Nguyen TT、Ringdal M、Tryggestad AM、Bakke O、Lien E、Espevik T、Anthonsen MW。Toll样受体3与内体上的c-Src酪氨酸激酶结合,启动抗病毒信号。Embo J。2006;25:3335–334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3Teis D,Wunderlich W,Huber LA。MP1-MAPK支架复合体在内胚体中的定位由p14介导,是信号转导所必需的。开发单元。2002;:803–81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4Teis D、Taub N、Kurzbauer R、Hilber D、de Araujo ME、Erlacher M、Offterdinger M、Villunger A、Geley S、Bohn G等。p14-MP1-MEK1信号在组织稳态过程中调节内体交通和细胞增殖。细胞生物学杂志。2006;175:861–86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5Lu Z、Murray JT、Luo W、Li H、Wu X、Xu H、Backer JM、Chen YG。转化生长因子β在没有受体内吞的情况下激活Smad2。生物化学杂志。2002;277:29363–2936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6Shi Y,Massague J.从细胞膜到细胞核的TGF-β信号机制。细胞。2003;113:685–70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7Chyung JH,Raper DM,Selkoe DJ。γ-分泌酶作为一种完整的复合物存在于质膜上,接受底物并影响膜内分裂。生物化学杂志。2005;280:4383–439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8科洛登科BN。时空中的细胞吞噬动力学。Nat Rev Mol细胞生物学。2006;7:165–17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9Liu G,Swihart MT,Neelamegham S.应用于信号转导的敏感性、主成分和通量分析:表皮生长因子介导的信号传导案例。生物信息学。2005;21:1194–120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0Kenski DM,Zhang C,von Zastrow M,Shokat KM。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的化学基因工程2。生物化学杂志。2005;280:35051–3506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1Macia E、Ehrlich M、Massol R、Boucrot E、Brunner C、Kirchhausen T.Dynasore,一种动力蛋白的细胞可渗透抑制剂。开发单元。2006;10:839–85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