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维罗尔杂志》。1997年9月;71(9): 6541–6546.
PMCID公司:项目经理191930
PMID:9261374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利用Gag p9蛋白晚期组装域中的YXXL基序。

摘要

我们之前已经证明,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的Gag p9蛋白在功能上与Rous肉瘤病毒(RSV)p2b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p6同源,在转染COS-1细胞的RSV Gag介导的芽变中提供关键的后期组装功能(L.J.Parent等人,J。维罗尔。69:5455-5460, 1995). 鉴于EIAV p9与RSV和HIV-1的功能同源物之间缺乏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我们现在设计了EIAV Gag介导的出芽试验,以确定EIAV p 9蛋白中包含的晚期组装(L)域肽序列。这些颗粒出芽试验的结果表明,在COS-1细胞中表达EIAV Gag多聚蛋白产生了特征密度为1.18 g/ml的细胞外Gag颗粒,而表达缺乏p9的EIAV Gag多聚蛋白导致细胞外Gag颗粒的释放严重减少。通过用RSV p2b或HIV-1 p6蛋白替换EIAV p9,可以纠正EIAV Gag多蛋白颗粒组装中的缺陷。这些观察结果表明,在COS-1细胞出芽试验中,EIAV、HIV-1和RSV的L结构域在介导EIAV-Gag颗粒的组装中是可互换的。为了定位EIAV p9的L结构域,我们接下来分析了p9蛋白中缺失和位点特异性突变对其介导EIAV Gag颗粒出芽能力的影响。对p9蛋白的N端或C端进行性缺失的EIAV-Gag构建物进行分析,确定了能够提供后期组装功能的11个氨基酸的最小序列(Q20N21L22Y23P24D25L26S27E28I29K30)。对该L-结构域序列的丙氨酸扫描研究表明,残基Y23、P24和L26的突变取消了p9的晚出芽功能;p9 L结构域中其他残基的突变并没有显著影响EIAV-Gag颗粒组装的水平。这些数据表明,EIAV p9中的L结构域利用了一个YXXL基序,我们假设该基序可能与细胞蛋白相互作用,以促进病毒颗粒从感染细胞中发芽。

全文

本文全文可作为PDF格式(241K)。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Braun MJ,Clements JE,Gonda MA。内脏病毒基因组:env基因中高变位点的证据和慢病毒包膜蛋白之间的序列同源性。《维罗尔杂志》。1987年12月;61(12) :4046–405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ecroune F、Yao XJ、Göttlinger HG、Bergeron D、Cohen EA。Vpr并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Pr55gag P6结构域内保守区域的作用。J获得性免疫抵抗综合征Hum逆转录病毒。1995年9月1日;10(1):1–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en HI,Sudol M.是相关蛋白的WW结构域结合富含脯氨酸的配体,该配体不同于为Src同源性3-结合模块建立的共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5年8月15日;92(17):7819–782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ox D,Chang P,Kurosaki T,Greenberg S.Syk酪氨酸激酶是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依赖性肌动蛋白组装所必需的。生物化学杂志。1996年7月12日;271(28):16597–1660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raven RC、Bennett RP、Wills JW。禽逆转录病毒蛋白酶在病毒粒子组装期间激活逆转录酶中的作用。《维罗尔杂志》。1991年11月;65(11):6205–621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u Z、Lang SM、Sasseville VG、Lackner AA、Ilyinskii PO、Daniel MD、Jung JU、Desrosiers RC。确定导致猕猴淋巴细胞活化和急性疾病的nef等位基因。单元格。1995年8月25日;82(4):665–67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arnier L、Wills JW、Verderame MF、Sudol M.WW域和逆转录病毒萌芽。自然。1996年6月27日;381(6585):744–74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哥特林格HG、多夫曼T、索德罗斯基JG、华盛顿州哈塞尔廷。影响p6 gag蛋白的突变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颗粒释放的影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1年4月15日;88(8):3195–319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enderson LE、Sowder RC、Smythers GW、Oroszlan S.马传染性贫血病毒gag-encoded蛋白的化学和免疫学特征。《维罗尔杂志》。1987年4月;61(4):1116–112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uang M、Orenstein JM、Martin MA、Freed EO。p6Gag是从表达蛋白酶的全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分子克隆生产粒子所必需的。《维罗尔杂志》。1995年11月;69(11):6810–681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aBranche CC、Sauter MM、Haggarty BS、Vance PJ、Romano J、Hart TK、Bugelski PJ、Marsh M、Hoxie JA。猿猴免疫缺陷病毒跨膜分子细胞质域中的单一氨基酸改变会增加受感染细胞的包膜糖蛋白表达。《维罗尔杂志》。1995年9月;69(9):5217–522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ontelaro RC、Lohrey N、Parekh B、Blakeney EW、Issel CJ。马传染性贫血病毒主要内部多肽的分离及生化特性比较。《维罗尔杂志》。1982年6月;42(3):1029–103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hno H、Stewart J、Fournier MC、Bosshart H、Rhee I、Miyatake S、Saito T、Gallusser A、Kirchhausen T、Bonifacino JS。酪氨酸分选信号与氯氰菊酯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科学。1995年9月29日;269(5232):1872年至1875年。[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tt DE、Coren LV、Kane BP、Busch LK、Johnson DG、Sowder RC、2nd、Chertova EN、Arthur LO、Henderson L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病毒内的细胞骨架蛋白。《维罗尔杂志》。1996年11月;70(11):7734–774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父母LJ、Bennett RP、Craven RC、Nelle TD、Krishna NK、Bowzard JB、Wilson CB、Puffer BA、Montelaro RC、Wills JW。劳斯肉瘤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Gag蛋白的位置独立和可交换的晚期出芽功能。《维罗尔杂志》。1995年9月;69(9):5455–546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ayne SL、Rausch J、Rushlow K、Montelaro RC、Issel C、Flaherty M、Perry S、Sellon D、Fuller F。马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性分子克隆的表征。维罗尔将军。1994年2月;75(第2部分):425-42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epinsky RB、Mattaliano RJ、Vogt VM。禽肉瘤和白血病病毒gag前体多蛋白p2区的结构和加工。《维罗尔杂志》。1986年4月;58(1):50–5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ongyang Z、Shoelson SE、Chaudhuri M、Gish G、Pawson T、Haser WG、King F、Roberts T、Ratnofsky S、Lechleider RJ等。SH2结构域识别特定的磷酸肽序列。单元格。1993年3月12日;72(5):767–77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onigo P、Alizon M、Staskus K、Klatzmann D、Cole S、Danos O、Retzel E、Tiollais P、Haase A、Wain-Hobson S。内脏慢病毒的核苷酸序列:与艾滋病病毒的关系。单元格。1985年8月;42(1):369–38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albott RL、Sparger EE、Lovelace KM、Fitch WM、Pedersen NC、Luciw PA、Elder JH。猫免疫缺陷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和基因组结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9年8月;86(15):5743–574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rowbridge IS,Collawn JF,Hopkins CR。内吞途径中的信号依赖性膜蛋白运输。细胞生物学年度收益。1993;9:129–16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ogt-VM,Eisenman R,Diggelmann H。通过前体多肽的蛋白水解裂解生成禽成髓细胞病病毒结构蛋白。分子生物学杂志。1975年8月15日;96(3):471–49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eldon RA,Jr、Erdie CR、Oliver MG、Wills JW。嵌合gag蛋白并入逆转录病毒颗粒。《维罗尔杂志》。1990年9月;64(9):4169–417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illems L、Gato JS、Mammerickx M、Portetelle D、Burny A、Kerkhofs P、Kettmann R。牛白血病病毒跨膜蛋白的YXXL信号基序是体内感染和维持高病毒载量所必需的。《维罗尔杂志》。1995年7月;69(7):4137–414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ills JW、Cameron CE、Wilson CB、Xiang Y、Bennett RP、Leis J。Rous肉瘤病毒Gag蛋白的组装域在萌芽后期需要。《维罗尔杂志》。1994年10月;68(10):6605–661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ills JW,克雷文RC。逆转录病毒gag蛋白的形式、功能和用途。艾滋病。1991年6月;5(6):639–65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Xiang Y,Cameron CE,Wills JW,Leis J.Rous肉瘤病毒Pr76gag晚期组装域的精细定位和表征。《维罗尔杂志》。1996年8月;70(8) :5695–570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病毒学杂志由以下人员提供美国微生物学会(A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