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维罗尔杂志》。1995年5月;69(5): 3156–3160.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项目经理189017
PMID:7707543

水疱性口炎病毒野生型和突变型基质蛋白的膜泡化功能和胞吐。

摘要

用重组M基因pTM1质粒转染哺乳动物CV1细胞,该质粒由痘苗病毒表达的噬菌体T7聚合酶驱动,导致基质(M)蛋白的表达,基质蛋白从转染细胞质膜的外表面逐渐释放。M蛋白的胞吐开始于转染后2至4小时,并在转染后10至16小时达到峰值;染料摄取研究表明,在转染后16h,>97%的细胞存活且膜完整。密度梯度离心和放射性棕榈酸标记显示,M蛋白与脂质小泡一起从细胞中释放。M基因缺失突变体的表达表明,M蛋白的胞吐需要在N端氨基酸1至50处存在膜结合位点。转染含有温度敏感突变体tsO23的M基因的pTM1质粒的细胞在允许温度(31℃)和限制温度(39℃)下表达大量突变M蛋白,但突变M蛋白的胞吐仅在允许温度下发生。tsO23 M基因有三个位点特异性突变,导致氨基酸残基21、111和227发生替换。只有当野生型亮氨酸存在于残基111时,野生型和突变型M基因在每个位点上的突变或回复物的表达才会导致M蛋白在非许可温度下的胞吐,但M蛋白的胞吐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在许可温度下)当突变苯丙氨酸存在于残基111时。过去和现在的数据表明,M蛋白的特定结构构象负责小泡的形成和出芽,这是M蛋白的一种特性,可能还促进水泡性口炎病毒的组装和宿主细胞病毒的出芽。

全文

本文全文可作为PDF格式(278K)。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Blondel D,Harmison GG,Schubert M.基质蛋白在水疱性口炎病毒细胞病变中的作用。《维罗尔杂志》。1990年4月;64(4):1716–172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retscher硕士。细胞内吞:与加盖和细胞运动的关系。科学。1984年5月18日;224(4650):681–68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arroll AR,Wagner RR。膜(M)蛋白在水疱性口炎病毒内源性抑制体外转录中的作用。《维罗尔杂志》。1979年1月;29(1):134–14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ong LD,Rose JK。功能性水疱性口炎病毒基质蛋白在体内的膜结合。《维罗尔杂志》。1993年1月;67(1):407–41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ong LD,Rose JK。正常和突变水疱性口炎病毒基质蛋白与质膜和核衣壳的相互作用。《维罗尔杂志》。1994年1月;68(1) :441–44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reed EO、Orenstein JM、Buckler-White AJ、Martin M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基质蛋白中的单一氨基酸变化阻断病毒颗粒的产生。《维罗尔杂志》。1994年8月;68(8):5311–532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heysen D、Jacobs E、de Foresta F、Thiriart C、Francotte M、Thines D、de Wilde M。从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昆虫细胞中组装和释放HIV-1前体Pr55gag类病毒颗粒。单元格。1989年10月6日;59(1):103–11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rünberg J,Kruppa A,Paschen P,Krumpa J.感染新泽西州水泡性口炎病毒血清型的BHK细胞中两种可溶性糖蛋白的细胞内形成。病毒学。1991年2月;180(2):678–68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李毅,罗力,舒伯特M,瓦格纳RR,康CY。从感染表达水疱性口炎病毒基质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的昆虫细胞中释放的病毒脂质体。《维罗尔杂志》。1993年7月;67(7):4415–442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i Y,Luo LZ,Wagner RR.利用M基因表达载体对突变株tsO23(III)进行标记拯救,定位水疱性口炎病毒M蛋白的转录抑制位点。《维罗尔杂志》。1989年6月;63(6):2841–284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orita K,Vanderoef R,Lenard J.水疱性口炎病毒温度敏感性M蛋白突变体的表型回复物:序列分析和功能表征。《维罗尔杂志》。1987年2月;61(2):256–26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oss B、Elroy-Stein O、Mizukami T、Alexander WA、Fuerst TR。产品审查。新型哺乳动物表达载体。自然。1990年11月1日;348(6296):91–9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ewcomb WW,Brown JC。水疱性口炎病毒基质蛋白在保持病毒核衣壳以天然病毒中的浓缩形式存在中的作用。《维罗尔杂志》。1981年7月;39(1):295–29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nitzer TJ,Lodish HF.病毒核衣壳缺陷的非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病毒颗粒。《维罗尔杂志》。1979年2月;29(2):443–44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mith AJ、Cho MI、Hammarskjöld ML、Rekosh D.从猴病毒40晚期替代载体表达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Pr55gag和Pr160gag-pol被有效处理并组装成病毒样颗粒。《维罗尔杂志》。1990年6月;64(6):2743–275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孙伟,黄磊,瓦格纳RR。两种水疱性口炎病毒血清型基质蛋白抗原决定簇的共同分布和互补活性。维罗尔将军。1994年4月;75(第4部分):937–94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uryanarayana K,Baczko K,ter Meulen V,Wagner RR。从麻疹病毒和患病人脑组织中克隆的M基因表达的基质蛋白的转录抑制和其他特性。《维罗尔杂志》。1994年3月;68(3):1532–154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eldon RA,Jr,Wills JW。Rous肉瘤病毒Gag蛋白的一种小(25千道尔顿)衍生物的特性,该蛋白能够释放颗粒。《维罗尔杂志》。1993年9月;67(9) :5550–556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e Z,Sun W,Suryanarayana K,Justice P,Robinson D,Wagner RR。水疱性口炎病毒基质蛋白的膜结合域和细胞病变。《维罗尔杂志》。1994年11月;68(11):7386–739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病毒学杂志由以下人员提供美国微生物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