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临床精神病学杂志。作者手稿;PMC 2006年10月18日发布。
以最终编辑形式发布为: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项目经理1615913
NIHMSID公司:NIHMS3152
PMID:15669887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期间抑郁症的患病率和预测

查尔斯·莱森医学博士。,安德烈·鲍里索夫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雪莉·D·布罗德威尔,博士。,露西尔·卡普隆,博士。,鲍比·J·伍尔文、M.S.W.、。,艾拉·雅各布森医学博士。,查尔斯·内默洛夫医学博士和博士安德鲁·H·米勒医学博士。

摘要

背景

干扰素α(IFN-alpha)加利巴韦林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高抑郁率相关。新型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制剂的半衰期更长,需要每周一次的剂量,可能与减少神经精神负担有关。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治疗期间抑郁症的数据有限。

方法

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62名HCV感染患者进行抑郁症状评估,这些患者在基线检查时,以及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 IFN)+基于体重(N=86)和标准剂量(N=76)的利巴韦林治疗4、8、12和24周后。数据收集于2001年3月至2003年4月。

结果

与基线相比,SDS指数平均得分在第4周显著增加,并在整个研究期间保持升高。39%的样本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期间的某些时候出现了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状(SDS指数得分≥60)。基线抑郁评分显著预测PEG IFN/利巴韦林治疗期间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简单回归分析:Y=0.55X+32.7,p<0.0001)。此外,分配到基于重量的利巴韦林治疗组和抑郁史与发展为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状的可能性增加有关(比值比[OR]=2.7。95%可信区间=1.3至5.6,p<.01,OR=3.3,95%可信区间=1.3至8.1,p<.01)。

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期间经常出现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状,并通过基线抑郁评分和较高剂量的利巴韦林来预测。严重抑郁障碍史也是一个重要的预测因素,但仅与基线抑郁状态升高有关。所有这些因素都可以在HCV治疗期间进行评估和处理,以限制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率。

干扰素α(IFN-α)是病毒感染早期释放的一种细胞因子,具有抗病毒和抗增殖活性。1因此,IFN-α目前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和某些癌症。干扰素-α与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联合使用,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唯一一种丙型肝炎治疗方法。丙型肝炎在美国有400万至500万患者,是需要移植的肝衰竭的主要原因。24尽管干扰素-α治疗是一种成功的抗病毒策略,但已被反复证明可在20%至50%的患者中诱发显著的抑郁症症状。59再加上疲劳,这些症状是依从性差和/或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10,11鉴于最近的数据表明坚持在实现病毒清除方面具有开创性的重要性,12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治疗期间,干扰素-α诱导的神经精神副作用是实现持续病毒反应的潜在可控制障碍,越来越受到关注。

HCV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IFN-α-2a和-2b聚乙二醇化制剂的开发。聚乙二醇化延长了药物的半衰期,并似乎增加了持续病毒反应的速率,同时提供了每周一次给药的便利。13,14最近的数据还表明,与旧制剂相比,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可能与包括抑郁在内的神经精神副作用的自报率降低有关。1315然而,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治疗期间,利用经验证的抑郁症筛查工具对抑郁症状的患病率和时间进程进行前瞻性评估尚未见报道。与此相关的是,在前瞻性监测精神症状并使用经验证的评估工具的研究中,使用非egylated形式的IFN-α治疗期间的抑郁发生率通常较高。16

鉴于神经精神副作用和不良治疗结果之间的关联,7,11,15在干扰素-α治疗期间,确定可能增加抑郁风险的因素非常重要。对干扰素-α非egylated制剂的研究表明,在开始干扰素治疗之前出现的抑郁和/或焦虑症状似乎起了一定作用。7,9,1720就治疗本身固有的风险因素而言,研究发现,随着IFN-α治疗剂量和持续时间的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6有趣的是,一些间接证据表明,利巴韦林单独使用也可能导致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症状21并与IFN-α结合。22

本研究旨在前瞻性评估接受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PEG-IFN)和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此外,研究了PEG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期间发生抑郁症的发病前(即抑郁史或药物滥用史)和治疗特异性(即利巴韦宁剂量)危险因素。

方法

患者

受试者来自美国东南部地区的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WIN-R试验:评估PEG-Intron/Rebetol和Schering-Plough的基于重量的剂量),固定剂量(800 mg/天)与基于重量的(<65 kg:800 mg/日;65至85 kg:1000 mg/天;>85至105 kg:1200 mg/天;>105至125 kg:1400 mg/天)利巴韦林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每周1.5μg/kg)联合使用。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期间,162名患者自愿参与并完成了至少一次精神评估。受试者在社区胃肠诊所和当地学术医疗中心(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接受治疗。所有受试者均患有慢性HCV感染和代偿性肝病。排除标准包括既往IFN-α治疗、妊娠、自身免疫性疾病或HCV以外的任何肝病原因。有药物滥用史的受试者在进入研究之前必须禁欲至少6个月。精神病排除标准(由治疗胃肠病的医生确定)包括先前存在的严重抑郁症、精神病和自杀意念和/或自杀企图。重度抑郁症进一步定义为需要住院治疗或电休克治疗的任何抑郁症,或导致长期缺勤或日常功能严重中断的任何抑郁症。向受试者完整描述研究后,获得书面知情同意书。该研究由埃默里大学医学院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数据收集于2001年3月至2003年4月。

设计

该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设计。受试者在基线检查时以及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4周、8周、12周和24周后进行评估。在每次评估时,经过培训的临床医生(对标准和基于体重的利巴韦宁剂量分配不知情)通过电话联系受试者,并监测其完成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23抑郁和药物滥用史的基线评估由受过培训的访谈者使用DSM-IV(SCID)结构化临床访谈中的适当模块通过电话进行。24还回顾了包括抗抑郁药在内的伴随药物,以及PEG-IFN和利巴韦林的持续使用。抗抑郁药的给药由治疗医生的临床判断决定,不受研究方案的控制。有关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或利巴韦林剂量减少的信息可从治疗医生的医疗记录中获得。

抑郁症评估

使用20项SDS评估抑郁症状。23每项评分为1到4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严重程度越高(如果是否定表达的问题,则严重程度越低)。按照SDS的标准程序,将原始分数转换为100分量表(SDS指数),其中<50=情绪正常,50-59=轻度抑郁,60-69=中度至重度抑郁,≥70=重度抑郁。23SDS指数已被广泛用于评估内科疾病患者的抑郁症状25并用于测量接受IFN-α非egylated制剂的患者的抑郁症状。26通过完成DSM-IV结构化临床访谈中的抑郁和药物滥用模块,在基线确定抑郁史(和药物滥用史)。24

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先前的研究已经确定了一些可能与高危人群抑郁症状发展相关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抑郁史和/或药物滥用史,以及基线抑郁状态。5,8,9,17,19,2730最近的数据表明,利巴韦林可能是HCV治疗期间发生抑郁症的另一个危险因素。22,30由于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标准利巴韦林(800 mg/天)和基于体重(800–1400 mg/天。

统计分析

使用SAS统计软件包(SAS Institute,Inc.;Cary,N.C.)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评估SDS指数分数随时间的变化,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并对比IFN-α/利巴韦林治疗期间的特定时间点。31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评估PEG IFN/利巴韦林治疗前后出现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状(SDS指数得分≥60)的受试者百分比。32采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和Bravais-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评估PEG IFN/利巴韦林治疗期间基线SDS指数得分和最大抑郁得分之间的关系。最后,采用无条件logistic回归检验相关预测因素与PEG IFN/利巴韦林治疗期间中重度抑郁(SDS指数得分≥60)的发生之间的相关性。为了确保所有患者都有平等的机会达到该阈值抑郁评分,只有完成全部24周研究的患者才被纳入本分析(N=140)。最初将年龄(根据中位数划分为<45岁或≥45岁)、性别、酗酒或药物滥用史、严重抑郁症史、利巴韦林剂量、抗抑郁药使用以及聚乙二醇干扰素或利巴韦林减量纳入模型。采用逐步反向消除法(以p<0.05为消除标准)消除非显著性因素。为了进行回归分析,抗抑郁药的使用被定义为任何自我报告的至少连续2周使用抗抑郁药。由于抗抑郁药物治疗不受研究方案的控制,因此抗抑郁药物的使用并未进一步分类为治疗充分性。为了具体评估抗抑郁药的使用和利巴韦林/聚乙二醇干扰素剂量减少对治疗期间中重度抑郁症状的影响,只有在受试者的SDS指数得分≥60之前,才考虑使用抗抑郁药和减少利巴韦林和/或聚乙二醇干扰素的剂量。使用回归系数计算调整后的比值比(OR)和相应的Wald置信区间。使用Hosmer-Lemeshow良好性检验来评估模型的充分性。33所有显著性检验均为双侧,α水平为0.05。

结果

162名患者自愿参与该研究,并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期间完成了至少一次精神评估。研究样本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数据见表1男性占58%,88%的患者为非西班牙裔白人。平均年龄为45.0岁(标准偏差=6.7;范围为18-70岁)。与美国HCV感染模式一致,77%的患者感染了基因型1病毒株。76名患者(47%)被随机分配接受标准利巴韦林剂量(800 mg/d),86名患者(53%)接受基于体重的剂量(800–1400 mg/d)。31名患者(19%)有至少一次严重抑郁障碍的既往史,90名患者(56%)有药物滥用史(缓解期药物滥用障碍)。在基线检查时,2名患者符合当前严重抑郁障碍的标准,没有患者符合当前药物或酒精滥用的标准。由于缺乏活动性抑郁症或药物滥用患者,这两种情况都没有被纳入统计分析的预测因素。

表1

162名研究参与者的特征

特性价值
年龄,y
平均值(SD)45.0 (6.7)
范围18–70
基线SDS指数得分
平均值(SD)41.9 (9.9)
范围25–69
雄性,N(%)94 (58.0)
白色,N(%)142 (87.7)
教育程度,高中毕业生,N(%)83 (51.2)
基因型1病毒株,N(%)125 (77.2)
基于重量的利巴韦林剂量,N(%)86 (53.1)
重度抑郁障碍病史,N(%)31 (19.1)
药物滥用史,N(%)90 (55.6)

缩写:SDS-Zung抑郁自评量表。

基线检查时,研究人群的SDS指数平均得分为41.9(SD=9.9)。该分数与美国总人口的平均分数相似34并且与一些,18,27,35,36但不是全部,26,37,38未接受IFN-α/利巴韦林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抑郁症状的以往报告。值得注意的是,有抑郁症病史的患者与无抑郁症病史患者相比,基线SDS指数平均得分显著升高(48.7[SD=10.9]比40.3[SD=9.0],t=4.5,p<0.0001)。最后,47名患者(29%)在基线接受抗抑郁药治疗,另有36名患者(22%)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期间开始服用抗抑郁药。

22名患者在第24周前停止了研究。11名患者撤回同意或失去随访。6名患者因IFN-α相关行为症状(如抑郁/焦虑/疲劳)而停药,5名患者因医疗并发症而停药。退出研究的患者与完成研究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线SDS评分、重度抑郁障碍史或药物滥用史方面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数据未显示),

如所示图1A时间对SDS指数平均得分有显著的主要影响(F=40.29,df=4161;p<0.001)。研究期间特定时间点的多个成对比较显示,到第4周,抑郁得分显著高于基线水平(第4周与基线水平,t=9.46,df=161,p<0.001),并且在PEG IFN/利巴韦林治疗的第24周内,抑郁得分仍在增加,此时平均抑郁得分最高(第24周vs.第4周,t=3.33,df=161,p<0.01;第24周对第8周,t=2.26,df=1161,p<0.05;第24周对第12周,t=3.54,df=162,p<0.001)。值得注意的是,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过程中,中度至重度抑郁症(SDS指数得分≥60)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加(Cochran-Armitage检验,z=3.8,p<0.001)(图1B). 162名患者中的II(6.8%)在基线检查时表现出与中度至重度抑郁一致的症状,而在第24周剩余的140名患者中,有37名(26.4%)的SDS指数得分≥60。在整个24周的治疗期间,38.9%的患者在至少一次评估中表现出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状。轻度抑郁症状(定义为SDS指数得分≥50)的患病率在治疗期间也显著增加,从基线时的24.7%增加到24周时的55.7%(Cochran-Armitage检验,z=4.2,p<.001)。研究期间,72%的患者在至少一次评估中SDS指数得分≥50。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nihms3152f1.jpg

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评分(A)和出现中重度抑郁症状的患者百分比(B)

使用SDS评估抑郁症状。每个评估点包括的付款数量如下:基线。N=162;第4周,N=162;第8周,N=156;第12周,N=150;第24周,N=140。

*与beseline显著不同(p<0.05)。

†与其他时间点显著不同(p<0.05)。

缩写:HCV-肝炎C病毒,PEG-IFN=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SDS=Zung抑郁自评量表。

基于我们组和其他人之前的结果,我们检查了PEG 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期间基线抑郁症状与最大抑郁评分之间的关系。如所示图2,基线抑郁评分是PEG 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期间最大抑郁评分的高度预测(简单回归分析;Y=0.55X+32.7,斜率p<0.001;R=0.54,p<0.0001)。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nihms3152f2.jpg

162例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期间基线和最大抑郁评分的关系

使用SDS评估抑郁症状。绘制每位患者的基线抑郁评分,以及PEG IFN/利巴韦林治疗期间任何时候达到的最大抑郁评分。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基线(X)和最小(Y)抑郁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Y=0.55X+32.7,p<0.0001),可以根据基线抑郁得分预测PEG IFN\利巴韦林治疗期间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

缩写;HCV=丙型肝炎病毒,PEG IFN=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SDS=Zung抑郁自评量表。

为了评估其他相关因素对中重度抑郁症状的影响(SDS指数得分≥60),对完成全部24周研究的患者(N=140)进行了逻辑回归分析(见方法)。考虑到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期间基线抑郁评分对抑郁发展的影响,最初对基线SDS指数评分进行了逻辑回归控制。采用反向逐步消去法去除模型中的非显著因素。当接受利巴韦林(800–1400 mg/天)重量剂量治疗的患者的基线SDS指数得分得到控制时,只有利巴韦林剂量分配可以显著预测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状的发展与接受标准剂量(800毫克/天)的患者相比,患者更容易出现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状(OR=2.4,95%CI=1.1-5.4,p<0.05)。与这一发现一致,随机分配给重量型利巴韦林组的24周治疗期间的SDS指数平均得分显著高于接受标准剂量治疗组(分别为51.5[SD=9.3]和46.8[SD=8.2],t=3.1,p<0.01)。随机分配给重量型利巴韦林的患者开始研究时服用的利巴韦林比随机分配给标准剂量治疗的患者多(平均起始剂量=13.5 mg/kg)。值得注意的是,与标准剂量的利巴韦林相比,服用基于体重的利巴维林的患者SDS量表中的躯体症状(包括睡眠困难、食欲改变、体重减轻、便秘、心悸和疲劳)没有显著增加(数据未显示)。

在控制基线SDS指数得分的情况下,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期间,不能预测抑郁发生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毒基因型、药物滥用史、抑郁史、抗抑郁药使用史,或需要减少聚乙二醇干干扰素或利巴韦林剂量。在逻辑回归分析中考虑的140名患者中,19.3%(N=27)需要减少聚乙二醇干扰素的剂量,21.4%(N=30)需要减少利巴韦林至少1周。尽管从上述回归模型中排除了严重抑郁障碍的病史,但有抑郁病史的患者中重度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明显较高(SDS指数得分≥60)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期间,与无抑郁史的患者相比(分别为64.5%和32.8%;χ2=10.6,df=1,p<0.005)。如前所述,有抑郁症病史的患者的基线抑郁评分也较高,这表明有抑郁症病史的患者中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增加是由于基线抑郁状态升高所致。事实上,当重复逻辑回归分析而不控制基线SDS指数得分时(如上文所述,使用向后逐步消除非显著性因素),在PEG-IFN/利巴韦林治疗期间,重度抑郁症病史是中重度抑郁症的重要预测因素(OR=3.3,95%CI=1.3-8.1,p<0.01)。与之前的回归分析一样,分配给基于重量的利巴韦林仍是模型中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OR=2.7,95%CI=1.3至5.6,p<.01)。

讨论

数据表明,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与抑郁症状显著增加相关。抑郁症状早在治疗开始后4周就表现出来,并在第24周达到高峰,这表明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的不良神经精神影响随着治疗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加剧(正如旧干扰素制剂所观察到的那样)。16PEG-IFN/利巴韦林治疗期间中重度抑郁症状的发展通过基线抑郁评分预测,并与抑郁史和利巴韦林剂量有关。

在我们的研究中,39%的患者在治疗的前24周的某个时间点支持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状(即SDS指数得分≥60)。这些结果与Manns及其同事进行的大型多中心试验的结果类似13其中,低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组(每周一次,每次1.5μg/kg,持续4周,然后是0.5μg/kg)患者的自我报告抑郁率为29%,高剂量聚乙二醇IFN组(每周1.5μg/kg)患者的抑郁率为31%,这是当前研究中使用的剂量。值得注意的是,Manns等人将抑郁作为一个单一项目进行评估,作为一般副作用筛选过程的一部分,并对患者进行了48周的随访。13

本研究确定了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期间出现抑郁症状的几个风险因素,包括基线SDS指数得分、抑郁史和利巴韦林剂量分配。对现有文献的回顾表明,即使是亚综合征患者,在使用干扰素-α治疗期间,无论是否同时使用利巴韦林,预处理情绪障碍都是抑郁症状和严重抑郁障碍发生的最可靠预测因素。7,9,1719当前研究结果支持基线情绪状态作为风险因素的中心性。事实上,根据初始抑郁得分和最大抑郁得分之间的线性关系,得出的回归方程(Y=0.55X+32.72,p<0.0001)表明轻度抑郁患者(SDS指数得分~50)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期间,基线水平或更高的患者极有可能发展为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状。

这些数据为评估风险提供了相关的临床“标准”,并建议接受IFN-α治疗的轻度至中度抑郁症状患者(根据任何抑郁评定量表进行评估)应注意潜在的神经精神风险,并应考虑使用抗抑郁药进行预处理。事实上,已经发现抗抑郁药物预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接受高剂量IFN-α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抑郁的发生,7丙型肝炎精神病患者的初步数据表明,抗抑郁药物预处理也可以降低IFN-α/利巴韦林治疗期间抑郁的风险。39

大量数据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有严重抑郁障碍史是抑郁症后续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40然而,在干扰素-α治疗期间,抑郁症病史是否是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仍有相互矛盾的报道。8,16,19,30,41在目前的研究中,只有在基线抑郁评分未包括在分析中时,有严重抑郁障碍史才能预测治疗后的紧急抑郁症状。这些数据表明,有严重抑郁障碍史的患者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期间,通过与基线抑郁状态升高相关,有助于形成抑郁症状的风险。事实上,有严重抑郁障碍史的患者的基线抑郁得分显著升高。这些发现与之前的研究一致,表明有抑郁史的患者即使没有经历过疾病发作,也经常表现出持续的亚综合征情绪症状。42

综上所述,结果表明,在开始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之前的情绪状态比过去的情绪障碍更能识别高危患者。尽管如此,有严重抑郁障碍病史的临床医生应该警惕对当前情绪状态的仔细评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严重抑郁症(和药物滥用)的病史是通过SCID电话访谈进行评估的。尽管研究表明,电话管理的SCID评估是有效的,43,44我们意识到面对面的评估可能提高了所获得信息的可靠性。

当前研究中的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是,以重量为基础的利巴韦林剂量与24周内SDS指数得分≥60和平均SDS指数分数较高的风险增加有关,这表明较高剂量的利巴维林增加了与IFN-α治疗相关的抑郁负担。本研究首次直接检测利巴韦林的潜在降压作用,鉴于研究设计的性质,在随机分配到2种不同剂量利巴韦林时观察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机会是独一无二的,同时保持IFN-α的标准剂量。然而,以重量为基础的利巴韦林治疗显著增加了患抑郁症的风险,这一发现与过去的观察结果一致。21,22据报道,利巴韦林作为丙型肝炎病毒的单一治疗剂时,与抑郁症增加有关。21最近,一项前瞻性评估接受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和不接受利巴韦林治疗患者抑郁发生率的研究发现,接受干扰物-α/利巴韦灵联合治疗的患者的抑郁发生率增加。22综上所述,这些发现突出了利巴韦林对抑郁综合征的潜在作用,而抑郁综合征以前仅归因于干扰素-α。值得注意的是,以重量为基础的利巴韦林剂量与包括食欲障碍、体重减轻和疲劳在内的躯体症状增加无关,这表明利巴韦林对行为的影响可能主要不是源于继发于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和/或口服摄入量不足的乏力症。然而,在没有血红蛋白浓度数据和对口服摄入量进行更系统评估的情况下,这些发现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与之前的研究一致,8,9,19,22,45药物滥用史不能预测PEG-IFN/利巴韦林治疗期间抑郁症状的发展。这一发现在大多数研究中的可复制性表明,有药物或酒精滥用或依赖史的戒断患者是干扰素-α治疗的可行候选者。正如许多人所指出的那样,5,8,22,29但不是全部,27,30在过去的研究中,性别也没有成为PEG-IFN/利巴韦林治疗期间出现抑郁症状的预测因素。这一发现表明,与特发性重度抑郁症相比,46细胞因子治疗中的情绪障碍在男性和女性中可能同样常见。

已观察到抗抑郁药可以改善IFN-α诱导的情绪症状。7,8,47然而,目前研究中抗抑郁药的使用没有得到充分控制,无法评估抗抑郁药治疗对症状发展的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之前和研究期间,有很高比例(50.7%)的患者接受了抗抑郁药物治疗,这表明在没有抗抑郁药物的情况下,抑郁症状的水平可能会更高,并且亚综合征抑郁症状需要抗抑郁治疗。Dieperik及其同事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9他们报告说,尽管23%的队列符合DSM-IV标准,但48%的队列在IFNα/利巴韦林治疗期间需要精神干预。

关于当前研究的局限性,所有患者均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因此,没有HCV血清阳性患者的对照人群。因此,研究中发现的抑郁症状显著增加可能是由于情绪随时间的随机变化所致。然而,这似乎不太可能,因为反复观察到,当这些人作为对照受试者参与IFN-α试验时,HCV血清阳性患者的抑郁患病率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或降低。26,48,49第二个限制与精神病排除标准及其应用方式有关。考虑到胃肠病专家的非专业治疗地位以及缺乏更严格的精神病排除标准,精神病排除可能在不同地点有所不同。然而,事实上,研究人群的基线抑郁评分总体上接近普通人群的基线评分,再加上基线时相对较少的中度至重度抑郁患者,这表明进行了一些适当的筛查。这种筛查将限制潜在弱势精神病患者参与研究,因此可能导致低估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的神经精神影响。

致谢

作者感谢Shannon Byers、Robin Gross、Marina Demetrashvili、Carol Vandershaft、David Purselle、Taylor Davis、Michael Marcin和Jocelyn Smith对患者排班和评估的帮助。他们还感谢来自Schering-Plough的Craig Hartline和Clifford Brass博士帮助他们访问相关数据库,以及George Cotsonis提供的统计援助。

脚注

这项工作得到了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研究资源中心(M01 RR00039)普通临床研究中心项目的资助。;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MH64619、MH00680和MH60723)。;新泽西州肯尼尔沃思Schering-Plough。;以及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药物名称: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PEG-Intron)、利巴韦林(Rebetol、Ribasphere等)。

财务披露:莱森博士是先灵葆雅公司的发言人/顾问委员会成员。雅各布森博士是先灵葆雅公司的顾问,获得了该公司的拨款/研究支持和酬金,并担任该公司的发言人/顾问委员会成员。Nemeroff博士获得了美国自杀预防基金会Abbott的资助/研究支持。阿斯利康、布里斯托尔-迈尔斯施贵宝、礼来、福斯特。葛兰素史克、詹森、默克、全国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研究联盟。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辉瑞制药公司、斯坦利基金会/国家精神病联盟和怀斯-阿耶斯特;一直是雅培的顾问。阿卡迪亚(Acadia)、阿斯利康(AstraZeneca)、布里斯托尔-迈尔斯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科西普(Corcept)、柏树生物科学(Cypress Biosciences)、赛博电子(Cyberonics)、礼来(Eli Lilly)、福斯特(Forest)。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杨森(Janssen)、神经分泌生物科学(Neurocrine Biosciences)、欧加农(Organon)、大冢(Otsuka)、赛诺菲(Sanofi)、萨默塞特(Somerset)和惠氏-艾氏(Wyeth-Ayerst);曾担任雅培、阿斯利康的发言人/顾问委员会成员。百时美施贵宝、礼来、福雷斯特、葛兰素史克、杨森、欧加农、大冢、辉瑞和惠氏艾氏;是Corcept和Neurocrine Biosciences的股东;是美国自杀预防基金会董事会成员。赛普拉斯生物科学公司、乔治·韦斯特精神健康基金会、诺瓦德尔制药公司和亨氏C·普雷希特躁狂抑郁症基金会;持有用于透皮递送锂的方法和装置的专利(US 6375990 B1);并于2001年4月申请了一项专利临时申请,该专利用于评估使用患者或动物血清进行药物治疗后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占有率。米勒博士是先灵葆雅的顾问:已获得先灵葆嘉的资助/研究支持。葛兰素史克和杨森;并获得了礼来的酬金。

工具书类

1.Roitt I、Bostoff J、Male D。免疫学。纽约州纽约市:莫斯比;1998[谷歌学者]
2Zeuzem S.什么对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成本)有效?欧洲胃肠病肝病杂志。2001;13:473–47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三。Alter MJ、Kruszon-Moran D、Nainan OV等。1988年至1994年美国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率。N英格兰医学杂志。1999;341:556–56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改变HJ,Seeff LB。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恢复、持续性和后遗症:对长期结果的展望。塞米恩肝病。2000;20:17–3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Miyaoka H、Otsubo T、Kamijima K等。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后的抑郁[信函]美国精神病学杂志。1999;156:112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Schaefer M、Ertgelbrecht MA、Gut O等。α干扰素(IFNα)与精神病综合征:综述。神经心理药物生物精神病学进展。2002;26:731–74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Musselman DL、Lawson DH、Gumnick JF等。帕罗西汀预防大剂量干扰素α诱发的抑郁症。N英格兰医学杂志。2001;344:961–96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Hauser P、Khosla J、Aurora H等。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诱导的重度抑郁障碍发病率和开放性治疗的前瞻性研究。分子精神病学。2002;7:942–94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Dieperik E,Ho SB,Thuras P等。干扰素-α-2b和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相关神经精神症状的前瞻性研究。精神躯体疾病。2003;44:104–11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Trask P,Esper P,Riba M等。干扰素治疗的精神副作用:流行率、拟议机制和未来方向。临床肿瘤学杂志。2000;18:2316–232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Kraus MR、Schafer A、Csef H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精神症状、人际关系问题和获得方式的关系。挖掘与疾病科学。2001;46:2060–206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McHutchison JG、Manns M、Patel K等。坚持联合治疗可增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1型基因感染的持续反应。胃肠病学。2002;123:1061–106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3Manns MP、McHutchison JG、Gordon SC等。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加利巴韦林与干扰素alfa-2b加利巴韦林用于慢性丙型肝炎初始治疗的比较:一项随机试验。柳叶刀。2001;358:958–96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Fried MW、Shiffman ML、Reddy KR等。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加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N英格兰医学杂志。2002;347:975–98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Bernstein D、Kleinman L、Barker CM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治疗依从性和持续反应的关系。肝病学。2002;35:704–70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Dieperik E、Willenbring M、Ho SB。丙型肝炎和干扰素-α相关的神经精神症状:综述。美国精神病学杂志。2000;157:867–87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7Capuron L,Ravaud A.根据患者最初的情感状态预测干扰素α治疗的抑郁效果[信函]N英格兰医学杂志。1999;340:137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8Otsubo T、Miyaoka H、Kamijima K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期间的抑郁:一项前瞻性研究(日语)Seishin Shinkeigaku Zasshi公司。1997;99:101–12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Fontana RJ、Schwartz SM、Gebremariam A等。干扰素α-2B和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期间的情绪困扰。精神躯体疾病。2002;43:378–38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0Fontana RJ,Moyer CA,Sonnad S等。干扰素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合并症和生活质量。美国胃肠病杂志。2001;96:170–17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1Bodenheimer HC,Jr,Lindsay KL,Davis GL等。口服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耐受性和疗效:一项多中心试验。肝病学。1997;26:473–47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2Kraus MR,Schafer A,Faller H等。接受干扰素α-2b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精神症状。临床精神病学杂志。2003;64:708–71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3Zung WW公司。抑郁自评量表。Arch Gen精神病学。1965;12:63–7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4First MB、Spitzer RL、Gibbon M等人。DSM-IV结构化临床访谈。纽约州纽约市:生物特征研究,纽约州精神病研究所;1995[谷歌学者]
25Koenig HG、Cohen HJ、Blazer DG等。用于医疗疾病的简明抑郁量表。国际精神病学杂志。1992;22:183–19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6Malaguarnera M,Di Fazio I,Restuccia S等。干扰素α诱导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抑郁:不同类型干扰素之间的比较。神经心理生物学。1998;37:93–9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7Koskinas J、Merkouraki P、Manesis E等。慢性肝炎患者抑郁的评估:干扰素治疗的效果。挖掘Dis。2002;20:284–28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8Cotler SJ、Wartelle CF、Larson AM等。治疗前症状和给药方案预测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副作用。《病毒性肝炎杂志》。2000;7:211–21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9Horikawa N、Yamazaki T、Izumi N等。接受干扰素-α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和临床病程:一项前瞻性研究。Gen Hosp精神病学。2003;25:34–3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0Gohier B、Goeb J、Rannou-Dubas K等。丙型肝炎-α-干扰素、焦虑和抑郁障碍。世界生物精神病学杂志。2003;4:115–11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1韦贝克G、莫伦伯格G、比克尔P等人。纵向数据的线性混合模型。纽约州纽约市:斯普林格;2000[谷歌学者]
32阿格雷斯蒂A。分类数据分析。纽约州纽约市:Wiley;1990[谷歌学者]
33.Hosmer DW、Lemeshow S。应用Logistic回归。纽约州纽约市:John Wiley&Sons。股份有限公司;1989[谷歌学者]
34Fazio AF.NCHS一般油井作业计划的并行验证研究。数据评估和方法研究,卷(HRA)78–1347。华盛顿特区:美国卫生、教育和福利部;1977 [公共医学]
35Hunt CM、Dominitz JA、Bute BP等。干扰素-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挖掘与疾病科学。1997;42:2482–248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6Wessely S,Pariante C。疲劳、抑郁和慢性丙型肝炎感染。心理医学。2002;32:1–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7.Lee DH、Jamal H、Regenstein FG等。三级医疗中心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病率。挖掘与疾病科学。1997;42:186–19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8Singh N,Gayowski T,Wagener MM等。丙型肝炎病毒所致终末期肝病患者的心理困扰和抑郁易感性。临床移植。1997;11:406–41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9.Schaefer M,Schwaiger M,Berg T.西酞普兰预防精神病风险患者干扰素-α相关抑郁症[摘要]肝病学。2003;38:320A。[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0Kupfer DJ。抑郁症的长期治疗。临床精神病学杂志。1991;52(补充5):28–3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1Pariante CM、Orru MG、Baita A等。干扰素α治疗慢性肝炎和情绪或焦虑障碍患者[信函]柳叶刀。1999;354:131–13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2Rapaport MH、Judd LL、Schettler PJ等。轻度抑郁症的描述性分析。美国精神病学杂志。2002;159:637–64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3Kobak KA、Taylor LH、Dottl SL等。识别精神障碍的计算机管理电话采访。JAMA公司。1997;278:905–9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4Simon GE、Revicki D、VonKorff M。抑郁症严重程度的电话评估。精神病学研究杂志。1993;27:247–25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5Bonancorso S、Marino V、Biondi M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使用干扰素-α治疗引起的抑郁。J情感障碍。2002;72:237–24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6Kessler RC、McGonagle KA、Zhao S等,《美国DSM-III-R精神疾病的终生和12个月患病率:国家共病调查结果》。Arch Gen精神病学。1994;51:8–1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7Kraus MR、Schafei A、Faller H等。帕罗西汀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中干扰素-α诱导的抑郁症。营养药物治疗。2002;16:1091–109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8Davis GL、Balart LA、Schiff ER等,肝炎干预治疗小组。重组干扰素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N英格兰医学杂志。1989;321:1501–150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9McDonald EM、Mann AH、Thomas HC。干扰素作为精神病发病率的介质:乙型肝炎携带者中重组α-干扰素试验的调查。柳叶刀。1987;2:1175–117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