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生物物理学杂志。2001年7月;81(1): 266–275.
数字对象标识:10.1016/S0006-3495(01)75697-4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项目经理1301509
PMID:11423412

通过平面支撑双层中的横向扩散测量,重组合成蛋白1a/SNAP25与带负电荷的脂质相互作用。

摘要

根据可溶性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因子(NSF)-附着蛋白(SNAP)受体假说(SNARE假说),靶SNARE和囊泡SNARE(t-和v-SNARE)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细胞内囊泡运输和胞吐中膜融合所必需的。SNARE在系留、对接和融合中的确切作用仍有争议。平面支撑膜中SNARE相互作用的生物物理测量可能解决SNARE介导的膜融合机制的一些关键问题。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步,将重组syntaxin1A/SNAP25(t-SNARE)重组为聚合物支撑的平面脂质双层。支持双层结合可溶性绿色荧光蛋白/囊泡相关膜蛋白(v-SNARE)中重组的t-SNARE,在ATP存在下,SNARE复合物可被NSF/al-SNAP特异性解离。因此,在这个重建的平面模型膜系统中,可以很好地再现SNARE复合物形成的生理活动。重组t-SNARE的大部分(约75%)在磷脂酰胆碱脂质背景下具有侧向流动性,侧向扩散系数为7.5 x 10(-9)cm(2)/s。带负电荷的脂质降低了t-SNARE的流动部分和脂质本身。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比磷脂酰丝氨酸更有效地降低复合物的横向迁移率。本文讨论了酸性脂质-SNARE相互作用如何改变脂质流动性的模型。

全文

本文全文可作为PDF格式(198K)。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Bennett MK,Calakos N,Scheller RH。突触蛋白:一种与突触前活动区突触小泡对接有关的突触蛋白。科学。1992年7月10日;257(5067):255–25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lock MR、Glick BS、Wilcox CA、Wieland FT、Rothman JE。催化囊泡转运的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蛋白的纯化。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1988年11月;85(21):7852–785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rose N,Petrenko AG,Südhof TC,Jahn R.突触小泡表面的钙传感器。科学。1992年5月15日;256(5059):1021–102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rown DA,London E.生物膜中脂筏的功能。年收入细胞开发生物。1998;14:111–13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runger AT。钙依赖性胞吐分子机制的结构见解。神经生物电流。2000年6月;10(3):293–30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ao DS、Hay JC、Winnick S、Prekeris R、Klumperman J、Scheller RH。活体内陷阱膜贩运动力学。细胞生物学杂志。1999年3月8日;144(5) :869–88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lary DO、Griff IC、Rothman JE.SNAP,一个涉及动物和酵母细胞内膜融合的NSF附着蛋白家族。单元格。1990年5月18日;61(4):709–72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erro-Novick S,Novick P.GTP-结合蛋白在细胞外途径转运中的作用。细胞生物学年度收益。1993;9:575–59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lenn DE,Burgoyne RD。肉毒杆菌神经毒素轻链抑制Ca(2+)诱导和GTP类似物诱导的儿茶酚胺从渗透性肾上腺嗜铬细胞释放。FEBS信函。1996年5月20日;386(2-3):137–14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nson PI、Heuser JE、Jahn R.神经递质释放-四年SNARE复合物。神经生物电流。1997年6月;7(3):310–31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yashi T、McMahon H、Yamasaki S、Binz T、Hata Y、Südhof TC、Niemann H。突触囊泡膜融合复合体:梭状芽孢杆菌神经毒素对组装的作用。EMBO J。1994年11月1日;13(21):5051–506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yashi T、Yamasaki S、Nauenburg S、Binz T、Niemann H。体外重组突触囊泡膜融合复合体的拆卸。EMBO J。1995年5月15日;14(10):2317–232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interdorfer P,Baber G,Tamm LK。膜融合位点的重建。流感血凝素介导的膜融合的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研究。生物化学杂志。1994年8月12日;269(32):20360–2036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ahn R,Südhof TC。膜融合和胞吐。生物化学年度收益。1999;68:863–91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alb E,Engel J,Tamm LK。通过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测量蛋白质与膜中特定靶点的结合。生物化学。1990年2月13日;29(6) :1607–161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alb E,Frey S,Tamm LK。囊泡与支撑磷脂单层融合形成支撑平面双层。Biochim生物物理学报。1992年1月31日;1103(2):307–31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作为膜交通空间调节器的磷酰肌醇。神经生物电流。1997年6月;7(3):331–33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cConnell HM、Watts TH、Weis RM、Brian AA。支持平面膜在免疫系统细胞识别研究中的应用。Biochim生物物理学报。1986年6月12日;864(1):95–10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cNew JA、Weber T、Engelman DM、Söllner TH、Rothman JE。柔性SNAREpin近膜区的长度是SNARE依赖性融合的关键决定因素。分子细胞。1999年9月;4(3):415–42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isura KM、Scheller RH、Weis WI。神经元-Sec1-syntaxin 1a复合物的三维结构。自然。2000年3月23日;404(6776):355–36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stermier C,Brunger AT。Rab效应器特异性的结构基础:小G蛋白Rab3A与兔亲素3A的效应域复合的晶体结构。单元格。1999年2月5日;96(3):363–37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arlati F、Weber T、McNew JA、Westermann B、Söllner TH、Rothman JE。在缺乏N-末端调控域的情况下,通过SNARE复合物的α-螺旋核心快速高效地融合磷脂囊泡。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1999年10月26日;96(22):12565–1257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oirier MA,Xiao W,Macosko JC,Chan C,Shin YK,Bennett MK。突触SNARE复合体是一个平行的四股螺旋束。自然结构生物。1998年9月;5(9):765–76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othman JE,Wieland FT.通过运输囊泡进行蛋白质分类。科学。1996年4月12日;272(5259):227–23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ackmann E.支撑膜:科学和实际应用。科学。1996年1月5日;271(5245):43–4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axton MJ、Jacobson K.《单粒子追踪:膜动力学的应用》。生物物理生物分子结构年鉴。1997;26:373–39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imons K,Toomre D.脂筏和信号转导。Nat Rev Mol细胞生物学。2000年10月;1(1) :31–3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öllner T,Bennett MK,Whiteheart SW,Scheller RH,Rothman JE。一种体外蛋白质组装-拆卸途径,可能对应于突触小泡对接、激活和融合的顺序步骤。单元格。1993年11月5日;75(3):409–41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öllner T、Whiteheart SW、Brunner M、Erdjument-Bromage H、Geromanos S、Tempst P、Rothman JE。与囊泡靶向和融合相关的SNAP受体。自然。1993年3月25日;362(6418):318–32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üdhof TC,Baumert M,Perin MS,Jahn R.从哺乳动物到果蝇,突触囊泡膜蛋白是保守的。神经元。1989年5月;2(5):1475–148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utton RB,Ernst JA,Brunger AT。突触素的胞浆C2A-C2B结构域的晶体结构III。对Ca(+2)非依赖性陷阱复合物相互作用的意义。细胞生物学杂志。1999年11月1日;147(3):589–59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utton RB,Fasshauer D,Jahn R,Brunger AT。参与2.4 a分辨率突触胞吐的SNARE复合体的晶体结构。自然。1998年9月24日;395(6700):347–35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amm LK。对特异性结合到磷脂双层的单克隆抗体的侧向扩散和荧光显微镜研究。生物化学。1988年3月8日;27(5):1450–145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amm LK,McConnell HM.支持磷脂双层。生物物理学杂志。1985年1月;47(1):105–11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oomre D,Steyer JA,Keller P,Almers W,Simons K。通过倏逝波显微镜观察到的构成膜交通与细胞表面的融合。细胞生物学杂志。2000年4月3日;149(1):33–4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Ungermann C,Nichols BJ,Pelham HR,Wickner W.一种真空v-t-SNARE复合物,是体内和孤立空泡上的主要形式,被分解并激活以进行对接和融合。细胞生物学杂志。1998年1月12日;140(1):61–6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agner ML,Tamm LK。用于重建完整膜蛋白的栓接聚合物支撑平面脂质双层:作为缓冲和共价连接物的硅烷-聚乙二醇脂质。生物物理学杂志。2000年9月;79(3):1400–141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eber T、Zemelman BV、McNew JA、Westermann B、Gmachl M、Parlati F、Söllner TH、Rothman JE。SNAREpins:膜融合的最小机械。单元格。1998年3月20日;92(6):759–77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hiteheart SW、Rossnagel K、Buhrow SA、Brunner M、Jaenicke R、Rothman JE。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融合蛋白:一种三价ATP酶,其ATP水解是膜融合所必需的。细胞生物学杂志。1994年8月;126(4):945–95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Zenisek D,Steyer JA,Almers W.活动区单个突触小泡的运输、捕获和胞吐。自然。2000年8月24日;406(6798):849-85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来自的文章生物物理杂志由以下人员提供生物物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