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生物化学杂志。2003年3月1日;370(第2部分):631–639。
数字对象标识:10.1042/BJ20020960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PMC1223184项目
PMID:12431186

3’-非翻译区参与确定血管紧张素II受体与G蛋白偶联特异性的证据。

摘要

许多基因的mRNA 3'-非翻译区(3'-UTR)已被确定为mRNA转录本身和翻译产物的重要调节器。此前,我们证明,稳定表达血管紧张素受体亚型(AT(1A))的中国仓鼠卵巢K1细胞(含和不含3'-UTR)在AT(1A的mRNA含量及其与细胞内信号通路的耦合方面存在差异。此外,使用AT(1A)3'-UTR探针进行的RNA迁移率测定和UV交联研究发现,中国仓鼠卵巢K1细胞中存在一个55kDa的主要mRNA-结合蛋白复合物。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共同表达AT(1A)3'-UTR序列“诱饵”来与天然受体3'-UCR竞争其mRNA-结合蛋白,从而确定了大鼠肝上皮(WB)细胞系中天然AT(1A”受体3'-UTR的功能意义。使用AT(1A)受体和[(125)I]血管紧张素II(AngII)结合研究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分析表明,WB(B(max)=2.7 pmol/mg蛋白质,K(d)=0.56 nM)中天然AT(1A”受体的表达。Northern-blot分析显示,3'-UTR去甲氧基表达细胞中的天然受体mRNA表达显著增加,证实了3'-UTR在mRNA失稳中的作用。与溶媒对照组相比,AngII分别通过[(3)H]胸苷和[(3。胸腺嘧啶核苷和亮氨酸的激活与细胞数量的显著增加(细胞增生)相关。在这些细胞中,AngII通过AT(1)受体与G蛋白αi偶联来刺激GTPase活性。我们还指出,AT(1A)受体与G-蛋白αi的功能偶联是AngII介导的WB细胞增生的一个重要机制,它通过特异性阻断G蛋白αⅠ的活化。与野生型细胞相比,3'-UTR“诱饵”的稳定表达产生AngII刺激的蛋白质合成和细胞肥大,[(3)H]亮氨酸掺入显著增加,[(3H]胸腺嘧啶掺入和细胞数量没有增加。此外,使用特异性G蛋白α抗体进行的[(125)I]AngII交联和免疫沉淀研究表明,在野生型细胞中,AT(1A)受体与G蛋白αI偶联,而在表达3'-UTR“诱饵”的细胞中,AT1A受体与G蛋白质αq偶联。这些发现表明,3'-UTR介导的受体功能变化可能部分通过受体从G蛋白αi转换为G蛋白αq偶联来介导。我们的结果表明,3'-UTR介导的AT(1A)受体转录后修饰对调节组织特异性受体功能至关重要。

全文

本文全文可作为PDF格式(300K)。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Chiu AT、Herblin WF、McCall DE、Ardecky RJ、Carini DJ、Duncia JV、Pease LJ、Wong PC、Wexler RR、Johnson AL等。血管紧张素II受体亚型的鉴定。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1989年11月30日;165(1):196–20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atarajan R,Gonzales N,Hornsby PJ,Nadler J.血管紧张素II诱导牛肾上腺皮质细胞增殖的机制。内分泌学。1992年9月;131(3):1174–118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ard S、Cantau B、Jakobs KH。血管紧张素II和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抑制大鼠肝脏腺苷酸环化酶。生物化学杂志。1981年3月25日;256(6):2603–260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orb W、Booz GW、Dostal DE、Conrad KM、Chang KC、Baker KM。血管紧张素II在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中有丝分裂。圆形Res。1993年6月;72(6):1245–125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ibbons GH、Pratt RE、Dzau VJ。血管平滑肌细胞肥大与增生。自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决定了对血管紧张素II的生长反应。临床投资杂志。1992年8月;90(2):456–46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olf G,Killen PD,Neilson EG.血管紧张素II诱导培养近端肾小管细胞肥大后IV型胶原转录和分泌的细胞内信号传导。Cell Regul公司。1991年3月;2(3):219–22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ackson RJ。mRNA功能的细胞质调节:3'非翻译区的重要性。单元格。1993年7月16日;74(1):9–1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真核生物信使RNA降解。单元格。1993年8月13日;74(3):413–42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almer LA、Beveridge DJ、Jazaeri JA、Thomson AM、Walker CE、Leedman PJ。识别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 3'非翻译区中一种新的富含AU的元素,该区域是调控RNA结合蛋白的靶点。摩尔细胞生物学。2001年3月;21(6):2070–208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e Cam A,Legravernd C.转录抑制,3'非翻译区域的新功能。欧洲生物化学杂志。1995年8月1日;231(3):620–62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ang Q,McDermott PJ,Duzic E,Pleij CW,Sherlock JD,Lanier SM。α2C-肾上腺素能受体mRNA的3'非翻译区阻碍了受体信息的翻译。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6月13日;272(24):15466–1547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övkvist Wallström E,Takao K,Wendt A,Vargiu C,Yin H,Persson L.鸟氨酸脱羧酶mRNA 3'非翻译区在酶翻译调控中的重要性。生物化学杂志。2001年6月1日;356(第2部分):627–63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ay A、Maxwell P、Li ZG、Goldberg H、Skorecki K。大鼠系膜细胞中的细胞溶胶磷脂酶A2基因表达在转录后受到调控。生物化学杂志。1994年12月1日;304(第2部分):417–42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anganathan G,Li C,Kern PA。糖尿病大鼠脂蛋白脂酶的翻译调控涉及脂蛋白脂肪酶mRNA的3'非翻译区。生物化学杂志。2000年12月29日;275(52):40986–4099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stareck-Lederer A,Ostareck DH,Standart N,Thiele BJ。15-脂氧合酶mRNA的翻译被结合到3'非翻译区重复序列的蛋白质抑制。EMBO J。1994年3月15日;13(6):1476–148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顾伟、潘峰、张洪来、巴赛尔·加里·J、辛格·罗伯特·H。一种主要影响成纤维细胞和神经元中β-actin mRNA细胞质定位的核蛋白。细胞生物学杂志。2002年1月7日;156(1):41–5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astinejad F,Blau HM.遗传互补揭示了3'非翻译区在生长和分化中的新调节作用。单元格。1993年3月26日;72(6):903–91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ickenig G,Murphy TJ。血管紧张素II增强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血管紧张素受体1型mRNA降解和诱导多核糖体mRNA结合蛋白。摩尔药理学。1996年10月;50(4):743–75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hekkumkara TJ,Thomas WG,Motel TJ,Baker KM。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A)3'非翻译区在决定细胞对激动剂反应中的功能作用:RNA结合蛋白识别的证据。生物化学杂志。1998年1月15日;329(第2部分):255–26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hekkumkara TJ,Du J,Dostal DE,Motel TJ,Thomas WG,Baker KM。功能性大鼠血管紧张素II(AT1A)受体在CHO-K1细胞中的稳定表达:血管紧张素Ⅱ快速脱敏。分子细胞生物化学。1995年5月10日;146(1):79–8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homas WG,Thekkumkara TJ,Motel TJ,Baker KM。CHO-K1细胞中截短AT1A受体的稳定表达。羧基末端区域指导激动剂诱导的内化,而不是受体信号或脱敏。生物化学杂志。1995年1月6日;270(1) :207–21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aillasson S、Van De Corput M、Dirks RW、Tanke HJ、Robert-Nicoud M、Ronot X.活细胞原位杂交:RNA分子检测。实验细胞研究。1997年2月25日;231(1):226–23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veberg Lise、Bryceson Yenan、Innggerdingen Marit、Rolstad Bent、Maghazachi Azzam A.鞘氨醇1磷酸盐诱导人类自然杀伤细胞的趋化性。异源三聚体G蛋白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的作用。欧洲免疫学杂志。2002年7月;32(7):1856–186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ppermann M、Freedman NJ、Alexander RW、Lefkowitz RJ。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和蛋白激酶C对1A型血管紧张素II受体的磷酸化作用。生物化学杂志。1996年5月31日;271(22):13266–1327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imonds WF、Goldsmith PK、Codina J、Unson CG、Spiegel AM。Gi2介导血小板膜中腺苷酸环化酶的α2-肾上腺素能抑制:用GαC-末端抗体进行原位鉴定。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1989年10月;86(20):7809–781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eorgoussi Z,Milligan G,Zioudrou C.使用特定GTP-结合蛋白抗血清对阿片受体-Go-蛋白复合物进行免疫沉淀。生物化学杂志。1995年2月15日;306(第1部分):71–7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Earp HS、Huckle WR、Dawson TL、Li X、Graves LM、Dy R.血管紧张素II激活大鼠肝上皮细胞中至少两种酪氨酸激酶。从p125FAK中分离主要钙调节酪氨酸激酶。生物化学杂志。1995年11月24日;270(47):28440–2844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zumder B,Fox PL.γ-干扰素激活的U937单核细胞中铜蓝蛋白转录物的延迟翻译沉默:3'非翻译区的作用。摩尔细胞生物学。1999年10月;19(10):6898–690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adoshima J,Izumo S.血管紧张素II体外诱导心肌细胞c-fos基因表达的信号转导途径。磷脂衍生的第二信使的作用。圆形Res。1993年9月;73(3):424–43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hekkumkara TJ,Du J,Zwaagstra C,Conrad KM,Krupinski J,Baker KM。cAMP在血管紧张素II介导的AT1A受体转染CHO-K1细胞的细胞生长抑制中的作用。分子细胞生物化学。1995年11月8日;152(1):77–8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igashita R、Li L、Van Putten V、Yamamura Y、Zarinetchi F、Heasley L、Nemenoff RA。Galpha16模拟血管收缩作用,通过Jun-NH2-末端激酶依赖性途径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平滑肌α-肌动蛋白。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10月10日;272(41):25845–2585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urns CM、Chu H、Rueter SM、Hutchinson LK、Canton H、Sanders-Bush E、Emeson RB。RNA编辑对5-羟色胺-2C受体G蛋白偶联的调节。自然。1997年5月15日;387(6630):303–30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aaka Y,Luttrell LM,Lefkowitz RJ.通过蛋白激酶A将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偶联到不同G蛋白的转换。自然。1997年11月6日;390(6655):88–9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Gavis ER,Lehmann R.通过RNA定位对纳米的翻译调控。自然。1994年5月26日;369(6478):315–31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cLatchie LM、Fraser NJ、Main MJ、Wise A、Brown J、Thompson N、Solari R、Lee MG、Foord SM。RAMP调节降钙素受体样受体的转运和配体特异性。自然。1998年5月28日;393(6683):333–33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aymond JR。受体G蛋白信号特异性的多种机制。美国生理学杂志。1995年8月;269(第2部分):F141–F15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oss AF,Oleynikov Y,Kislauskis EH,Taneja KL,Singer RH.β-肌动蛋白mRNA zipcode-binding蛋白的特性。摩尔细胞生物学。1997年4月;17(4):2158–216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生物化学杂志由以下人员提供生物化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