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生物化学杂志。2003年3月1日;370(第2部分):671-678。
数字对象标识:10.1042/BJ20021521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PMC1223180型
PMID:12429017

脂酰链对细胞色素c自旋状态的调节:血红素铁的连续波电子顺磁共振(CW-EPR)研究。

摘要

这项工作是一项系统研究,显示了脂酰基链的性质与细胞色素c与不同类型脂质膜相互作用的自旋状态之间的明确关联。根据脂酰链类型和双层中的头部基团电荷,观察到细胞色素c的三种不同比例的自旋态:具有菱形对称性的天然细胞色素c低自旋态(自旋1/2,g轴向=3.07,g径向=2.23),具有较少菱形对称的低自旋态=2.225,g(3)=1.510)和高自旋态(自旋5/2,g轴向=6.0,g径向=2.0)。与双层结合的细胞色素c的自旋态比例也取决于脂/蛋白质比率,这表明存在两个或多个与脂质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位点。当离子强度增加时,脂质诱导的细胞色素c对称性和自旋态的改变表现出部分可逆性,这加强了与脂质双层静电相互作用的关键作用。不同的细胞色素c自旋态在血红素紫外/可见光谱中表现出相应的修饰,特别是在与695 nm带丢失和600-650 nm区域出现带相关的Q带中。观察到的细胞色素c与氧化形式的不饱和脂质的反应性增强了血蛋白结构中酰基链插入的可能性。

全文

本文全文可作为PDF格式(222K)。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Wüthrich K,Aviram I,Schejter A.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对修饰细胞色素c的结构研究。Biochim生物物理学报。1971年11月2日;253(1):98–10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icholls P.细胞色素c与酶和膜的结合。Biochim生物物理学报。1974年12月30日;346(3-4):261–3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inheiro TJ。马心细胞色素c与磷脂双层的相互作用。结构和动态效果。生物化学。1994;76(6):489–50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ytömaa M,Kinnunen PK。细胞色素c与脂质体结合的可逆性。脂蛋白相互作用的含义。生物化学杂志。1995年2月17日;270(7):3197–320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uominen Esa K J,Wallace Carmichael J A,Kinnunen Paavo K J磷脂-细胞色素c相互作用:延长脂质锚定的证据。生物化学杂志。2002年3月15日;277(11):8822–882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luck RM,Bossy-Wetzel E,Green DR,Newmeyer DD。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Bcl-2调节凋亡的主要部位。科学。1997年2月21日;275(5303):1132–113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ang J,Liu X,Bhalla K,Kim CN,Ibrado AM,Cai J,Peng TI,Jones DP,Wang X.Bcl-2对细胞凋亡的预防作用: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受阻。科学。1997年2月21日;275(5303):1129–113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antes IL,Zucchi MR,Nascimento OR,Faljoni-Alario A.血红素铁价态对细胞色素c构象的影响及其与膜界面的关系。CD和EPR调查。生物化学杂志。2001年1月5日;276(1):153–15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ortara RA,Quina FH,Chaimovich H.从简单的磷酸二酯形成封闭的囊泡。磷酸二十六酯囊泡的制备及其性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1978年4月28日;81(4):1080–108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伊利诺伊州南特市、Faljoni-Alário A、Nascimento OR、Bandy B、Gatti R、Bechara EJ。用叔丁基过氧化氢修饰游离和囊泡结合细胞色素c的血红素铁:磁圆二色性和电子顺磁共振研究。自由基生物医药。2000年3月1日;28(5):786–79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ori H、Morimoto H、Haem-plane在bonito细胞色素c单晶中的取向。Biochim生物物理学报。1970年3月31日;200(3):581–58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amulitrat W、Takahashi N、Mason RP。氯过氧化物酶通过有机氢过氧化物生成过氧化物、烷氧基和碳中心自由基。生物化学杂志。1989年5月15日;264(14):7889–789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伊利诺伊州南特市、Faljoni Alario A、Vercesi AE、Santos KE、Bechara EJ。脂质体对细胞色素c催化羰基底物对三重态物种的过氧化反应的影响。自由基生物医药。1998年9月;25(4-5):546–55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affa O,Nascimento OR,Tabak M.海龟肌红蛋白的酸碱转换:高pH值下高自旋形式和低自旋形式共存。Biochim生物物理学报。1985年11月8日;832(1):63–6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ang JS、Tsai AL、Heldt J、Palmer G、Van Wart HE。模型过氧化物酶Nα-乙酰基微过氧化物酶-8中血红素c基团配位范围的温度和pH依赖性变化。生物化学杂志。1992年8月5日;267(22):15310–1531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incent JS、Kon H、Levin IW。铁细胞色素c-心磷脂复合物的低温电子顺磁共振研究。生物化学。1987年4月21日;26(8) :2312–231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arr DP、Gunther MR、Deterding LJ、Tomer KB、Mason RP。细胞色素c与过氧化氢反应产生的蛋白衍生酪氨酸自由基的ESR自旋追踪。生物化学杂志。1996年6月28日;271(26):15498–1550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钱史蒂文·岳,陈永荣,Deterding Leesa J,Fann Yang C,Chignell Colin F,Tomer Kenneth B,Mason Ronald P.细胞色素C和过氧化氢反应中蛋白衍生酪氨酸自由基的鉴定:ESR自旋追踪、HPLC和MS表征。生物化学杂志。2002年4月15日;363(第2部分):281-28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emmerson R,Liu J,Hausauer D,Lam KP,Mondino A,Nelson RD。通过单克隆抗体结合检测凋亡和坏死细胞细胞色素c的构象变化,并通过天然抗原与合成磷脂囊泡的结合来模拟这种变化。生物化学。1999年3月23日;38(12):3599–360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enecker G,Dooms H,Van Loo G,Vercammen D,Grooten J,Fiers W,Declercq W,Vandenabeele P.凋亡过程中磷脂酰丝氨酸的暴露先于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线粒体跨膜电位的降低。FEBS信函。2000年1月7日;465(1):47–5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arnes ME,Chiu SM,Xue LY,Oleinick NL.光动力疗法诱导淋巴瘤细胞凋亡:细胞色素c移位导致呼吸抑制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激活。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1999年2月24日;255(3):673–67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assarino DS,Parks JK,Parker WD,Jr,Bennett JP.,Jr。帕金森神经毒素MPP+通过氧化机制打开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并在分离的线粒体中释放细胞色素c。Biochim生物物理学报。1999年1月6日;1453(1):49–6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邹H,李毅,刘X,王X。APAF-1。细胞色素c多元复合物是一种激活蛋白酶-9的功能性凋亡小体。生物化学杂志。1999年4月23日;274(17):11549–1155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生物化学杂志由以下人员提供生物化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