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EMBO J。1998年3月2日;17(5): 1289–1296.
数字对象标识:10.1093/emboj/17.5.1289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项目经理1170477
PMID:9482726

驱动水疱性口炎病毒有效出芽的非特异性糖蛋白胞质结构域序列的要求。

摘要

病毒糖蛋白的细胞质域通常参与与病毒内部成分的特定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可以将糖蛋白集中在病毒出芽部位并驱动有效的病毒出芽,或者可以确定病毒粒子的形态。为了研究水疱性口炎病毒(VSV)糖蛋白(G)胞质和跨膜结构域在出芽中的作用,我们恢复了表达嵌合G蛋白的重组VSV,其跨膜和胞质结构域来源于人CD4蛋白。这些无关的外源序列能够支持有效的VSV芽接。对G蛋白胞质域缺失突变体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只有1个氨基酸的胞质域不能促进有效出芽,而9个氨基酸可以。与CD4-chimera实验一致的其他研究表明,VSV G需要一个短细胞质结构域,而不需要该结构域中的特定序列。我们提出了一种VSV出芽模型,其中细胞质结构域与病毒核衣壳或基质蛋白中的口袋或凹槽的相对非特异性相互作用产生促进病毒出芽的糖蛋白阵列。

全文

本文全文可作为PDF格式(335K)。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Barge A、Gaudin Y、Coulon P、Ruigrok RW。水泡性口炎病毒M蛋白可能位于核衣壳线圈内。《维罗尔杂志》。1993年12月;67(12):7246–725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russ V,Ganem D.包膜蛋白在乙型肝炎病毒组装中的作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1年2月1日;88(3):1059–106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uonocore L、Turi TG、Crise B、Rose JK。HIV-1的Vpu蛋白刺激异源蛋白降解需要CD4的跨膜和细胞质域。病毒学。1994年10月;204(1):482–48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ong LD、Rose JK。功能性水疱性口炎病毒基质蛋白在体内的膜结合。《维罗尔杂志》。1993年1月;67(1):407–41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osson P.HIV-1包膜蛋白和基质蛋白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EMBO J。1996年11月1日;15(21):5783–578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Enami M,Enami K。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糖蛋白刺激基质蛋白的膜结合。《维罗尔杂志》。1996年10月;70(10) :6653–665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uerst TR、Niles EG、Studier FW、Moss B.基于合成噬菌体T7 RNA聚合酶的重组痘苗病毒的真核瞬时表达系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6年11月;83(21):8122–812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in H、Leser GP、Lamb RA。流感病毒血凝素胞浆尾部对病毒的组装或感染性不是必需的。EMBO J。1994年11月15日;13(22):5504–551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in H,Leser GP,Zhang J,Lamb RA。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细胞质尾部控制颗粒形状。EMBO J。1997年3月17日;16(6):1236–124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Johnson JE、Schnell MJ、Buonocore L、Rose JK。针对编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包膜蛋白的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的CD4+细胞的特异性靶向。《维罗尔杂志》。1997年7月;71(7):5060–506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nipe DM、Baltimore D、Lodish HF。感染水疱性口炎病毒温度敏感突变体的细胞中病毒蛋白的成熟。《维罗尔杂志》。1977年3月;21(3):1149–115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awson ND、Stillman EA、Whitt MA、Rose JK。来自DNA的重组水泡性口腔炎病毒。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5年5月9日;92(10):4477–448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ee S、Owen KE、Choi HK、Lee H、Lu G、Wengler G、Brown DT、Rossmann MG、Kuhn RJ。α病毒核衣壳表面蛋白质结合位点的鉴定及其在病毒组装中的意义。结构。1996年5月15日;4(5):531–54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efrancois L,Lyles DS。抗体与水疱性口炎病毒主要表面糖蛋白的相互作用。二、。印第安纳州和新泽西州血清型非中和和交叉反应表位的单克隆抗体。病毒学。1982年8月;121(1):168–17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i Y、Drone C、Sat E、Ghosh HP。水疱性口炎病毒糖蛋白G膜融合域的突变分析。《维罗尔杂志》。1993年7月;67(7):4070–407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opez S、Yao JS、Kuhn RJ、Strauss EG和Strauss JH。组装α病毒所需的核壳糖蛋白相互作用。《维罗尔杂志》。1994年3月;68(3) :1316–132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ebatsion T,Conzelmann KK。携带HIV-1包膜棘突蛋白的重组狂犬病病毒伪型对CD4+靶细胞的特异性感染。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6年10月15日;93(21):11366–1137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ebatsion T、Konig M、Conzelmann KK。狂犬病病毒颗粒在缺乏棘突糖蛋白的情况下萌芽。单元格。1996年3月22日;84(6):941–95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itnaul LJ、Castrucci MR、Murti KG、Kawaoka Y。甲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的细胞质尾部影响NA并入病毒、病毒形态和小鼠的毒力,但对病毒复制不是必需的。《维罗尔杂志》。1996年2月;70(2):873–87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dell D、Wanas E、Yan J、Ghosh HP。膜锚定和细胞质结构域对水疱性口炎病毒糖蛋白G融合活性的影响。《维罗尔杂志》。1997年10月;71(10):7996–800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wens RJ,Rose JK。将外源包膜蛋白并入水疱性口炎病毒的细胞质域要求。《维罗尔杂志》。1993年1月;67(1):360–36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aja NU,Vincent MJ,Jabbar MA。使用携带跨膜内质网滞留信号的突变CD4分子分析人体免疫缺陷病毒1型包膜糖蛋白的内蛋白裂解和细胞内转运。维罗尔将军。1993年10月;74(第10部分):2085–209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ose JK,Buonocore L,Whitt MA。一种新型阳离子脂质体试剂,可介导动物细胞的近定量转染。生物技术。1991年4月;10(4) :520–52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nell MJ、Buonocore L、Whitt MA、Rose JK。最小的保守转录停止启动信号促进水疱性口炎病毒中外源基因的稳定表达。《维罗尔杂志》。1996年4月;70(4):2318–232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nell MJ、Buonocore L、Kretzschmar E、Johnson E、Rose JK。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表达的外源糖蛋白可有效地并入病毒颗粒中。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6年10月15日;93(21):11359–1136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nell MJ、Johnson JE、Buonocore L、Rose JK。一种靶向HIV-1感染细胞并控制HIV-1感染的新型病毒的构建。单元格。1997年9月5日;90(5):849–85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nitzer TJ,Lodish HF.病毒核衣壳缺陷的非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病毒颗粒。《维罗尔杂志》。1979年2月;29(2):443–44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nitzer TJ、Dickson C、Weiss RA。限制温度下水疱性口炎病毒tsO45突变株产生的病毒颗粒的形态和生化特征。《维罗尔杂志》。1979年1月;29(1):185–19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ubert M,Joshi B,Blondel D,Harmison GG。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CD4受体插入水疱性口炎病毒颗粒的包膜。《维罗尔杂志》。1992年3月;66(3):1579–158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imons K,Garoff H。包膜动物病毒的萌芽机制。维罗尔将军。1980年9月;50(1):1–2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koging U、Vihinen M、Nilsson L、LiljeströM P.芳香相互作用定义了α病毒尖峰与其核衣壳的结合。结构。1996年5月15日;4(5):519–52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tephens EB,Compans RW。动物病毒在细胞膜上的组装。微生物年鉴。1988;42:489–51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uomalainen M、LiljeströM P、Garoff H.Spike蛋白与核糖体的相互作用推动了α病毒的萌芽。《维罗尔杂志》。1992年8月;66(8):4737–474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helan SP,Ball LA,Barr JN,Wertz GT。完全从cDNA克隆中高效回收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病毒。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5年8月29日;92(18):8388–839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hitt MA、Chong L、Rose JK。拯救水疱性口炎病毒糖蛋白突变所需的糖蛋白胞质域序列。《维罗尔杂志》。1989年9月;63(9):3569–357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ilson CM。凝胶上蛋白质染色:染料和程序的比较。方法酶制剂。1983;91:236–24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Zhao H,Lindqvist B,Garoff H,von Bonsdorff CH,Liljeström P.甲病毒包膜蛋白细胞质域中的酪氨酸基序对出芽至关重要。EMBO J。1994年9月15日;13(18):4204–421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由以下人员提供自然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