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维罗尔杂志》。1998年10月;72(10): 7715–7721.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项目经理110076
PMID:9733807

兔原发性眼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局部眼周疫苗比全身疫苗更有效地预防眼病

摘要

对实验动物进行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防止眼部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攻击。尽管怀疑局部免疫反应在预防眼部HSV-1感染方面很重要,但尚未进行明确的研究来确定局部眼部疫苗接种是否比全身疫苗接种更有效地预防HSV-1眼部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用MF59乳剂中的重组HSV-2糖蛋白B(gB2)和D(gD2)或活KOS(HSV-1的非神经毒力株)对几组兔子进行了全身或眼周免疫接种。最后一次疫苗接种三周后,所有眼睛都受到McKrae(HSV-1的一种致病性强的眼部毒株)的攻击。在MF59中接种HSV-1 KOS或gB2/gD2的系统性疫苗对四种眼病参数(结膜炎、虹膜炎、上皮性角膜炎和角膜混浊)的任何一种都没有提供显著的保护。相比之下,MF59中gB2/gD2眼周疫苗对结膜炎和虹膜炎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而HSV-1活KOS眼周疫苗则对所有四个参数具有显著的防护作用。因此,针对眼部HSV-1感染后的眼部疾病,局部眼部疫苗接种比系统性疫苗接种提供了更好的保护。由于局部接种应产生比全身接种更强的局部免疫反应,这些结果表明,局部眼部免疫反应在预防原发性HSV-1感染所致眼病方面非常重要。因此,为了临床预防原发性HSV-1诱导的角膜疾病,局部眼部疫苗可能比全身疫苗更有效。

人类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很常见,发生在不同的部位,症状广泛,从隐性脑炎到危及生命的脑炎(2,). HSV感染粘膜表面,最常见的是生殖器、口腔或眼睛感染。90%以上的眼部HSV感染是由1型HSV(HSV-1)引起的。眼部HSV-1感染可导致角膜炎症和疤痕形成,因为对该病毒的免疫反应不完全明确(1,7,14,27,32). 这种疤痕是角膜失明的主要原因(22,35). 在发达国家,HSV是最常见的严重病毒性眼睛感染,也是感染性失明的最常见原因(22). 在美国,每年约有50万人患有原发性或复发性眼部HSV,需要医生就诊和药物治疗(22). 在美国,每年有1000多例角膜移植是HSV疤痕形成的直接结果(22,35).

兔实验性原发性和复发性眼部HSV-1感染与人类自然发生的感染具有许多共同特征。原发性感染是自限性的,以良性暂时性感染性结膜炎为特征。角膜感染始于上皮性角膜炎,它以树突(神经元样)和后来的地理(变形虫样)模式破坏角膜上皮。当角膜炎及其伴随的病毒诱导的免疫介导的炎症扩散到角膜的深层(基质)时,角膜(暂时)变得浑浊。虹膜炎(虹膜和前房发炎)通常只发生在患有严重角膜炎的眼睛中。角膜混浊和虹膜炎随之而来,且较上皮性角膜炎少见。在兔子和人类中,HSV-1上皮性角膜炎及其树突和地理传播是疱疹性角膜感染的特征。事实上,在临床上,树突溃疡是病理性的(即特定疾病的特征或症状),诊断HSV感染不需要实验室确认。因此,在本报告所述的研究中,上皮性角膜炎是最相关和最重要的眼病参数。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治疗原发性HSV-1眼部感染的唯一药物包括局部抗病毒药物idoxuridine、vidarabine、trifluorothymidine以及口服阿昔洛韦。在美国以外,也使用局部阿昔洛韦。直到最近,人们还很少关注针对眼部HSV-1感染的疫苗的开发。几乎所有关于HSV疫苗开发的工作都集中在生殖器HSV-2问题上。利用重组DNA技术开发了定义明确的疱疹病毒糖蛋白亚单位疫苗。当在小鼠和豚鼠的HSV-1和HSV-2疾病模型中预防性使用时,这些疫苗提供了保护性免疫(2,811,34,36,37).

局部免疫可能对粘膜表面(如眼睛)特别重要。此外,以前在非眼部感染的HSV-1不能预防眼部HSV-1的非原发性首次发作(4)或防止复发性眼部HSV-1感染。因此,有兴趣确定眼部疫苗接种是否比全身疫苗接种更有效,以预防高致病性HSV-1株(McKrae)眼部攻击后兔子的原发感染和由此引起的眼病。使用了两种不同的疫苗,预计都不太理想。无论给药途径如何,这两种疫苗都能对致命的眼部挑战提供保护。然而,在全身注射时,这两种疫苗都没有对眼部疾病提供任何保护。相比之下,这两种疫苗在眼周注射时都能预防眼部疾病,从而支持了以下观点:在预防眼部疾病方面,眼部免疫比全身免疫更重要。

材料和方法

病毒。

挑战病毒HSV-1 McKrae在兔子中引起严重的眼部疾病(25). HSV-1 KOS活病毒疫苗株是非传染性的,不会在兔子身上产生明显的眼部疾病。两种病毒均按上述方法进行了三重菌斑纯化和制备(25).

兔子。

所有实验均使用8至10周龄新西兰白兔(爱尔兰农场)。兔子的饲养和处理符合视力和眼科研究协会、美国实验动物护理协会和国家卫生研究院的指导方针。

亚单位疫苗的糖蛋白和佐剂。

HSV-2糖蛋白B(gB2)和D(20). 如前所述制备佐剂MF59(23). 将1体积的gB2和gD2混合在2×磷酸盐缓冲盐水和1体积的MF59中制备疫苗。

系统接种。

兔子每隔三周接受三次接种。每次接种gB2/gD2/MF59都是通过在背部下方一侧进行一次肌肉注射。每一剂量含有25μg每种糖蛋白,总体积为0.1 ml。每隔3周皮下注射三次HSV-1活KOS全身疫苗。每个皮内疫苗剂量分为4或5份0.1毫升的等分样品,并分别注射到背部的不同部位,总剂量为2×107带电HSV-1 KOS的PFU。

控制疫苗。

对照疫苗为不含糖蛋白的佐剂MF59(1体积MF59加1体积2×PBS),与gB2/gD2/MF59系统性疫苗的接种时间相同。

用gB2/gD2疫苗进行结膜下接种。

接种如前所述(23)每只眼睛每隔三周接受三次接种。每次接种在0.1 ml中含有7.5μg每种糖蛋白。接种疫苗后,约25%的眼睛在长达7天的时间内出现轻度至中度结膜炎症。

局部眼部接种HSV-1 KOS。

眼睛每隔3周接种两次疫苗,每次2×105针对HSV-1挑战McKrae,每只眼睛的活体KOS PFU如下所述。由于KOS不会产生基质性角膜炎,需要角膜划痕才能产生上皮性角膜炎(17,26个,38)使用KOS接种的方法没有导致临床可识别的疾病。

HSV-1 McCrae对兔眼的眼部挑战。

接种疫苗和模拟接种疫苗的兔子通过放置2×5PFU(HSV-1 McKrae),总体积为0.1 ml,进入结膜死囊,闭上眼睛,并将盖子轻轻擦在眼睛上30秒(31). 在天真的兔子中,这种剂量的病毒会感染所有的眼睛,并在大约90%的眼睛中产生中度至重度的眼部疾病。它导致大约30%至50%的兔子在18天内死亡(23,25,29,30). 在最后一次接种疫苗后3周,对动物进行激发。

滴度测量。

如前所述测量HSV血清中和抗体滴度(21)在添加补体和两倍血清稀释液的情况下,使用HSV-2菌斑减少中和试验。报告的滴度是血清稀释度的倒数,所需稀释度可将融合单层Vero细胞的细胞溶解抑制50%。

HSV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效价如前所述测定(21)使用三倍血清系列稀释液和重组gB2或重组gD2作为捕获抗原。报告的滴度对应于血清稀释度的倒数,产生1.0的吸光度值。ELISA滴度是抗原特异性的,如动物免疫前获得的血清中没有可测量的gD或gB ELISA滴剂所示。

HSV撕裂ELISA滴度。用微毛细管吸管收集泪液,并使用重组gD2作为捕获抗原,如上所述进行泪液可溶性免疫球蛋白a(sIgA)ELISA。

临床眼病的测定。

通过在感染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0天和第14天蒙面检查兔子眼睛,对HSV(上皮性角膜炎)特征性结膜炎、虹膜炎、树突状溃疡和地理性溃疡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进行评分,以及急性短暂性间质性角膜炎和水肿(角膜混浊),从而确定临床眼部疾病模式。使用0.75%荧光素染色通过裂隙灯生物显微镜评估上皮性角膜炎(26). 结膜炎通过直接目测确定。上皮性疾病的程度评分为0.25、0.5、0.75、1、1.5、2、2.5、3、3.5或4,其中0、1、2、3和4分别表示无疾病,25、50、75和100%的角膜表面无疾病。使用相同的量表评估结膜炎、虹膜炎和间质性角膜炎的炎症严重程度,其中0、1、2、3和4分别表示无炎症、轻度但可识别的炎症、中度易识别炎症、中度严重炎症和非常严重炎症。为了消除偏见,这些评分是由经验丰富的读者以一种隐蔽的方式进行的。

统计分析。

使用个人计算机软件Instat进行统计分析。测试包括学生测试和Fisher精确测试。

结果

用gB2/gD2亚单位疫苗或活KOS(一种在兔子体内不会产生眼病的非传染性HSV-1毒株)对几组幼稚兔子进行全身或眼周免疫。五个实验组如下:KOS眼用疫苗,11只家兔;KOS系统疫苗,15只兔;gB2/gD2眼用疫苗,15只兔;gB2/gD2系统疫苗,15只家兔;对照组(全身佐剂)16只。

防止死亡。

最后一次疫苗接种三周后,用HSV-1 McKrae对兔子进行眼部挑战。无论接种途径如何,每种疫苗的死亡率保护都是相似的(图。(图1)。1). KOS疫苗明显比对照组更有效(P(P)=0.008[眼部]和0.002[全身];费希尔精确测试)。单个gB2/gD2疫苗组的存活率没有显著高于对照组(P(P)=0.14[全身]和0.054[眼部];费希尔精确测试)。然而,由于两个gB2/gD2疫苗组相似,可以将数据结合起来以提高分析的能力。与模拟接种相比,这带来了显著的保护(P(P)= 0.036; 费希尔精确测试)。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jv1080173001.jpg

HSV-1 McKrae眼部攻击后接种兔的存活率。按照材料和方法中的描述,用gB2/gD2或HSV-1 KOS对兔子进行静脉或眼内接种。模拟接种对照组(Cont)经静脉注射佐剂。最后一次接种后三周,所有兔子均接受2×10的挑战5HSV-1 McKrae双眼PFU如材料和方法所述。挑战后3周确定存活率。每条横线上方的比率表示存活兔子的数量/受到挑战的兔子的数量。比较如下:眼周HSV-1 KOS组与模拟对照组(P(P)=0.008[Fisher精确试验];系统性HSV-1 KOS组与模拟对照组(P(P)= 0.002); 眼周gB2/gD2与模拟(P(P)= 0.054); 系统性gB2/gD2与模拟(P(P)= 0.14); gB2/gD2组合组与模拟组(P(P)=0.036[双面Fisher精确试验];P(P)=0.02[单面费希尔精确试验])。

防止结膜炎。

在检查的任何一天,模拟接种的兔子和全身接种gB2/gD2或KOS的兔子的结膜炎平均严重程度没有差异(图。(图2A)2A)(P(P)> 0.05; 学生测试)。与系统接种相比,当接种途径为眼周时,gD2/gB2亚单位和KOS活疫苗似乎都能预防结膜炎。在接种KOS眼疫苗的兔子中,结膜炎的平均峰值严重程度(眼部激发后第5天)显著低于对照兔子和接种KOS的兔子(图。(图2B;2B类;P(P)分别=0.048和0.004;学生测试)。接种gB2/gD2的兔眼结膜炎似乎也比对照兔少,但差异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P(P)= 0.08; 单面)。然而,接种gB2/gD2疫苗的兔的结膜炎明显少于接种gB2/gD2疫苗的兔(图。(图2B;2B类;P(P)= 0.008). 因此,对于这两种疫苗,与全身疫苗相比,眼部疫苗对结膜炎的预防作用显著增强。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jv1080173002.jpg

预防眼部疾病。将兔子全身或眼周接种三次疫苗,并对其进行眼部攻击,并在第3、5、7、10和14天监测眼病,如材料和方法中所述。每个时间点代表接种或模拟接种兔子(眼部KOS疫苗,11只兔子;全身KOS疫苗(15只兔子);眼部gB2/gD2疫苗,15只兔子;系统性gB2/gB2疫苗,十五只兔子;佐剂对照,十六只兔子)的11至16只兔子双眼的平均读数。单个星号表示在95%水平上显著低于模拟疫苗对照组的分数,使用Student测试;双星号表示眼周疫苗组的数值明显小于相应的全身疫苗组的值。统计分析是在每个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对每只兔子的双眼读数进行平均,并将每只兔子得出的值用于分析(即。,n个每组是兔子的数量,而不是眼睛的数量)。当以每眼为基础进行分析时(未显示),相同的组显示出统计显著性。

预防急性疱疹性虹膜炎。

虹膜炎的特征是前房炎症(细胞和纤维蛋白)和正常粉红色虹膜发红。gB2/gD2或KOS预防性系统接种并没有降低虹膜炎峰值的严重程度(眼部激发后第7天)(图。(图2C;2C;P(P)> 0.05). 相比之下,与对照组和挑战后第7天的全身gB2/gD2疫苗接种相比,先前接种gB2/gD2的眼周疫苗导致平均虹膜炎严重程度显著降低(图。(图2D;2D类;P(P)分别为0.02和0.03)。与对照组和相应的系统接种相比,KOS眼部接种也显著降低了虹膜炎的峰值平均严重程度(图。(图2D;2D类;P(P)分别为0.0008和0.03)。因此,与结膜炎一样,眼周疫苗对疱疹性虹膜炎的表现提供了比全身疫苗更多的保护。

防止角膜混浊。

角膜混浊(暂时性角膜水肿伴角膜炎症)是基质性角膜炎的一种量度。用gB2/gD2或KOS进行系统接种不会影响角膜混浊的严重程度(图。(图2E)。2E) ●●●●。接种gD2/gB2眼周疫苗也不能减轻基质性角膜炎(图。(图2F;2F;P(P)> 0.05). 相反,KOS眼周疫苗完全消除了角膜混浊。由于所有组的角膜混浊总体水平较低,仅通过单侧分析(图。(图2F;2F;P(P)= 0.04).

防止上皮性角膜炎。

HSV-1以典型的树突状模式产生角膜上皮细胞丢失。随着枝晶膨胀,其边缘变得更平滑,呈现出地理格局。上皮性角膜炎是这些树突状病变和地理病变的结合。上皮性角膜炎是眼部HSV-1感染的主要病理学表现,是急性疱疹性角膜病的临床特征。没有上皮性角膜炎就不会出现虹膜炎和混浊。

系统性gB2/gD2疫苗和系统性KOS疫苗均未对上皮性角膜炎的平均严重程度提供保护(图。(图2G)。2G) ●●●●。用gB2/gD2局部接种眼周疫苗也不能对上皮性角膜炎的平均严重程度提供保护(图。(图2H)。2H) ●●●●。相比之下,接种KOS眼周疫苗显著降低了上皮性角膜炎的峰值(图。(图2H;2H;P(P)与对照组相比=0.0006;P(P)<0.0001(与系统性KOS疫苗接种相比)。

疫苗免疫原性。

所有兔子在最后一次接种疫苗后3周,即用HSV-1攻击之前,都放血。对所有血清分别进行中和和ELISA(针对HSV-2和HSV-2糖蛋白)(表(表11和2)。2). 无论接种途径如何,两种疫苗诱导的HSV-2中和抗体滴度均显著高于佐剂对照组(表(表11和2)。2). 在这两种疫苗中,系统接种显示出比眼部接种诱导更高的中和抗体滴度的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表1

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反应

疫苗(兔子数量)滴定度(几何平均值±SD)
中和b条gD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gB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KOS目镜(10用于中和,8用于ELISA)39* ± 184,768 ± 4,63012,617 ± 2,945
KOS系统(12)101* ± 818,571 ± 4,58613,233 ± 10,363
gB/gD目镜(13)303 ± 11517,108 ± 9,65720,698 ± 11,972
gB/gD系统(14)430 ± 35727,097 ± 14,96273,151 ± 67,048
佐剂对照(13)24*34* ± 1645*±34
星号后面的中和滴度包括一个或多个<24的值,即检测基线。为了确定平均值和进行统计分析(表(表2),2),24被替换为<24。带有星号的ELISA滴度包括一个或多个<30的值,即该检测的基线值。为了确定平均值和进行统计分析(表(表2),2),30被替换为<30
b条对HSV-2进行中和试验

表2

表中数据的统计分析1

比较P值
中和gD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gB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KOS目镜vs控制0.03<0.0001<0.0001
KOS系统与控制0.003<0.0001<0.0001
KOS眼部vs KOS全身0.070.0160.85
gB/gD眼部vs对照<0.0001<0.0001<0.0001
gB/gD系统与对照<0.0001<0.0001<0.0001
gB/gD眼部vs gBgD全身0.460.0690.0004
通过Mann-Whitney秩和检验确定。 

两种疫苗诱导的抗gB2和gD2的ELISA滴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疫苗水平,而与接种途径无关(表(表11和2)。2). KOS系统接种诱导的平均gD2-ELISA滴度显著高于同一疫苗眼接种诱导的滴度。KOS诱导的gB2-ELISA滴度在系统接种后也略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用gB2/gD2系统接种诱导的平均gB2-ELISA滴度显著高于用gB2/gD2眼部接种诱导的滴度。用gB2/gD2进行系统接种似乎也能诱导更高的针对gD2的ELISA滴度,但这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与同一疫苗的眼部接种相比,系统接种倾向于诱导更强的中和抗体滴度和更强的ELISA滴度。

为了检查对疫苗接种和激发的局部眼部免疫反应,将各组兔子接种一次疫苗,无论是眼周还是全身,然后如上所述进行眼部激发。ELISA在不同时间测定gD2特异性泪液sIgA(图。(图3)。). 第3至21天的每个点代表每组10至14只眼的平均眼泪滴度。在挑战后第3天,两个疫苗组相似,HSV-1特异性泪液sIgA显著高于模拟组(目测组与模拟组,P(P)=0.045[单侧学生测试];系统与模拟,P(P)=0.01[Mann-Whitney秩和检验])。这一发现表明,在两个接种组中,启动的sIgA反应都有早期刺激作用。眼科和全身疫苗组之间,或任何疫苗组和模拟组之间在任何其他时间均无显著差异。然而,在HSV-1特异性泪液sIgA反应高峰时(挑战后第10天),模拟组的sIgA-多于任何一个疫苗组,系统疫苗组的sIgA-多于眼部疫苗组。这一结果与疫苗的保护效果相反。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jv1080173003.jpg

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性撕裂sIgA。按照材料和方法中的描述,用gB2/gD2对兔子进行一次全身或眼周免疫,并在21天后进行眼部激发。在指定的时间采集眼泪,并通过ELISA测定单个眼泪样本中HSV-1 gD2特异性sIgA的相对量。箭头表示接种疫苗(第21天)和眼部挑战(第0天)。星号表示两个疫苗组的ELISA滴度均显著高于模拟疫苗组(P(P)< 0.05).

讨论

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用佐剂MF59/MTP-PE中的gB2/gD2对潜伏感染的兔子进行眼周疫苗接种,可以对复发性HSV-1提供治疗保护,这是通过眼部自发复发病毒脱落的统计学显著减少来判断的(23)和自发性复发性角膜疾病(24). 本研究比较了眼周疫苗和全身疫苗预防原发性眼部HSV-1感染的能力,作为我们调查眼周疫苗对原发性和复发性眼部疱疹感染的作用和疗效的一部分。用于眼周疫苗接种的结膜下途径允许使用佐剂,并确保疫苗在当地交付和保存。结膜下注射是临床眼科常用的方法。

在这项研究中,选择了两种预期不完全有效的疫苗。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其目的是确定局部眼周免疫接种是否比全身免疫接种提供更好的眼部保护。显然,无论疫苗途径如何,对眼部疾病都能提供100%保护的疫苗都不允许我们轻易确定哪种途径更有效。使用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来确定所发现的任何路线特异性对于不同类型的疫苗是否一致。

带有MF59的gB2/gD2被选为次优亚单位疫苗,因为这两种糖蛋白都是2型而不是1型(McKrae挑战病毒是1型),而且佐剂缺乏我们最近成功的治疗性疫苗研究中添加的免疫刺激剂MTP-PE(23,24). 本研究选择无毒HSV-1 KOS株作为不太理想的活疫苗,因为与其他可用的野生型HSV-1株(例如用作攻击病毒的强毒株McKrae)相比,其在兔子体内复制和传播的能力较低。因此,预计HSV-1 KOS将是一种次优的HSV-1活疫苗。这一假设得到了一项小型试点研究的支持,该研究表明,用HSV-1 McKrae系统接种但不接种HSV-1 KOS的兔子可以完全预防眼病(未显示)。

与HSV-1诱导的眼部疾病的系统性疫苗相比,眼周疫苗的效力有所提高(总结见表表3))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为了加强眼睛接种疫苗所观察到的任何增强保护作用都有意义的可能性,疫苗接种偏向于全身接种。因此,低剂量的gB/gD用于眼周注射(每只眼睛7.5μg每种糖蛋白,而系统注射25μg每一种糖蛋白),低剂量病毒和较少的HSV-1 KOS眼周接种(2×105PFU/眼与2×107PFU系统化;两次眼周免疫和三次全身免疫)。由于这些研究专门选择了次优疫苗,即使是眼部疫苗也不一定能对眼部疾病提供显著保护。然而,在所有检测到全身和眼周途径疫苗在眼部保护方面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局部眼周疫苗的效果更好。

表3

疫苗效力百分比

疫苗%功效
死亡率b条结膜炎c(c)虹膜炎c(c)云层c(c)上皮性角膜炎c(c)
KOS目镜100539410089
KOS系统1000d日2490
gB/gD目镜73406007
gB/gD全身性600060
按1−(疫苗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100计算
b条发病率定义为死亡率百分比。 
c(c)发病率定义为最高平均严重程度当天的平均严重程度。 
d日疗效低于0%。 

根据中和和ELISA滴度判断,本研究中使用的两种疫苗在通过全身途径(i.m.或皮下)接种时诱导了更强的体液免疫反应,而不是通过眼部途径(局部在角膜或结膜下注射)。这一发现表明,在原发性HSV-1感染的兔眼模型中,疫苗诱导血清中和滴度和血清ELISA滴度的能力不能预测疫苗对眼病的效力,并且支持疫苗对眼病的效力是由于局部/粘膜免疫而不是全身免疫的假设。

这些疫苗诱导HSV-1特异性泪液sIgA的能力似乎也不能预测疫苗对眼病的疗效。事实上,有一种相反的趋势。与更有效的眼部疫苗接种相比,系统性疫苗接种倾向于产生更高的泪液sIgA滴度峰值。此外,模拟疫苗组家兔眼部激发后产生的泪液sIgA滴度峰值往往高于两种疫苗组。这种类型的结果是,在眼部激发后,保护最差的组出现最高的局部眼部免疫反应,这表明较高的免疫反应是由于疫苗的效力较差,病毒在眼睛中复制更多的结果。当然,这可能会使特异性免疫反应与疫苗效力的相关性复杂化,并且与我们之前在小鼠身上的一些发现类似,在小鼠眼部HSV-1攻击后,在接种了更有效疫苗的小鼠角膜中检测到的浸润免疫细胞较少(14).

有趣的是,无论疫苗途径如何,疫苗对死亡率的效果都是相似的。因此,针对眼病的疫苗效果似乎需要眼睛的局部或粘膜免疫反应,而针对死亡率的疫苗效果可以通过系统免疫获得。系统免疫可以通过减少病毒在三叉神经节或大脑中的复制,或减少病毒在眼睛和三叉神经节之间或三叉神经神经节和大脑之间的传播,从而防止病毒性脑炎引起的死亡,而不会减少眼疾。

各种不同的免疫反应被认为在保护小鼠眼睛免受HSV-1感染方面最为重要。CD4细胞+T细胞和CD8+据报道,T细胞可以保护眼睛免受HSV-1感染,并与HSV-1眼部疾病有关(6,13,15,16,19,27,28,33). 在小鼠模型中,疫苗诱导抗HSV-1血清抗体滴度的能力与疫苗对HSV-1眼部感染的疗效之间存在非常强的相关性(5,12). 即使腹腔注射中和抗体也能完全阻断HSV-1诱导的眼部疾病(18,39). 相反,在本报告中,我们没有发现血清抗体与兔的眼部疾病防护之间存在任何相关性。人类的血清抗体似乎也没有对眼部HSV-1、,由于眼部HSV-1复发率高的个体通常会产生非常高的HSV-1中和抗体滴度,但仍会继续复发。因此,保护小鼠眼睛免受HSV-1感染的免疫反应(和疫苗效力)似乎不能预测疫苗在人类中的效力。特别是,由于血清抗体本身可以保护小鼠眼睛免受眼部HSV-1的感染,因此,将小鼠模型作为了解眼部HSV-1疫苗效力的唯一依据,可能会导致我们低估疫苗诱导的人类局部/粘膜免疫的重要性。因此,尽管兔免疫学的最新研究水平仍明显落后于小鼠,但兔可能是研究针对原发性和复发性眼部HSV-1疫苗效力的更有用模型。

为什么体液免疫保护小鼠眼睛而不是兔或人的眼睛免受眼部HSV-1感染?一种可能性是老鼠眼睛的尺寸较小。在兔子和人的角膜中,毛细血管仅见于角膜外1毫米处,有效地将中央角膜与循环免疫因子隔离开来。在小鼠中,毛细血管也局限于角膜外1毫米处。然而,由于小鼠角膜比兔子和人类的角膜小,循环免疫因子可以从这些外围毛细血管迅速扩散到中央角膜,从而使血清抗体保护小鼠角膜。

与小鼠相比,分析兔子的细胞介导免疫和眼粘膜免疫因子(泪液sIgA除外)的能力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本研究中,负责疫苗对HSV-1诱导的眼部疾病有效性的局部/粘膜免疫因素尚未确定。虽然本文报道的sIgA分析表明泪液sIgA-不是抵抗原发性HSV-1眼部挑战的关键保护性免疫反应,但使用复发性眼部HSV-1疫苗模型的初步研究表明,泪液sIgA可能在抵抗复发性眼HSV-1方面发挥作用。

致谢

我们感谢Anita Avery提供的出色技术援助,Jaleh Kilpatrick测量血清ELISA抗体反应,Philip Ng测量中和抗体反应。

这项工作得到了公共卫生服务拨款EYO9392、眼睛研究发现基金、分子眼科学Skirball计划和因子家族基金会的部分支持。

参考文献

1Bouley D M,Kanangat S,Rouse B T。先天免疫系统在疱疹性基质角膜炎重建SCID小鼠模型中的作用。临床免疫免疫学。1996;80:23–3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Corey L,Spear P G.单纯疱疹病毒感染(1)N英格兰医学杂志。1986;314:686–69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三。Corey L,Spear P G.单纯疱疹病毒感染(2)N英格兰医学杂志。1986;314:749–75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4Dawson C R,Togni B.单纯疱疹眼部感染: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治疗。Surv眼科。1976;21:121–13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5Ghiasi H,Bahri S,Nesburn A B,Wechsler S L.接种7种单独表达的单纯疱疹病毒1糖蛋白后预防单纯疱疹病毒诱导的眼病。眼科视觉科学研究。1995年;36:1352–136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6Ghiasi H、Cai S、Nesburn A B、Wechsler S L.需要MHC-II而不是MHC-I应答,以实现疫苗诱导的HSV-1眼部攻击防护。当前眼科研究。1997;16:1152–115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7Ghiasi H,Cai S,Nesburn A B,Wechsler S L。接种单纯疱疹病毒1型糖蛋白K会破坏病毒从三叉神经节的清除,从而导致慢性感染。病毒学。1996;224:330–33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8Ghiasi H、Kaiwar R、Nesburn A B、Slanina S、Wechsler S L.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杆状病毒表达的糖蛋白E(gE)保护小鼠免受致命的腹腔内和致命的眼部HSV-1攻击。病毒学。1992;188:469–47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9Ghiasi H、Kaiwar R、Nesburn A B、Wechsler S L。表达单纯疱疹病毒1型糖蛋白C的杆状病毒可保护小鼠免受致命的HSV-1感染。抗病毒研究。1992;18:291–30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0Ghiasi H,Kaiwar R,Nesburn A B,Wechsler S L。昆虫细胞中单纯疱疹病毒1型糖蛋白B的表达。初步分析其生化和免疫学特性。病毒研究。1992;22:25–3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1Ghiasi H,Kaiwar R,Nesburn A B,Wechsler S L.杆状病毒中单纯疱疹病毒1型糖蛋白I的表达:初步生化特性和保护研究。《维罗尔杂志》。1992;66:2505–250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2Ghiasi H,Nesburn A B,Wechsler S L。接种由七种重组表达的HSV-1糖蛋白组成的鸡尾酒,比接种任何单个糖蛋白更有效地预防眼部HSV-1挑战。疫苗。1996;14:107–11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3Ghiasi H、Roopenian D C、Slanina S、Cai S、Nesburn A B、Wechsler S L。MHC-I和MHC-II应答在疫苗对抗致命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挑战效力中的重要性。免疫学。1997;91:430–43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4Ghiasi H、Wechsler S L、Kaiwar R、Nesburn A B、Hofman F M。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2的局部表达与接种1型疱疹病毒的小鼠眼部攻击后的角膜瘢痕保护相关。《维罗尔杂志》。1995年;69:334–34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5Hendricks R L,Janowicz M,Tumpey T M。角膜朗格汉斯细胞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小鼠角膜中CD4-而非CD8-介导的免疫病理学中的关键作用。免疫学杂志。1992;148:2522–252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6Hendricks R L,Tumpey T M。T淋巴细胞的并发再生和HSV-1角膜基质病的易感性。当前眼科研究。1991;10:47–5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7Hill J M,Rayfield M A,Haruta Y。潜伏感染兔自发和肾上腺素能诱导HSV-1眼部再激活的菌株特异性。当前眼科研究。1987;6:91–9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8Keadle T L、Laycock K A、Miller J K、Hook K、Fenoglio E D、Francotte M、Slaoui M、Stuart P M、Pepose J S。重组糖蛋白D亚单位疫苗对小鼠原发性和复发性眼部感染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疗效。传染病杂志。1997;176:331–33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19Kolaitis G,Doymaz M,Rouse B T.小鼠体内MHCⅡ类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抗单纯疱疹病毒的证明。免疫学。1990;71:101–10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0Langenberg A G、Burke R L、Adair S F、Sekulovich R、Tigges M、Dekker C L、Corey L。2型单纯疱疹病毒重组糖蛋白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Ann医学实习生。1995年;122:889–898.(勘误表,123:39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1Mertz G J、Ashley R、Burke R L、Benedetti J、Critchlow C、Jones C、Corey L.在生殖器疱疹感染高危人群中进行单纯疱疹病毒2型糖蛋白疫苗的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传染病杂志。1990;161:653–66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2Nesburn A B,编辑。角膜疾病小组报告:视力研究:1983-1987年国家计划。二、 第三部分:密苏里州圣路易斯:C.V.Mosby公司。;1983[谷歌学者]
23Nesburn A B、Burke R L、Ghiasi H、Slanina S、Bahri S、Wechsler S L。眼部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疫苗治疗:眼周疫苗接种可减少潜伏感染兔的自发眼部HSV 1型脱落。《维罗尔杂志》。1994;68:5084–509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4Nesburn A B、Burke R L、Ghiasi H、Slanina S M、Wechsler S L。减少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病的治疗性疫苗。Investig眼科视觉科学,1998;39:1163–117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5Nesburn A B、Ghiasi H、Wechsler S L。HSV-1 gD疫苗在原发感染和潜在感染期间的眼部安全性和有效性。眼科视觉科学研究。1990;31:1497–150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6Nesburn A B,Robinson C,Dickinson R.阿糖腺苷对实验性耐碘尿苷单纯疱疹感染的影响。Investig眼科。1974;13:302–30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第26页a。Nesburn,A.B.和S.L.Wechsler。未发表的意见。
27Newell C K,Martin S,Sendele D,Mercadal C M,Rouse B T。单纯疱疹病毒诱导的基质性角膜炎:T淋巴细胞亚群在免疫病理学中的作用。《维罗尔杂志》。1989;63:769–77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8Newell C K,Sendele D,Rouse B T。CD4+和CD8+T淋巴细胞耗竭对单纯疱疹病毒性基质角膜炎诱导和表达的影响。Regul免疫学。1989;2:366–36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29Perng G C、Dunkel E C、Geary P A、Slanina S M、Ghiasi H、Kaiwar R、Nesburn A B、Wechsler S L。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潜伏相关转录基因是HSV-1从潜伏状态有效地在体自发复活所必需的。《维罗尔杂志》。1994;68:8045–805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0Perng G C、Thompson R L、Sawtell N M、Taylor W E、Slanina S M、Ghiasi H、Kaiwar R、Nesburn A B、Wechsler S L。1型单纯疱疹病毒的无毒ICP34.5缺失突变体能够在体内自发复活。《维罗尔杂志》。1995年;69:3033–304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1Rock D L,Nesburn A B,Ghiasi H,Ong J,Lewis T L,Lokensgard J R,Wechsler S L。检测潜伏感染1型单纯疱疹病毒的兔子三叉神经节中的潜伏相关病毒RNA。《维罗尔杂志》。1987;61:3820–382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2Rouse B T,Norley S,Martin S。抗病毒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诱导和接种。Rev感染性疾病。1988;10:16–3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3Russell R G,Nasisse M P,Larsen H S,Rouse B T。T淋巴细胞在疱疹性基质角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眼科视觉科学研究。1984;25:938–94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4Sanchez-Pescador L、Burke R L、Ott G、Van Nest G。佐剂对重组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疫苗效力的影响。免疫学杂志。1988;141:1720–172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5Smith R E、McDonald H R、Nesburn A B、Minckler D S。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改变适应症,1947年至1978年。眼科学杂志。1980;98:1226–122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6Stanberry L R、Bernstein D I、Burke R L、Pachl C、Myers M G。重组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疫苗接种:预防初期和复发性生殖器疱疹。传染病杂志。1987;155:914–92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7Stanberry L R、Myers M G、Stephanopulos D E、Burke R L。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免疫原感染前预防:影响疗效的因素。维罗尔将军。1989;70:3177–318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8Stroop W G,Banks M C.单纯疱疹病毒1型毒株KOS-63不会引起急性或复发性眼病,也不会在体内重新激活神经节潜伏期。神经病理学学报(柏林)1994;87:14–2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39Walker J、Laycock K、Pepose J、Leib D。暴露后接种病毒宿主关闭缺陷突变体可减少UV-B辐射诱导的小鼠眼部疱疹病毒的脱落。疫苗。1998;16:6–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病毒学杂志由以下人员提供美国微生物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