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首页|江西新闻网|江西微博|大江应用程序|新闻:0791-86849275广告:86847125手机报:86849913
赣发绣:青丝入画 绣出大千世界
江南都市报融媒体直播节目非遗之光·赣发绣”带大家领略技艺之美
2024-05-07 09:48:53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编辑:王恬  作者:皮婉婷 章娜 秦昕
字体:  
新闻热线:0791-86847426

中国人18岁时的头发绣成年照、用夫妇双方的头发绣结发证”、用父母的头发绣家规家训……人生的各个阶段、不同时刻,乃至代代相传的家规家训,在陶永红的一双巧手下,都可以用头发绣出来,长久保存,留作纪念与传承。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湖赣发绣技艺”(以下简称赣发绣)的第17代传承人,陶永红的想法很简单:以绣针为笔、以发丝为墨,绣出一幅幅饱含家族文化、人文情怀的工艺品,让这项传承了500多年的传统技艺酒香不怕巷子深”,通过多方努力唱响非遗品牌。

赣发绣齐白石》肖像。

赣发绣徐悲鸿双马奔腾》。

赣发绣南昌孺子亭》。

426日,陶永红在直播间绣滕王阁。

  超5.1万人次看头发如何绣出大美滕王阁”

  请问绣赣发绣的头发从哪里来?”“四个名字”426日下午,在本报全媒体平台推出的融媒体直播节目非遗之光·赣发绣”现场,在陶永红与主持人、观众的互动问答中,我省非遗赣发绣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

  齐白石》肖像、百蝶图》、结发婚书……现场,陶永红不仅展示了20余件精美的赣发绣绣品,涵盖山水风景、人物肖像、漫画简笔、家书家训等多种题材;还用头发绣起了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演示青丝如何入画,让雄伟壮丽的千古名楼跃然布”上。

  这场直播活动持续了约一个小时,吸引了现场及线上超5.1万人次观看。从现场观众到线上网友,变的是场景,不变的是热情。有网友评论称“(绣品)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也有网友大赞赣发绣绣品的精致与手工艺者的匠心,称赣发绣真是太精致了,每一针每一线都满含匠人的心血和汗水,真不愧是传统工艺的瑰宝”;甚至有网友十分心动”,直言:我也想报名学习!”

  明代娄妃是赣发绣第一人”

中国人四大名绣”还要早10001500年。发绣起源于尧舜时期,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南宋刘安所绣作品东方朔像》,被考证为现存最早的发绣艺术品,现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明清时期,发绣发展到鼎盛时期,留存颇丰,如明代夏明远绣滕王阁图》便是其中精品。

  赣发绣最早的创始人为明朝宁王朱宸濠的妻子娄素珍。她曾用发丝‘写’下‘屏翰’二字,勉励当时的江西官员肩负起为国为民的重担。”陶永红介绍,赣发绣作为民间刺绣的一个分支,由尧舜年间断发文身”的习俗派生而来,是一种以发丝为线在布织物上进行刺绣的特色民间手工刺绣艺术,写”字、画”画都不在话下。

  陶永红提到,在娄素珍之前,发绣一直在贵族间传承。一直到娄妃身故后,其贴身丫环杏花将其平时梳头掉下的发丝绣了一幅娄妃画像带回家乡(今南昌市安义县),赣发绣从此得以走入民间。

  彩色绣”让赣发绣更具表现力

  陶永红从8岁第一次接触刺绣开始,便与赣发绣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更是将其当成了自己一生的事业。我祖母曾在抚河岸边经营了一家‘水上绣坊’,母亲年轻的时候便以刺绣为生。8岁那年,我开始跟着母亲学习刺绣。可是她们教授给我的只有刺绣技法,如何让赣发绣色彩更丰富、作品更有表现力等问题都需要我自己不断摸索。”陶永红称,赣发绣有长达500余年的发展历史,为让其能够更好地传承发展,她越过了不少坎、突破了很多技术难题。其中,让绣品画面拥有精致的色彩变化、更丰富的层次及视觉效果便是陶永红在赣发绣艺术创作中的突破。

  为让绣品底料不受损害,用作刺绣材料的头发便不能使用含化学药剂的溶剂去染色、固色,只能用植物、矿物质等。”陶永红直言,为找到合适的染料将墨绣”拓展为彩发绣”,她去过南宁、菏泽、大连、贵州、义乌等地实地考察,最终结合漂染衣服的方式,成功实现了赣发绣从“绣”绣“660多种颜色,迸发出更加多彩的表现力。

  直播现场,陶永红展示的一幅绣品百蝶图》,图案栩栩如生,以发丝画”出的蝴蝶色彩鲜明,惟妙惟肖,十分精美。陶永红介绍,该幅绣品是彩色绣”的代表之作,历时近两年创作,用了160多种颜色,虽然已经“24岁”,却没有出现任何色彩暗淡、掉色等情况。

  耗费5年研发底料 让绣品能长久保存

  除了色彩,底料的选择也是一大难题。传统的真丝、达芙绸、宣纸等底料存在不能水洗、起球、不挺括等问题,而刺绣的主要材料——头发,自然脱落后不仅能继续生长120天,在经过浸泡、擦洗、整理之后,依然如新,因此需要找到一个能与其性能相匹配的底料,让绣品能够长期保存。”陶永红介绍,赣发绣当下所用底料——记忆布的研发,她便花了近5年时间。

  这5年里,她长期在外奔走,一听到有新材料的消息便立刻驱车赶往,有时在企业的研发工厂一待就是十余天。2005年,在她多番寻找、试验下,防水、防高温、防霉、防潮的记忆布”应势而生——在这高密度、高平整度的记忆布”上,配合头发光、滑、细、柔的特点,以及复杂且精细的制作工艺流程,绣品达到了真、和、平、光、齐、细、密、匀、顺等效果。

  历经数百年传承,赣发绣浸润着一代代绣工匠心。2003年,陶永红成立了第一家发绣厂,开始收徒。2010年,赣发绣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多年来,陶永红也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将赣发绣针法扩展至二十几种,研发出钉针法”涡纹针法”叠加乱针法”等绣法,并将所有工序及流程标准化,一年可做出6万幅作品。

  赣发绣具有复杂且精细的制作工序

  用头发绣出的作品不怕水泡、不易腐蚀,比一般刺绣作品保存时间更久、质量更优,这也使绣艺难度更高,工序更复杂。

  普通刺绣用的线可以劈丝,而头发只能是一根。发丝质量不一,有粗有细,不同的作品需要不同的发质,绣工绣之前需要仔细筛选,十分考验功力。”陶永红表示,除此之外,头发具有光、滑、细、柔等特点,如果绣工用力过轻,头发便容易打结,力道重了,头发又容易断,所以绣工初学时的主要学习内容便是为期三天的力道练习,以此训练手感”。

  在着手刺绣的时候也有难点。有些人的头发较短或数量较为稀少,在刺绣时就需要利用工艺进行拼接;而在底料上刺绣时,往往仅绣了两针后,就需要将发丝剪断、重新绣制,这就需要绣工有足够的耐心,坐得住。”陶永红表示,一幅绣品的诞生要经过上绣绷、底稿绘制、发丝刺绣工序等62套精细的制作工艺流程,发丝在特制12号针头(最小号)的牵引下,运用落针、起针、记针、藏针等大针法24种,辅助针法20等等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槛5年时间。

  赣发绣承载着美好的家文化寓意

  陶永红介绍,赣发绣根植于深厚的民间文化土壤,其题材创作与中国传统的绘画、民俗等息息相关。起初,由于技法、材质、色彩的局限性,赣发绣作品大多以国画肖像人物为题材,特别是以八大山人作品为底的绣品大受欢迎。现在,赣发绣的题材广泛,山水风景、人物肖像、漫画简笔、家书家训等都有涉及。”陶永红介绍。

  在江西省赣发绣展示馆陈列的绣品清明上河图》是陶永红的得意之作,耗时28个月创作而成。画中房屋上纵横的屋檐、茶馆里客人的表情、小桥上行走的路人等都惟妙惟肖。该画长9米、宽50厘米,里面最小的人物不到半厘米,甚至需要利用放大镜来完成绣制。”陶永红说。

  为充分挖掘赣发绣的文化价值,眼下,陶永红将赣发绣的题材更多地聚焦于家文化的传承上。以前,头发可以作为忠诚、祝福等情感的联结。我们也希望通过对家文化的挖掘,让赣发绣为家族文化的传承作贡献。”陶永红介绍,赣发绣可以用不同类型的作品展现生命的各个阶段,如用胎发绣出婴儿的相貌体现父母对宝宝的爱;用新人的头发绣出二人的结发证”,寓意夫妻结发同心;以家中长辈的头发绣出家训,以体现长辈对晚辈的谆谆教诲……通过不断推陈出新、挖掘文化内涵,陶永红正为赣发绣这一古老的技艺注入新的活力。

  据悉,陶永红已累计为社会免费培训7000余人,其中不少人成了能工巧匠。目前,赣发绣的年产量已高达6万幅。除此之外,陶永红还在加强与当地高职院校的合作,推动非遗进校园,在年轻人之间打响非遗品牌的知名度。

  文/图 皮婉婷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 实习生秦昕

新闻热线:电话:0791-86847426投稿邮箱:ncxw2018@163.com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电子报

  • 南昌瓷板画将烧瓷与...

  • 路遇小车自燃 南昌2...

  • 甜蜜520” 。。。

  • 共赴中式浪漫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