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反馈线性化控制器及其与模糊非线性内模控制结构的等价性

雷达·布科佐拉;西尔维·加利切特;劳伦特·福洛伊

国际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杂志(2007)

  • 第17卷,第2期,第233-248页
  • 国际标准编号:1641-876X

摘要

顶部
本文利用模糊建模方法研究了具有稳定动力学的非线性系统的逆控制问题。事实上,基于模糊系统逼近任何非线性映射的能力,非线性系统由Takagi-Sugeno(TS)模糊系统表示,然后将其反转以设计模糊控制器。作为所提出逆控制方法的应用,研究了两种常见的控制结构,即反馈线性化和非线性内模控制(NIMC)。此外,本文指出,在某些条件下,这两种控制结构是等价的,并且在存在时滞的情况下自然实现Smith预估器。

如何引用

顶部

布克佐拉(Boukezzoula)、雷达(Reda)、加利切特(Galichet)、西尔维(Sylvie)和福洛伊(Fouloy)、劳伦特(Laurent)。“模糊反馈线性化控制器及其与模糊非线性内模控制结构的等价性。”国际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杂志17.2 (2007): 233-248. <http://eudml.org/doc/207834>.

@第{Boukezzoula2007条,
abstract={本文使用模糊建模方法研究具有稳定动力学的非线性系统的逆控制问题。实际上,基于模糊系统逼近任何非线性映射的能力,非线性系统用Takagi-Sugeno(TS)表示模糊系统,然后将其倒置以设计模糊控制器。作为所提出逆控制方法的应用,研究了两种常见的控制结构,即反馈线性化和非线性内模控制(NIMC)。此外,本文指出,在某些条件下,这两种控制结构是等价的,并且在存在时滞的情况下自然实现Smith预估器。},
author={Boukezzoula、Reda、Galichet、Sylvie、Fouloy、Laurent},
journal={国际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杂志},
关键词={模糊控制;内模控制;逆控制;反馈线性化},
语言={eng},
数字={2},
页数={233-248},
title={模糊反馈线性化控制器及其与模糊非线性内模控制结构的等价性},
url={http://eudml.org/doc/207834},
体积={17},
年份={2007},
}

TY-JOUR公司
AU-雷达Boukezzoula
澳大利亚-加利切特,西尔维
AU-劳伦特·福洛伊
TI-模糊反馈线性化控制器及其与模糊非线性内模控制结构的等价性
JO-国际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杂志
2007年上半年
VL-17
IS-2
SP-233型
EP-248型
本文用模糊建模方法研究了具有稳定动力学的非线性系统的逆控制问题。事实上,基于模糊系统逼近任何非线性映射的能力,非线性系统由Takagi-Sugeno(TS)模糊系统表示,然后将其反转以设计模糊控制器。作为所提出逆控制方法的应用,研究了两种常见的控制结构,即反馈线性化和非线性内模控制(NIMC)。此外,本文指出,在某些条件下,这两种控制结构是等效的,并且在存在时间延迟的情况下自然实现Smith预测器。
洛杉矶-eng
KW——模糊控制;内部模型控制;逆控制;反馈线性化
UR-(欧元)http://eudml.org/doc/207834
急诊室-

工具书类

顶部
  1. Babuska R.(1998):控制的模糊建模多德雷赫特:Kluwer学术出版社。 
  2. 保明·G、京平·J、彭生·S和祥恒·W(2002):开关磁阻电机的非线性内模控制IEEE传输。电力电子。,第17卷,第3期,第379-388页
  3. Baranyi P.、Bavelaar I.、Babuska R.、Koczy L.T.、Tli A.和Verbruggen H.B.(1998):反转语言模糊模型的方法国际系统科学杂志。,第29卷,第7期,第711-721页Zbl1090.93539号
  4. Boukezzoula R.、Galichet S.和Fouloy L.(2001):模糊非线性自适应内模控制(FNAIMC)欧洲。J.控制。,第7卷,第5期,第523-540页Zbl1293.93477号
  5. Boukezzoula R.、Galichet S.和Fouloy L.(2003):非线性内模控制:基于逆模型的模糊控制的应用IEEE传输。模糊系统。,第11卷,第6期,第814-829页Zbl1293.93477号
  6. Boukezzoula R.、Galichet S.和Fouloy L.(2004):一类非线性系统的基于观测器的模糊自适应控制:机器人手腕的实时实现IEEE传输。合同。系统。技术。,第12卷,第3期,第340-351页
  7. Boukezzoula R.、Fouloy L.和Galichet S.(2006):区间模糊系统的逆控制器设计IEEE传输。模糊系统。,第14卷,第1期,第111-124页
  8. Cabrera J.B.D和Narendra K.S.(1999):基于逆控制的神经网络跟踪应用问题IEEE传输。自动化。控制。,第44卷,第11期,第2007-2027页Zbl0955.93022号
  9. Chen F.C.和Khalil H.K.(1995):使用神经网络对一类非线性离散时间系统进行自适应控制IEEE传输。自动化。控制。,第40卷,第5期,第791-801页Zbl0925.93461号
  10. Devanathan R.、Rahman F.和Kuanyi Z.(2000):非线性对象线性化控制的神经网络方法IEEE传输。Ind.Electron公司。,第47卷,第2期,第470-477页
  11. Economou C.G.、Morari M.和Palsson B.O.(1986):内部模型控制5。扩展到非线性系统工业工程化学。程序。设计。Dev.,第25卷,第5期,第403-409页
  12. Fang W.和Rad A.B.(2000):模糊自适应内模控制IEEE传输。Ind.Electron公司。,第47卷,第1期,第193-202页
  13. Fouloy L.、Boukezzoula R.和Galichet S.(2006):模糊控制的教育工具IEEE传输。模糊系统。,第14卷,第2期,第217-221页
  14. Galichet S.、Boukezzoula R.和Fouloy L.(2004):具有单点结果的可分解模糊系统的显式分析公式和精确反演模糊集系统。,第146卷,第3期,第421-436页Zbl1054.93012号
  15. Hunt K.J.和Sbarbaro D.(1991):非线性内部模型控制的神经网络IEE程序。D、 第138卷,第5期,第431-438页Zbl0755.93034号
  16. Jagannathan S.(1998):持续激励下反馈线性化离散动态系统的自适应模糊逻辑控制自动化。,第34卷,第11期,第1295-1310页Zbl0942.93019号
  17. Jagannathan S.(1999):激励持续性下反馈线性化非线性系统的离散CMAC NN控制IEEE传输。神经网络。,第10卷,第1期,第128-137页
  18. Johansen T.A.和Foss B.A.(1995):使用状态分解识别非线性系统结构和参数自动化。,第31卷,第2期,第321-326页兹比尔0825.93114
  19. Kambhampati C.、Mason J.和Warwick K.(2000):非线性系统的稳定一步预测控制自动化。,第36卷,第4期,第485-495页Zbl0984.93040号
  20. Kang H.J.、Kwon C.、Lee H.和Park M.(1998):模糊反馈线性化调节器的鲁棒稳定性分析和设计方法IEEE传输。模糊系统。,第6卷,第4期,第464-472页
  21. Knospe C.R.和Lindlau J.D.(2000):带电压控制的主动轴承反馈线性化IEEE传输。合同。系统。技术。,第10卷,第1期,第21-31页
  22. Kwanghee N.(1999):使用径向基函数网络稳定反馈线性化系统。自动化。控制。,第44卷,第5期,第1026-1031页Zbl0956.93011号
  23. Leland R.P.(1998):模糊不确定性系统的反馈线性化控制设计IEEE传输。模糊系统。,第6卷,第4期,第492-503页
  24. Li H-X和Deng H.(2006):未知非线性离散过程的基于近似内部模型的神经控制IEEE传输。神经网络。,第17卷,第3期,第659-670页
  25. 廖华英和陈文思(1997):使用色散函数确定NARMA模型中的非线性延迟元素IEEE传输。Instrum公司。测量。,第46卷,第4期,第68-872页
  26. Lightbody G.和Irwin G.W.(26):基于嵌入式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控制结构IEEE传输。神经网络。,第8卷,第3期,第553-567页
  27. Morari M.和Zafiriou E.(1989):稳健过程控制新泽西州恩格尔伍德克利夫斯:普伦蒂斯·霍尔。 Zbl0728.93031号
  28. Mizumoto M.(1993):产品和肉汁方法下的模糊控制和新的模糊控制方法,In:模糊控制系统(A.Kandel和G.Langholz编辑)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CRC出版社,第276-294页
  29. Nahas E.P.、Henson M.A.和Seborg D.E.(1992):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内部模型控制策略计算。化学。《工程》,第16卷,第12期,第1039-1057页
  30. Nakoula Y.,Galichet S.和Fouloy L.(1997):模糊语言模型结构和参数识别的学习方法,In:模糊模型识别的选择方法(H.Hellendorn和D.Driankov,Eds.)柏林:施普林格出版社,第28-319页Zbl0890.93030号
  31. Narendra K.S.和Mukhopadhyay S.(1997):使用神经网络和近似模型的自适应控制IEEE传输。神经网络。,第8卷,第3期,第475-485页
  32. Narendra K.S.和Parthasarathy K.(1990):使用神经网络识别和控制动力系统IEEE传输。神经网络。,第1卷,第1期,第4-27页
  33. Park S.和Han T.(2000):模糊化神经网络的迭代反演IEEE传输。模糊系统。,第8卷,第3期,第266-280页
  34. 竞争对手I.和Personnaz L.(2000):使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内部模型控制:应用于延迟过程和设计问题IEEE传输。神经网络。,第11卷,第1期,第80-90页
  35. Rovatti R.(1998):在Sobolev范数中作为通用逼近器的模糊分段多线性和分段线性系统IEEE传输。模糊系统。,第6卷,第2期,第23-249页
  36. Slotine J.J.和Li W.(1991):应用非线性控制新泽西州恩格尔伍德克利夫斯:普伦蒂斯·霍尔。 Zbl0753.93036号
  37. Sugeno M.(1999):关于用模糊规则表示的具有单一结果的模糊系统的稳定性IEEE传输。模糊系统。,第7卷,第2期,第201-224页
  38. 王丽霞(1993):非线性系统的稳定自适应模糊控制IEEE传输。模糊系统。,第1卷,第2期,第146-155页
  39. 王丽霞(1994):自适应模糊系统与控制。设计和稳定性分析新泽西州恩格尔伍德悬崖:普伦蒂斯·霍尔。 
  40. Ying H.和Chen G.(1997):一些典型模糊系统作为泛逼近器的必要条件自动化。,第33卷,第7期,第1333-1338页Zbl0885.93035号
  41. Ying H.(1999):一般Takagi-Sugeno模糊动态系统的分析分析和反馈线性化跟踪控制IEEE传输。系统。人类网络。,C部分:申请。修订版,第29卷,第1期,第290-298页
  42. 曾小杰和辛格M.G.(1996a):模糊系统的分解性质及其应用IEEE传输。模糊系统。,第4卷,第2期,第149-165页
  43. Zeng X.J.和Singh M.G.(1996b):作为函数逼近器的模糊系统的逼近精度分析IEEE传输。模糊系统。,第4卷,第1期,第44-63页

EuDML文件中的引文

顶部
  1. Jimoh Olarewaju Pedro,Olurotimi Akintund Dahunsi,基于神经网络的伺服液压车辆悬架系统反馈线性化控制
  2. Xu Dezhi,Bin Jiang,Peng Shi,非线性执行器故障估计观测器:基于T-S模糊模型的逆系统方法
  3. 童少成,刘长良,李永明,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模糊滤波器输出反馈控制
  4. 童少成,杨耿矫,张伟,基于观测器的时滞模糊系统传感器故障容错控制
  5. ukasz Bartczuk,Andrzej Przyby,Krzysztof Cpa,基于模糊规则的动态系统非线性建模新方法

要在页面上嵌入这些注释,请在希望注释出现的页面上包含以下JavaScript代码。

只有小部件的控件将以您选择的语言显示。注释将以其创作语言显示。

告诉小部件每页要显示多少注释。您可以使用下一个和上一个控件循环查看其他注释。

    
                

注意:最佳实践建议在结束之前放置JavaScript代码</body>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