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莱布尼茨小说的双轨描写。 (英语) Zbl 1530.01010号

作者讨论了34篇参考文献的内容,所有这些参考文献都涉及所谓“莱布尼茨小说”的一个有意义的概念。该讨论以“Alice vs.Bob”的方式进行。
为了处理内容,我提到了章节的标题,将细节留给读者:
1
引言;
2
法律和法律拟制;
三。
提及违反欧几里得V.4;
4
小说、有用的小说和有根据的小说;
5
无限基数和无限量;
6
从莱布尼茨到斯科利姆的有界无穷大;
7
莱布尼茨对伯努利级数推论的反驳;
8
数学可能性;
9
A轨道和B轨道。
“A线和B线”部分是对早期部分的一个非常简明的调查。其运行如下:
“Alice(A)和Bob(B)在关于莱布尼茨虚构量(如无穷小及其倒数)的解释的学术辩论中,代表了一对对立的描述。
在A-track阅读中,这些量就像违反部分完整公理的无限整体一样,是相互矛盾的概念;描述它们的“虚构实体”一词隐含着矛盾。因此,这种解读否定了微积分的基础是无穷小;使用它们的公式仅仅是修辞格,缩写为阿基米德展开式。
在B轨道阅读中,莱布尼茨认为矛盾的只是无限整体(涉及与部分整体公理的矛盾),而不是无限和无穷小量。后者是有用且有充分根据的虚构作品,涉及对阿基米德属性的侵犯。它们作为数学实体的合法性来源于它们的一致性,这是希尔伯特形式主义的早期形式。”

MSC公司:

01A45号 17世纪数学史
01A50号 18世纪数学史
01A60型 20世纪数学史
00分30秒 数学哲学
03年05月 逻辑和基础的哲学和批判性方面
03C62号 算术和集合论模型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参考文献:

[1] R.Arthur(翻译)。连续体迷宫。关于连续体问题的著作,1672-1686年。G.W.莱布尼茨。耶鲁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Arthur,R.,莱布尼茨的同步数学无穷小,精确科学历史档案,67,5,553-593(2013)·Zbl 1273.01021号 ·doi:10.1007/s00407-013-0119-z
[3] Bair,J。;Błaszczyk,P。;伊利·R。;Heinig,P。;Katz,M.,莱布尼茨的有根有据的小说及其解读,《Mat.Stud.》,49,2,186-224(2018)·doi:10.15330/ms.49.2.186-224
[4] Bair,J。;Błaszczyk,J。;伊利·R。;M.卡茨。;Kuhlemann,K.,《莱布尼兹微积分程序:三种现代框架中的描述》,英国J.Hist出版社。数学。,36, 3 (2021) ·Zbl 1528.01008号 ·doi:10.1080/26375451.2020.1851120
[5] E.主教。《初等微积分复习》,作者:H.Jerome Keisler。牛。阿默尔。数学。《刑法典》第83卷(1977年),第205-208页。
[6] O.Esquisabel和F.Raffo Quintana。虚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莱布尼茨作品中的三种数学虚构。《精确科学史档案》,2021年。doi:10.1007/s00407-021-00277-0·Zbl 1484.01005号
[7] C.格哈特(编辑)。莱布尼泽斯的数学Schriften。A.Asher,1850-1863年。
[8] 石黑浩,《莱布尼茨的逻辑和语言哲学》(1990),剑桥大学出版社
[9] 卡诺维,V。;Katz,K。;M.卡茨。;Schaps,M.,《证明与报应,或:为什么Sarah不能接受极限》,《科学基础》,20,1,1-25(2015)·Zbl 1368.00021号 ·doi:10.1007/s10699-013-9340-0
[10] B.卡茨。;M.卡茨。;Sanders,S.,当代数学危机的脚注,Historia Mathematica,45,2,176-181(2018)·Zbl 1392.01019号 ·doi:10.1016/j.hm.2018.03.002
[11] Katz,K。;Katz,M.,《经典数学中的意义:它与直觉主义不一致吗?》?,Intellectica,56,2,223-302(2011)
[12] Katz,M.,《数学征服者、Unguru极性和历史任务》,《人文数学杂志》,第10期,第1475-515页(2020年)·Zbl 1522.01104号 ·doi:10.5642/jhummath.202001.27
[13] M.卡茨。;Sherry,D.,《莱布尼茨的无穷小:它们的虚构性,它们的现代实现,以及从伯克利到罗素和其他地方的敌人》,Erkentnis,78,3,571-625(2013)·Zbl 1303.01012号 ·doi:10.1007/s10670-012-9370-y
[14] R.凯伊。皮亚诺算法模型。牛津逻辑指南15。牛津大学出版社,1991年·Zbl 0744.03037号
[15] G.W.莱布尼茨。Elementa nova matheosos universalis(1683)。莱布尼茨[21](A.VI.4A.513-524)。
[16] G.W.莱布尼茨。致医院的信,1695年6月14/24日。见[7],第一卷,第287-289页。
[17] G.W.莱布尼茨。非零反应使Dn困难。贝尔纳多·尼文提特(Bernardo Niewentiit)围绕着微分法和无穷小格言。行动。博学。嘴唇。(1695). 见[7],第五卷,第320-328页。Marc Parmentier的法语译本见[23,第316-334]页。
[18] G.W.莱布尼茨。1699年2月24日至3月6日致Johann Bernoulli的信。A.III,8 N.17。见[7],第三卷,第574-576页(根据草案,报告日期为1699年2月21日)。翻译于[22],第513-514页。
[19] G.W.莱布尼茨。1702年2月2日致瓦里农的信。见[7],第四卷,第91-95页。
[20] G.W.莱布尼茨。《死亡哲学》Schriften von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7卷),C.Gerhardt编辑。魏德曼,1875-1890年。根据卷和页引用。
[21] G.W.莱布尼茨。Sämtliche Schriften und Briefe公司。Akademie,1923年-(引用为A.系列,卷,页)。请参见https://leibnizedition.de。
[22] G.W.莱布尼茨。哲学论文和信件,第二版。《综合历史图书馆》第2卷,Leroy E.Loemker编辑和翻译。Kluwer学术出版社,1989年。
[23] G.W.莱布尼茨。计算差异诞生。26《知识学报》。翻译自拉丁文,附有马克·帕门蒂尔的介绍和注释。米歇尔·塞雷斯(Michel Serres)作了前言。数学。《图书馆哲学J·弗林》,巴黎,1989年·Zbl 1315.01067号
[24] G.W.莱布尼茨。《循环求积算术,椭圆与夸张》,马克·帕门蒂尔编辑和翻译。Eberhard Knobloch编辑的拉丁文本。J.Vrin,2004年·Zbl 1315.01068号
[25] G.W.莱布尼茨和S.克拉克,《通信》,罗杰·阿里奥编辑并介绍。哈克特出版公司,2000年。
[26] G.W.莱布尼茨。哲学家施里芬1663-1672,第二级,海因里希·舍佩斯和威利·卡比茨编辑。De Gruyter,2012年·Zbl 0925.01035号
[27] Mahnke,D.,Leibniz als Begründer der symbarichen Mathematik,Isis,9,2,279-293(1927)·doi:10.1086/358472
[28] D.拉宾。莱布尼茨对不可分割方法或如何用不可能的概念进行推理的严格基础。文森特·朱利安(Vincent Jullien)编辑的《十七世纪的可食性回顾》(In Thventh Century Indivisibles Revisited),第347-364页。科学网络。历史研究,第49卷。Birkhäuser,2015年·Zbl 1326.01030号
[29] 拉宾,D。;Arthur,R.,Leibniz的同步数学无穷小II:它们的存在、使用及其在微分学证明中的作用,《精确科学史档案》,74,401-443(2020)·Zbl 1448.01009号 ·doi:10.1007/s00407-020-00249-w
[30] E.Recasens公司。萨拉戈萨的重心最小值,重心几何的早期版本。精确科学史档案46:4(1994),285-320·Zbl 0799.01014号
[31] Sanders,S.,《反形式主义》16,Synthese,197,2497-544(2020)·Zbl 1475.03045号 ·doi:10.1007/s11229-017-1322-2
[32] D.Sherry和M.Katz。无限的小动物、想象、理想和虚构。莱布尼塔纳研究所44:2(2012),166-192。http://www.jstor.org/stable/43695539。
[33] T.斯科勒姆。Unmöglichkeit einer vollständigen Charakterisierung der Zahlenreihe mittels eines endlichen公理系统。挪威Mat.Forenings Skr.,II。序列号。编号1/12(1933),73-82·Zbl 0007.19305号
[34] van Atten,M.,关于莱布尼茨反对无限整体的论点的注释,《英国哲学史杂志》,19,1,121-129(2011)·doi:10.1080/09608788.2011.533015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