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控制论体现和自主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 (英语) Zbl 1183.93004号

摘要:本文旨在发展自主性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它显示了自主如何促进设计过程,如何通过设计过程增强自主性,以及自主认知系统中预期和面向未来的表征内容的出现如何提供加强其自主性和设计过程所需的功能,自主认知系统有目的地参与其中。
首先,将确定设计过程和参与其中的认知系统的基本特征。然后,将尝试证明增强的二阶控制论框架满足这些特征的能力。接下来,对该框架下的设计过程进行了分析描述,并对各自的含义进行了批判性讨论。
自主性的作用对设计过程至关重要,因为自主性似乎是认知系统参与设计过程的主要动机和目标。只要考虑到自组织系统的结构和交互方面,二阶控制论框架适合分析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二阶控制论框架下对复杂设计过程进行建模,指出自主认知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可以在多个层面上提供有用的见解,从纯粹的理论(即更好地理解设计过程和每种创造性培养的条件)到纯粹的技术(即设计具有设计能力的人工智能体)。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试图在二阶控制论的框架下分析设计过程,试图从自主认知系统的角度分析和解释这种过程的出现。这就产生了一些有趣的影响,涉及到设计过程的性质,以及其出现和演变的“机制”,涉及到参与自治系统的特征。

MSC公司:

93A10号 一般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rnellos,A.、Spyrou,T.和Darzentas,J.(2007),“探索设计过程中的创造力:系统-符号学视角”,《控制论与人类认知》,第14卷第1期,第37-64页·Zbl 1183.93004号
[2] 内政部:10.1002/sres.3850060403·doi:10.1002/sres.3850060403
[3] DOI:10.1002/(SICI)1099-1743(199805/06)15:3<161::AID-SRES228>3.0.CO;2-0 ·doi:10.1002/(SICI)1099-1743(199805/06)15:3<161::AID-SRES228>3.0.CO;2-0
[4] 内政部:10.1080/09528139308953775·doi:10.1080/09528139308953775
[5] Bickhard,M.H.(2000),“自主、功能和表征”,《通信与认知——人工智能》,第17卷第3/4期,第111-31页。
[6] Christensen,W.D.和Hooker,C.A.(2000),“自主系统中的预期:内含代理理论的基础”,《国际计算预期系统杂志》,第5卷,第135-54页。
[7] Christensen,W.D.和Hooker,C.A.(2002),“自我导向代理人”,收录于MacIntosh,J.(编辑),自然主义进化与意向性,加拿大哲学杂志,第27卷,第19-52页,特别补充。
[8] 内政部:10.1007/BF01063896·文件编号:10.1007/BF01063896
[9] 数字对象标识码:10.1063/1.58240·doi:10.1063/1.58240
[10] 内政部:10.1111/j.1749-6632.2000.tb06287.x·doi:10.1111/j.1749-6632.2000.tb06287.x
[11] Collier,J.(2002),“什么是自治?”,《国际计算预期系统杂志》,第12卷,第212-21页。
[12] Collier,J.和Muller,S.(1998),“自然层次结构中出现的动力学基础”,载于Farre,G.和Oksala,T.(编辑),《涌现、复杂性、层次和组织,ECHO III会议论文选编》,马萨诸塞州斯堪的纳维亚理工学院91(Finish Academy of Technology)。
[13] DOI:10.1016/S0142-694X(03)00039-5·doi:10.1016/S0142-694X(03)00039-5
[14] Fuchs,C.(2003),“合作与自我组织”,tripleC,第1卷第1期,第1-52页。
[15] Glanville,R.(2001),“(控制论)沉思:构建我的控制论世界”,《控制论与人类认知》,第8卷第1/2期,第141-50页。
[16] 内政部:10.1108/03684920410556016·doi:10.1108/03684920410556016
[17] 数字对象标识码:10.1016/S0142-694X(98)00035-0·doi:10.1016/S0142-694X(98)00035-0
[18] 内政部:10.1162/07479360152383796·doi:10.1162/07479360152383796
[19] DOI:10.1002/sres.442·doi:10.1002/sres.442
[20] Luhmann,N.(1995),“为什么是‘系统理论’”,《控制论与人类认知》,第3卷第2期,第3-10页。
[21] DOI:10.1006/brcg.1997.0909·doi:10.1006/brcg.1997.0909
[22] Nadin,M.(2000年),“预测:一种可怕的计算”,《国际计算杂志预测系统》,第6卷,第3-47页。
[23] DOI:10.1207/s15516709cog0402_2·doi:10.1207/s15516709cog0402_2
[24] DOI:10.1002/(SICI)1099-1735(199609)13:3<371::AID-SRES95>3.0.CO;2-U型·doi:10.1002/(SICI)1099-1735(199609)13:3<371::AID-SRES95>3.0.CO;2-U型
[25] 内政部:10.1162/1064546041255584·doi:10.1162/1064546041255584
[26] von Foerster,H.(1969年),“什么是记忆,它可以事后诸葛亮?”,Bogoch,S.(Ed.),《第三届国际会议论文集:脑科学的未来》,纽约州纽约市,第19-64页,再版于von Foerster,H.(2003),第101-132页·doi:10.1007/978-1-4899-6323-9_2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