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阶张量近似的贝叶斯框架中的交替线性方案。 (英语) Zbl 1489.15038号

摘要:多路数据通常以张量格式自然出现,可以用低阶张量分解近似表示。这很有用,因为可以大大降低复杂性,并且可以促进大规模数据集的处理。本文通过求解贝叶斯推理问题,找到给定张量的低秩表示。这是通过将整个推理问题划分为子问题来实现的,在这些子问题中,我们一次依次推断一个张量分解分量的后验分布。这导致了对众所周知的迭代算法交替线性方案(ALS)的概率解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考虑测量噪声,以及结合特定应用的先验知识和低阶张量估计的不确定性量化。为了从张量分解分量的后验分布计算低秩张量估计,我们提出了一种以张量序列格式执行无迹变换的算法。

MSC公司:

15A69号 多线性代数,张量演算
93E24型 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小二乘法及其相关方法
15A23型 矩阵的因式分解
90C06型 数学规划中的大尺度问题
62C10个 贝叶斯问题;贝叶斯过程的特征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参考文献:

[1] K.Batselier、Z.Chen和N.Wong,MIMO-Volterra系统的张量网络交替线性方案,Automatica J.IFAC,84(2017),第26-35页·Zbl 1376.93032号
[2] K.Batselier和N.Wong,一个构造性任意度Kronecker乘积,Numer。线性代数应用。,24(2017),2009年2月·Zbl 1424.15045号
[3] C.F.Caiafa和A.Cichocki,使用多路投影对张量进行稳定、稳健和超快速重建,IEEE Trans。信号处理。,63(2015),第780-793页·Zbl 1394.94096号
[4] J.D.Carroll和J.J.Chang,通过“Eckart-Young”分解的n向泛化分析多维尺度中的个体差异,《心理测量学》,35(1970),第283-319页·Zbl 0202.19101号
[5] C.Chen、K.Batselier、C.-Y.Ko和N.Wong,支持张量训练机,《国际神经网络联合会议论文集》,IEEE,2019,第1-8页。
[6] L.Cheng,Y.-c.Wu,和H.V.Poor,带正交因子的概率张量正则多元分解,IEEE Trans。信号处理。,65(2017),第663-676页·Zbl 1414.94116号
[7] W.Chu和Z.Ghahramani,不完全多维阵列的概率模型,J.Mach。学习。Res.,5(2009),第89-96页。
[8] A.Cichocki、N.Lee、I.V.Oseledets、A.-H.Phan、Q.Zhao和D.P.Mandic,降维和大规模优化的张量网络,第1部分:发现的低秩张量分解。趋势马赫数。学习。,9(2016),第249-429页·Zbl 1364.68320号
[9] A.Cichocki、A.-H.Phan、Q.Zhao、N.Lee、I.V.Oseledets、M.Sugiyama和D.P.Mandic,《降维和大规模优化张量网络:第2部分应用和未来展望》,发现。趋势马赫数。学习。,9(2017年),第431-673页·Zbl 1376.68123号
[10] N.Cohen、O.Sharir和A.Shashua,《深度学习的表达能力:张量分析》,J.Mach。学习。Res.,49(2016),第698-728页。
[11] P.Comon、X.Luciani和A.de Almeida,《张量分解、交替最小二乘和其他故事》,J.Chemom。,23(2009年),第393-405页。
[12] S.V.Dolgov和D.Savostyanov,高维线性系统的交替最小能量方法,SIAM J.Sci。计算。,36(2014),第A2248-A2271页,https://doi.org/10.1137/10953289。 ·Zbl 1307.65035号
[13] G.Favier、A.Y.Kibangou和T.Bouilloc,使用Volterra-PARAFAC模型进行非线性系统建模和识别,国际。J.改编。控制信号处理。,26(2012),第30-53页·Zbl 1263.93227号
[14] L.Grasedyck、M.Kluge和S.Kraömer,张量列格式中交替最小二乘张量补全的变体,SIAM J.Sci。计算。,37(2015),第A2424-A2450页,https://doi.org/10.1137/130942401。 ·Zbl 1327.15054号
[15] R.Harshman,《PARAFAC程序的基础:“解释性”多模态因子分析的模型和条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语音学工作论文》,16(1970),第1-84页。
[16] S.S.Haykin,卡尔曼滤波和神经网络,John Wiley&Sons,2001年。
[17] J.L.Hinrich、K.H.Madsen和M.Mörup,概率张量分解工具箱,马赫。学习。科学。技术。,1 (2020), 025011.
[18] J.L.Hinrich和M.Mörup,概率张量列分解,《第27届欧洲信号处理会议论文集》,IEEE,2019年,第1-5页。
[19] P.D.Hoff,等变和无标度塔克分解模型,贝叶斯分析。,11(2016),第627-648页·Zbl 1359.62221号
[20] S.Holtz和T.Rohwedder,R.Schneider,张量列格式张量优化的交替线性方案,SIAM J.Sci。计算。,34(2012),第A683-A713页,https://doi.org/10.1137/100818893。 ·Zbl 1252.15031号
[21] P.A.Izmailov、A.V.Novikov和D.A.Kropotov,通过张量列分解产生数十亿诱导输入的可缩放高斯过程,《第二十届国际人工智能与统计会议论文集》,Proc。机器。学习。2018年第84号决议,第726-735页。
[22] S.J.Julier和J.K.Uhlmann,《无中心滤波和非线性估计》,Proc。IEEE,92(2004),第401-422页。
[23] T.G.Kolda和B.W.Bader,张量分解和应用,SIAM Rev.,51(2009),第455-500页,https://doi.org/10.1137/07070111X。 ·Zbl 1173.65029号
[24] J.Nocedal和S.J.Wright,《数值优化》,第二版,Springer,纽约,2006年·Zbl 1104.65059号
[25] A.Novikov、D.Podoprikhin、A.Osokin和D.Vetrov,《神经网络张力化》,载于《第28届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国际会议论文集》,2015年,第442-450页。
[26] I.V.Oseledets,使用张量分解的2d x 2d矩阵近似,SIAM J.矩阵分析。申请。,31(2010),第2130-2145页,https://doi.org/10.1137/090757861。 ·Zbl 1200.15005号
[27] I.V.Oseledets,张量-应变分解,SIAM J.Sci。计算。,33(2011),第2295-2317页,https://doi.org/10.1137/090752286。 ·Zbl 1232.15018号
[28] I.V.Oseledets和S.Dolgov,TT格式中线性系统和矩阵反演的解决方案,SIAM J.Sci。计算。,34(2012),第A2718-A2739页,https://doi.org/10.1137/10833142。 ·Zbl 1259.65071号
[29] P.Rai、Y.Wang和L.Carin,《利用特征和网络进行概率张量分解》,《全国人工智能会议论文集》,2015年第4卷,第2942-2948页。
[30] P.Rai,Y.Wang,S.Guo,G.Chen,D.Dunson,L.Carin,不完全多路张量的可伸缩贝叶斯低阶分解,《第31届机器学习国际会议论文集》,2014年第5卷,第3810-3820页。
[31] T.Rohwedder和A.Uschmajew,关于张量列格式凸问题优化交替格式的局部收敛性,SIAM J.Numer。分析。,51(2013),第1134-1162页,https://doi.org/10.1137/10857520。 ·Zbl 1273.65088号
[32] S.Sa¨rkka¨,《贝叶斯滤波与平滑》,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2013年·Zbl 1274.62021号
[33] U.Schollwo­ck,《矩阵乘积态时代的密度矩阵重整化群》,《物理学年鉴》,326(2011),第96-192页·Zbl 1213.81178号
[34] N.D.Sidiropoulos、L.De Lathauwer、X.Fu、K.Huang、E.E.Papalexakis和C.Falowsos,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的张量分解,IEEE Trans。信号处理。,65(2017),第3551-3582页·Zbl 1415.94232号
[35] M.Signoretto、L.De Lathauwer和J.A.Suykens,张量数据分析的基于核的框架,神经网络。,24(2011),第861-874页·Zbl 1250.68229号
[36] Q.Song、H.Ge、J.Caverley和X.Hu,大数据分析中的张量补全算法,ACM Trans。知识。发现。数据,13(2019),6。
[37] L.R.Tucker,《关于三模式因子分析的一些数学注释》,《心理测量学》,31(1966),第279-311页。
[38] L.Xiong,X.Chen,T.-K.Huang,J.Schneider,J.G.Carbonell,《基于贝叶斯概率张量分解的时间协同过滤》,第十届SIAM国际数据挖掘会议论文集,SIAM,2010年,第211-222页,https://doi.org/10.1137/1.9781611972801.19。
[39] 徐振华,严凤,齐勇,多路数据分析的贝叶斯非参数模型,IEEE Trans。模式分析。机器。智力。,37(2015),第475-487页。
[40] Q.Zhao,L.Zhang和A.Cichocki,多维结构化数据分类的张量-变量高斯过程,第27届AAAI人工智能会议论文集,AAAI 2013,第1041-1047页。
[41] Q.Zhao,L.Zhang和A.Cichocki,不完全张量的贝叶斯CP因式分解与自动秩确定,IEEE Trans。模式分析。机器。智力。,37(2015),第1751-1763页。
[42] Q.Zhao,L.Zhang和A.Cichocki,《降维和张量完成的贝叶斯稀疏塔克模型》,预印本,https://arxiv.org/abs/1505.02343,2015年。
[43] Q.Zhao,G.Zhou,L.Zhang,A.Cichocki,and S.I.Amari,不完全多路数据的Bayesian稳健张量因式分解,IEEE Trans。神经网络。学习。系统。,27(2016),第736-748页。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