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具有动态复用顺序的有限反馈SDMA方案。 (英语) 兹比尔1190.93033

摘要:在有限反馈SDMA方案中使用固定数量的有源波束通常会在稀疏网络中导致严重的用户间干扰。为了在复用增益和用户间干扰之间取得良好的折衷,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有限反馈SDMA方案,该方案采用可变数量的有源波束,即动态复用顺序。提出的两种传输方案包括修改传统反馈信息和开发两种基于可能用户干扰的最大似然(ML)估计的新型调度算法。更具体地说,最大似然估计利用反馈部分瞬时信道状态信息(CSI)和长期信道相关性的组合,这两种新的调度算法以最大化估计总吞吐量为准则选择有源波束子集和用户组。仿真结果表明,在稀疏网络中,所提出的SDMA方案在总吞吐量方面明显优于一些传统方案,并且反馈开销相当。

MSC公司:

93B52号 反馈控制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C.K.Au-Yeung,S.Y.Park,D.J.Love,《反馈有限的简单多用户和单用户双模下行链路系统》,Proc。IEEE全球电信会议(2007年GLOBCOM),第3791–3795页
[2] M.Costa,在脏纸上写字。IEEE传输。Inf.理论29(3),439–441(1983)·Zbl 0504.94027号 ·doi:10.1109/TIT.1983.1056659
[3] P.Ding,D.J.Love,M.D.Zoltowski,有限反馈的多天线广播频道,Proc。IEEE国际Conf.Acust。,语音、信号处理(2006),第14-19页·Zbl 1391.94670号
[4] D.Gesbert,L.Pittman,M.Kountouris,多用户MIMO网络中的传输相关辅助调度,收录于Proc。IEEE国际Conf.Acust。,语音,信号处理,第4卷(2006),第IV-249–IV-252页
[5] D.Hammarwall,M.Bengtsson,B.Ottersten,通过瞬时信道范数反馈获取空间选择性传输的部分CSI。IEEE传输。信号处理。56(3), 1188–1204 (2008) ·Zbl 1390.94752号 ·doi:10.1109/TSP.2007.907895
[6] D.Hammarwall,M.Bengtsson,B.Ottersten,《利用SDMA系统中信道范数反馈提供的空间信息》。IEEE传输。信号处理。56(7), 3278–3293 (2008) ·兹比尔139094205 ·doi:10.1010/TSP.2008.920484
[7] K.Huang,J.G.Andrews,R.W.Heath,《有限反馈SDMA下行链路的正交波束形成》,摘自Proc。国际Conf.Acust。,语音、信号处理(2007),第97–100页
[8] Y.Huang,L.Yang,J.Liu,多用户MIMO通信系统下行链路的有限反馈SDMA。EURASIP J.高级信号处理。(2008) ·Zbl 1152.94368号
[9] IEEE 802.20 C802.20-06-04,第12部分:预编码和SDMA码本,2006年1月
[10] N.Jindal,MIMO广播有限速率反馈信道。IEEE传输。《信息论》52(11),5045–5060(2006)·Zbl 1320.94051号 ·doi:10.1109/TIT.2006.883550
[11] T.-S.Kang,H.-M.Kim,正交随机波束形成的最佳波束子集和用户选择。IEEE通信。莱特。12(9), 1–3 (2008) ·doi:10.1109/LCOMM.2008.071450
[12] T.-S.Kang,H.-M.Kim,《基于波束子集选择的高效随机波束形成方法》。IEEE国际会议个人、室内和移动无线电通信。(PIMRC'07)(2007年),第1-5页
[13] S.Serbetli,A.Yener,多用户MIMO系统的收发器优化。IEEE传输。信号处理。52(1), 214–226 (2004) ·Zbl 1109.68379号 ·doi:10.1109/TSP.2003.819988
[14] M.Sharif,B.Hassibi,关于带有部分侧边信息的MIMO广播频道的容量。IEEE传输。《信息论》51(2),506–522(2005)·兹比尔1283.94009 ·doi:10.1109/TIT.2004.840897
[15] Q.H.Spencer,A.L.Swindlehurst,M.Haardt,多用户MIMO信道下行链路空间复用的迫零方法。IEEE传输。信号处理。52(2), 461–471 (2004) ·Zbl 1369.94294号 ·doi:10.1109/TSP.2003.821107
[16] A.Tarighat,M.Sadek,A.H.Sayed,《基于最大信噪比的下行MIMO信道多用户波束形成方案》,Proc。国际Conf.Acust。,语音、信号处理(2005),第1129–1132页
[17] P.Viswanath,D.N.C.Tse,R.Laroia,使用哑天线的机会主义波束形成。IEEE传输。《信息论》48(6),1277–1294(2002)·Zbl 1061.94505号 ·doi:10.1109/TIT.2002.1003822
[18] J.Wagner,Y.-C.Liang,R.Zhang,关于随机波束形成中多用户分集和空间复用增益的平衡。IEEE传输。电线。Commun公司。7(7), 2512–2525 (2008) ·doi:10.1109/TWC.2008.060111
[19] K.K.Wong,R.Murch,K.B.Letaief,多用户MIMO天线系统的联合信道对角化。IEEE传输。Wirel公司。Commun公司。2(4), 773–786 (2003) ·doi:10.1109/TWC.2003.814347
[20] T.Yoo,A.Goldsmith,《具有多用户分集的零频波束形成的最佳性》,摘自《Proc。IEEE国际协调委员会。(2005年国际商会),第542-546页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