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自适应控制器实现不确定神经网络中的簇同步。 (英语) 兹比尔1259.34041

本文考虑了“集群同步”,即一个单元网络,每个单元由一组低维常微分方程描述,分成几个集群,每个集群由完全同步的单元的子集组成。耦合项是“扩散的”,即当两个相关单元的行为相同时,耦合项为零。控制项被添加到动态中,强制任何指定的聚集状态具有全局吸引力。给出了数值结果来证明分析的正确性。作者似乎用“不确定”一词来表示他们的结果适用于整个系统类别,而不仅仅是一个特定的系统。

MSC公司:

34D06型 常微分方程解的同步
92B20型 生物研究、人工生命和相关主题中的神经网络
05年3月34日 涉及常微分方程的控制问题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Strogatz S.H.:探索复杂网络。《自然》410、268–276(2001)·Zbl 1370.90052号 ·doi:10.1038/35065725
[2] Albert R.,Barabsi A.L.:复杂网络的统计力学。修订版Mod。物理学。74, 47–97 (2002) ·Zbl 1205.82086号 ·doi:10.1103/RevModPhys.74.47
[3] 纽曼M.E.J.:复杂网络的结构和功能。SIAM版本45,167–256(2003)·Zbl 1029.68010号 ·doi:10.1137/S003614450342480
[4] Watts D.J.、Strogatz S.H.:小世界的集体动力。《自然》393、440–442(1998)·Zbl 1368.05139号 ·doi:10.1038/30918
[5] Mirollo R.E.、Strogatz S.H.:脉冲耦合生物振荡器的同步。SIAM J.应用。数学。50(6),1645-1662(1990)·Zbl 0712.92006号 ·doi:10.1137/015098
[6] Wei G.W.,Jia Y.Q.:基于同步的图像边缘检测。欧罗普提斯。莱特。59(6), 814–819 (2002) ·doi:10.1209/epl/i002-00115-8
[7] 谢庆霞,陈国荣,博尔特E.M.:混合混沌同步及其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数学。计算。模型35(1-2),145-163(2002)·Zbl 1022.37049号 ·doi:10.1016/S0895-7177(01)00157-1
[8] Yang T.,Chua L.O.:非线性动力系统的脉冲控制和同步以及在安全通信中的应用。国际J.Bifur。混沌7(3),645–664(1997)·Zbl 0925.93374号 ·doi:10.1142/S0218127497000443
[9] Boccaletti S.、Farini A.、Arecchi F.T.:用于安全通信的混沌自适应同步。物理学。修订版E 55(5),4979–4981(1997)·doi:10.1103/PhysRevE.55.4979
[10] Liao T.L.,Tsai S.H.: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及其在安全通信中的应用。混沌孤子分形11,1387–1396(2000)·Zbl 0967.93059号 ·doi:10.1016/S0960-0779(99)00051-X
[11] Cohen M.A.,Grossberg S.:竞争神经网络全局模式形成和并行存储的绝对稳定性。IEEE传输。系统。人类网络。13, 815–826 (1983) ·Zbl 0553.92009号 ·doi:10.1109/TSMC.1983.6313075
[12] Tank D.、Hopfield J.J.:简单神经优化网络:A/D转换器、信号决策电路和线性编程电路。IEEE传输。电路系统。33, 533–541 (1986) ·doi:10.1109/TCS.1986.1085953
[13] 霍普菲尔德J.:具有分级响应的神经元具有与两级神经元类似的集体计算特性。程序。美国国家科学院。科学。81, 3088–3092 (1984) ·Zbl 1371.92015年 ·doi:10.1073/pnas.81.10.3088
[14] Hodgkin A.L.,Huxley A.F.:膜电流的定量描述及其在神经传导和兴奋中的应用。《生理学杂志》。117, 500–544 (1952)
[15] Pecora L.M.,Carroll T.L.:同步耦合系统的主稳定函数。物理学。修订稿。80, 2109–2112 (1998) ·doi:10.1103/PhysRevLett.80.2109
[16] 陆伟,陈涛:耦合连接时滞神经网络的同步。IEEE传输。电路系统。I 512491–2503(2004年)·Zbl 1371.34118号 ·doi:10.1109/TCSI.2004.838308
[17] Wu C.W.,Chua L.O.:线性耦合动力系统阵列中的同步。IEEE传输。电路系统。I 42(8),430–447(1995)·Zbl 0867.93042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81.404047
[18] Lu W.,Chen T.:线性耦合常微分系统同步分析的新方法。《物理D》213214–230(2006)·Zbl 1105.34031号 ·doi:10.1016/j.physd.2005.11.009
[19] Wu C.W.:通过有向图耦合的非线性动力系统网络中的同步。非线性18,1057–1064(2005)·Zbl 1089.37024号 ·doi:10.1088/0951-7715/18/3/007
[20] Belykh V.,Belykh I.,Hasler M.:同步耦合混沌系统的连通图稳定性方法。《物理学D》195、159–187(2004)·Zbl 1098.82622号 ·doi:10.1016/j.physd.2004.03.012
[21] 刘欣,陈涛:具有非对称耦合矩阵的非线性耦合复杂网络的同步分析。物理A 387,4429–4439(2008)·doi:10.1016/j.physa.2008.03.005
[22] 李忠,陈国荣:不确定动态网络的鲁棒自适应同步。物理学。莱特。A 324166–178(2004年)·Zbl 1123.93316号 ·doi:10.1016/j.physleta.2004.02.058
[23] Liu,X.,Chen,T.:具有自适应耦合强度的相同神经网络和其他系统的同步。国际电路理论应用杂志。38, 631–648 (2010) ·Zbl 1202.94231号
[24] Yau H.T.,Lin J.S.,YAN J.J.:一类不确定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国际J.Bifur。混沌15(7),2235–2246(2005)·Zbl 1092.93594号 ·网址:10.1142/S0218127405013204
[25] 周杰,陈天平,项磊:基于自适应控制和参数辨识的时滞神经网络鲁棒同步。混沌孤子分形27,905–913(2006)·Zbl 1091.93032号 ·doi:10.1016/j.chaos.2005.04.022
[26] Zhang H.G.,Huang W.,Wang Z.L.,Chai T.Y.:具有未知参数的两个不同混沌系统之间的自适应同步。物理学。莱特。A 350363–366(2006年)·Zbl 1195.93121号 ·doi:10.1016/j.physleta.2005.10.033
[27] Chen M.Y.,Zhou D.H.:不确定复杂网络中的同步。《混沌》16,013101(2006)·Zbl 1144.37338号 ·doi:10.1063/1.2126581
[28] 周杰,陆建南,吕建华:不确定复杂动态网络的自适应同步。IEEE Trans。自动化。合同。51(4), 652–656 (2006) ·Zbl 1366.93544号 ·doi:10.1109/TAC.2006.872760
[29] Belykh V.N.、Belykh I.V.、Hasler M.:扩散耦合动力系统部分同步振荡的层次和稳定性。物理学。版本E 62(5),6332–6345(2000)·doi:10.1103/PhysRevE.62.6332
[30] 庄庚,王杰,石毅,王伟:二维耦合映象格子中的相位同步及其簇特征。物理学。版本E 66046201(2002)·doi:10.1103/PhysRevE.66.046201
[31] Belykh I.,Belykh V.,Mosekilde E.:耦合混沌振荡器系综中的簇同步模式。物理学。版本E 63,036216(2001)·Zbl 1097.37055号 ·doi:10.1103/PhysRevE.63.036216
[32] Belykh I.,Belykh.V.,Nevidin K.,Hasler M.:耦合非恒等混沌系统晶格中的持久团簇。《混沌》13,165(2003)·Zbl 1080.37525号 ·doi:10.1063/1.1514202
[33] Belykh V.N.、Belykh-I.V.、Hasler M.、Nevidin K.V.:扩散耦合振荡器三维晶格中的团簇同步。国际J.Bifur。《混沌》13,755–779(2003)·Zbl 1056.37088号 ·doi:10.1142/S0218127403006923
[34] Yoshioka M.:通过化学突触相互作用的神经元群中的集群同步。物理学。版本E 71,061914(2005)·doi:10.1103/PhysRevE.71.061914
[35] 秦伟新,陈刚:耦合约瑟夫逊方程中簇同步的耦合方案。《物理学D》197,375–391(2004)·Zbl 1066.34046号 ·doi:10.1016/j.physd.2004.07.011
[36] 马忠,刘忠,张刚:一种在连通混沌网络中实现簇同步的新方法。Chao第16期,第023103页(2006年)·Zbl 1146.37330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063/1.2184948
[37] Kuang Y.:人口动力学中的延迟微分方程。纽约学术出版社(1993年)
[38] 陈涛,刘旭,陆伟:用单个控制器固定复杂网络。IEEE传输。电路系统。I 541317–1326(2006年)·Zbl 1374.93297号 ·doi:10.1109/TCSI.2007.895383
[39] Lu J.,Ho D.,Wang Z.:通过最小控制器数实现线性耦合随机神经网络的Pinning镇定。IEEE传输。神经网络。20, 1617–1629 (2009) ·doi:10.1109/TNN.2009.2027810
[40] 吴伟,周伟,陈涛:钉扎控制下线性耦合复杂网络的簇同步。IEEE传输。电路系统。I 56、829–839(2009年)·doi:10.1109/TCSI.2008.2003373
[41] Schmid G.,Hänggi P.:可兴奋膜贴片的内在相干共振。数学。Biosci公司。207, 235–245 (2007) ·Zbl 1117.92012号 ·doi:10.1016/j.mbs.2006.08.024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