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应分析及相关方法中的特征值性质。 (英语) Zbl 0966.62038号

摘要:在对应分析以及对偶标度和同质性分析等相关方法中,会遇到矩阵(Q=D_r^{-1/2}FD_c^{-1/2})的奇异值,其中(F\)是一个非负数据矩阵,(D_r\)和(D_c\)是由等式隐式定义的对角矩阵\[D_r1_n=F1_p\quad\text{and}\quad D_c1_p=F'1_n\]\((1_i)表示(i)阶的求和向量)。这些奇异值的一个重要且经常被引用的属性是它们位于\([0,1]\)区间。在本文中,这一性质将首先在上述数学等价统计方法的背景下进行检验。很明显,为了证明该特性,掌握手头的方法,即双尺度、对应分析或同质性分析,是至关重要的。然后,我们将使用一般矩阵(Q)证明,由于(F)的非负性以及对角矩阵(D_r)和(D_c)施加的缩放,结果由初等矩阵代数所遵循。

MSC公司:

62H25个 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对应分析
15甲18 特征值、奇异值和特征向量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巴波拉,R。;Sanz,P.,《代数线性Teoría de Matrices》(1998),《Prentice-Hall:Prentice-Hall马德里》
[2] Basilevsky,A.,《统计科学中的应用矩阵代数》(1983),Elsevier:Elsevier Amsterdam·Zbl 0601.15001号
[3] Benzécri,J.-P.,《函件分析手册》(1992),马塞尔·戴克:马塞尔·德克纽约·兹比尔0766.62034
[4] Escoufier,Y.,Les connections entre groups d'aléas,《应用统计评论》,19,2,5-17(1971)
[5] F.R.Gantmacher,《矩阵理论》,第2卷,切尔西,纽约,1959年;F.R.Gantmacher,《矩阵理论》,第2卷,切尔西,纽约,1959年·Zbl 0085.01001号
[6] F.R.Gantmacher,Teoriya Matrits,第三版,瑙卡,莫斯科,1967年(俄语);F.R.Gantmacher,Teoriya Matrits,第三版,瑙卡,莫斯科,1967年(俄语)
[7] Gifi,A.,非线性多元分析(1990),Wiley:Wiley New York·Zbl 0697.62048号
[8] Gower,J.C。;Hand,D.J.,Biplots(1996),查普曼和霍尔:查普曼和霍尔伦敦·Zbl 0867.62053号
[9] J.Graffelman,《多元分析中尺度的基本矩阵结果》,S97.5.3,《计量经济学理论》14(1998)693-694;J.Graffelman,《多元分析中尺度的基本矩阵结果》,S97.5.3,《计量经济学理论》14(1998)693-694
[10] Greenacre,M.J.,《对应分析的理论与应用》(1984),学术出版社:伦敦学术出版社·Zbl 0726.62087号
[11] 霍恩,R.A。;Johnson,C.R.,矩阵分析(1996),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纽约
[12] Lebart,L。;Morineau,A。;Warwick,K.M.,《多元描述性统计分析:大矩阵的对应分析和相关技术》(1984),威利:威利纽约·Zbl 0658.62069号
[13] 马库斯,M。;Minc,H.,《矩阵理论和矩阵不等式综述》(1992),多佛:多佛,纽约,再版·Zbl 0126.02404号
[14] Mardia,K.V。;Bibby,J.T。;Kent,J.M.,多元分析(1994),学术出版社:伦敦学术出版社·Zbl 0432.62029号
[15] Neudecker,H。;萨托拉,A。;van de Velden,M.,《多元分析中标度的基本矩阵结果》,第97.5.3页,《计量经济学理论》,第13期,第890页(1997年)
[16] Nishisato,S.,《分类数据分析:双尺度及其应用》(1980),多伦多大学出版社:多伦多大学·Zbl 0487.62001号
[17] Nishisato,S.,《双重尺度的要素:实用数据分析导论》(1994),多伦多大学出版社:多伦多大学
[18] Puntanen,S。;Styan,G.P.H.,多元分析中标度的基本矩阵结果,S97.5.3,计量经济学理论,14694-695(1998)
[19] Seneta,E.,《非负矩阵》(1973),乔治·艾伦和安文:乔治·艾伦与安文伦敦·Zbl 0278.15011号
[20] Stewart,G.W.,《矩阵计算导论》(1973),学术出版社:纽约学术出版社·Zbl 0302.65021号
[21] Tenenhaus,M。;Young,F.W.,多重对应分析、最优标度、双重标度、同质性分析和其他量化分类多变量数据方法的分析和综合,Psycholometrika,50,91-119(1985)·Zbl 0585.62104号
[22] Wielandt,H.,Unzerlegbare nicht negative matrizen,Mathematische Zeitschrift,52,642-648(1950)·Zbl 0035.29101号
[23] J.Magnus,H.Neudecker,《矩阵微分学及其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中的应用》,英国奇切斯特威利出版社,1988年;J.Magnus,H.Neudecker,《矩阵微分学及其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中的应用》,英国奇切斯特威利出版社,1988年·Zbl 0651.15001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