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折叠系统生成的语言类的泵引理。 (英语) Zbl 1530.68100号

摘要:从蛋白质生物化学到昆虫翅膀和叶子的图案,几何折叠过程在自然系统中普遍存在。在之前的研究中,形式语言字符串之间的折叠操作被引入,作为此类过程的模型。然后使用该操作将折叠系统(F-system)定义为一个由核心语言(包含要折叠的字符串)和折叠过程语言(定义如何进行折叠)组成的构造。本文回顾了与F系统相关的主要定义,然后确定了语言属于此类系统生成的类的必要条件。这些条件以泵引理的形式表示,并考虑了四类,其中核心语言和折叠过程语言都是正则的,其中一类是正则的而另一类是无上下文的,或者两者都是无上下文语言。给出了引理的完整证明,并用实例说明了分析。

理学硕士:

2007年第68季度 受生物启发的计算模型(DNA计算、膜计算等)
65年第68季度 形式语言和自动机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参考文献:

[1] HA秋田;德曼,ED;Ku,JS,简单折叠真的很难,J Inform Process,25,580-589(2017)·doi:10.2197/ipsjjip.25.580
[2] Alperin,RC,折纸结构和数字的数学理论,N Y J Math,61119-133(2000)·Zbl 1065.51501号
[3] Cipra,B.,《折叠中:折纸与数学》,SIAM News,34,1-4(2001)
[4] 德曼,ED;O'Rourke,J.,《几何折叠算法:链接、折纸、多面体》,167-298(2007),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纽约·Zbl 1135.52009年5月 ·doi:10.1017/CBO9780511735172
[5] Dobson,CM,《蛋白质折叠和错误折叠》,《自然》,426884-890(2003)·doi:10.1038/nature02261
[6] 费尔顿,S。;托利,M。;德曼,E。;罗斯·D。;Wood,R.,《制造自动折叠机器的方法》,《科学》,345644-646(2014)·doi:10.1126/science.1252610
[7] 菲利波夫,ET;Tachi,T。;Paulino,GH,《折纸管组装成刚性但可重新配置的结构和超材料》,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1212321-12326(2015)·doi:10.1073/pnas.1509465112
[8] Head,T.,《透明计算:图中的独立集》,《自然计算》,第10期,第129-138页(2011年)·Zbl 1226.05194号 ·doi:10.1007/s11047-010-9186-0
[9] Hopcroft JE,Motwani R,Ullman JD(2001)《自动机理论、语言和计算导论》,第二版。Addison-Wesley,纽约,第126-127页和第275-276页·Zbl 0980.68066号
[10] Ida T,Fleuriot J,Ghorabi F(2016)几何代数中折纸术的新形式化。In:Narboux J,Schreck P,Streinu I(eds)ADG 2016年会议记录:第11届几何自动扣除国际研讨会,法国斯特拉斯堡,第117-136页
[11] 金泽,M。;Kobele,总经理;迈克利斯,J。;Salvati,S。;Yoshinaka,R.,《多上下文无关语言强泵引理的失败》,Theor Compute Syst,55,250-278(2014)·Zbl 1319.68128号 ·doi:10.1007/s00224-014-9534-z
[12] 卡里,L。;Rozenberg,G.,《自然计算的多方面》,Commun ACM,51,72-83(2008)·doi:10.1145/1400181.1400200
[13] Mahadevan,L。;Rica,S.,自组织折纸,科学,3071740-1740(2005)·doi:10.1126/science.1105169
[14] Mateescu,A。;Rozenberg,G。;Salomaa,A.,《轨迹洗牌:句法约束》,《Theor Compute Sci》,197,1-56(1998)·Zbl 0902.68096号 ·doi:10.1016/S0304-3975(97)00163-1
[15] Rothemund,PW,折叠DNA以创建纳米级形状和图案,《自然》,440297(2006)·doi:10.1038/nature04586
[16] Sburlan,D.,《折叠计算》,国际计算机公共控制杂志,6739-748(2011)·doi:10.15837/ijccc.2011.4.2106
[17] Seki,H。;松村,T。;藤井,M。;Kasami,T.,《论多上下文无关文法》,《Theor Compute Sci》,88,191-229(1991)·Zbl 0762.68039号 ·doi:10.1016/0304-3975(91)90374-B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