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结晶聚合物的多力学模型:本构关系和有限元实现。 (英语) Zbl 1221.74016号

摘要:利用聚酰胺6(PA6)材料拉伸和蠕变试验数据库,研究了两种考虑结晶度的多相模型2M1C和2M2C。多相模型基于应力局部化和局部粘塑性应变的均匀化。这两个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通过流量表达式在2M1C模型中引入的补充耦合。本工作的第一个目标是选择两个模型中哪一个更适合描述PA6的机械性能。给出了本构关系,并讨论了有限元实现。两种模型都很好地模拟了蠕变应变率与外加应力曲线。唯一的差异可以在蠕变应变和蠕变应变率在其演化过程中不同的阶段水平上检测到。该模型可以扩展到任何半结晶聚合物。选择文献中的实验数据来评估模型的能力,以解释由应变水平控制的结晶动力学。

MSC公司:

74E15型 晶体结构
74C05型 小应变率相关塑性理论(包括刚塑性和弹塑性材料)
74S05号 有限元方法在固体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74-05 关于可变形固体力学问题的实验工作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巴罗特·G。;拉奥,I。;Rajagopal,K.:可结晶形状记忆聚合物建模的热力学框架,《国际工程科学杂志》。46, 325-351 (2008) ·Zbl 1213.74242号 ·doi:10.1016/j.ijengsci.2007.11.008
[2] 贝杜伊,F。;Diani,J。;雷格尼尔,G。;Seiler,W.:半结晶聚合物各向同性弹性行为的微观力学建模,材料学报。54, 1513-1523 (2006)
[3] Ben Hadj Hamouda,H。;Laiarindrasana,L。;Piques,R.:中密度聚乙烯(mdpe)的粘塑性行为,国际J塑性23,1307-1327(2007)·Zbl 1134.74301号 ·doi:10.1016/j.ijplas.2006.11.007
[4] Berveiller,M。;Zaoui,A.:自我一致方案的延伸,以塑性地遵循多晶体,J.mech。物理学。固体26,325-344(1979)·Zbl 0395.73033号 ·doi:10.1016/0022-5096(78)90003-0
[5] 贝松,J。;Foerch,R.:大型面向对象有限元代码设计,计算。冰毒。申请。机械。工程142165-187(1997)·兹伯利0896.73056 ·doi:10.1016/S0045-7825(96)01124-3
[6] 贝松,J。;勒里奇(Leriche,R.)。;Foerch,R。;Cailletaud,G.:应用于有限元方法的面向对象编程。第二部分。材料行为的应用,《欧洲元素评论》。finis 7567-588(1998)·Zbl 1050.68515号
[7] Cailletaud,G。;皮尔文(Pilvin,P.):《利用多晶合金模型计算参数》(Utilisation de modèles polycristallis pour le calcul parélélments finis),《欧洲元素评论》(Rev.eur.Elem)。finis 3515-541(1994)·Zbl 0924.73262号
[8] Cailletaud,G。;Sai,K.:《具有各种非弹性机制的塑性/粘塑性模型研究》,《国际塑性杂志》11,991-1005(1995)·Zbl 0859.73029号 ·doi:10.1016/S0749-6419(95)00040-2
[9] Colak,O.:基于过应力的粘塑性理论对聚合物的变形行为建模,Int.J.Plasticy 21145-160(2005)·Zbl 1112.74335号 ·doi:10.1016/j.ijplas.2004.04.004
[10] O.科拉克。;Krempl,E.:使用基于过应力(fvbo)的各向同性有限粘塑性理论对单调和循环Swift效应进行建模,Int.J.Plasticy 21573-588(2005)·Zbl 1154.74308号 ·doi:10.1016/j.ijplas.2004.04.010
[11] Contesti,E。;Cailletaud,G.:用非统一本构方程描述蠕变塑性相互作用:奥氏体不锈钢的应用,Nucl。工程设计116,265-280(1989)
[12] 北杜尚克利。;Colak,O.:《结晶度对半结晶聚合物力学行为的影响建模》,《国际塑性杂志》(2007年)·Zbl 1419.74081号
[13] Gautier,E.,Cailletaud,C.,2004年。应用于钢中相变的N相建模:运动-力学耦合方法。在ICHMM-2004非均匀材料力学国际会议上。中国重庆。
[14] Germain,P。;Nguyen,Q。;Suquet,P.:连续热力学,J.appl。机械。50, 1010-1020 (1983) ·兹比尔0536.73004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15/1.3167184
[15] Ghorbel,E.:聚合物材料的粘塑性本构模型,国际期刊《塑性》242032-2058(2008)·Zbl 1148.74010号 ·doi:10.1016/j.ijplas.2008.01.003
[16] Hill,R.:弹塑性多晶体的连续微观力学,J.mech。物理学。固体13,89-101(1965)·Zbl 0127.15302号 ·doi:10.1016/0022-5096(65)90023-2
[17] 哈钦森,J。;蒙特塞拉特,S.:调制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聚合物玻璃化转变中的应用I.单参数理论模型及其预测,Thermochim。《学报》286263-296(1996)
[18] Kafka,V.:形状记忆聚合物:导致sm现象的内部机制的中尺度模型,int,J.塑性24,1533-1548(2008)·Zbl 1338.74019号
[19] A.Khan。;O.洛佩兹·帕米尔。;Kamzi,R.:粘弹性聚合物在大范围应变率和温度下的热-机械大变形响应和本构建模,国际J塑性22,581-601(2006)·Zbl 1190.74006号 ·doi:10.1016/j.jplas.2005.08.001
[20] Kichenin,J.1992年。Comportement thermo-canique du polyéethylène,博士论文(法语)。
[21] Krempl,E。;Ho,K.:基于过应力(vbo)的粘塑性理论的扩展,以捕捉固体中的非标准速率依赖性,Int.J.Plasticy 18551-872(2002)·Zbl 1050.74011号 ·doi:10.1016/S0749-6419(01)00011-0
[22] Krempl,E。;Khan,F.:与速率(时间)相关的变形行为:金属和固体聚合物的一些特性概述,《国际J·塑性》第19期,1069-1095(2003)·Zbl 1090.74522号 ·doi:10.1016/S0749-6419(03)00002-0
[23] Ladevèze,P.,1980年。大塑性材料表面。InK ENS-Cachan-LMT,第9号内部报告。
[24] Magnenet,V。;Rahouadj,R。;Ganghoffer,J.-F。;Cunat,C.:松弛热力学框架内耗散材料的连续对称性和本构定律。第一部分形式方面,《国际塑性杂志》23,87-113(2007)·Zbl 1331.74134号
[25] Mehta,R.:各种聚酰胺的物理常数。聚合物手册,(1999年)
[26] Molinari,A.:自洽切线模型的扩展,模型。同时。马特。科学。工程7,683-697(1999)
[27] Nikolov,S。;Doghri,I.:聚乙烯小变形行为的微观/宏观本构模型,聚合物411883-1891(2000)
[28] Nikolov,S。;Doghri,I。;Pierard,O。;Zealouk,L。;Goldberg,A.:半结晶聚合物小变形的多尺度本构建模,J.mech。物理学。固体502275-2302(2002)·Zbl 1100.74616号 ·doi:10.1016/S0022-5096(02)00036-4
[29] Sai,K。;Cailletaud,G.:描述棘轮作用的多机械模型:尺度转换规则和硬化变量之间耦合的影响,国际J塑性23,1589-1617(2007)·Zbl 1134.74323号 ·doi:10.1016/j.jplas.2007.01.011
[30] Sai,K。;奥堡,V。;Cailletaud,G。;Strudel,J.:镍基高温合金各种非弹性机制模型的物理基础,Mater。科学。Technol公司。20, 747-755 (2004)
[31] Salem,D.:《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热拉伸过程中结晶顺序的发展:应变率的影响》,《聚合物》33,3182-3188(1992)
[32] Stoer,J.:求解非线性程序的序列二次规划方法原理,北约ASI系列15(1985)·Zbl 0581.90067号
[33] 塔勒布,L。;Cailletaud,G。;Blaj,L.:采用多机构模型类型的复杂棘轮试验的数值模拟,国际J塑性22,724-753(2006)·Zbl 1190.74008号 ·doi:10.1016/j.ijplas.2005.003
[34] Taylor,G.:《金属中的塑性应变》,《金属学杂志》62、307-324(1938)
[35] 维莱,V。;伯恩哈特,G。;Penazzi,L.:回火马氏体热加工工具钢的循环行为建模,国际期刊《塑性》22,459-496(2006)·Zbl 1139.74405号 ·doi:10.1016/j.ijplas.2005.03.007
[36] 维多,J。;Cailletaud,G.等人。;Pineau,A.:《阶段转换的有效模式》,J.phys。4, 227-232 (1994)
[37] 扎伊里,F。;纳伊特·阿卜杜拉齐兹,M。;Gloaguen,J。;Lefebvre,J.M.:玻璃聚合物的弹塑性损伤行为建模,《国际塑性杂志》24,945-965(2008)·Zbl 1135.74043号 ·doi:10.1016/j.ijplas.2007.08.001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