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线性平面系统振荡的延迟反馈控制。 (英语) Zbl 1009.93038号

研究的对象是由形式方程描述的系统\[\ddot{x}+\omega^2x+\varepsilon g(x,\dot{x},\varepsilon)=\varepsilon f(x(t-\tau)),\tag{*}\]其中,\(x)是实数,\(omega)和\(varepsilon)是正参数,\(tau\geq 0)。振荡的控制通常可以用两个不同的目标来描述:(i)获得渐近稳定的零解,该零解在适当的大区域内吸引所有初始条件(调节器问题);(ii)获得渐近稳定的周期解,该解具有期望的性质(例如给定振幅下的振荡),并在适当的大区域内吸引所有初始条件(振荡器问题)。本文的主要结果是,目标(i)可以通过变量(x)的线性延迟反馈实现,(ii)可以通过简单的三次反馈函数实现。此外,(ii)中周期解的振幅可以任意设置。该结论适用于一般非线性(g)和几乎所有延迟(τ)的正值,前提是(varepsilon)不太大。此外,只要(sin\omega\tau\neq 0),仅使用位置(x)的反馈就可以实现这些功能。因此,当导数(dot x)不可用于反馈时(许多生物应用中都是如此),((ast))中的正延迟对于振荡的控制至关重要。

MSC公司:

93立方厘米 由常微分方程控制的控制/观测系统
93C23型 泛函微分方程控制/观测系统
34立方厘米15 常微分方程的非线性振动和耦合振子
34C23型 常微分方程的分岔理论
93D20型 控制理论中的渐近稳定性
93D15号 通过反馈实现系统的稳定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内政部:10.1007/BF00275831·Zbl 0429.92009号 ·doi:10.1007/BF00275831
[2] 内政部:10.1006/jsvi.1998.1843·Zbl 1235.70142号 ·doi:10.1006/jsvi.1998.1843
[3] DOI:10.1016/S0893-9659(99)00056-7·Zbl 0938.93588号 ·doi:10.1016/S0893-9659(99)00056-7
[4] BERGER B.S.,《应用数学季刊》第51期第601页-(1993年)·Zbl 0797.58046号 ·doi:10.1090/qam/1247430
[5] BEUTER A.,《数学生物学公报》第525页–(1993)
[6] DOI:10.1103/PhysRevE.54.6681·doi:10.1103/PhysRevE.54.6681
[7] 内政部:10.1142/9789812798619·doi:10.1142/9789812798619
[8] GUCKENHEIMER J.,非线性振动、动力系统和向量场分岔(1983)·Zbl 0515.34001号 ·doi:10.1007/978-1-4612-1140-2
[9] DOI:10.1016/0022-0396(66)90063-5·Zbl 0151.10302号 ·doi:10.1016/0022-0396(66)90063-5
[10] 内政部:10.1016/0022-0396(77)90179-6·Zbl 0361.34038号 ·doi:10.1016/0022-0396(77)90179-6
[11] 内政部:10.1080/00207179008953604·Zbl 0708.93024号 ·doi:10.1080/00207179008953604
[12] 内政部:10.1006/jdeq.1998.3523·Zbl 0930.34044号 ·doi:10.1006/jdeq.1998.3523
[13] DOI:10.1006/jsvi.1994.1360·Zbl 0945.74572号 ·doi:10.1006/jsvi.1994.1360
[14] DOI:10.1017/S0033583500002535·doi:10.1017/S0033583500002535
[15] 内政部:10.1017/S0033583500002523·doi:10.1017/S0033583500002523
[16] 内政部:10.1080/00207178808906240·Zbl 0651.93022号 ·doi:10.1080/00207178808906240
[17] 内政部:10.1109/TAC.1979.1102024·Zbl 0399.93023号 ·doi:10.1109/TAC.1979.1102024
[18] 内政部:10.1109/TAC.1980.1102347·兹比尔0432.93044 ·doi:10.10109/TAC.1980.1102347
[19] 内政部:10.1109/TAC.1958.1104844·doi:10.1109/TAC.1958.1104844
[20] DOI:10.1103/PhysRevA.36.1327·doi:10.1103/PhysRevA.36.1327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