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具有有界扰动的离散混沌系统的鲁棒主动MPC同步。 (英语) Zbl 1370.93127号

摘要:本文提出了两个具有有界扰动的离散混沌系统的同步方案。通过采用主动控制方法并对误差状态施加一定的限制,将控制器反馈矩阵的计算转化为最小-最大优化问题。理论结果是借助预测模型预测范式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得出的。通过两个实例仿真验证了所设计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理学硕士:

第93页第52页 反馈控制
93C40型 自适应控制/观测系统
37D45号 奇异吸引子,双曲行为系统的混沌动力学
37号35 控制中的动态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佩科拉,L.M。;Carroll,T.L.,《混沌系统中的同步》,《物理评论快报》,64,8,821-824(1990)·Zbl 0938.37019号 ·doi:10.1103/PhysRevLett.64.821
[2] 李永宁,Belousov-Zhabotinsky化学系统中混沌同步的实验研究,混沌、孤子和分形,22,4,767-771(2004)·Zbl 1067.92069号 ·doi:10.1016/j.chaos.2004.03.023
[3] 布拉修斯,B。;Stone,L.,《生态系统中的混沌与相位同步》,《国际分叉与混沌杂志》,10,10,2361-2380(2000)
[4] Sivaprakasam,S.,利用光反馈预测混沌半导体激光器同步的实验演示,《物理评论快报》,87,15,154101(2001)
[5] 张,L.-f。;安,X.-l。;Zhang,J.-g.一种新的混沌同步方案及其在安全通信中的应用,非线性动力学。工程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国际期刊,73,1-2,705-722(2013)·Zbl 1281.34101号 ·doi:10.1007/s11071-013-0824-9
[6] 陈,S。;Lü,J.,通过自适应控制同步不确定统一混沌系统,混沌、孤子和分形,14,4,643-647(2002)·Zbl 1005.93020号 ·doi:10.1016/S0960-0779(02)00006-1
[7] 拉菲科夫,M。;Balthazar,J.M.,《通过线性反馈控制实现混沌和超混沌系统的控制和同步》,《非线性科学和数值模拟中的通信》,13,7,1246-1255(2008)·Zbl 1221.93230号 ·文件编号:10.1016/j.cnsns.2006.12.011
[8] 张,L。;Liu,X.,使用主动鲁棒模型预测控制实现两个离散混沌系统之间的同步,非线性动力学。《工程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国际期刊》,74,4905-910(2013)·Zbl 1284.34063号 ·doi:10.1007/s11071-013-1009-2
[9] 李,X。;Song,S.,利用脉冲控制方法研究随机扰动下混沌延迟神经网络的同步,《非线性科学与数值模拟中的通信》,19,10,3892-3900(2014)·Zbl 1470.34163号 ·doi:10.1016/j.cnsns.2013.12.012
[10] Vaidyanathan,S.,通过滑模控制实现相同Li-Wu混沌系统的全球混沌同步,国际建模、识别和控制杂志,22,2,170-177(2014)·doi:10.1504/IJMIC.2014.064295
[11] 瓦纳斯,A。;奥迪巴特,Z。;Shawagfeh,N.,离散混沌系统、微分方程和动力系统的新Q-S同步结果,1-10(2016)·Zbl 1432.93205号 ·doi:10.1007/s12591-016-0278-x
[12] Liao,T.-L。;Huang,N.-S.,《通过变结构控制技术控制和同步离散时间混沌系统》,《物理快报》。A、 234、4、262-268(1997)·Zbl 1044.37556号 ·doi:10.1016/S0375-9601(97)00472-6
[13] 齐,D。;刘,M。;邱,M。;Zhang,S.,具有或不具有时滞的一般离散混沌神经网络的指数(H_∞)同步,IEEE神经网络学报,21,8,1358-1365(2010)·doi:10.1109/tnn.2010.2050904
[14] Yan,Z.,Q-S(完全或预期)同步反推方案在一类离散时间混沌(超混沌)系统中的应用:符号-数字计算方法,混沌。非线性科学跨学科期刊,16,1(2006)·Zbl 1144.37420号 ·doi:10.1063/1.1930727
[15] Huang,L.等人。;王,M。;Feng,R.,通过反推设计实现广义Henon映射的同步,混沌、孤子和分形,23,2,617-620(2005)·Zbl 1061.93504号 ·doi:10.1016/j.chaos.2004.05.014
[16] 艾森克拉夫特,M。;R·D·芬加尼埃洛。;Baccala,L.A.,带限信道中离散混沌系统的同步,工程数学问题,2009(2009)·Zbl 1211.93085号 ·doi:10.1155/2009/207971
[17] Yan,Z.,离散混沌(超混沌)系统中预期和完全同步的非线性控制方案,《物理快报》,A节:原子和固态物理,343,6,423-431(2005)·Zbl 1194.37065号 ·doi:10.1016/j.physleta.2005.06.012
[18] 李毅。;陈,Y。;Li,B.,2D离散混沌系统中的自适应控制和函数投影同步,理论物理中的通信,51,2,270-278(2009)·Zbl 1171.93340号 ·doi:10.1088/0253-6102/51/2/17
[19] 冯,G。;Chen,G.,离散时间混沌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方法,混沌、孤子和分形,23,2,459-467(2005)·Zbl 1061.93501号 ·doi:10.1016/j.chaos.2004.04.013
[20] 高,Y。;张,X。;卢,G。;郑毅,通信约束下离散混沌系统的脉冲同步,非线性科学与数值模拟中的通信,16,3,1580-1588(2011)·Zbl 1221.93167号 ·doi:10.1016/j.cnsns.2010.07.002
[21] 张,L。;姜浩,一类非线性离散混沌系统的脉冲广义同步,非线性科学中的通信与数值模拟,16,4,2027-2032(2011)·Zbl 1221.93171号 ·doi:10.1016/j.cnsns.2010.07.022
[22] Yan,Z.,通过标量控制器实现三维类Hénon映射和广义Héno映射的Q-S同步,《物理快报》a,342,4,309-317(2005)·Zbl 1222.37093号 ·doi:10.1016/j.physleta.2005.04.049
[23] Kwon,O.M。;儿子,J.W。;Lee,S.M.,具有时变时滞反馈控制的离散混沌Lur’e系统的约束预测同步,非线性动力学。工程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国际期刊,72,1-2,129-140(2013)·Zbl 1268.39023号 ·文件编号:10.1007/s11071-012-0697-3
[24] Din,Q.,Hassell-Varley模型中的Neimark-Sacker分岔和混沌控制,差分方程与应用杂志,1-22(2017)·Zbl 1377.92067号 ·doi:10.1080/10236198.2016.1277213
[25] Khalil,H。;Khan,R.A.,基于勒让德多项式求解分数维热传导方程的新方法,计算机与数学应用,67,10,1938-1953(2014)·Zbl 1366.74084号 ·doi:10.1016/j.camwa.2014.03.008
[26] Alessandri,A。;巴格里托,M。;Battistelli,G.,《使用二次有界性的滚动时域滤波器的估计误差界》,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自动控制交易》,49,8,1350-1355(2004)·兹比尔1365.93495 ·doi:10.1109/TAC.2004.832652
[27] 丁,B。;Xie,L.,通过动态输出反馈实现鲁棒模型预测控制,第七届世界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论文集,WCICA’08·doi:10.1109/WCICA.2008.4593464
[28] 阿吉萨,H.N。;Yassen,M.T.,《使用主动控制同步Rossler和Chen混沌动力系统》,《物理快报》。A、 278、4、191-197(2001)·Zbl 0972.37019号 ·doi:10.1016/S0375-9601(00)00777-5
[29] 阿格拉瓦尔,S.K。;斯利瓦斯塔瓦,M。;Das,S.,使用主动控制方法同步分数阶混沌系统,混沌、孤子和分形,45,6,737-752(2012)·doi:10.1016/j.chaos.2012.02.004
[30] Derinkuyu,K.s。;P.nar,医学博士。,关于S程序和一些变体,《运筹学数学方法》,64,1,55-77(2006)·Zbl 1115.93025号 ·doi:10.1007/s00186-006-0070-8
[31] Hénon,M.,带有奇怪吸引子的二维映射,混沌吸引子理论,94-102(1976),Springer·Zbl 0576.58018号 ·doi:10.1007/BF01608556
[32] Stefaánski,K.,用三维地图模拟混沌和超混沌,混沌,孤子和分形,9,1,83-93(1998)·Zbl 0934.37033号 ·doi:10.1016/S0960-0779(97)00051-9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