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删失数据分位数剩余寿命的平滑估计。 (英语) Zbl 1332.62399号

综述:分位数剩余寿命的估计在医学和许多其他领域都很有意义。在生存分析中,Kaplan-Meier(K-M)估计被广泛用于估计生存分布。然而,众所周知,K-M估计量是不连续的,因此它不能总是用于计算分位数剩余寿命。本文提出了一种核平滑方法来估计分位数剩余寿命。利用现代经验过程技术,巧妙地给出了所提出估计量的一致性和渐近正态性。作者还介绍了估计量的经验小样本性能。引入了缺陷来比较所提出的估计量和分位数剩余寿命的朴素非光滑估计量的性能。进一步的仿真研究表明,该估计器性能良好。

MSC公司:

62号05 可靠性和寿命测试
62号02 生存分析和删失数据中的估计
62G05型 非参数估计
93A30型 系统数学建模(MSC2010)

软件:

科恩光滑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Maguluri G和Zhang C,平均剩余寿命回归模型的估计,英国皇家统计学会杂志,B辑(方法学),1994,56:477-3·Zbl 0803.62083号
[2] CörgőM和Zitikis R,平均剩余寿命过程,《统计年鉴》,1996年,24:1717-3·Zbl 0933.62106号 ·doi:10.1214/aos/1032298292
[3] Chaubey Y P和Sen P K,通过置信带比较分位数剩余寿命函数,寿命数据分析,2012,18:195-3·Zbl 1322.62227号 ·doi:10.1007/s10985-011-9208-y
[4] Kochar S、Mukerjee H和Samaniego F,单调平均剩余寿命的估计,《统计年鉴》,2000年,28:905-3·Zbl 1105.62379号 ·doi:10.1214/aos/1015952004
[5] Abdous B和Berred A,平均剩余寿命估算,《统计规划与推断杂志》,2005年,132:3-3·Zbl 1075.62089号 ·doi:10.1016/j.jspi.2004.06.012
[6] 马勇,尹G,半参数中位剩余寿命模型及其推论,加拿大统计杂志,2010,34:665-3·Zbl 1349.62466号 ·doi:10.1002/cjs.10076
[7] Schmittlein D C和Morrison D G,中值剩余寿命:表征定理及其应用,运筹学,1981,29:392-3·Zbl 0477.60083号 ·doi:10.1287/opre.29.2.392
[8] Gupta R C和Langford E S,关于通过中值剩余寿命函数确定分布:函数方程,应用概率杂志,1984,21:120-3·Zbl 0531.60085号 ·doi:10.2307/3213670
[9] Jeong J,Jung S,and Costantino J,中位剩余寿命函数的非参数推断,生物统计学,2007,64:157-3·Zbl 1138.62075号 ·doi:10.1111/j.1541-0420.2007.00826.x
[10] Gelfand A和Kottas A,中值剩余寿命的贝叶斯半参数回归,斯堪的纳维亚统计杂志,2003,30:650-3·Zbl 1053.62049号 ·doi:10.1111/1467-9469.00356
[11] Jung S、Jeong J和Bandos H,《分位数真实生命的回归》,生物统计学,2009,65:1203-3·Zbl 1180.62172号 ·文件编号:10.1111/j.1541-0420.2009.01196.x
[12] 马毅,魏毅,基于样条平滑的删失分位数剩余寿命模型分析,统计学,2012,22:47-3·Zbl 1417.62282号
[13] Alba M、Rosa E和Juan R,《平均剩余寿命的平滑估计》,《统计规划与推断杂志》,1999年,75:223-3·Zbl 0943.62101号 ·doi:10.1016/S0378-3758(98)00144-X
[14] Kaplan E和Meier P,不完全观测的非参数估计,《美国统计协会杂志》,1958年,53:457-3·Zbl 0089.14801号 ·doi:10.1080/01621459.1958.10501452
[15] Wand M P和Jones M C,《内核平滑》,查普曼和霍尔出版社,英国,1995年·Zbl 0854.62043号 ·doi:10.1007/9781-4899-4493-1
[16] 霍奇斯·J·L和莱曼·E·L,《缺陷》,《数理统计年鉴》,1970年,41:783-3·Zbl 0225.62063号 ·doi:10.1214/aoms/1177696959
[17] Lloyd C J和Zhou Y,ROC曲线的核估计优于经验估计,《统计与概率快报》,1999,44:221-3·Zbl 1156.62323号 ·doi:10.1016/S0167-7152(99)00012-7
[18] 周毅,孙磊,叶萍,随机审查下PL过程和累积危险过程振荡模的几乎必然行为,中国科学(A辑),1999,42:225-3·Zbl 0931.62043号 ·doi:10.1007/BF02874237
[19] Gill R,全线产品极限估计量的大样本行为,《统计年鉴》,1983年,11:49-3·Zbl 0518.62039号 ·doi:10.1214/aos/1176346055
[20] 吉尔,R。;Bernard,P.(编辑),《生存分析讲座》(1994年),纽约·Zbl 0809.62028号
[21] Kosorok M R,《经验过程和半参数推断导论》,Springer-Verlag,纽约,2008年·Zbl 1180.62137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007/978-0-387-74978-5
[22] 里德·N,删失数据的影响函数,《统计年鉴》,1981年,9:78-3·Zbl 0457.62031号 ·doi:10.1214/aos/1176345334
[23] Yukich J,平滑经验过程的弱收敛,斯堪的纳维亚统计杂志,1992,19:271-3·Zbl 0756.60026号
[24] 周勇,左截断右删失数据的乘积极限估计的强表示,多元分析杂志,1999,69:261-3·Zbl 1057.62516号 ·doi:10.1006/jmva.1998.1806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