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拟感染在宿主-寄生虫系统中的接触传播:病原体的垂直传播可能导致混乱。 (英语) Zbl 1403.92307号

小结:所有动物和植物在一定程度上都容易受到由寄生虫、病毒和细菌的不同组合引起的疾病的影响。在本文中,我们建立了接触传播感染的数学模型,以研究将类寄生虫感染引入一个单宿主-双宿主-类寄生虫竞争模型的效果。我们使用一个常微分方程系统来研究病原体水平和垂直传播对适合各种竞争情况的模型系统的单独影响。计算模拟和稳态分析表明,接触传播感染下的瞬态和长期动力学非常复杂。水平病原体传播对系统具有稳定作用,而垂直传播会使系统不稳定,导致种群水平出现混沌波动。当考虑引入宿主病原体来控制牛结核病或黄热病等昆虫媒介疾病时,这具有一定的意义。

MSC公司:

92天30分 流行病学
92D40型 生态学
34C28个 常微分方程的复杂行为与混沌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nderson,R.M.,脊椎动物种群中传染源传播和持续存在的进化压力,寄生虫学,111,S15-S31,(1995)
[2] Anderson,R.M.(编辑),1982年。传染病的种群动力学:理论与应用。查普曼和霍尔,伦敦,纽约。;Anderson,R.M.(编辑),1982年。传染病的种群动力学:理论与应用。查普曼和霍尔,伦敦,纽约。
[3] Aron,J.L。;May,R.M.,疟疾的人口动态,()
[4] Barlow,N.D.,牛结核病的非线性传播和简单模型,动物生态学杂志,69,4,703-713,(2000)
[5] 布劳斯坦,A.R。;Kiesecker,J.M.,《保护的复杂性:全球两栖动物种群减少的教训》,《生态学通讯》,第5597-608页,(2002年)
[6] Bonsall,M.B.,疾病和病原体对昆虫种群动态的影响,生理昆虫学,29223-236,(2004)
[7] 鲍尔斯,R.G。;Turner,J.,《群落结构和种间感染与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论生物学杂志》,18795-109,(1997)
[8] Brauer,F。;Castillo-Chavez,C.,《人口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的数学模型》,(2001年),纽约斯普林格出版社·Zbl 0967.92015年
[9] 布里格斯,C.J。;Godfray,H.C.J.,阶段结构种群中昆虫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美国博物学家,145855-887,(1995)
[10] 布里格斯,C.J。;Godfray,H.C.J.,《季节性环境中昆虫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理论种群生物学,50,149-177,(1996)·Zbl 0856.92017号
[11] 布里格斯,C.J。;Hails,R.S。;巴洛,N.D。;Godfray,H.C.J.,《昆虫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295-326
[12] 柯林斯,J.P。;Storfer,A.,《全球两栖动物衰退:对假设、多样性和分布进行分类》,第9期,第89-98页,(2003年)
[13] Douglas,A.E.,冲突、欺骗和共生体的持久性,新植物学家,177849-858,(2008)
[14] 德怀尔,G。;Elkinton,J.S.,《寄主传播和昆虫病原体的空间传播》,生态学,76,4,1262-1275,(1995)
[15] Edelstein-Keshet,L.,《生物学中的数学模型》,Birkhäuser数学系列,(1988年),纽约麦格劳-希尔出版社·兹比尔0674.92001
[16] 埃尔德,B.D。;Dushoff,J。;Dwyer,G.,《寄主-病原相互作用、昆虫暴发和抗病性的自然选择》,美国博物学家,20685-695,(2008)
[17] Engelstadter,J。;Hammerstein,P。;Hurst,G.G.D.,《双重感染宿主物种内共生体密度的进化》,进化生物学杂志,172,6829-842,(2007)
[18] Gottwald,G.A。;墨尔本,I.,《确定性系统中混沌的新测试》,《皇家学会学报》,460,603-611,(2004)·兹比尔1042.37060
[19] 格伦费尔,B.T.,多布森,A.P.(编辑),1995年。自然人群传染病生态学。剑桥大学出版社。;格伦费尔,B.T.,多布森,A.P.(编辑),1995年。自然人群传染病生态学。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Zbl 0829.00038号
[20] Gulland,F.M.D.,《传染病对野生动物种群的影响——综述》,(),20-51
[21] 海恩,E.R。;新泽西州皮卡普。;Cook,J.M.,水平传输沃尔巴赫菌属果蝇群落,生态昆虫学,30464-472,(2005)
[22] 哈彻医学博士。;Dick,J.T.A。;Dunn,A.M.,《寄生虫如何影响竞争对手和捕食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态学信函》,9,1253-1271,(2006)
[23] 霍尔特,R.D。;Roy,M.,《捕食可以增加传染病的流行率》,美国博物学家,169,5,690-699,(2007)
[24] Hudson,P.J.、Rizzoli,A.、Grenfell,B.T.、Heesterbeek,H.、Dobson,A.P.(编辑),2002年。野生动物疾病生态学。牛津大学出版社。;Hudson,P.J.、Rizzoli,A.、Grenfell,B.T.、Heesterbeek,H.、Dobson,A.P.(编辑),2002年。野生动物疾病生态学。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
[25] Kenyon,S.G.公司。;Hunter,M.S.,操纵寄生蜂的产卵选择佩尔甘迪埃拉刺槐由内共生细菌cardinium,进化生物学杂志,20707-716,(2007)
[26] McCallum,H。;巴洛,N。;Hone,J.,应如何建模病原体传播?,生态与进化趋势,16295-300,(2001)
[27] Murray,J.D.,《数学生物学》。一: 导言,(2002),柏林施普林格出版社·Zbl 1006.92001号
[28] Nguyen,D.H。;Nakai,M。;J.高冢。;Okuno,S。;石井,T。;Kunimi,Y.,核多角体病毒与荆棘寄生蜂之间的相互作用白杨流星斜纹夜蛾幼虫(膜翅目:茧蜂科),应用昆虫学和动物学,40,2,325-334,(2005)
[29] 皮尔斯,I.G。;牧师,M.A.J。;斯科菲尔德,P.G。;安德森,A.R.A。;Hubbard,S.F.,《模拟多物种宿主-寄生蜂相互作用的时空动力学:异质模式和生态影响》,《理论生物学杂志》,241,4,876-886,(2006)·Zbl 1447.92358号
[30] 彼得罗夫斯基公司。;Malchow,H.,捕食者-被捕食系统中模式形成的最小模型,数学和计算机建模,29,49-63,(1999)·Zbl 0990.92040号
[31] 彼得罗夫斯基公司。;Malchow,H.,《混沌之波:时空种群动力学中模式形成的新机制》,理论种群生物学,59,157-174,(2001)·Zbl 1035.92046号
[32] 普里迪,K.F。;斯科菲尔德,P.G。;牧师,M.A.J。;Hubbard,S.F.,《寄主-寄生系统中疾病诱导的动力学:混乱与共存》,《皇家社会界面杂志》,第4463-471页,(2006)
[33] Raimo,B。;R.C.里尔登。;Podgwaite,J.D.,通过黑斑无柄绦虫(赞美诗:茧蜂科),昆虫,22207-215,(1977)
[34] Sait,S.M.公司。;刘,W.C。;汤普森,D.J。;H.C.J.戈弗雷。;Begon,M.,《入侵序列在多物种相互作用中影响捕食者-被捕食者动力学》,《自然》,405,448-450,(2000)
[35] 施密特,H。;Jirstrand,M.,MATLAB的系统生物学工具箱:系统生物学研究的计算平台,生物信息学,22,514-515,(2006)
[36] Sherrat,J.A。;刘易斯,文学硕士。;Fowler,A.,《入侵后的生态混乱》,《国家科学院学报》,922524-2528,(1995)·Zbl 0819.92024号
[37] Shampine,L.F.公司。;Reichelt,M.W.,MATLAB ODE套件,SIAM科学计算杂志,18,1-22,(1997)·Zbl 0868.65040号
[38] Stasiak,K。;雷诺,S。;Fedrici,文学学士。;Bigot,Y.,寄生蜂田间种群中抗坏血酸病毒的致病性和相互关系特征,昆虫生理学杂志,51,103-115,(2005)
[39] 汤普金斯博士。;贝根,M.,寄生虫可以调节野生动物种群,《寄生虫学》,第15期,第311-313页,(1999年)
[40] 汤普金斯,医学博士。;白色,A.R。;Boots,M.,由疾病引起的侵袭性灰鼠对本地红松鼠的生态替代,《生态学通讯》,6189-196,(2003)
[41] 瓦尔马,A。;Morbidelli,M。;Wu,H.,化学系统中的参数敏感性,(1999),剑桥大学出版社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