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金融市场的定量描述。 (英语) Zbl 1400.91696号

摘要:在本文中,我们开发了一个用于描述有效金融市场的控制系统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我们通过稳健的渐近价格值相等性,用定量的方式定义了金融市场的效率。通过引用稳健产出监管理论的内部模型原理,我们随后表明,在无泡沫条件下,在所提出的模型中,市场是有效的,当且仅当以下条件成立时:(1)交易者作为一个群体,可以识别资产价值的任何错误定价(即使没有一个交易者能够准确地进行定价),(2)交易者作为一个群体,纳入了价值过程的内部模型(同样,即使没有一个交易者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结果故意避免了投资者理性的要求,从数量上表明,市场越透明,效率越高。通过一个广泛的例子来说明理论的发展。

MSC公司:

91克99 精算科学和数学金融
91B24型 微观经济理论(价格理论和经济市场)

软件:

QDES公司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Smith,A.,《国富论》(2009),节俭图书
[2] Walker,D.A.,Walras的状态理论,《政治经济学杂志》。,95, 4, 758-774 (1987)
[3] Samuelson,P.A.,《合理预期价格随机波动的证据》,马纳。修订版,第6、2、41-49页(1965年)
[4] Fama,E.F.,《有效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金融杂志》,第25、2、383-417页(1970年)
[5] Lo,A.W.,《适应性市场假说:进化视角下的市场效率》,J.Portf。管理。,30, 5, 15-29 (2004)
[6] Lo,A。;MacKinlay,A.C.,《股市价格不遵循随机游走:来自简单规范测试的证据》,Rev.Financ。螺柱,1,1,41-66(1988)
[7] Abreu,D。;Brunnermeier,M.K.,《泡沫与崩溃》,计量经济学,71,173-204(2003)·Zbl 1136.91389号
[8] Schulmeister,S.,《技术股票交易的盈利能力:是否转移到日内数据》,Rev.Financ。经济。,18, 4, 2720-2727 (2009)
[9] Bouchaud,J.-P。;Farmer,J.D。;Lillo,F.,《市场如何慢慢消化供求变化》,(Hens,T.;Schenk Hoppe,K.,《金融市场手册:动力学与进化》(2009),北荷兰),57-160
[10] 弗朗西斯,B.A。;Wonham,W.M.,线性控制理论的内模原理,Automatica,12457-465(1976)·Zbl 0344.93028号
[11] Immonen,E.,无限维线性系统和有界一致连续外生信号的状态空间输出调节理论,233(2006),坦佩雷理工大学(博士论文)
[12] Mosetti,R.,《基于内部模型原理对市场动态的可能解释》,Appl。数学。计算。,37, 1-9 (1990) ·Zbl 0714.90021号
[13] 伯恩斯,C.I。;Isidori,A.,《非线性系统的输出调节:概述》,国际。J.鲁棒非线性控制,10(2000)·Zbl 0962.93007号
[14] 伯恩斯,C.I。;Isidori,A.,非线性输出调节问题中的极限集、零动态和内部模型,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48,10(2003)·Zbl 1364.93329号
[15] Bouchaud,J.-P。;Farmer,J.D。;Lillo,F.,《市场如何缓慢消化供求变化》(Hens,T.;Schenk-Hoppe,K.R.,《金融市场手册:动态与演变》(2009),爱思唯尔出版社)
[16] Bossaerts,P.,《资产定价悖论》(2002),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Zbl 1039.91001号
[17] Gavious,A。;Kedar-Levy,H.,《股票价格发现的速度》,J.Financ。中间。,22, 2 (2013)
[18] Alvarez-Ramirez,J。;苏亚雷斯,R。;Ibarra-Valdez,C.,《交易策略、反馈控制和市场动态》,《物理A》,324220-226(2003)·Zbl 1072.91555号
[19] Farmer,J.D。;Joshi,S.,《常见交易策略的价格动态》,J.Econ。行为。器官。,49, 149-171 (2003)
[20] Hommes,C.H.,《经济和金融中的异质代理模型》,(Tesfatsion,L.;Judd,K.L.,《计算经济学手册》,第2卷(2006),爱思唯尔出版社),1109-1186·Zbl 1143.91300号
[21] 奇亚雷拉,C。;希亚,X.-Z。;Zwinkels,R.C.,《资产定价中的异质预期:来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经验证据》,J.Econ。行为。器官。,105, 1-16 (2014)
[22] 博伊德,S.P。;Barratt,C.H.,《线性控制器设计:性能极限》(1991),Prentice Hall·Zbl 0748.93003号
[23] Immonen,E.,《关于无限维系统的内部模型结构:两种常见的控制器类型和重复控制》,SIAM J.control Optim。,45, 2065-2093 (2007) ·Zbl 1123.37052号
[24] Maithripala,D.H.S。;伯格,J.M。;Dayawansa,W.P.,结构稳定调节的丧失意味着稳定性的丧失,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48483-487(2003)·Zbl 1364.93599号
[25] 弗朗西斯,B.A。;Wonham,W.M.,《线性多变量调节器的内部模型原理》,J.Appl。数学。,2, 170-194 (1975) ·Zbl 0351.93015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