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莫肯量表分析中项目选择的优化算法。 (英语) Zbl 1360.62533号

小结:莫肯量表分析使用了一种自动化的自下而上的逐步项目选择程序,该程序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当在程序中选择时,项目满足缩放条件,但在缩放完成后可能无法满足。其次,该过程是近似的,因此可能不会产生最佳的项目划分。本研究研究了Mokken的项目选择程序的一种变体,它缓解了第一个问题,并提出了一种遗传算法,它缓解这两个问题。遗传算法是检查所有可能分区的近似方法。仿真研究表明,遗传算法比其他两种方法具有更好的缩放效果。

MSC公司:

第62页,共15页 统计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BAL a l ZS,K.、HIDEGKUTI,I.和DE BOECK,P.(2006),“检测逻辑回归模型中的异质性”,应用心理测量,30,322-344·doi:10.1177/0146621605286315
[2] COHEN,J.(1988),“行为科学的统计力量分析”,新泽西州希尔斯代尔:埃尔鲍姆·Zbl 0747.62110号
[3] DE KONING,E.、SIJTSMA,K.和HAMERS,J.H.M.(2003),“归纳推理测试的构建和验证”,《欧洲心理评估杂志》,第19、24–39页·doi:10.1027/1015-5759.19.1.24
[4] EMONS,W.H.M.、SIJTSMA,K.和MEIJER,R.R.(2007),“关于使用短量表进行个体分类的一致性”,《心理学方法》,第12、105–120页·doi:10.1037/1082-989X.12.1.105
[5] GOUGH,H.G.和HEILBRUN,A.B.(1980),形容词检查表手册,1980年版,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咨询心理学家出版社。
[6] GRAYSON,D.A.(1988),“潜在特质理论中的两组分类:单音似然比得分”,心理测量学,53383-392·Zbl 0718.62147号 ·doi:10.1007/BF02294219
[7] HATTIE,J.(1985),“方法论综述:评估测试和项目的单一性”,《应用心理测量》,第9期,第139-164页·doi:10.1177/014662168500900204
[8] HEMKER,B.T.、SIJTSMA,K.和MOLENAAR,I.W.(1995),“从Polytomous Mokken IRT模型中的多维项目库中选择一维量表”,《应用心理测量》,第19、337–352页·doi:10.1177/014662169501900404
[9] HEMKER,B.T.、SIJTSMA,K.、MOLENAAR,I.W.和JUNKER,B.W.(1997),“在Polytomous IRT模型中使用潜在特征和总分的随机排序”,《心理测量学》,62,331–347·Zbl 0887.62115号 ·doi:10.1007/BF0229455文件
[10] HOSMER,D.W.和LEMESHOW,S.(1989),应用逻辑回归,纽约:Wiley·Zbl 0967.62045号
[11] JUNKER,B.W.(1991),“多元项目的基本独立性和基于似然的能力评估”,《心理测量学》,56,255-278·Zbl 0761.62162号 ·doi:10.1007/BF02294462
[12] KROSNIK,J.A.(1991),“应对调查中态度测量的认知需求的应对策略”,应用认知心理学,5,213-236·doi:10.1002/acp.2350050305
[13] MELLENBERGH,G.J.(1996)。”测试分数和项目反应模型的测量精度”,心理学方法,1293-299·doi:10.1037/1082-989X.1.3.293
[14] MICHALEWICZ,Z.(1996),《遗传算法+数据结构=进化程序》,纽约:施普林格出版社·Zbl 0841.68047号
[15] MILLER,A.(2002),《回归中的子集选择》,纽约:查普曼和霍尔出版社·Zbl 1051.62060号
[16] MOKKEN,R.J.(1971),《尺度分析的理论和程序》,荷兰海牙:莫顿/柏林:德格鲁伊特出版社。
[17] MOKKEN,R.J.和LEWIS,C.(1982),“分析二分项目反应的非参数方法”,应用心理测量,6417-430·doi:10.1177/014662168200600404
[18] MOKKEN,R.J.、LEWIS,C.和SIJTSMA,K.(1986),“重新加入‘MOKKEN量表:批判性讨论’,应用心理测量,10279-285·doi:10.1177/014662168601000306
[19] NANDAKUMAR,R.和STOUT,W.F.(1993),“改进STOUT评估潜在特质维度的程序”,《教育统计杂志》,第18、41–68页·doi:10.2307/1165182
[20] ROUSSOS,L.A.、STOUT,W.F.和MARDEN,J.I.(1998年),“使用新的接近度测量和层次聚类分析来检测多维性”,《教育测量杂志》,35,1–30·doi:10.1111/j.1745-3984.1998.tb00525.x
[21] SAMEJIMA,F.(1969),“使用分级分数的反应模式评估潜在特征能力”,《心理测量学专著》,第17期。
[22] SIJTSMA,K.和MEIJER,R.R.(2007),“非参数项目反应理论和相关主题”,《统计学手册》,第26卷:心理测量学,C.R.Rao和S.Sinharay编辑,阿姆斯特丹:爱思唯尔/北荷兰,第719-746页·Zbl 1460.62189号
[23] SIJTSMA,K.和MOLENAAR,I.W.(2002),《非参数项目反应理论导论》,加利福尼亚州千橡树市:Sage·Zbl 1004.91070号
[24] STRAAT,J.H.、VAN DER ARK,L.A.和SIJTSMA,K.(2012),“使用条件关联识别本地独立项目集”,提交出版的手稿。
[25] TABACHNICK,B.G.和FIDELL,L.S.(2007),《使用多元统计》,马萨诸塞州尼达姆高地:Allyn和Bacon,Inc。
[26] TATE,R.(2003),“评估测试项目反应结构的选定实证方法的比较”,应用心理测量,27,159-203·doi:10.1177/0146621603027003001
[27] THISSEN,D.和WAINER,H.(1982),“项目反应理论中的一些标准错误”,《心理测量学》,第47、397–412页·Zbl 0504.62104号 ·doi:10.1007/BF02293705
[28] VAN ABSWOUDE,A.A.H.、VAN DER ARK,L.A.和SIJTSMA,K.(2004),“非参数IRT模型下测试数据维度评估程序的比较研究”,应用心理测量,28,3–24·doi:10.1177/0146621603259277
[29] VAN ABSWOUDE,A.A.H.、VERMUNT,J.K.和HEMKER,B.T.(2007),“通过最大化基于H系数的目标函数来评估维度”,《应用心理测量》,31,308–330·doi:10.1177/0146621606295196
[30] VAN DER ARK,L.A.(2005),“各种Polytomous IRT模型下通过总分对潜在性状进行随机排序”,《心理测量学》,70283–304·兹比尔1306.62513 ·doi:10.1007/s11336-000-0862-3
[31] VAN DER ARK,L.A.(2007),“R中的Mokken尺度分析”,《统计软件杂志》,20(11),1-19。
[32] VAN DER ARK,L.A.和SIJTSMA,K.(2005),“缺失数据插补对Mokken量表分析的影响”,载于《社会和行为科学分类数据分析的新发展》,L.A.VAN DER ARK,M.A.Croon编辑,和K.SIJTSMA,Mahwah,NJ:Lawrence Erlbaum,第147-166页。
[33] VAN DER ARK,L.A.和BERGSMA,W.P.(2010),“关于使用多元项目得分总和对潜在性状进行随机排序的注释”,《心理测量学》,75,272–279·Zbl 1234.62161号 ·doi:10.1007/s11336-010-9147-7
[34] VAN DER ARK,L.A.、CROON,M.A.和SIJTSMA,K.(2008),“使用边缘模型对二分法项目进行Mokken量表分析”,《心理测量学》,73,183–208·Zbl 1274.62930号 ·doi:10.1007/s11336-007-9034-z
[35] ZHANG,J.(2007),“条件协方差理论与多体项目检测”,《心理测量学》,72,69–91·Zbl 1151.62101号 ·doi:10.1007/s11336-004-1257-7
[36] ZHANG,J.和STOUT,W.F.(1999),“维度的理论检测指数及其在近似简单结构中的应用”,《心理测量学》,64,213-249·Zbl 1291.62254号 ·doi:10.1007/BF02294536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