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发数据结构线性化能力的完善证明技术。 (英语) Zbl 1354.68066号


MSC公司:

68第05页 数据结构
第68季度第60季度 规范和验证(程序逻辑、模型检查等)
第68季度85 并发和分布式计算的模型和方法(进程代数、互模拟、转换网等)
68吨15 定理证明(演绎、解析等)(MSC2010)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链接

参考文献:

[1] M.Abadi和L.Lamport。1991.精化映射的存在。理论计算机科学2,253-284·Zbl 0728.68083号 ·doi:10.1016/0304-3975(91)90224-P
[2] J.-R.Abrial和D.Cansell。2005.非阻塞并发队列算法的形式化构造(原子性案例研究)。《通用计算机科学杂志》11,5,744-770。
[3] Y.Afek、H.Attiya、D.Dolev、E.Gafni、M.Merritt和N.Shavit。1993.共享内存的原子快照。ACM杂志40,4873–890。内政部:网址:http://dx.doi.org/10.1145/153724.153741 ·兹比尔0783.68029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45/153724.153741
[4] D.Amit、N.Rinetzky、T.W.Reps、M.Sagiv和E.Yahav。2007年,抽象比较验证线性化能力。第19届计算机辅助验证国际会议(CAV’07)论文集。477–490. ·Zbl 1135.68462号
[5] R.Banach和G.Schellhorn。2010年,原子行动及其对独立协议的改进。计算的形式方面22,1,33-61·Zbl 1183.68362号 ·doi:10.1007/s00165-009-0103-1
[6] S.Burckhardt、C.Dern、M.Musuvathi和R.Tan。2010.线性化:一个完整的自动线性化能力检查器。《ACM SIGPLAN编程语言设计与实现会议论文集》(PLDI’10)。ACM,纽约州纽约市,330–340。
[7] C.Calcagno、M.Parkinson和V.Vafeiadis。2007.针对细粒度并发的模块化安全检查。第14届国际静态分析研讨会(SAS'07)论文集。计算机科学讲义,第4634卷。施普林格,233-238·Zbl 1211.68082号
[8] P.Cerný,A.Radhakrishna、D.Zufferey、S.Chaudhuri和R.Alur。2010.并发列表实现线性化能力的模型检查。第22届计算机辅助验证国际会议(CAV’10)论文集。计算机科学讲义,第4144卷。施普林格,465-479。
[9] R.Colvin、S.Doherty和L.Groves。2005.通过模拟验证并发数据结构。理论计算机科学电子笔记137,2,93–110·Zbl 1276.68062号 ·doi:10.1016/j.entcs.2005.04.026
[10] R.Colvin和L.Groves。2005.基于阵列的非阻塞队列的形式验证。第十届IEEE复杂计算机系统工程国际会议论文集(ICECCS’05)。IEEE,加利福尼亚州洛斯阿拉米托斯,507–516。
[11] R.Colvin、L.Groves、V.Luchangco和M.Moir。2006.惰性并发列表集的形式验证。在第18届计算机辅助验证国际会议(CAV’06)的会议记录中。计算机科学讲义,第4144卷。施普林格,475–488。
[12] W.De Roever和K.Engelhardt。1998年。数据精炼:面向模型的证明方法及其比较。剑桥理论计算机科学丛书,第47卷。剑桥大学出版社·Zbl 0955.68076号 ·doi:10.1017/CBO9780511663079
[13] J.Derrick和E.Boiten。2001.Z和object-Z的改进:基础和高级应用。在计算和信息技术的正式方法中。斯普林格。可在http://www.cs.kent.ac.uk/pubs/2001/1200。 ·Zbl 0982.68086号
[14] J.Derrick、E.A.Boiten、H.Bowman和M.Steen。1997年,《第十届Z用户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对Z进行了弱细化。计算机科学讲义,第1212卷。施普林格,369–388。
[15] J.Derrick、G.Schellhorn和H.Wehrheim。2008.将无锁并发堆栈的正确性证明机械化。在第十届IFIP WG 6.1开放式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系统形式化方法国际会议(FMOODS’08)的会议记录中。《计算机科学讲义》,第5051卷。施普林格,78-95。
[16] J.Derrick、G.Schellhorn和H.Wehrheim。2011年a。线性化能力的机械验证证明义务。美国计算机学会程序语言和系统汇刊33,1,4。
[17] J.Derrick、G.Schellhorn和H.Wehrheim。2011年b。验证潜在线性化点的线性化能力。第17届形式方法国际会议论文集(FM'11)。计算机科学讲义,第6664卷。施普林格,323–337。
[18] S.Doherty、L.Groves、V.Luchangco和M.Moir。2004.一种实用的无锁队列算法的形式验证。《网络和分布式系统的形式化技术》(FORTE 2004)。计算机科学讲义,第3235卷。施普林格,97–114·Zbl 1110.68410号
[19] S.Doherty和M.Moir。2009年,非阻塞算法和反向模拟。第23届分布式计算国际会议论文集。计算机科学讲义,第5805卷。施普林格,274-288·Zbl 1261.68166号
[20] T.Elmas、S.Qadeer、A.Sezgin、O.Subasi和S.Tasiran。2010.通过简化和抽象简化线性化证明。在第16届系统构建和分析工具和算法国际会议(TACAS’10)的会议记录中。《计算机科学讲义》,第6015卷。施普林格,296–311·Zbl 1284.68181号
[21] I.Filipovic、P.W.O'Hearn、N.Rinetzky和H.Yang。2010.并发对象抽象。理论计算机科学411,51–52,4379–4398·Zbl 1209.68156号 ·doi:10.1016/j.tcs.2010.09.021
[22] 傅敏洪、李勇毅、X.Feng、Z.Shao和Y.Zhang。2010.使用历史程序逻辑推理乐观并发。《第21届并行理论国际会议论文集》。计算机科学讲义,第6269卷。施普林格,388–402·Zbl 1287.03071号
[23] L.Groves。2008.无锁队列算法的基于跟踪的推导。理论计算机科学电子笔记201,69-98。内政部:http://dx.doi.org/10.1016/j.entcs.2008.02.016 ·doi:10.1016/j.entcs.2008.02.016
[24] L.Groves和R.Colvin。2007.衍生了一种可扩展的无锁堆栈算法。理论计算机科学电子笔记187,55–74·Zbl 1165.68064号 ·doi:10.1016/j.entcs.2006.08.044
[25] L.Groves和R.Colvin。2009.可扩展无锁堆栈算法的基于跟踪的推导。计算的形式方面21,1–2,187–223·Zbl 1165.68064号 ·doi:10.1007/s00165-008-0092-5
[26] J.He、C.A.R.Hoare和J.W.Sanders。1986年,数据细化。《欧洲编程研讨会论文集》(ESOP’86)。施普林格,187-196年·Zbl 0587.68018号
[27] S.Heller、M.Herlihy、V.Luchangco、M.Moir、W.N.Scherer III和N.Shavit。2005.基于懒惰并发列表的集合算法。第九届分布式系统原理国际会议论文集(OPODIS’05)。计算机科学讲义,第3974卷。施普林格,305-309。
[28] T.A.Henzinger、A.Sezgin和V.Vafeiadis。2013.面向方面的线性化证明。《并发理论国际会议论文集》(CONCUR’13)。斯普林格·弗拉格,柏林,海德堡,242-256·Zbl 1390.68213号
[29] M.Herlihy和J.M.Wing。线性化:并发对象的正确条件。美国计算机学会编程语言与系统汇刊12、3、463–492·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45/78969.78972
[30] W.H.Hesselink。2007年,重新审查了原子性标准。《信息学报》44、2、123–151·Zbl 1120.68073号 ·doi:10.1007/s00236-007-0044-1
[31] W.H.Hesselink。2008年。模拟规范的通用扩展。信息与计算206、106–128·Zbl 1133.68044号 ·doi:10.1016/j.ic.2007.10.03
[32] C.B.琼斯。1983.(并行)程序的规范和设计。第九届世界计算机大会(IFIP’83)会议记录。321–332.
[33] B.琼森。2012.使用精细演算技术证明线性化能力。计算的形式方面24,4-6,537-554。内政部:http://dx.doi.org/10.1007/s00165-012-0250-7 ·Zbl 1259.68128号 ·doi:10.1007/s00165-012-0250-7
[34] KIV公司。2010年,利用可能性、局部证明义务及其在惰性集算法中的应用,验证线性化作为精炼的可行性。2014年7月6日检索自http://www.informatik.uni-augsburg.de/swt/projects/possibilities.html。
[35] KIV公司。2011.验证Herlihy&Wing队列作为线性化完全精化理论的实例。2014年7月6日检索自http://www.informatik.uni-augsburg.de/swt/projects/Herlihy-Wing-queue.html。
[36] R.J.利普顿。1975.归约:一种证明并行程序性质的方法。ACM通信18、12、717–721。内政部:http://dx.doi.org/10.1145/361227.361234 ·Zbl 0316.68015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45/361227.361234
[37] N.林奇。1996年,分布式算法。摩根·考夫曼·Zbl 0877.68061号
[38] N.Lynch和F.Vaandrager。1995.正向和反向模拟;第一部分:非定时系统。信息与计算121(2),214–233·兹伯利0834.68123 ·doi:10.1006/inco.1995.1134
[39] M.M.Michael和M.L.Scott。1996年。简单、快速、实用的非阻塞和阻塞并发队列算法。第15届ACM分布式计算原理研讨会论文集。267–275.
[40] M.Moir、D.Nussbaum、O.Shalev和N.Shavit。2005.使用消除实现可扩展和无锁定的FIFO队列。第17届ACM算法和体系结构并行性研讨会论文集。ACM,纽约州纽约市,253-262。
[41] P.W.O'Hearn、N.Rinetzky、M.T.Vechev、E.Yahav和G.Yorsh。2010年。事后验证线性化能力。第29届ACM SIGACT-SIGOPS分布式计算原理研讨会(PODC'10)会议记录。85–94. ·Zbl 1315.68068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45/1835698.1835722
[42] W.Reif、G.Schellhorn、K.Stenzel和M.Balser。1998年。与KIV的结构化规范和交互式证明。在自动扣除中—应用基础,第二卷。Kluwer,13-39岁·Zbl 0970.68149号 ·doi:10.1007/978-94-017-0435-9_1
[43] G.谢尔霍恩。2008.ASM改进的完整性。理论计算机科学电子笔记214,25-49·兹比尔1283.68213 ·doi:10.1016/j.entcs.2008.06.003
[44] G.谢尔霍恩。2009.公平ASM改进的完整性。《计算机程序设计科学》76、9、756–773·Zbl 1217.68065号 ·doi:10.1016/j.scico.2009.10.004
[45] G.Schellhorn、B.Tofan、G.Ernst、J.Pfähler和W.Reif。2014.RGITL:关于交织程序的合成推理的时序逻辑框架。数学与人工智能年鉴71,1-44·Zbl 1329.68172号
[46] G.Schellhorn、H.Wehrheim和J.Derrick。2012.如何证明算法线性化。第24届计算机辅助验证国际会议(CAV’12)会议记录。计算机科学讲义,第7358卷,施普林格,243-259。
[47] B.托凡,S.Bäumler、G.Schellhorn和W.Reif。2010.锁自由的时序逻辑验证。第十届程序构造数学国际会议(MPC’10)论文集。计算机科学讲义,第6120卷。施普林格,377-396·Zbl 1286.68322号
[48] B.Tofan、G.Schellhorn和W.Reif。2011.正式验证带有危险指针的无锁堆栈。第八届国际计算理论会议论文集(ICTAC’11)。计算机科学讲义,第6916卷。施普林格,239-255·Zbl 1350.68081号
[49] B.Tofan、O.Travkin、G.Schellhorn和H.Wehrheim。2014.证明多集线性化能力的两种方法。《计算机编程科学杂志》即将出版。 ·doi:10.1016/j.scico.2014.04.001
[50] O.Travkin、H.Wehrheim和G.Schellhorn。2012.证明具有本地证明义务的多重集的线性化能力。第十二届关键系统自动验证国际研讨会(AVoCS’12)会议记录。关键系统的自动验证,第53卷,ECEASST,1-15。
[51] R.K.特雷贝尔。系统编程:应对并行性。技术报告RJ 5118。IBM Almaden研究中心。
[52] A.Turon和M.Wand。2011.用于优化并发对象的分离逻辑。第38届ACM SIGPLAN-SIGACT编程语言原理研讨会(POPL'11)会议记录。ACM,纽约州纽约市,247–258·Zbl 1284.68207号
[53] V.瓦菲亚迪斯。2007.模块化细粒度并发验证。博士论文。剑桥大学·Zbl 1211.68082号
[54] V.瓦菲亚迪斯。2010.自动证明线性。第22届计算机辅助验证国际会议(CAV’10)论文集。计算机科学讲义,第6174卷。斯普林格,450-464。
[55] V.Vafeiadis、M.Herlihy、T.Hoare和M.Shapiro。2006.证明高并发线性对象的正确性。在第11届ACM SIGPLAN并行编程原理与实践研讨会(PPoPP'06)的会议记录中。ACM,纽约州纽约市,129–136。内政部:http://dx.doi.org/10.1145/122971.122992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45/1122971.1122992
[56] J.C.P.Woodcock和J.Davies。1996.使用Z:规范、精炼和证明。普伦蒂斯·霍尔·Zbl 0855.68060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它的项目与zbMATH标识符启发式匹配,并且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