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合成射流修改圆柱尾迹:涡旋脱落模式和机理。 (英语) Zbl 1297.76036号

小结:位于前驻点的合成射流改变了圆柱后的尾迹。采用时间分辨粒子图像测速(PIV)系统测量了流场,并采用适当的正交分解(POD)和lambda{ci}方法分析了涡旋动力学。合成射流涡对周期性地在出口附近诱导,然后向上游移动。合成射流和迎面而来的气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在圆柱体上游形成的包络线,该包络线充当了一个虚拟的空气动力学形状。研究发现,包络线可分为周期性闭合包络线和准静态开放包络线,导致圆柱绕流尾迹的不同脱落模式。在本研究中,合成射流控制下的六种涡旋脱落模式分为自然卡门涡旋模式、双稳态模式I、对称模式、双稳模式II、涡流形成长度缩短的反对称模式、靠近后驻点的涡流产生。涡动力学分析表明,对于这些典型的脱落模式,尾涡轨迹、涡循环和涡核处的对流速度都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进一步揭示了这些脱落模式的形成机制,与自然卡门涡街相比,这些脱落模式呈现出一些新的形成过程。此外,还比较了合成射流动量系数和激励频率对控制的影响,表明前围护结构的类型对旋涡脱落模式最为重要。

MSC公司:

76B20型 船舶波浪
76立方英尺47 不可压缩无粘流体的涡旋流动

软件:

DPIV公司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格里芬,O.M。;Ramberg,S.E.,与入射均匀流一致振动的圆柱体的涡流脱落,J.Fluid Mech。,75257-271(1976年)
[2] Kim,S.H。;Park,J.Y。;北帕克。;Bae,J.H。;Yoo,J.Y.,小扰动引起的涡同步的直接数值模拟,J.流体力学。,634, 61-90 (2009) ·Zbl 1183.76683号
[3] 冯·L·H。;Wang,J.J.,位于后驻点的合成射流圆柱涡同步控制,J.流体力学。,662, 232-259 (2010) ·Zbl 1205.76010号
[4] 塞蒂纳,O。;罗克韦尔,D.,《圆柱在恒定流中的流式振荡》,第1部分。旋涡形成和加载的锁定状态,《流体力学杂志》。,427, 1-28 (2001) ·Zbl 0963.76503号
[5] Nobari,M.R.H。;Naderan,H.,《横流和内联振荡圆柱绕流的数值研究》,计算。流体,35,393-415(2006)·Zbl 1160.76367号
[6] 徐世杰。;周,Y。;Wang,M.H.,纵向摆动圆柱体后面的对称双轴矢量街,J.流体力学。,556, 27-43 (2006) ·Zbl 1093.76519号
[7] Al-Mdallal,Q.M。;劳伦斯,K.P。;Kocabiyik,S.,《圆柱体的强迫顺流振动:锁定模式和产生的流体力》,《流体结构杂志》。,23, 681-701 (2007)
[8] Konstantinidis,E。;巴拉巴尼,S。;Yianneskis,M.,由周期性流入扰动施加的圆柱体尾流中旋涡脱落的时间,J.流体力学。,543, 45-55 (2005) ·Zbl 1081.76510号
[9] 阿姆斯特朗,B.J。;巴恩斯·F·H。;格兰特,I.,扰动对钝柱绕流的影响,物理学。流体,292095-2102(1986)
[10] 阿姆斯特朗,B.J。;巴恩斯,F.H。;Grant,I.,《定常流和扰动流中圆柱后尾迹结构的比较》,Phys。流体,30,19-26(1987)
[11] 霍尔,M.S。;Griffin,O.M.,扰动流中的涡旋脱落和锁定,Trans。ASME,J.流体工程,115,283-291(1993)
[12] Konstantinidis,E。;巴拉巴尼,S。;Yianneskis,M.,《流动扰动对圆柱近尾迹特性的影响》,J.流体结构。,18, 367-386 (2003)
[13] Konstantinidis,E。;Balabani,S.,由于流向扰动,圆柱近尾迹中的对称涡旋脱落,J.流体结构。,23, 1047-1063 (2007)
[14] Kim,W。;Yoo,J.Y。;Sung,J.,扰动圆柱尾迹中旋涡锁定动力学,Phys。流体,18074103(2006)
[15] Stansby,P.K.,《均匀流和剪切流中圆柱横流振动引起的旋涡脱落锁定》,《流体力学杂志》。,74, 641-665 (1976)
[16] 布莱克本,H.M。;Henderson,R.D.,《二维振荡圆柱绕流研究》,J.流体力学。,385, 255-286 (1999) ·Zbl 0938.76022号
[17] Krishnamoorthy,S。;普赖斯,S.J。;Paídoussis,M.P.,《振荡圆柱的横向流:近尾迹中的同步现象》,《流体结构杂志》。,15, 955-980 (2001)
[18] 霍尔,J.W。;齐亚达,S。;Weaver,D.S.,《在有外加声音的情况下,单个和串联气缸的涡流脱落》,《流体结构杂志》。,18, 741-758 (2003)
[19] Glezer,A。;Amitay,M.,合成喷气机,Annu。流体力学版次。,34, 503-529 (2002) ·Zbl 0994.76509号
[20] 张,P.F。;王建杰。;Feng,L.H.,零净流量射流及其在分离流控制中的应用综述,科学。中国系列。电子技术科学。,5141315-1344(2008年)
[25] 贝拉,J.C。;迈克尔,M。;Sunyach,M。;Comte-Bellot,G.,《通过射流振荡改变升力和阻力:具有湍流分离的圆柱体实验》,《欧洲医学杂志》。B流体,19575-595(2000)·Zbl 0960.76508号
[26] Tensi,J。;布埃,I。;佩莱,F。;Dury,G.,利用合成射流对圆柱后尾迹的修正,J.Vis。,5, 37-44 (2002)
[27] 沃尔夫,D。;Ziada,S.,双串联气缸涡旋脱落的反馈控制,J.流体结构。,17, 579-592 (2003)
[28] 藤泽,N。;武田,G.,《内部声激励对圆柱体周围流动的控制》,J.流体结构。,17, 903-913 (2003)
[29] 藤泽,N。;武田,G。;Ike,N.,声激励控制下圆柱绕流的相位平均特性,J.流体结构。,19, 159-170 (2004)
[30] Glezer,A。;阿米泰,M。;Honohan,A.M.,《气动流量控制的低频和高频驱动方面》,AIAA J.,43,1501-1511(2005)
[31] 奈姆,A。;格林布拉特,D。;塞弗特,A。;Wygnanski,I.,《在过渡雷诺数下主动控制圆柱流》,《流动湍流》。库布斯特。,78, 383-407 (2007)
[32] 王建杰。;冯·L·H。;Xu,C.J.,合成射流圆柱周围分离控制和流动结构的实验研究,科学。中国Ser。电子技术科学。,50, 550-559 (2007) ·兹比尔1151.76361
[33] 冯,L.H。;王建杰。;Xu,C.J.,用于高效合成射流的新型致动器信号的实验验证,J.实验流体机械。,22,6-10(2008),(中文)
[34] 冯·L·H。;王建杰。;潘,C.,新型合成射流对圆柱尾迹涡脱落模式的影响,J.流体结构。,26, 900-917 (2010)
[35] 冯·L·H。;王建杰。;Pan,C.,《合成射流控制下圆柱涡动力学的本征正交分解分析》,Phys。流体,23014106(2011)
[36] 冯·L·H。;Wang,J.J.,《圆柱体上方流动分离的合成射流控制》,《实验流体》,53467-480(2012)
[37] 王建杰。;Shan,R.Q。;张,C。;Feng,L.H.,新型二维合成射流的实验研究,Eur.J.Mech。B流体,29342-350(2010)·Zbl 1196.76012号
[38] 史密斯,B.L。;Glezer,A.,《合成射流的形成和演化》,Phys。流体,102281-2297(1998)·Zbl 1185.76532号
[39] 钟,S。;贾巴尔,M。;Tang,H。;Garcillan,L。;郭,F。;Wood,北卡罗来纳州。;Warsop,C.,《面向全尺寸飞行条件下合成喷射致动器的设计》,第1部分:合成喷射致动器流体力学,Flow Turbul。库布斯特。,78, 283-307 (2007) ·Zbl 1200.76064号
[40] 舒斯特,J.M。;Smith,D.R.,圆形合成射流形成和缩放的实验研究,Phys。流体,19045109(2007)·Zbl 1146.76541号
[41] 周,Y。;Yiu,M.W.,两列圆柱尾迹中的流动结构、动量和热传输,流体力学杂志。,548, 17-48 (2006)
[44] 阿米泰,M。;史密斯·D·R。;基本斯,V。;Parekh,D.E。;Glezer,A.,《使用合成射流激励器对非常规机翼的气动流量控制》,AIAA J.,39,361-370(2001)
[47] 法恩斯沃思,J.A.N。;瓦卡罗,J.C。;Amitay,M.,《低攻角下的主动流控制:黄貂鱼无人机》,AIAA J.,462530-2544(2008)
[48] 米塔尔·R。;Rampunggoon,P.,《关于合成喷流的虚拟空气塑造效应》,Phys。流体,14,1533-1536(2002)·Zbl 1185.76258号
[49] Berkooz,G。;霍姆斯,P。;Lumley,J.L.,湍流分析中的适当正交分解,Annu。流体力学版次。,25, 539-575 (1993)
[50] 马,X。;卡拉马诺斯,G.-S。;Karniadakis,G.E.,湍流近尾迹的动力学和低维性,J.流体力学。,410, 29-65 (2000) ·Zbl 0987.76041号
[51] 马,X。;Karniadakis,G.E。;帕克,H。;Gharib,M.,DPIV驱动的流动模拟:一种新的计算范式,Proc。R.Soc.伦敦。序列号。A、 459547-565(2003)·Zbl 1116.76413号
[52] 迪潘卡,A。;Sengupta,T.K。;Talla,S.B.,《低雷诺数下另一个控制气缸对圆柱后方涡流脱落的抑制》,《流体力学杂志》。,573, 171-190 (2007) ·Zbl 1133.76311号
[53] Konstantinidis,E。;巴拉巴尼,S。;Yianneskis,M.,扰动圆柱尾迹中的双峰涡旋脱落,Phys。流体,2011701(2007)·Zbl 1146.76448号
[54] 佩林,R。;布拉萨,M。;西德,E。;卡津,S。;Barthet,A。;塞夫兰,A。;Mockett,C。;Thiele,F.,使用POD获得高雷诺数下圆柱近尾迹的相位平均湍流特性,实验流体,43,341-355(2007)
[55] Epps,B.P。;Techet,A.H.,从PIV数据中提取的奇异值分解模式的误差阈值标准,实验流体,48,355-367(2010)
[56] 周,J。;阿德里安·R·J。;巴拉昌达尔,S。;Kendall,T.M.,《通道流中产生发夹涡相干包的机制》,《流体力学杂志》。,387, 353-396 (1999) ·兹比尔0946.76030
[57] Gerrard,J.H.,钝体后面涡流形成区域的力学,J.流体力学。,25401-413(1966年)
[58] 坎特威尔,B。;Coles,D.,《圆柱尾迹附近湍流卷吸和输运的实验研究》,J.流体力学。,136, 321-374 (1983)
[59] Zdravkovich,M.M.,《圆柱绕流》,第1卷,《基础》(1997),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纽约·Zbl 0882.76004号
[60] 何鸿燊。;Huerre,P.,扰动自由剪切层,Annu。流体力学版次。,16, 365-424 (1984)
[61] Sung,J。;Yoo,J.Y.,低雷诺数圆柱后的近尾迹涡运动,J.流体结构。,17, 261-274 (2003)
[62] Konstantinidis,E。;巴拉巴尼,S。;Yianneskis,M.,使用互相关方法对PIV平面尾迹数据进行条件平均,Exp.Fluids,39,38-47(2005)
[63] 黄J.F。;周,Y。;Zhou,T.,使用改进的PIV技术测量三维尾迹结构,Exp.Fluids,40884-896(2006)
[64] Fiedler,H.E.,《自由湍流剪切流的控制》(El-Hak,M.G.;Pollard,A.;Bonnet,J.P.,《流量控制:基本原理和实践》(1998),施普林格-弗拉格:施普林格德国)
[65] 西尔普卡,C。;Weier,T。;Gerbeth,G.,在时间周期电磁力的控制下,对处于过失速状态的NACA 0015进行同步力和粒子图像测速测量,Phys。流体,22075109(2010)
[66] Weier,T。;Gerbeth,G.,《用时间周期洛伦兹力控制分离流》,《欧洲力学杂志》。B流体,23835-849(2004)·Zbl 1060.76521号
[67] 贾丁,T。;Bury,Y.,Lagrangian和使用脉冲切向射流通过圆柱的强制流的光谱分析,J.流体力学。,696, 285-300 (2012) ·Zbl 1250.76059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