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I(2))和(I(1))协整分析对货币总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建模。 (英文) Zbl 1279.91136号

摘要:本文的目的是考虑货币基础和广义货币等货币总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建模方法。简要回顾了基于相似性的(I(2))(2阶积分)数据协整分析和(I(1)到(I(3))变换。然后,本文研究了货币总量的计量经济建模程序,货币总量通常被视为类似于价格指数的(I(2))变量。结果表明,以货币乘数为中心的(I(2)到(I(1)变换在建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最后,该研究使用日本的货币总量数据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证说明。

MSC公司:

91B84号 经济时间序列分析
62第20页 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Beenstock,《英国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货币、信贷和银行杂志》21页464–(1989)·doi:10.2307/1992354
[2] Boswijk,I(2)系统的混合正态性和辅助性,计量经济学理论16,第878页–(2000)·Zbl 0967.62061号 ·doi:10.1017/S0266466600166046
[3] Boswijk,多重积分的混合正态推理,计量经济学理论26第1565页–(2010)·Zbl 1274.62577号 ·doi:10.1017/S0266466610000095
[4] Doornik,Ox:面向对象的矩阵语言(2007)
[5] Doornik,《单变量和多变量正态性的综合检验》,《牛津经济与统计公报》,第70页,第927页–(2008年)·doi:10.1111/j.1468-0084.2008.00537.x
[6] Doornik,使用PcGive建模动态系统(2006)
[7] Engle,《自回归条件异方差,与英国通货膨胀方差估计》,《计量经济学50》第987页–(1982)·Zbl 0491.62099号 ·doi:10.2307/1912773
[8] Engle,《外生性》,《计量经济学》第51卷第277页——(1983年)·Zbl 0528.62093号 ·doi:10.2307/1911990年
[9] 福特,《货币乘数、简单和、除数和创新偏差货币总量:英国的协整检验》,《应用经济学》第28页,第705页–(1996)·doi:10.1080/000368496328452
[10] 弗里曼,《货币总量和产出》,《美国经济评论》90,第1125页–(2000)·doi:10.1257/aer.90.5.1125
[11] Godfrey,当回归变量包括滞后因变量时,回归方程中高阶序列相关性的测试,《计量经济学》46第1303页–(1978)·Zbl 0395.62063号 ·doi:10.2307/1913830
[12] Haldrup,I(2)变量的经济计量分析,《经济调查杂志》12页595–(1998)·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11/1467-6419.00069
[13] Johansen,协整向量的统计分析,《经济动力学与控制杂志》,12 pp 231–(1988)·Zbl 0647.62102号 ·doi:10.1016/0165-1889(88)90041-3
[14] Johansen,2阶积分向量自回归过程的表示,计量经济学理论8第188页–(1992a)·doi:10.1017/S0266466600012755
[15] Johansen,部分系统的协整与单方程分析的效率,《计量经济学杂志》52页389–(1992b)·Zbl 0747.62115号 ·doi:10.1016/0304-4076(92)90019-N
[16] Johansen,I(2)变量协整的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理论》11第25页–(1995)·Zbl 1274.62597号 ·doi:10.1017/S0266466600009026
[17] Johansen,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中基于似然的推断(1996)
[18] Johansen,I(2)模型的似然分析,《斯堪的纳维亚统计杂志》24页433–(1997)·Zbl 0923.62094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11/1467-9469.00074
[19] Johansen,I(2)模型中协整关系假设的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杂志》132第81页–(2006)·Zbl 1337.62234号 ·doi:10.1016/j.jeconom.2005.01.024
[20] Johansen,关于检验I(2)变量VAR协整参数限制的注释,计量经济学理论21第653页–(2005)·Zbl 1074.62057号 ·doi:10.1017/S0266466605050280
[21] Juselius,货币政策变化下的结构性VAR,《商业与经济统计杂志》16页400–(1998)
[22] Juselius,《协整、因果关系和预测》,Festschrift in Honour of Clive W.J.Granger(1999)
[23] Juselius,协整VAR模型(2006)·Zbl 1258.91006号
[24] Kongsted,“小国进口价格决定的I(2)协整分析”,《计量经济学杂志》第6期第53-71页–(2003年)·兹比尔1069.91088
[25] Kongsted,《测试名义到实际的转换》,《计量经济学杂志》124页205–(2005)·Zbl 1337.62221号 ·doi:10.1016/j.jeconom.2004.02.016
[26] Kongsted,通过转换向量自回归分析I(2)系统,牛津经济与统计公报66页379–(2004)·文件编号:10.1111/j.1468-0084.2004.00084.x
[27] Kurita,实际日元汇率的动态经济计量系统,《实证经济学》33页115–(2007)·doi:10.1007/s00181-006-0096-z
[28] Miyao,《日本货币政策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的突破》,《日本与国际经济杂志》,第14页,366页–(2000年)·doi:10.1006/jjie.2000.0454
[29] Miyao,《日本货币政策的影响》,《货币、信贷与银行杂志》34页376–(2002)·doi:10.1353/mcb.2002.0044
[30] Nelson,《基础货币对需求的直接影响:理论和证据》,《货币经济学杂志》49页687–(2002)
[31] 尼尔森,《时间序列及相关主题:纪念郑宗伟》第93页–(2006)·doi:10.1214/07492170600000978
[32] Nielsen,《丹麦制成品出口价格和数量形成的协整分析》,牛津经济与统计公报,第64页,第449页(2002年)·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11/1468-0084.00272
[33] 尼尔森,《开放经济中的通货膨胀调整:英国价格的I(2)分析》,《实证经济学》31页569–(2006)·doi:10.1007/s00181-005-0030-9
[34] 尼尔森,I(2)模型中协整等级的似然比检验,计量经济学理论23 pp 615–(2007)·Zbl 1274.62608号 ·doi:10.1017/S0266466607070272
[35] Paruolo,《关于I(2)系统中积分指数的确定》,《计量经济学杂志》72页313–(1996)·Zbl 0844.62096号 ·doi:10.1016/0304-4076(95)01725-9
[36] Paruolo,I(2)系统中两阶段估计器的渐近效率,计量经济学理论16 pp 524–(2000)·Zbl 1009.62079号 ·doi:10.1017/S0266466600164035
[37] Paruolo,I(2)VAR系统中的弱外生性,《计量经济学杂志》93,第281页–(1999)·Zbl 0946.62085号 ·doi:10.1016/S0304-4076(99)00012-3
[38] Rahbek,I(2)协整模型中的趋势平稳性,《计量经济学杂志》90,第265页–(1999)·Zbl 1041.62522号 ·doi:10.1016/S0304-4076(98)00044-X
[39] 怀特,异方差一致协方差矩阵估计量和异方差的直接检验,《计量经济学》48页817–(1980)·Zbl 0459.62051号 ·doi:10.2307/1912934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