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于人脸识别的增量完整LDA。 (英语) Zbl 1236.68217号

摘要:完全线性判别分析(CLDA)算法已被证明是人脸识别的有效工具。CLDA方法可以充分利用训练样本的判别信息。然而,CLDA的最初实现可能不适合增量学习问题。在本文中,我们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CLDA实现,它在理论上与CLDA的原始实现等效,但比原始实现更有效。然后,基于我们提出的CLDA的新实现,我们提出了增量CLDA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向训练集中插入新样本时准确更新CLDA的判别向量。在ORL、AR和PIE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与CLDA的原始实现相比,我们提出的CLDA算法具有更高的效率。

MSC公司:

68吨10 模式识别、语音识别
62H30型 分类和区分;聚类分析(统计方面)

软件:

KPCA加LDA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赵,W。;切拉帕,R。;菲利普斯,P。;Rosenfeld,A.,《面部识别:一项文献调查》,ACM Computing Surveys,35,4,399-458(2003)
[2] 共和国杜达。;哈特,体育。;Stok.,D.G.,《模式分类》(2000),John Wiley&Sons:John Willey&Sons New York
[3] Howland,P。;Wang,J。;Park,H.,使用广义判别分析解决人脸识别中的小样本问题,模式识别,39,2,227-287(2006)
[4] Belhumour,P.N。;赫斯帕尼亚,J.P。;Kriegman,D.J.,《特征脸与渔夫脸:使用类特定线性投影的识别》,IEEE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学报,19,7,711-720(1997)
[5] Chen,L.F。;廖海云。;Ko,M.T。;Yu,G.J.,一种新的基于LDA的人脸识别系统,可以解决小样本问题,模式识别,33,10,1713-1726(2000)
[6] Yu,H。;Yang,J.,高维数据的直接LDA算法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模式识别,33,11726-1731(2000)
[7] Ye,J。;Janardan,R。;帕克,C.H。;Park,H.,欠采样问题广义判别分析的优化准则,IEEE模式分析和机器智能汇刊,26,8,982-994(2004)
[8] Ye,J。;Xiong,T.,零空间和正交线性判别分析的计算和理论分析,机器学习研究杂志,7,1183-1204(2006)·Zbl 1222.62082号
[9] 郑伟。;Tang,X.,更新双空间LDA判别向量的快速算法,IEEE信息取证与安全事务,4,3,418-427(2009)
[10] 杨,J。;Yang,J.Y.,为什么LDA可以在PCA变换的空间中执行?,模式识别,36,3,563-566(2003)
[11] H.Wang,S.Yan,D.Xu,X.Tang,T.S.Huang,用于降维的跟踪比率与比率跟踪,收录于:IEEE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CVPR'07),2007年。;H.Wang,S.Yan,D.Xu,X.Tang,T.S.Huang,用于降维的跟踪比率与比率跟踪,收录于:IEEE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CVPR'07),2007年。
[12] 郭玉凤。;李世杰。;Yang,J.-Y。;舒,T.-T。;Wu,L.-D.,基于广义Fisher判别准则的广义Foley-Samon变换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模式识别字母,24,1-3,147-158(2003)·兹比尔1055.68092
[13] F.Nie,S.Xiang,C.Zhang,《邻里MinMax预测》,摘自:第20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海得拉巴,2007年,第993-998页。;F.Nie,S.Xiang,C.Zhang,《邻里MinMax预测》,载于:第20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海得拉巴,2007年,第993-998页。
[14] 贾毅。;聂,F。;Zhang,C.,《跟踪比问题再探讨》,IEEE神经网络汇刊,20,4,729-735(2009)
[15] 庞,S。;小泽,S。;Kasabov,N.,《数据流分类的增量线性判别分析》,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汇刊B部分:控制论,35,5,905-914(2005)
[16] 查,H。;Simon,H.D.,《关于潜在语义索引中的更新问题》,SIAM科学与统计计算杂志,21,2782-791(1999)·Zbl 0952.65034号
[17] 赵,H。;Yuen,P.C.,人脸识别的增量线性判别分析,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汇刊——B部分:控制论,38,1,210-221(2008)
[18] T.-K.Kim,S.F.Wong,B.Stenger,J.Kittler,R.Cipolla,使用充分生成集近似的增量线性判别分析,收录于:IEEE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会议(CVPR'07),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苏达州,2007年,第1-7页。;T.-K.Kim,S.F.Wong,B.Stenger,J.Kittler,R.Cipolla,使用充分生成集近似的增量线性判别分析,收录于:IEEE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会议(CVPR'07),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苏达州,2007年,第1-7页。
[19] Kim,T.-K。;斯坦格,B。;Kittler,J。;Cipolla,R.,使用充分生成集的增量线性判别分析及其应用,国际计算机视觉杂志,91,21216-232(2011)·Zbl 1235.68272号
[20] Ye,J。;李,Q。;熊,H。;Park,H.,IDR/QR:通过QR分解的增量降维算法,IEEE知识与数据工程学报,17,9,1208-1222(2005)
[21] 塞维卡普,H。;Neamtu,M。;Wilkes,M。;Barkana,A.,人脸识别的鉴别公共向量,IEEE模式分析和机器智能汇刊,27,1,4-13(2005)
[22] Gulmezoglu,M.B。;Dzhafarov,V。;Barkana,A.,公共向量方法及其与主成分分析的关系,IEEE语音和音频处理汇刊,9,6,655-662(2001)
[23] Golub,G.H。;Loan,C.F.V.,《矩阵计算》(1996),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约翰·霍普金大学出版社,马里兰州巴尔的摩·Zbl 0865.65009号
[24] J.W.丹尼尔。;Gragg,W.B。;考夫曼,L。;Stewart,G.W.,更新Gram-Schmidt QR因式分解的重正交化和稳定算法,计算数学,30,10,772-795(1976)·兹比尔0345.65021
[25] 杨,J。;Frangi,A.F。;杨,J。;张,D。;Jin,Z.,KPCA plus LDA:用于特征提取和识别的完整核Fisher判别框架,IEEE模式分析和机器智能学报,27,2,230-244(2005)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