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超线性收敛的强次可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英语) Zbl 1176.90570号

作者提出了求解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P)的一个强次可行序列规划算法:(min f_0(x))s.t.(f_j(x)leq 0),(j in I equiv(I=1,ldots,m)),其中,(x in mathbb R^n)和(f_j:mathbb R ^n to R),(ji in{0}cup I)是光滑函数。众所周知,序列二次规划(SQP)是解决问题(P)的有效方法。几位作者以可行的SQP方法的形式应用了一个改进版本,该方法除了具有全局收敛性和快速收敛性外,还有许多优点。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运行的算法,以便在第一阶段生成可行点,并在第二阶段应用可行的SQP方法。这里提请读者注意E.Polak、R.TrahanD.Q.梅恩【数学课程。17,61–73(1979;Zbl 0407.90076号)]第一作者之一[J.-B.Jian先生《非线性约束优化的超线性和二次收敛算法研究》,西安交通大学科学院博士论文,西安(2000)]。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若干优点,并表明在温和的假设下,无需严格的互补条件,即可实现全局收敛、超线性收敛和二次收敛速度。数值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数值上是稳定的。

MSC公司:

90立方 非线性规划
49立方米0 变分法中的其他数值方法(MSC2010)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P.T.Boggs和J.W.Tolle(1995年)。顺序二次规划。《数字学报》,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第1-51页·Zbl 0828.65060号
[2] Bonnans J.F.、SIAM J.Numer。分析。第29页,第1187页–(1992年)·Zbl 0763.65042号 ·doi:10.1137/0729072
[3] Boyd S.,凸优化(2004)·doi:10.1017/CBO9780511804441
[4] Facchini F.和J.Optimiz。理论应用。92(3)第543页–(1997)·Zbl 0871.90058号 ·doi:10.1023/A:1022655423083
[5] Fletcher R.,过滤器用户手册SQP(1998)
[6] Fletcher R.,数学。编程(Ser.A)91 pp 239–(2002)·Zbl 1049.90088号 ·doi:10.1007/s101070100244
[7] 高志勇,《数学学报》。Sinica(Ser.A)40(6)第895页–(1997)
[8] Gill P.E.,SNOPT:用于大规模约束优化的SQP算法(1997)·兹比尔1210.90176
[9] Gould N.I.M.,大尺度非线性规划的SQP方法(1999)·Zbl 0970.90050号
[10] Han S.P.、J.Optimiz。理论应用。第22页297页–(1977年)·Zbl 0336.90046号 ·doi:10.1007/BF00932858
[11] Hock W.,《非线性规划代码的测试示例》(1981年)·Zbl 0452.90038号 ·doi:10.1007/978-3-642-48320-2
[12] Jian J.B.,非线性约束优化的超线性和二次收敛算法研究(2000)
[13] Jian J.B.,申请。数学。J.中国大学系列。B 15(3)第319页–(2000)·Zbl 0988.90051号 ·doi:10.1007/s11766-000-0057-9
[14] Jian J.B.,申请。数学。计算。162(3)第1065页–(2005)·兹比尔1058.90077 ·doi:10.1016/j.amc.2004.01.016
[15] Jian J.B.,J.计算机。申请。数学。第180页,391页–(2005年)·Zbl 1075.65082号 ·doi:10.1016/j.cam.2004.11.008
[16] Kostreva M.M.,MFD在工程设计优化中的应用
[17] Lawrence C.T.、SIAM J.Optimiz。第11页,1092页–(2001年)·Zbl 1035.90105号 ·doi:10.1137/S1052623498344562
[18] Lucidi S.和J.Optimiz。理论应用。67(2)第227页–(1990)·兹伯利0696.90054 ·doi:10.1007/BF00940474
[19] Maratos N.,有限维和控制优化问题的精确罚函数算法(1978)
[20] Panier E.R.,SIAM J.控制优化。第25页,934页–(1987年)·Zbl 0634.90054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37/0325051
[21] Panier E.R.,数学。编程59 pp 261–(1993)·Zbl 0794.90068号 ·doi:10.1007/BF01581247
[22] Panier E.R.,SIAM J.控制优化。第26页,788页–(1988年)·Zbl 0651.90072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37/0326046
[23] Polak E.,数学。编程17第61页–(1979)·Zbl 0407.90076号 ·doi:10.1007/BF01588225
[24] 鲍威尔M.J.D.,《数值分析》630第144页–(1978)·doi:10.1007/BFb0067703
[25] Spellucci P.,数学。编程82 pp 413–(1998)
[26] Topkis D.M.,SIAM J.Control 5(2)第268页–(1967)·Zbl 0158.18805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37/0305018
[27] Schittkowski K.,《Ann.Operations Res.5》,第485页–(1985)·doi:10.1007/BF02739235
[28] Schittkowski K.,QLD:二次规划的FORTRAN代码,用户指南(1986)
[29] Schittkowski K.,《非线性编程代码的更多测试示例》(1987)·Zbl 0658.90060号 ·doi:10.1007/978-3642-61582-5
[30] 周J.L.,FFSQP用户指南3.7版:求解约束非线性(Minimax)优化问题的FORTRAN代码,生成满足所有不等式和线性约束的迭代(1998)
[31] Zoutendijk G.,《可行方向方法》(1960)·Zbl 0097.35408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