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随机事件模拟的快速计算参数模型,用于估计蛋白质和对接时间。 (英语) Zbl 1141.92314号

Priami,Corrado(编辑),《计算系统生物学学报》VIII。柏林:施普林格出版社(ISBN 978-3-540-76638-4/pbk)。计算机科学课堂讲稿4780。生物信息学课堂讲稿。《期刊分栏》,14-41(2007)。
小结:本文提出了一个计算快速的分析模型,用于估计生物途径中蛋白质-配体对接所需的时间。据报道,细胞内的环境不稳定,具有相当程度的随机性,从而产生随机共振。为了便于理解生物系统的动态行为,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随机事件的模拟。该模拟的实现需要计算不同生物事件的执行时间,例如作为随机变量的蛋白质-配体对接过程(配体-蛋白质结合所需的时间)。系统的下一个事件时间是通过将事件执行时间与事件开始时间的时钟值相加来计算的。我们的数学模型特别考虑了配体与蛋白质对接的实际生物过程,强调了配体、蛋白质的结构配置和结合机制,使我们能够大大控制模型参数。我们使用一种基于碰撞理论的改进方法来捕获此问题在离散时间内的随机性,并估计此过程的前两个时刻。第一时刻的数值结果显示出与实验结果的良好一致性,并证明了我们模型的有效性。
关于整个系列,请参见[Zbl 1137.92300号].

MSC公司:

92C40型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92-08 生物问题的计算方法

软件:

SDA公司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人类基因组计划,http://www.ornl.gov/sci/techresources/Human_Genome/home.shtml ·兹比尔0800.92138
[2] Schena,M.:微阵列分析,ISBN:0471414433(2002)
[3] Duggan,D.J。;比特纳,M。;陈,Y。;梅尔泽,P。;Trent,J.M.,使用cDNA微阵列进行表达分析,《自然遗传学补充》,21,10-14(1999)·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038/4434
[4] McCulloch,A.D.,Huber,G.:硅集成生物建模。在生物过程的Silico模拟中,诺华基金会研讨会247(2002)
[5] 鲍尔,J.A。;Bolouri,H.,《遗传和生物网络的计算建模》(2001),剑桥: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剑桥
[6] 亨特,P。;尼尔森,P。;Bullivant,D.,《生物过程的硅模拟》,诺华基金会第247、207-221号研讨会(2002年),奇切斯特:威利
[7] RCSB蛋白质数据库,网址:http://www.rcsb.org/pdb/
[8] von Hippel,P.H.,Berg,O.G.:关于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特异性。In:程序。国家。阿卡德。科学。,美国,第83卷,第1608-1612页(1986年)
[9] Ghosh,S.、Ghosh,P.、Basu,K.、Das,S.和Daefler,S.:SimBioSys:生物系统“电子化”研究的离散事件模拟平台。摘自:第39届IEEE年度模拟研讨会论文集,亚利桑那州亨茨维尔(2006年4月2日至6日)·Zbl 1162.92306号
[10] Ghosh,P.、Ghosh、S.、Basu,K.、Das,S.、Daefler,S.:评估复杂生物系统随机模拟细胞质反应所用时间的分析模型。In:第二届IEEE颗粒计算大会,美国(2006)·Zbl 1162.92306号
[11] Ghosh,P.、Ghosh、S.、Basu,K.、Das,S.、Daefler,S.:复杂生物系统细胞质反应的Stochastoc模型。In:IEE计算科学及其应用国际会议,苏格兰格拉斯哥,2006年5月8日至11日·Zbl 1162.92306号
[12] Ghosh,S.、Ghosh,P.、Basu,K.、Das,S.K.:iSimBioSys:建模生物系统的“硅内”离散事件仿真框架。IEEE组件。系统生物信息。Conf.(2005)
[13] Hasty,J。;柯林斯,J.J.,《翻译噪音》,《自然》,31,13-14(2002)
[14] Gillespie,D.T.,耦合化学反应的精确随机模拟,物理学杂志。化学。,81, 25, 2340-2361 (1977) ·doi:10.1021/j100540a008
[15] Kitano,H.:细胞设计者:生化网络的建模工具。在线:,http://www.celldesigner.org/
[16] Adalsteinson,D.、McMillen,D.、Elston,T.C.:生化网络随机模拟器(BioNets):生化网络的随机建模软件。BMC生物信息学(2004年3月)
[17] Le Novre,N。;Shimizu,T.S.,StochSim:随机生物分子过程建模,生物信息学,17,575-576(2000)·doi:10.1093/bioinformatics/17.6.575
[18] 细胞插图。在线:,网址:http://www.fqspl.com.pl/
[19] 卡马乔,C.J。;Kimura,S.R。;德利西,C。;Vajda,S.,脱溶介导的蛋白质-蛋白质结合动力学,生物物理杂志,781094-1105(2000)·doi:10.1016/S0006-3495(00)76668-9
[20] DeLisi,C.,Wiegel,F.:非特异性力和有限受体数对配体-细胞-受体相互作用速率常数的影响。In:程序。国家。阿卡德。科学。,第78版。,美国,第5569-5572页(1981年)
[21] Smoluchowski,M.V.:高等数学理论(Versuch einer mathematischen Theory der Koagulationskinetik kolloider Loeschungen)。Z.物理。化学。92, 129-168
[22] 诺斯鲁普,S.H.,埃里克森,H.P.:通过布朗动力学计算机模拟解释的蛋白质-蛋白质缔合动力学。In:程序。国家。阿卡德。科学。,美国,第89卷,第3338-3342页(1992年)
[23] 菲舍尔,H。;波利卡波夫,I。;Craievich,A.F.,平均蛋白质密度是一种分子量依赖的功能,《蛋白质科学》,132825-2828(2004)·doi:10.1110/ps.04688204
[24] 索博列夫,V。;索罗金,A。;Prilusky,J。;Abola,E.E。;Edelman,M.,蛋白质原子间接触的自动分析,生物信息学,15,327-332(1999)·doi:10.1093/bioinformatics/15.4.327
[25] 纳米医学,第一卷:基本能力,http://www.nanomedicine.com/NMI/3.2.5.htm
[26] Camacho,C.,Weng,Z.,Vajda,S.,De Lisi,C.:《生物生物学杂志》,第76卷,第1166-1178页(1999)
[27] Camacho,C.,De Lisi,C.,Vajda,S.:药物受体相互作用的热力学。收录人:Raffa,R.(编辑)Wiley,London(2001)
[28] 卡马乔,C。;Vajda,S.,《沿着平滑关联路径的蛋白质对接》,PNAS,98,19,10636-10641(2001)·doi:10.1073/pnas.181147798
[29] 夏普,K。;罚款,R。;Honig,B.,《底物向酶活性部位扩散的计算机模拟》,《科学》,2361460-1463(1987)·doi:10.1126/science.3589666
[30] 斯通,R。;丹尼斯,S。;Hofsteenge,J.,离子相互作用对凝血酶-水蛭素复合物形成贡献的定量评估,生物化学,28,6857-6863(1989)·doi:10.1021/bi00443a012
[31] Eltis,L。;赫伯特·R。;巴克,P。;毛克,A。;Northrup,S.,牛肝铁细胞色素b_5还原马铁细胞色素c。实验和理论分析,生物化学,303663-3674(1991)·doi:10.1021/bi00229a011
[32] 施赖伯,G。;Fersht,A.,《蛋白质的快速静电辅助结合》,《自然结构》。《生物学》,3427-431(1996)·doi:10.1038/nsb0596-427
[33] 加杜林,R。;Wade,R.,barnase和barstar扩散缔合的模拟,《生物物理学杂志》,721917-1929(1997)
[34] 维杰库马尔,M。;Wong,K。;施赖伯,G。;Fersht,A。;萨博,A。;周,H.,扩散控制蛋白-蛋白质结合的静电增强:Barnase和Barstar的理论和实验比较,J.Mol.Biol。,278, 1015-1024 (1998) ·doi:10.1006/jmbi.1998.1747
[35] 乔提亚,C。;Janin,J.,《蛋白质识别原理》,《自然》,256,705-708(1975)·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038/256705a0
[36] 卡马乔,C。;翁,Z。;瓦伊达,S。;DeLisi,C.,《蛋白质-蛋白质结合中遭遇复合物的自由能景观》,《生物学杂志》,第76期,第1166-1178页(1999年)
[37] Tomita,M。;等,ECell:全细胞模拟的软件环境,生物信息学,15,1,72-84(1999)·doi:10.1093/生物信息学/15.1.72
[38] Sauro,H.M.:Jarnac:交互式代谢分析系统。设置细胞图的动画。In:第九届国际生物热力学会议,Stellenbosch大学出版社,ch.33,pp.221-228(2000)
[39] Ghosh,P.、Ghosh、S.、Basu,K.、Das,S.、Daefler,S.:在基于随机事件的PhoPQ系统模拟中建模扩散过程。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国际研讨会(2006年12月),印度·Zbl 1162.92306号
[40] Ghosh,P.,Ghosh,S.,Basu,K.,Das,S.K.:生物过程随机离散事件模拟中的蛋白质-DNA结合时间建模。提交给美国圣地亚哥系统生物学重组卫星会议(2006年11月)
[41] Regev,A.,Silverman,W.,Shapiro,E.:使用π-演算过程代数表示和模拟生化过程。摘自:《2001年太平洋生物计算研讨会论文集》(PSB2001),第6卷,第459-470页
[42] Priami,C.,Regev,A.,Silverman,W.,Shapiro,E.:随机传名演算在分子过程表示和模拟中的应用。信息处理信函80,25-31·Zbl 0997.92018号
[43] Regev,A.:随机π演算中分子路径的表示和模拟。摘自:生物化学途径和遗传网络计算第二次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44] Regev,A.,Silverman,W.,Shapiro,E.:用计算机过程代数表示生物分子过程:信号转导途径的π演算程序。摘自:《2000年太平洋生物计算研讨会论文集》,世界科学出版社,新加坡
[45] R·D·芬恩。;马歇尔,M。;贝特曼,A.,iPfam:在结构域和氨基酸分辨率下PDB中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可视化,生物信息学,21,410-412(2005)·doi:10.1093/bioinformatics/bti011
[46] Fogler,H.,Gurmen,M.:《化学反应工程原理》第3.1章,在线阅读http://www.engin.umich.edu/cre/03chap/html/collection/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