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于区分两个多响应动态模型的(T)-最优设计。 (英语) Zbl 1060.62084号

小结:本文研究的是寻找一个最佳实验设计来区分两个相互竞争的多响应模型的问题。我们使用的最优准则是基于模型之间的偏差平方和,并选取发散最大的设计点。我们标准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实验条件的附加矢量,这可能会影响设计。我们给出了实验设计和附加参数最佳的必要条件;我们提出了数值优化过程的算法,并说明了这些方法与动力学系统,特别是化学动力学模型的相关性。

MSC公司:

62K05美元 最佳统计设计
92E20型 化学中的经典流动、反应等
62页99 统计学的应用
62J02型 一般非线性回归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tkinson A.C.,面向模型的数据分析:最新方法综述,第3页–(1992)
[2] A.C.Atkinson、A.Di Bucchianico、H.Lauter和H.P.Wynn(2004)非恒定方差非线性模型响应变换的一些贝叶斯优化设计。在(编辑)中,第13-21页。海德堡:物理。
[3] DOI:10.1016/S0169-7439(01)00173-3·doi:10.1016/S0169-7439(01)00173-3
[4] Atkinson A.C.,最佳实验设计(1992)·Zbl 0829.62070号
[5] Atkinson A.C.,《生物统计学》第62页,第57页–(1975年)
[6] Atkinson A.C.,《生物统计学》第62页第289页–(1975年)
[7] Bard Y.,非线性参数估计(1974)·Zbl 0345.62045号
[8] 贝茨·D·M,非线性回归分析及其应用(1988)·Zbl 0728.62062号 ·doi:10.1002/9780470316757
[9] Bertsekas D.P.,非线性规划(1999)
[10] 方框G.E.P.,《技术计量学》第9页,第57页–(1967年)
[11] 方框G.E.P.,《技术计量学》第15页,第33页–(1973年)
[12] Burke A.L.,《大分子》27,第386页–(1994年)
[13] 考克斯·D·R,《实验设计理论》(2000年)·兹比尔1009.62061
[14] Ermakov S.M.,实验设计数学理论(俄语)(1983年)
[15] 费多罗夫V.V.,Lect。注释统计。125 (1997) ·doi:10.1007/978-1-4612-0703-0
[16] Fedorov V.V.,Biometrika 73第183页–(1986)
[17] Felsenstein K.,计算机。统计师。数据分析。第14页,427页–(1992年)
[18] Goodwin G.C.,《动态系统识别: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1977年)
[19] Gribek P.R.,SIAM J.应用。数学。第32页第232页–(1977年)
[20] 基弗·J·安·数学。统计师。第271页第30页–(1959年)
[21] 穆勒·W·G,J.Statist。Computen Simuln 55第87页–(1996年)
[22] O'Brien T.E.和J.Statist。规划信息55第77页–(1996)
[23] Papalambros P.Y.,《优化设计原则:建模与计算》(2000年)·Zbl 0962.90002号 ·doi:10.1017/CBO9780511626418
[24] Pazman A.,最佳实验设计基础(1986)
[25] Pilling M.J.,反应动力学(1995)
[26] Polak E.,《优化:算法和一致逼近》(1997)·Zbl 0899.90148号
[27] Ponce de Leon A.C.,《生物特征》78第601页–(1991)
[28] DOI:10.1016/0025-5564(88)90097-1·Zbl 0654.62059号 ·doi:10.1016/0025-5564(88)90097-1
[29] Pshenichnyi B.N.,极值的必要条件(1971)·Zbl 0764.90079号
[30] Pukelsheim F.,实验的优化设计(1993)·Zbl 0834.62068号
[31] Rao M.M.,测量理论与集成(1987)·Zbl 0619.28001号
[32] SAS Institute,SAS/IML 9用户指南(2002)
[33] Schittkowski K.,《动力系统中的数值数据拟合——应用程序和软件的实用介绍》(2002年)·Zbl 1018.65077号 ·doi:10.1007/978-1-4419-5762-7
[34] Seber G.A.F.,非线性回归(1989)·Zbl 0721.62062号 ·doi:10.1002/0471725315
[35] 清水K.,IEEE Trans。自动。对照25第62页–(1980)
[36] Silvey S.D.,《优化设计:参数估计理论导论》(1980)·Zbl 0468.62070号
[37] Stewart W.E.,美国化学研究所。《工程师杂志》第44卷第1404页–(1998年)·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002/aic.690440618
[38] Ucinski D.,mODa 7-面向模型的设计和分析进展,第191页–(2004)·doi:10.1007/978-3-7908-2693-7_21
[39] Venot A.,Automatica 22 pp 105–(1986)
[40] Walter E.,从实验数据识别参数模型(1997)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