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归纳逻辑编程对事件定义进行增量学习。 (英语) Zbl 1341.68159号

概要:事件识别系统依赖于事件定义的知识库来及时推断事件的发生。使用逻辑框架来表示和推理事件,通过归纳逻辑编程(ILP)与机器学习直接相连,从而避免了繁琐且容易出错的手动知识构建任务。然而,学习基于逻辑的事件识别系统通常使用的时序逻辑形式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大多数ILP系统无法完全完成这项任务。此外,基于事件的数据通常是海量的,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情况下收集。理想情况下,从时间数据中学习的系统应该能够以增量模式运行,即在面对新证据时修改先前构建的知识。在这项工作中,我们以事件演算程序的形式提出了一种学习和修改基于事件的知识的增量方法。该算法依赖于诱因诱导学习,并包含一种可扩展的子句求精方法,该方法基于一系列示例中子句覆盖的压缩摘要。我们对来自活动识别和城市交通应用的真实和合成数据进行了实证评估。

MSC公司:

68T05型 人工智能中的学习和自适应系统
68N17号 逻辑编程
68层35 人工智能语言和软件系统理论(基于知识的系统、专家系统等)

软件:

用户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参考文献:

[1] Ade,H.和Denecker,M.(1995年)。诱导归纳逻辑编程。在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JCAI)的会议记录中·Zbl 1179.68125号
[2] Alrajeh,D.、Kramer,J.、Russo,A.和Uchitel,S.(2009年)。从目标模型中学习操作需求。第31届国际软件工程会议论文集(第265-275页)。IEEE计算机学会。
[3] Alrajeh,D.、Kramer,J.、Russo,A.和Uchitel,S.(2010年)。使用ILP从目标模型导出非zeno行为模型。计算的形式方面,22(3-4),217-241·Zbl 1213.68360号 ·文件编号:10.1007/s00165-009-0128-5
[4] Alrajeh,D.、Kramer,J.、Russo,A.和Uchitel,S.(2011年)。模态转换系统精化的归纳方法。在国际逻辑编程会议ICLP的技术交流中(第106-116页)。Citeser·兹比尔1245.68061
[5] Alrajeh,D.、Kramer,J.、Russo,A.和Uchitel,S.(2012年)。从空洞可满足的基于场景的规范中学习。在软件工程基本方法国际会议论文集(FASE)中。
[6] Artikis,A.、Skarlatidis,A.和Paliouras,G.(2010年)。视频内容的行为识别:逻辑编程方法。国际人工智能工具杂志,19(2),193-209·doi:10.1142/S021821301000011X
[7] Artikis,A.、Skarlatidis,A.、Portet,F.和Paliouras,G.(2012年)。基于逻辑的事件识别。《知识工程评论》,27(04),469-506·doi:10.1017/S026988891200264
[8] Artikis,A.、Sergot,M.和Paliouras,G.(2015)。用于事件识别的事件演算。IEEE知识与数据工程学报(TKDE),27(4),895-908·doi:10.1109/TKDE.2014.2356476
[9] Athakravi,D.、Corapi,D.、Broda,K.和Russo,A.(2013)。使用答案集编程通过假设精化进行学习。在第23届国际归纳逻辑编程会议(ILP)的会议记录中·Zbl 1319.68166号
[10] Badea,L.(2001)。理论的精化算子。在归纳逻辑编程(ILP)国际会议的会议记录中·Zbl 1007.68504号
[11] Biba,M.、Basile,T.M.A.、Ferilli,S.和Esposito,F.(2006)。提高ILP增量系统的可扩展性。《CILC 2006年意大利计算逻辑会议论文集》,意大利巴里,第26-27页。
[12] Bragaglia,S.&Ray,O.(2014)。大型生物网络中的非单调学习。在归纳逻辑编程(ILP)国际会议的会议记录中。
[13] Cattafi,M.、Lamma,E.、Riguzzi,F.和Storari,S.(2010年)。增量声明性流程挖掘。智能信息和知识管理,260,103-127·doi:10.1007/978-3642-04584-4-5
[14] Cervesato,I.和Montanari,A.(2000年)。宏观事件演算:进展报告。时间表征和推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TIM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15] Chaudet,H.(2006)。扩展追踪流行病传播的事件演算。医学中的人工智能,38(2),137-156·doi:10.1016/j.artmed.2005.06.001
[16] Corapi,D.、Ray,O.、Russo,A.、Bandara,A.和Lupu,E.(2008年)。从用户行为中学习规则。在第二次过程模型归纳国际研讨会上。
[17] Corapi,D.、Russo,A.和Lupu,E.(2010年)。归纳逻辑编程是诱因搜索。在国际逻辑编程会议(ICLP)的技术交流中·Zbl 1237.68203号
[18] Corapi,D.、Russo,A.和Lupu,E.(2012年)。答案集编程中的归纳逻辑编程。在归纳逻辑编程(ILP)国际会议论文集上。斯普林格·Zbl 1237.68203号
[19] De Raedt,L.和Bruynooghe,M.(1994)。互动理论修正。《机器学习:多策略方法》,第239-263页。
[20] Denecker,M.和Kakas,A.(2002年)。逻辑编程中的诱拐。《计算逻辑:逻辑编程及其他》,第402-436页·Zbl 1012.68503号
[21] Di Mauro,N.、Esposito,F.、Ferilli,S.和Basile,T.M.A.(2004)。订单相关增量学习的回溯策略。《欧洲人工智能会议论文集》·Zbl 1105.68373号
[22] Di Mauro,N.、Esposito,F.、Ferilli,S.和Basile,T.M.(2005)。在增量学习中避免顺序效应。AIIA 2005:人工智能进展,第110-121页·Zbl 1155.68480号
[23] Dietterich,T.G.、Domingos,P.、Getoor,L.、Muggleton,S.和Tadepalli,P.(2008)。结构化机器学习:未来十年。机器学习,73,3-23·Zbl 1470.68098号 ·doi:10.1007/s10994-008-5079-1
[24] Duboc,A.L.、Paes,A.和Zaverucha,G.(2009年)。在FOL理论修正中使用底部子句和模式声明。机器学习,76(1),73-107·Zbl 1470.68218号 ·doi:10.1007/s10994-009-5116-8
[25] Eshghi,K.和Kowalski,R.(1989)。诱拐与失败否定之比较。第六届逻辑编程国际会议论文集。
[26] Esposito,F.、Semeraro,G.、Fanizzi,N.和Ferilli,S.(2000)。多策略理论修订:inthelex中的归纳和诱拐。机器学习,28(1-2),133-156·Zbl 0960.68603号 ·doi:10.1023/A:1007638124237
[27] Esposito,F.、Ferilli,S.、Fanizzi,N.、Basile,T.M.A.和Di Mauro,N.(2004年)。inthelex中的增量学习和概念漂移。智能数据分析,8(3),213-237·Zbl 1168.03318号
[28] Etzion,O.和Niblett,P.(2010年)。正在进行事件处理。格林威治:曼宁出版公司。
[29] Gebser,M.、Kaminski,R.、Kaufmann,B.和Schaub,T.(2012)。在实践中解决答案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综合讲座,6(3),1-238·doi:10.2200/S00457ED1V01Y201211AIM019
[30] Gelfond,M.和Lifschitz,V.(1988年)。逻辑编程的稳定模型语义。在逻辑编程国际会议上,第1070-1080页。
[31] Kakas,A.和Mancarella,P.(1990年)。广义稳定模型:诱拐的语义。第九届欧洲人工智能会议(ECAI-90),第385-391页。
[32] Kakas,A.、Kowalski,R.和Toni,F.(1993年)。诱拐逻辑编程。逻辑与计算杂志,2719-770·Zbl 0778.68081号 ·doi:10.1093/logcom/2.6.719
[33] Kimber,T.、Broda,K.和Russo,A.(2009年)。失败诱导:学习连接喇叭理论。《逻辑编程和非单调推理》,第169-181页·Zbl 1258.68031号
[34] Kowalski,R.和Sergot,M.(1986年)。基于逻辑的事件演算。新一代计算,4(1),6796·Zbl 1356.68221号 ·doi:10.1007/BF03037383
[35] Kuzelka,O.和Zelezny,F.(2008)。有效包容测试的重启策略。信息学基础,89(1),95-109·Zbl 1155.68489号
[36] Langley,P.(1995)。人类和机器中的学习:走向跨学科科学,增量学习中的章节顺序效应。阿姆斯特丹:爱思唯尔。
[37] Lavrać,N.和Díeroski,S.(1993年)。归纳逻辑编程:技术和应用。伦敦:劳特利奇。
[38] Li,H.-F.和Lee,S.-Y.(2009年)。使用高效的窗口滑动技术挖掘数据流上的频繁项集。应用专家系统,36(2),1466-1477·doi:10.1016/j.eswa.2007.11.061
[39] Li,H.-F.,Lee,S.-Y.,&Shan,M.-K.(2004)。一种在数据流的整个历史中挖掘频繁项集的有效算法。在第一届数据流知识发现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
[40] List,T.、Bins,J.、Vazquez,J.和Fisher,R.B.(2005)。评估员的绩效评估。在第二届IEEE视觉监视和跟踪监视性能评估联合国际研讨会上(第129-136页)。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41] Lloyd,J.(1987)。逻辑编程基础。柏林:斯普林格·Zbl 0668.68004号 ·doi:10.1007/978-3-642-83189-8
[42] Luckham,D.(2001)。事件的威力:介绍分布式企业系统中的复杂事件处理。波士顿:Addison-Wesley Longman Publishing Co.,Inc。
[43] Luckham,D.和Schulte,R.(2008)。事件处理词汇表,版本1.1。特伦托:事件处理技术协会。
[44] Maloberti,J.和Sebag,M.(2004年)。利用约束满足算法实现快速θ包容。机器学习,55(2),137-174·Zbl 1089.68103号 ·doi:10.1023/B:MACH.0000023150.80092.40
[45] Mitchell,T.(1979)。版本空间:概念学习的一种方法。博士论文,AAI7917262。
[46] Moyle,S.(2003)。归纳逻辑中理论完成技术的研究。牛津大学博士论文·Zbl 1017.68545号
[47] Mueller,E.(2006年)。常识推理。伯灵顿:摩根·考夫曼。
[48] Mueller,E.T.(2008)。事件演算。人工智能基础,3671-708·doi:10.1016/S1574-6526(07)03017-9
[49] Muggleton,S.(1995年)。逆蕴涵和程序。新一代计算,13(3&4),245-286·doi:10.1007/BF03037227
[50] Muggleton,S.和Bryant,C.(2000)。使用逆蕴涵完成理论。在归纳逻辑编程国际会议上,第130-146页·Zbl 0994.68623号
[51] Muggleton,S.和De Raedt,L.(1994年)。归纳逻辑程序设计:理论和方法。逻辑编程杂志,19629-679·Zbl 0816.68043号 ·doi:10.1016/0743-1066(94)90035-3
[52] Muggleton,S.、De Raedt,L.、Poole,D.、Bratko,I.、Flach,P.、Inoue,K.等人(2012年)。ILP转20圈。机器学习,86(1),3-23·Zbl 1243.68014号 ·doi:10.1007/s10994-011-5259-2
[53] Muggleton,S.H.、Lin,D.、Pahlavi,N.和Tamaddoni-Nezhad,A.(2014)。元解释学习:应用于语法推理。机器学习,94(1),25-49·Zbl 1319.68121号 ·doi:10.1007/s10994-013-5358-3
[54] Otero,R.P.(2001)。稳定模型的归纳。归纳逻辑编程,2157193-205·Zbl 1007.68506号 ·doi:10.1007/3-540-44797-0_16
[55] Otero,R.P.(2003)。用单调方法归纳行动的效果。归纳逻辑编程,2835299-310·Zbl 1263.68142号
[56] Paschke,A.(2005)。ECA-RuleML:一种将ECA规则与基于时间间隔的KR事件逻辑和事务更新逻辑相结合的方法。蒙尘理工大学技术报告。
[57] Ray,O.(2006)。使用外推来归纳正常逻辑程序。在ECAI'06人工智能和科学建模中的诱拐和诱导研讨会上。
[58] Ray,O.(2009)。非单调诱因归纳学习。应用逻辑杂志,7(3),329-340·Zbl 1179.68125号 ·doi:10.1016/j.jal.2008.10.07
[59] Ray,O.、Broda,K.和Russo,A.(2003)。混合诱因归纳学习:程序的概括。在归纳逻辑编程(ILP)国际会议的会议记录中·Zbl 1263.68144号
[60] Richards,B.和Mooney,R.(1995年)。一阶horn子句域理论的自动精化。机器学习,19(2),95-131。
[61] Sakama,C.(2000年)。非单调逻辑程序中的逆蕴涵。在《归纳逻辑编程国际会议论文集》中·Zbl 0994.68112号
[62] Sakama,C.(2001)。非单原子归纳逻辑编程。《逻辑编程和非机械推理》(第62-80页)。斯普林格·Zbl 1010.68031号
[63] Sakama,C.(2005)。非单调逻辑程序中答案集的归纳。ACM计算逻辑汇刊,6(2),203231·兹比尔1367.68039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45/1055686.1055687
[64] Santos,J.和Muggleton,S.(2010年)。Subsumer:序言theta包含引擎。在第26届逻辑编程国际会议的技术交流中·Zbl 1237.68180号
[65] Sloman,M.和Lupu,E.(2010年)。基于工程策略的无所不在系统。《计算机杂志》,53(5),1113-1127·doi:10.1093/comjnl/bxp102
[66] Wrobel,S.(1996)。一阶理论精化。L.De Raedt(编辑),《归纳逻辑程序设计进展》(第14-33页)。Citeser。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