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化非线性随机系统递归滤波和滑模设计的最新进展:综述。 (英语) Zbl 1299.93262号

综述:综述了具有网络诱导现象的非线性随机系统递归滤波和滑模设计问题的一些最新进展。考虑中的网络诱导现象主要包括缺失测量、衰落测量、信号量化、概率传感器延迟、传感器饱和、随机发生的非线性和随机发生的不确定性。针对这些网络诱导现象,系统地回顾了滤波和滑模设计问题的发展。特别是,关于网络诱导现象,分别给出了时变非线性随机系统递归滤波和时不变非线性随机系统滑模设计的一些最新结果。最后,提出了结论,并指出了一些未来的研究工作。

MSC公司:

93E11号机组 随机控制理论中的滤波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H.Dong,Z.Wang,X.Chen,和H.Gao,“随机发生不完全信息非线性随机系统的分析与综合综述”,《工程中的数学问题》,2012年第卷,文章编号416358,15页,2012年·Zbl 1264.93001号 ·doi:10.1155/2012/416358
[2] B.Shen、Z.Wang、J.Liang和Y.Liu,“不完全信息非线性随机复杂系统滤波和控制的最新进展:综述”,《工程中的数学问题》,2012年第卷,文章编号530759,16页,2012年·Zbl 1264.93248号 ·doi:10.115/2012/530759
[3] H.Dong、Z.Wang和H.Gao,“具有重复标量非线性和多包丢失的系统的基于观测器的高频控制”,《鲁棒与非线性控制国际期刊》,第20卷,第12期,第1363-1378页,2010年·Zbl 1206.93035号 ·doi:10.1002/rnc.1519
[4] H.Dong,Z.Wang,D.W.C.Ho,和H.Gao,“一类具有多重缺失测量的非线性时变系统的方差约束高频滤波:有限时域情况”,《IEEE信号处理汇刊》,第58卷,第5期,第2534-2543页,2010年·Zbl 1391.93233号 ·doi:10.1109/TSP.2010.20429
[5] F.O.Hounkpevi和E.E.Yaz,“具有不同故障率的多传感器的鲁棒最小方差线性状态估计器”,Automatica,第43卷,第7期,第1274-1280页,2007年·Zbl 1123.93085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6.12.025
[6] M.Sahebsara、T.Chen和S.L.Shah,“具有多个数据包丢失的网络控制系统中的最优H\inff滤波”,《系统与控制快报》,第57卷,第9期,第696-702页,2008年·Zbl 1153.93034号 ·doi:10.1016/j.sysconle.2008.01.011
[7] M.Moayedi、Y.K.Foo和Y.C.Soh,“具有随机传感器延迟、多包丢失和缺失测量的网络系统中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IEEE信号处理学报,第58卷,第3期,第1577-1588页,2010年·兹比尔1391.93252 ·doi:10.1109/TSP.2009.2037853
[8] S.Sun、L.Xie、W.Xiao和Y.C.Soh,“具有多个数据包丢失的系统的最优线性估计”,《自动化》,第44卷,第5期,第1333-1342页,2008年·Zbl 1283.93271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7.09.023
[9] S.Sun、L.Xie、W.Xiao和N.Xiao,“多包丢失系统的最优滤波”,IEEE电路与系统学报II,第55卷,第7期,第695-699页,2008年·Zbl 1283.93271号 ·doi:10.1109/TCSII.2008.921576
[10] 王志伟、何德华、刘旭,“测量缺失的不确定随机系统的方差约束滤波”,电气与电子工程研究所,第48卷,第7期,第1254-12582003页·Zbl 1364.93814号 ·doi:10.1109/TAC.2003.814272
[11] G.Wei、Z.Wang和H.Shu,“具有随机非线性和多重缺失测量的鲁棒滤波”,《自动化》,第45卷,第3期,第836-841页,2009年·Zbl 1168.93407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8.10.028
[12] S.Kluge、K.Reif和M.Brokate,“具有间歇性观测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随机稳定性”,《IEEE自动控制汇刊》,第55卷,第2期,第514-518页,2010年·Zbl 1368.93717号 ·doi:10.1109/TAC.2009.2037467
[13] X.He、Z.Wang、X.Wang和D.Zhou,“具有多个数据包丢失的网络化强跟踪滤波:算法和应用”,IEEE工业电子汇刊,第61卷,第3期,第1454-1463页,2014年。
[14] S.Dey、A.S.Leong和J.S.Evans,“衰减测量的卡尔曼滤波”,《自动化》,第45卷,第10期,第2223-2233页,2009年·Zbl 1179.93159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9.06.025
[15] A.S.Leong、S.Dey、G.N.Nair和P.Sharma,“衰落信道状态估计中中断最小化的功率分配”,IEEE信号处理学报,第59卷,第7期,第3382-3397页,2011年·Zbl 1392.94836号 ·doi:10.1109/TSP.2011.2135350
[16] B.Sinopoli、L.Schenato、M.Franceschetti、K.Poolla、M.I.Jordan和S.S.Sastry,“间歇性观测的卡尔曼滤波”,IEEE自动控制汇刊,第49卷,第9期,第1453-1464页,2004年·Zbl 1365.93512号 ·doi:10.1109/TAC.2004.834121
[17] Z.Wang、F.Yang、D.W.C.Ho和X.Liu,“具有缺失测量的随机时滞系统的鲁棒高频滤波”,IEEE信号处理学报,第54卷,第7期,第2579-2587页,2006年·Zbl 1373.94729号 ·doi:10.1109/TSP.2006.874370
[18] M.Sahebsara、T.Chen和S.L.Shah,“具有多包丢失的网络控制系统中的最优H2过滤”,《IEEE自动控制事务》,第52卷,第8期,第1508-15132007页·Zbl 1366.93659号 ·doi:10.1109/TAC.2007.902766
[19] Z.Wang、H.Dong、B.Shen和H.Gao,“具有缺失测量和量化效应的Finite-horizon高频滤波”,《IEEE自动控制汇刊》,第58卷,第7期,第1707-1718页,2013年·Zbl 1369.93660号 ·doi:10.1109/TAC.2013.2241492
[20] R.W.Brockett和D.Liberzon,“线性系统的量化反馈稳定化”,《IEEE自动控制汇刊》,第45卷,第7期,第1279-1289页,2000年·Zbl 0988.93069号 ·doi:10.10109/9.867021
[21] N.Elia和S.K.Mitter,“有限信息下线性系统的稳定性”,《IEEE自动控制汇刊》,第46卷,第9期,第1384-1400页,2001年·Zbl 1059.93521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9.948466
[22] M.L.Corradini和G.Orlando,“线性系统的鲁棒量化反馈镇定”,《自动化》,第44卷,第9期,第2458-2462页,2008年·Zbl 1153.93492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8.01.027
[23] M.Fu和L.Xie,“量化反馈控制的部门约束方法”,《IEEE自动控制汇刊》,第50卷,第11期,第1698-1711页,2005年·Zbl 1365.81064号 ·doi:10.1109/TAC.2005.858689
[24] W.P.M.H.Heemels、A.R.Teel、N.van de Wouw和D.Ne,“具有通信约束的网络控制系统:传输间隔、延迟和性能之间的权衡”,《IEEE自动控制汇刊》,第55卷,第8期,第1781-1796页,2010年·Zbl 1368.93627号 ·doi:10.1109/TAC.2010.2042352
[25] Z.Wang、B.Shen、H.Shu和G.Wei,“具有缺失测量的非线性随机时滞系统的量化H∞控制”,《IEEE自动控制汇刊》,第57卷,第6期,第1431-1444页,2012年·Zbl 1369.93583号 ·doi:10.1109/TAC.2011.2176362
[26] D.F.Coutinho、M.Fu和C.E.de Souza,“输入和输出量化反馈线性系统”,《IEEE自动控制汇刊》,第55卷,第3期,第761-766页,2010年·Zbl 1368.93357号 ·doi:10.10109/TAC.2010.2040497
[27] R.Carli、F.Fagnani、P.Frasca和S.Zampieri,“量化通信平均一致性算法的概率分析”,第17届世界大会论文集,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08),韩国首尔,2008年7月·Zbl 1298.93314号 ·doi:10.3182/20080706-5-KR-1001.1395
[28] M.Fu和C.E.de Souza,“使用量化测量的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的状态估计”,《自动化》,第45卷,第12期,第2937-2945页,2009年·Zbl 1192.93115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9.09.033
[29] Y.Wang,Z.Wang和J.Liang,“具有随机发生非线性和多重随机扰动的延迟复杂网络的全局同步”,《物理杂志》A,第42卷,第13期,第135101条,2009年·兹比尔1159.90013 ·doi:10.1088/1751-8113/42/13/135101
[30] Z.Wang、Y.Wang和Y.Liu,“具有随机发生非线性和混合时滞的离散时间随机复杂网络的全局同步”,IEEE神经网络汇刊,第21卷,第1期,第11-25页,2010年·doi:10.1109/TNN.2009.2033599
[31] H.Zhang、G.Feng、G.Duan和X.Lu,“多重时间延迟测量的高频滤波”,《IEEE信号处理汇刊》,第54卷,第5期,第1681-1688页,2006年·Zbl 1373.94749号 ·doi:10.1109/TSP.2006.870585
[32] M.Basin、M.A.Alcorta-Garcia和A.Alanis-Duran,“具有状态和多重观测延迟的线性系统的最优滤波”,《国际系统科学杂志》,第39卷,第5期,第547-5552008页·Zbl 1167.93400号 ·doi:10.1080/00207720701847661
[33] M.Basin、P.Shi和D.Calderon-Alvarez,“线性随机时滞系统的联合状态滤波和参数估计”,《信号处理》,第91卷,第4期,第782-792页,2011年·Zbl 1217.94034号 ·doi:10.1016/j.sigpro.2010.08.011
[34] F.Yang,Z.Wang,G.Feng,和X.Liu,“随机变化传感器延迟的鲁棒滤波:有限时域情况”,IEEE电路与系统学报I,第56卷,第3期,第664-672页,2009年·doi:10.10109/TCSI.2008.918009
[35] Y.I.Yaz和E.E.Yaz,“一些离散时间随机参数状态估计问题的新公式”,《应用数学快报》,第10卷,第6期,第13-19页,1997年·Zbl 0887.93063号 ·doi:10.1016/S0893-9659(97)00099-2
[36] R.Caballero-águila、A.Hermoso-Carazo、J.D.Jiménez-López、J.Linares-Pérez和S.Nakamori,“非线性随机延迟观测离散时间信号的递归估计”,《计算机与数学应用》,第58卷,第6期,第1160-1168页,2009年·Zbl 1189.93136号 ·doi:10.1016/j.camwa.2009.06.046
[37] J.Linares-Pérez、A.Hermoso-Carazo、R.Caballero-águila和J.D.Jiménez-López,“使用来自具有一步或两步随机延迟的多个传感器的观测值的最小二乘线性滤波”,《信号处理》,第89卷,第10期,第2045-2052页,2009年·Zbl 1178.94142号 ·doi:10.1016/j.sigpro.2009.04.007
[38] M.Chen,“具有随机传感器延迟的复杂动态网络中的同步”,IEEE电路与系统学报II,第57卷,第1期,第46-50页,2010年·doi:10.1109/TCSII.2009.2037258
[39] J.Ma和S.Sun,“具有随机传感器延迟、多包丢失和不确定观测值的系统的最佳线性估计器”,IEEE信号处理学报,第59卷,第11期,第5181-5192页,2011年·Zbl 1391.93215号 ·doi:10.1109/TSP.2011.2164071
[40] F.O.Hounkpevi和E.E.Yaz,“具有不同延迟率的多传感器的最小方差广义状态估计器”,《信号处理》,第87卷,第4期,第602-613页,2007年·Zbl 1186.94148号 ·doi:10.1016/j.sigpro.2006.06.017
[41] R.Caballero-águila、A.Hermoso-Carazo、J.D.Jiménez-López、J.Linares-Pérez和S.Nakamori,“使用协方差信息对多个延迟传感器进行信号估计”,《数字信号处理》,第20卷,第2期,第528-540页,2010年·Zbl 1151.94375号 ·doi:10.1016/j.dsp.2009.06.011
[42] D.Chen、S.Li和Y.Shi,“一类具有执行器饱和和输入附加扰动的网络系统的实际稳定性”,《工程中的数学问题》,2012年,第326876卷,第19页,2012年·Zbl 1264.93204号 ·doi:10.1155/2012/326876
[43] Y.-Y.Cao、Z.Lin和B.M.Chen,“传感器非线性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H\infty控制器设计”,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第50卷,第7期,第914-9212003页·Zbl 1368.93145号 ·doi:10.1109/TCSI.2003.813967
[44] Y.Niu、D.W.C.Ho和C.W.Li,“传感器非线性离散模糊随机系统的滤波”,IEEE模糊系统汇刊,第18卷,第5期,第971-978页,2010年·doi:10.1109/TFUZZ.2010.2060203
[45] Y.Niu、D.W.C.Ho和C.W.Li,“传感器非线性不确定随机系统的高频滤波”,《国际系统科学杂志》,第42卷,第5期,第737-749页,2011年·Zbl 1233.93090号 ·doi:10.1080/00207721003706894
[46] F.Yang和Y.Li,“传感器饱和系统的设置-成员滤波”,《自动化》,第45卷,第8期,第1896-1902页,2009年·Zbl 1185.93049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9.04.011
[47] Z.Zuo,J.Wang和L.Huang,“具有传感器非线性的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的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IEE控制理论与应用学报,第152卷,第1期,第19-26页,2005年。
[48] Z.Wang、D.W.C.Ho、H.Dong和H.Gao,“传感器和执行器饱和下一类随机非线性时变系统的鲁棒H∞有限时域控制”,《IEEE自动控制汇刊》,第55卷,第7期,第1716-1722页,2010年·Zbl 1368.93668号 ·doi:10.1109/TAC.2010.2047033
[49] W.L.De Koning,“具有随机参数的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的最优估计”,Automatica,第20卷,第1期,第113-1151984页·Zbl 0542.93062号 ·doi:10.1016/0005-1098(84)90071-2
[50] Y.Luo,Y.Zhu,D.Luo,J.Zhou,E.Song,D.Wang,“全球最优多传感器分布随机参数矩阵卡尔曼滤波融合与应用”,《传感器》,第8卷,第12期,第8086-8103页,2008年·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3390/s8128086
[51] E.Yaz和R.E.Skelton,“离散随机参数系统所有线性补偿器的参数化”,《自动化》,第30卷,第6期,第945-955页,1994年·Zbl 0799.93039号 ·doi:10.1016/0005-1098(94)90189-9
[52] S.Elmadsia、K.Saadaoui和M.Benrejeb,“线性时滞系统新的时滞相关稳定性条件”,《系统科学与控制工程》,第1卷,第1期,第2-11页,2013年·Zbl 1310.34097号
[53] Y.Chen和K.A.Hoo,“基于降阶非线性模型识别的水库闭环管理稳定性分析”,《系统科学与控制工程》,第1卷,第1期,第12-19页,2013年。
[54] H.Gao、Z.Fei、J.Lam和B.Du,“具有模式相关时变时滞的马尔可夫跳跃系统指数估计的进一步结果”,《IEEE自动控制汇刊》,第56卷,第1期,第223-229页,2011年·Zbl 1368.93679号 ·doi:10.1109/TAC.2010.2090575
[55] H.Gao、Y.Zhao和W.Sun,“具有人体模型的不确定座椅悬架系统的输入延迟控制”,IEEE控制系统技术汇刊,第18卷,第3期,第591-601页,2010年·doi:10.1109/TCST.2009.2024929
[56] E.Fridman,U.Shaked和L.Xie,“时滞线性系统的鲁棒H∞滤波”,《鲁棒与非线性控制国际期刊》,第13卷,第10期,第983-1010页,2003年·doi:10.1002/rnc.749文件
[57] F.Gouaisbaut、M.Damblene和J.P.Richard,“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通过LMI的滑模控制设计”,《系统与控制快报》,第46卷,第4期,第219-230页,2002年·Zbl 0994.93004号 ·doi:10.1016/S0167-6911(01)00199-2
[58] Y.Niu、D.W.C.Ho和J.Lam,“时变时滞不确定随机系统的鲁棒积分滑模控制”,《自动机》,第41卷,第5期,第873-880页,2005年·Zbl 1093.93027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4.11.035
[59] Y.Niu和D.W.C.Ho,“通过滑模控制的随机时滞系统的鲁棒观测器设计”,《系统与控制快报》,第55卷,第10期,第781-7932006页·Zbl 1093.93027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4.11.035
[60] Y.Xia、G.P.Liu、P.Shi、J.Chen、D.Rees和J.Liang,“具有输入延迟的不确定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的滑模控制”,IET控制理论与应用,第1卷,第4期,第1169-1175页,2007年·doi:10.1049/iet-cta:20060479
[61] M.Yan和Y.Shi,“时变状态时滞不确定系统的鲁棒离散滑模控制”,IET控制理论与应用,第2卷,第8期,第662-674页,2008年·doi:10.1049/iet-cta:20070460
[62] Z.Wang和D.W.C.Ho,“非线性时滞随机系统的滤波”,《自动机》,第39卷,第1期,第101-109页,2003年·Zbl 1010.93099号 ·doi:10.1016/S0005-1098(02)00178-4
[63] Z.Wang、D.W.C.Ho、Y.Liu和X.Liu,“一类具有缺失测量的非线性离散时滞随机系统的鲁棒H∞控制”,《自动机》,第45卷,第3期,第684-691页,2009年·Zbl 1166.93319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8.10.025
[64] Z.Wang、J.Lam和X.Liu,“一类具有状态时滞的非线性离散随机系统的滤波”,《计算与应用数学杂志》,第201卷,第1期,第153-163页,2007年·兹比尔1152.93053 ·doi:10.1016/j.cam.2006.02.009
[65] L.Wu和D.W.C.Ho,“奇异随机混合系统的滑模控制”,《自动化》,第46卷,第4期,第779-783页,2010年·Zbl 1193.93184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1.01.010
[66] Y.Liu、Z.Wang、J.Liang和X.Liu,“具有分布式延迟的离散时间复杂网络的同步和状态估计”,IEEE系统汇刊,人与控制论B,第38卷,第5期,第1314-13252008页·doi:10.1109/TSMCB.2008.925745
[67] A.Mehrsai、H.R.Karimi和K.D.Thoben,“供应网络的集成,以实现定制和云模块化以及逐时升级战略”,《系统科学与控制工程》,第1卷,第1期,第28-42页,2013年。
[68] M.Darouach和M.Chadli,“切换离散广义系统的可容许性和控制”,《系统科学与控制工程》,第1卷,第1期,第43-51页,2013年。
[69] M.Basin、P.Shi和D.Calderon-Alvarez,“非线性多项式系统的中心次优H滤波器设计”,《自适应控制和信号处理国际期刊》,第23卷,第10期,第926-939页,2009年·Zbl 1298.93148号 ·doi:10.1002/acs.1074
[70] B.Shen、Z.Wang、H.Shu和G.Wei,“关于具有缺失测量的离散随机系统的非线性高频滤波”,《IEEE自动控制汇刊》,第53卷,第9期,第2170-2180页,2008年·Zbl 1367.93659号 ·doi:10.1109/TAC.2008.930199
[71] B.Shen、Z.Wang、H.Shu和G.Wei,“具有随机发生非线性和量化效应的鲁棒高频有限时域滤波”,《自动化》,第46卷,第11期,第1743-1751页,2010年·Zbl 1218.93103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10.06.041
[72] K.Reif、S.Gunther、E.Yaz和R.Unbehauen,“离散时间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随机稳定性”,《IEEE自动控制学报》,第44卷,第4期,第714-728页,1999年·Zbl 0967.93090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9.754809
[73] E.E.Yaz和Y.I.Yaz,“具有一般准则的不确定非线性随机系统的状态估计”,《应用数学快报》,第14卷,第5期,第605-610页,2001年·Zbl 0976.93078号 ·doi:10.1016/S0893-9659(00)00201-9
[74] X.He、Z.Wang、Y.Liu和D.Zhou,“使用直接状态估计方法的网络传感系统的最小二乘故障检测和诊断”,IEEE工业信息学汇刊,第9卷,第3期,第1670-16792013页。
[75] X.Li和H.Gao,“不确定2-D系统的鲁棒有限频率高频滤波:FM模型案例”,Automatica,第49卷,第8期,第2446-2452页,2013年·Zbl 1364.93808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13.04.014
[76] X.Li,H.Gao和C.Wang,“二维FM LSS模型的广义Kalman-yakubovich-popov引理”,IEEE自动控制学报,第57卷,第12期,第3090-3103页,2012年·Zbl 1369.93346号 ·doi:10.1109/TAC.2012.2200370
[77] H.Gao和X.Li,“具有有限频率规范的离散时间状态延迟系统的高频滤波”,《IEEE自动控制汇刊》,第56卷,第12期,第2935-2941页,2011年·Zbl 1368.93148号 ·doi:10.1109/TAC.2011.2159909
[78] X.Li和H.Gao,“不确定2-D roesser系统的鲁棒有限频率高频滤波”,Automatica,第48卷,第6期,第1163-1170页,2012年·Zbl 1244.93159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12.03.012
[79] S.Ding、S.Yin、P.Zhang和B.Shen,“工业自动控制应用的容错无线网络控制系统集成设计框架”,IEEE工业信息学汇刊,第9卷,第1期,第462-471页,2013年。
[80] S.Yin、S.Ding、A.Haghani、H.Hao和P.Zhang,“基准田纳西州伊斯曼过程的基本数据驱动故障诊断和过程监控方法的比较研究”,《过程控制杂志》,第22卷,第9期,第1567-1581页,2012年。
[81] S.Yin、X.Yang和H.R.Karimi,“用于故障诊断的数据驱动自适应观测器”,《工程中的数学问题》,2012年第卷,文章编号832836,21页,2012年·Zbl 1264.93115号 ·doi:10.1155/2012/832836
[82] E.Yaz,“一类离散非线性系统的最优状态估计”,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第34卷,第9期,第1127-1129页,1987年·Zbl 0633.93064号 ·doi:10.1109/TCS.1987.1086256
[83] H.Gao、W.Zhan、H.R.Karimi、X.Yang和S.Yin,“用于耦合相邻建筑物振动衰减的致动器和传感器的配置”,IEEE工业电子学报,第60卷,第12期,第5792-5801页,2013年。
[84] H.Gao、W.Sun和P.Shi,“车辆主动悬架系统的鲁棒采样数据液压控制”,IEEE控制系统技术汇刊,第18卷,第1期,第238-245页,2010年·doi:10.1109/TCST.2009.2015653
[85] H.Gao、X.Meng、T.Chen和J.Lam,“通过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稳定网络控制系统”,SIAM控制与优化杂志,第48卷,第5期,第3643-3658页,2009/10·Zbl 1201.93102号 ·doi:10.1137/070679132
[86] S.R.Desai和R.Prasad,“使用稳定性方程和大爆炸大崩溃优化进行降阶的新方法”,《系统科学与控制工程》,第1卷,第1期,第20-27页,2013年。
[87] H.Dong、Z.Wang和H.Gao,“具有多个随机通信延迟和数据包丢失的一类非线性网络系统的鲁棒高频滤波”,《IEEE信号处理学报》,第58卷,第4期,第1957-1966页,2010年·Zbl 1392.94183号 ·doi:10.1109/TSP.2009.2038965
[88] H.Gao和C.Wang,“不确定离散时间状态延迟系统的鲁棒H\infty滤波的延迟相关方法”,IEEE信号处理汇刊,第52卷,第6期,第1631-16402004页·Zbl 1369.93175号 ·doi:10.1109/TSP.2004.827188
[89] B.Shen,Z.Wang,Y.S.Hung,和G.Chesi,“传感器网络中多项式非线性随机系统的分布式高频滤波”,IEEE工业电子学报,第58卷,第5期,第1971-1979页,2011年·doi:10.1109/TIE.2010/2053339
[90] H.Gao、J.Lam、L.Xie和C.Wang,“多面体离散时间系统混合H2/H滤波的新方法”,《IEEE信号处理汇刊》,第53卷,第8期,第3183-3192页,2005年·Zbl 1370.93274号 ·doi:10.10109/TSP.2005.851116
[91] H.Rotstein、M.Sznaier和M.Idan,“氢/氢过滤:理论和航空航天应用”,《1994年美国控制会议论文集》,第1791-1795页,1994年7月。
[92] L.Xie、L.Lu、D.Zhang和H.Zhang,“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的改进鲁棒H2和H滤波”,《自动化》,第40卷,第5期,第873-880页,2004年·Zbl 1050.93072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4.01.003
[93] M.R.James和I.R.Petersen,“具有积分约束的不确定系统的非线性状态估计”,《IEEE信号处理汇刊》,第46卷,第11期,第2926-2937页,1998年·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78.726807
[94] A.G.Kallapur、I.R.Petersen和S.G.Anavatti,“具有和二次约束的不确定系统的离散鲁棒扩展卡尔曼滤波器”,《IEEE自动控制学报》,第54卷,第4期,第850-854页,2009年·Zbl 1367.93648号 ·doi:10.1109/TAC.2008.2010962
[95] X.Kai,C.Wei和L.Liu,“具有随机不确定性的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扩展卡尔曼滤波”,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学报A,第40卷,第2期,第399-405页,2010年·doi:10.1109/TSMCA.2009.2034836
[96] X.Kai,L.Liangdong,L.Yiwu,“带乘性噪声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扩展卡尔曼滤波”,《最优控制应用与方法》,第32卷,第1期,第47-63页,2011年·Zbl 1213.93192号 ·doi:10.1002/oca.928
[97] Z.Wang、X.Liu、Y.Liu,J.Liang和V.Vinciotti,“通过短基因表达时间序列建模非线性动态基因调控网络的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IEEE/ACM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汇刊,第6卷,第3期,第410-419页,2009年。
[98] F.Wang和V.Balakrishnan,“随机参数不确定性线性时变系统的鲁棒卡尔曼滤波器”,《IEEE信号处理汇刊》,第50卷,第4期,第803-8132002页·Zbl 1369.93659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78.992124
[99] B.Shen,Z.Wang,和X.Liu,“有限时间内离散时变随机复杂网络的有界H∞同步和状态估计”,IEEE神经网络汇刊,第22卷,第1期,第145-157页,2011年·doi:10.1109/TNN.2010.2090669
[100] A.Ray,“分布式数字航空电子设备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性能评估”,ASME动态系统期刊,测量和控制,第109卷,第4期,第370-377页,1987年。
[101] J.-A.Guu和C.-H.Wei,“具有相关测量噪声和未知参数的机动目标跟踪技术”,IEE《F雷达和信号处理学报》,第138卷,第3期,第278-288页,1991年。
[102] E.Song、Y.Zhu和Z.You,“具有有限步相关过程噪声的卡尔曼型递归状态估计器”,《IEEE自动化与物流国际会议论文集》(ICAL'08),第196-200页,中国青岛,2008年9月·doi:10.1109/ICAL.2008.4636145
[103] D.Simon,《最优状态估计:Kalman、H\infty和非线性方法》,John Wiley&Sons,美国纽约州纽约市,2006年。
[104] A.Fu、Y.Zhu和E.Song,“具有多步相关过程和测量噪声的最优Kalman型状态估计器”,《嵌入式软件和系统国际会议论文集》(ICESS’08),第215-220页,中国四川,2008年7月·doi:10.1109/ICESS.2008.54
[105] E.Song、Y.Zhu、J.Zhou和Z.You,“传感器噪声相互关联的最优卡尔曼滤波融合”,《自动化》,第43卷,第8期,第1450-14562007页·Zbl 1130.93427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7.01.010
[106] J.Feng、Z.Wang和M.Zeng,“具有有限步自相关噪声和多个数据包丢失的最优鲁棒非脆弱卡尔曼型递归滤波”,《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第15卷,第6期,第486-4941011页·doi:10.1016/j.ast.2010.10.006
[107] M.Darouach、M.Zasadzinski和M.Boutayeb,“未知输入系统最小方差估计的扩展”,《自动化》,第39卷,第5期,第867-876页,2003年·Zbl 1036.93058号 ·doi:10.1016/S0005-1098(03)00006-2
[108] J.Chandrasekar、D.S.Bernstein、O.Barrero和B.L.R.De Moor,“带约束输出注入的卡尔曼滤波”,《国际控制杂志》,第80卷,第12期,第1863-1879页,2007年·Zbl 1390.93778号 ·doi:10.1080/0207170701373633
[109] S.J.Julier和J.J.LaViola,Jr.,“关于非线性等式约束的卡尔曼滤波”,《IEEE信号处理学报》,第55卷,第6期,第2774-2784页,2007年·Zbl 1391.94261号 ·doi:10.1109/TSP.2007.893949
[110] B.O.S.Teixeira、J.Chandrasekar、H.J.Palantandalam-Madapusi、L.A.B.Torres、L.A.Aguirre和D.S.Bernstein,“线性和非线性系统的增益约束卡尔曼滤波”,《IEEE信号处理汇刊》,第56卷,第9期,第4113-4123页,2008年·Zbl 1390.94437号 ·doi:10.1109/TSP.2008.926101
[111] J.M.Del Rincón、D.Makris、C.O.Uruñuela和J.-C.Nebel,“使用受人体生物力学约束的卡尔曼和粒子滤波器跟踪人体位置和下半身部位”,IEEE系统、人和控制论学报B,第41卷,第1期,第26-37页,2011年·doi:10.1109/TSMCB.2010.204041
[112] S.KoláS、B.A.Foss和T.S.Schei,“基于UKF方法的约束非线性状态估计”,《计算机与化学工程》,第33卷,第8期,第1386-1401页,2009年·doi:10.1016/j.compchemeng.2009.01.012
[113] C.Yang和E.Blasch,“非线性状态约束下的卡尔曼滤波”,《第九届信息融合国际会议论文集》,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2006年7月·doi:10.1109/ICIF.2006.301553
[114] S.Yin、H.Luo和S.Ding,“利用性能优化实时实现容错控制系统”,IEEE工业电子学报,第61卷,第5期,第2402-2411页,2014年。
[115] I.Yaesh、S.Boyarski和U.Shaked,“概率保证的鲁棒性H\infty性能分析”,载于2002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15届IFAC大会的会议记录·Zbl 1157.93373号
[116] S.Boyarski和U.Shaked,“具有结构扰动和概率松弛要求的离散时间H\inff和H2控制”,《国际控制杂志》,第77卷,第14期,第1243-12592004页·Zbl 1073.93017号 ·doi:10.1080/00207170412331305588
[117] S.Boyarski和U.Shaked,“在不确定参数箱上实现最佳平均性能的稳健H\inff控制设计”,《系统与控制快报》,第54卷,第6期,第585-595页,2005年·Zbl 1129.93369号 ·doi:10.1016/j.sysconle.2004.10.008
[118] S.Boyarski和U.Shaked,“概率保证稳健的全阶和降阶H滤波”,载于IFAC SSSC会议记录,巴西福兹多伊瓜苏,2007年。
[119] I.Yaesh、S.Boyarski和U.Shaked,“概率保证的稳健健康性能分析和状态反馈设计”,《系统与控制快报》,第48卷,第5期,第351-364页,2003年·Zbl 1157.93373号 ·doi:10.1016/S0167-6911(02)00289-X
[120] L.Wu、P.Shi和H.Gao,“马尔可夫跳跃奇异系统的状态估计和滑模控制”,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第55卷,第5期,第1213-1219页,2010年·Zbl 1368.93696号 ·doi:10.1109/TAC.2010.2042234
[121] Y.Xia、G.-P.Liu、P.Shi、J.Chen和D.Rees,“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时滞相关滑模控制”,《鲁棒与非线性控制国际期刊》,第18卷,第11期,第1142-1161页,2008年·Zbl 1284.93070号 ·doi:10.1002/rnc.1272文件
[122] X.Yu和M.Zhihong,“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快速终端滑模控制设计”,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第49卷,第2期,第261-264页,2002年·Zbl 1368.93213号 ·doi:10.1109/81.983876
[123] G.Foo和M.F.Rahman,“使用滑模观测器和高频信号注入对IPM同步电机驱动的无传感器滑模MTPA控制”,IEEE工业电子学报,第57卷,第4期,第1270-1278页,2010年·doi:10.1109/TIE.2009.2030820
[124] T.Orlowska-Kowalska、M.Dybkowski和K.Szabat,“无机械传感器的双质量感应电机驱动的自适应滑模神经模糊控制”,《IEEE工业电子学报》,第57卷,第2期,第553-564页,2010年·doi:10.1109/TIE.2009.2036023
[125] B.K.Kim、W.K.Chung和K.Ohba,“扰动观测器框架下高速高精度定位系统滑模控制器的设计和性能调整”,IEEE工业电子汇刊,第56卷,第10期,第3798-3809页,2009年·doi:10.1109/TIE.2009.2028357
[126] C.Pukdeboon、A.S.I.Zinober和M.-W.L.Thein,“航天器姿态跟踪机动的准连续高阶滑模控制器”,《IEEE工业电子学报》,第57卷,第4期,第1436-1444页,2010年·doi:10.1109/TIE.2009.2030215
[127] H.H.Choi,“基于LMI的不匹配不确定系统积分滑模控制的滑模面设计”,IEEE自动控制汇刊,第52卷,第4期,第736-742页,2007年·Zbl 1366.93096号 ·doi:10.1109/TAC.2007.894543
[128] L.Wu和W.X.Zheng,“不确定奇异时滞系统基于被动的滑模控制”,Automatica,第45卷,第9期,第2120-2127页,2009年·Zbl 1175.93065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9.05.014
[129] Y.Niu、D.W.C.Ho和X.Wang,“具有马尔可夫切换的随机系统的滑模控制”,《自动化》,第43卷,第10期,第1784-1790页,2007年·Zbl 1119.93063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7.02.023
[130] P.Shi、Y.Xia、G.P.Liu和D.Rees,“关于随机跳跃系统滑模控制的设计”,IEEE自动控制汇刊,第51卷,第1期,第97-103页,2006年·兹比尔1366.93682 ·doi:10.1109/TAC.2005.861716
[131] K.Abidi,J.-X.Xu,Y.Xinghuo,“离散时间积分滑模控制”,IEEE自动控制汇刊,第52卷,第4期,第709-7152007页·Zbl 1366.93091号 ·doi:10.1109/TAC.2007.894537
[132] A.Bartoszewicz,“离散时间准滑模控制策略”,IEEE工业电子学报,第45卷,第4期,第633-637页,1998年·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41.704892
[133] W.Gao,Y.Wang和A.Homaifa,“离散时间变结构控制系统”,IEEE工业电子学报,第42卷,第2期,第117-122页,1995年·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41.370376
[134] N.O.Lai、C.Edwards和S.K.Spurgeon,“具有积分作用的离散输出反馈滑模控制”,《鲁棒和非线性控制国际期刊》,第16卷,第1期,第21-43页,2006年·Zbl 1127.93340号 ·doi:10.1002/rnc.1034
[135] N.O.Lai、C.Edwards和S.K.Spurgeon,“使用动态输出反馈离散时间滑模控制器进行输出跟踪”,《IEEE自动控制学报》,第52卷,第10期,1975-1981页,2007年·Zbl 1366.93327号 ·doi:10.1109/TAC.2007.904256
[136] X.G.Yan、S.K.Spurgeon和C.Edwards,“具有时滞非线性扰动的时变时滞系统的静态输出反馈滑模控制”,《鲁棒与非线性控制国际期刊》,第20卷,第7期,第777-788页,2010年·Zbl 1298.93113号 ·doi:10.1002/rnc.1470文件
[137] X.-G.Yan、S.K.Spurgeon和C.Edwards,“基于降阶补偿器的非最小相位互联系统的分散滑模控制”,《自动化》,第42卷,第10期,第1821-1828页,2006年·Zbl 1114.93035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6.05.017
[138] Xia Y.Xia、M.Fu、P.Shi和M.Wang,“具有时滞的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的鲁棒滑模控制”,IET控制理论与应用,第4卷,第4期,第613-624页,2010年·doi:10.1049/iet-cta.2009.0068
[139] L.F.Ma,Z.D.Wang,Z.Guo,“非线性离散随机系统的鲁棒H2滑模控制”,IET控制理论与应用,第3卷,第11期,第1537-1546页,2009年·doi:10.1049/iet-cta.2008.0524
[140] L.Ma、Z.Wang、Y.Niu、Y.Bo和Z.Guo,“一类具有多个随机通信延迟的非线性离散时间网络系统的滑模控制”,《国际系统科学杂志》,第42卷,第4期,第661-672页,2011年·Zbl 1233.93019号 ·doi:10.1080/00207720903171787
[141] C.Lascu、I.Boldea和F.Blaabjerg,“一类用于高性能感应电机驱动的无速度传感器滑模观测器”,《IEEE工业电子学报》,第56卷,第9期,第3394-34032009页·doi:10.1109/TIE.2009.2022518
[142] C.P.Tan、X.Yu和Z.Man,“一类非线性系统的终端滑模观测器”,《自动化》,第46卷,第8期,第1401-1404页,2010年·Zbl 1204.93025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10.05.010
[143] X.-G.Yan和C.Edwards,“使用滑模观测器的非线性鲁棒故障重建和估计”,《自动化》,第43卷,第9期,第1605-1614页,2007年·Zbl 1128.93389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07.02.008
[144] F.J.Bejarano和L.Fridman,“具有无界未知输入的线性系统的高阶滑模观测器”,《国际控制杂志》,第83卷,第9期,第1920-19292010页·Zbl 1213.93019号 ·doi:10.1080/0207179.2010.501386
[145] C.Edwards和S.K.Spurgeon,“仅使用输出信息的不确定系统的滑模镇定”,《国际控制杂志》,第62卷,第5期,第1129-1144页,1995年·Zbl 0849.93012号 ·doi:10.1080/00207179508921587
[146] C.Edwards、S.K.Spurgeon和R.J.Patton,“故障检测和隔离的滑模观测器”,《自动化》,第36卷,第4期,第541-553页,2000年·Zbl 0968.93502号 ·doi:10.1016/S0005-1098(99)00177-6
[147] B.Jiang、M.Staroswiecki和V.Cockempot,“使用鲁棒滑模观测器对非线性不确定系统进行故障估计”,IEE控制理论与应用论文集,第151卷,第1期,第29-37页,2004年·doi:10.1049/ip-cta:20040074
[148] C.P.Tan和C.Edwards,“使用级联多滑模观测器在不确定线性系统中进行鲁棒故障重建”,《IEEE自动控制汇刊》,第55卷,第4期,第855-867页,2010年·Zbl 1368.93131号 ·doi:10.1109/TAC.2010.2041996
[149] S.K.Spurgeon,“滑模观测者:一项调查”,《国际系统科学杂志》,第39卷,第8期,第751-764页,2008年·Zbl 1283.93066号 ·网址:10.1080/00207720701847638
[150] K.C.Veluvolu和Y.C.Soh,“非线性系统的离散滑模状态和未知输入估计”,IEEE工业电子学报,第56卷,第9期,第3443-3452页,2009年·doi:10.1109/TIE.2008.2007035
[151] R.Raoufi、H.J.Marquez和A.S.I.Zinober,“具有故障估计综合的不确定非线性Lipschitz系统的H∞滑模观测器”,《国际鲁棒和非线性控制杂志》,第20卷,第16期,第1785-1801页,2010年·Zbl 1202.93027号 ·doi:10.1002/rnc.1545
[152] K.C.Veluvolu、Y.C.Soh和W.Cao,“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鲁棒离散非线性滑模状态估计”,《鲁棒与非线性控制国际期刊》,第17卷,第9期,第803-8282007页·Zbl 1134.93032号 ·doi:10.1002/rnc.1154
[153] J.Hu、Z.Wang、H.Gao和L.K.Stergioulas,“具有随机非线性和多重缺失测量的扩展卡尔曼滤波”,《自动化》,第48卷,第9期,第2007-2015页,2012年·兹比尔1257.93099 ·doi:10.1016/j.automatica.2012.03.027
[154] J.Hu、Z.Wang、B.Shen和H.Gao,“一类具有乘性噪声和缺失测量的非线性系统的量化递归滤波”,《国际控制杂志》,第86卷,第4期,第650-663页,2013年·Zbl 1278.93269号 ·doi:10.1080/00207179.2012.756149
[155] J.Hu、Z.Wang和H.Gao,“随机参数矩阵递归滤波、多重衰落测量和相关噪声”,《自动化》,第49卷,第11期,第3440-3448页,2013年·Zbl 1315.93081号 ·doi:10.1016/j.automatica.2013.08.021
[156] J.Hu、Z.Wang、B.Shen和H.Gao,“随机非线性和概率传感器延迟的增益约束递归滤波”,IEEE信号处理学报,第61卷,第5期,第1230-1238页,2013年·Zbl 1393.94261号 ·doi:10.1109/TSP.2012.2232660
[157] J.Hu、Z.Wang、H.Gao和L.K.Stergioulas,“一类传感器饱和非线性时变系统的概率保证H有限时域滤波”,《系统与控制快报》,第61卷,第4期,第477-484页,2012年·Zbl 1250.93121号 ·doi:10.1016/j.sysconle.2012.01.005
[158] J.Hu,Z.Wang,Y.Niu,and L.K.Stergioulas,“一类非线性离散时滞系统的H∞滑模观测器设计:一种延迟细分方法”,《国际鲁棒与非线性控制杂志》,第22卷,第16期,第1806-1826页,2012年·Zbl 1273.93032号 ·doi:10.1002/rnc.1785
[159] J.Hu、Z.Wang和H.Gao,“具有随机发生非线性的离散随机系统鲁棒滑模控制的延迟分割方法”,IMA数学控制与信息杂志,第28卷,第3期,第345-363页,2011年·Zbl 1228.93025号 ·doi:10.1093/imamci/dnr008
[160] J.Hu,Z.Wang,H.Gao,and L.K.Stergioulas,“随机非线性离散时滞系统的鲁棒H∞滑模控制”,《富兰克林研究所杂志》,第349卷,第4期,第1459-1479页,2012年·Zbl 1254.93043号 ·doi:10.1016/j.jfranklin.2011.05.018
[161] J.Hu、Z.Wang、H.Gao和L.K.Stergioulas,“具有混合时滞、随机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随机发生的非线性的离散随机系统的鲁棒滑模控制”,《IEEE工业电子学报》,第59卷,第7期,第3008-3015页,2012年·doi:10.1109/TIE.2011.2168791
[162] 胡振华、王振华、牛玉英和高浩,“带参数和混合时滞的不确定离散系统的滑模控制”,《富兰克林研究所杂志》·Zbl 1372.93064号 ·doi:10.1016/j.jfranklin.2012.10.006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