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何定理可读机器证明的回顾与展望。 (英语) 兹比尔1291.68351

摘要: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几何中的机械定理证明已经成为自动推理领域中一个活跃的研究课题。这篇综述涉及三种自动生成几何定理可读机器证明的方法,包括搜索方法、无坐标方法和形式逻辑方法。还讨论了这些方法的一些关键问题。此外,作者还提出了几何定理可读机器证明的三个进一步研究方向,包括几何不等式、智能几何软件和机器学习。

MSC公司:

68吨15 定理证明(演绎、解析等)(MSC2010)
68T05型 人工智能中的学习和自适应系统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D.Hilbert,《几何基础》,公开法庭出版公司,伊利诺伊州拉萨拉,1971年·Zbl 0228.50002号
[2] W.T.Wu,《数学机械化》,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年。
[3] A.Tarski,《初等代数和几何的决策方法》,兰德公司出版社,圣莫尼卡,1948年·Zbl 0035.00602号
[4] A.Seidenberg,《初等代数的一种新决策方法》,《数学年鉴》,1954年,60:365–371·Zbl 0056.01804号 ·doi:10.307/1969640
[5] G.Collins,通过圆柱形代数分解对实闭域进行量化消去,《计算机科学讲义》33,Springer Verlag,柏林,海德堡,1975年·Zbl 0318.02051号
[6] D.Arnon,《带逻辑和代数的几何推理》,《人工智能》,1988年,37:37-60·Zbl 0705.68086号 ·doi:10.1016/0004-3702(88)90049-5
[7] W.T.Wu,《初等几何中的决策问题与定理证明的机械化》,《系统科学与数学科学杂志》,1978,21(16):157-179。
[8] W.T.Wu,《几何力学定理证明的基本原理》,科学出版社,北京,1984年。
[9] J.Ritt,微分代数,美国数学学会,纽约,1950年·Zbl 0037.18402号
[10] 周森川,《吴氏几何机械定理证明方法简介》,《自动推理杂志》,1988年,4:237–267·Zbl 0715.03005号 ·doi:10.1007/BF00244942
[11] S.C.Chou,用吴氏算法证明初等几何定理,自动定理证明:25年后(W.Bledsoe和D.Loveland编辑),AMS当代数学系列,1984,29:243–286。
[12] S.C.Chou,《机械几何定理证明》,D.Reidel出版公司,荷兰多德雷赫特,1988年。
[13] B.Kutzler和S.Stifter,《关于Buchberger算法在自动几何定理证明中的应用》,《符号计算杂志》,1986年,2:389-397·Zbl 0629.68086号 ·doi:10.1016/S0747-7171(86)80006-2
[14] B.Buchberger、G.Collins和B.Kutzler,几何推理的代数方法,《计算机科学年度评论》,1995年,3(19):85–119·doi:10.1146/annurev.cs.03.060188.000505
[15] D.Kapur、T.Saxena和L.Yang,用dixon结果进行代数和几何推理,《符号和代数计算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牛津,1994),美国计算机学会出版社,纽约,1994年99–107·Zbl 0964.68536号
[16] 张振中,杨利阳,侯晓瑞,自动定理证明的子结式方法,系统科学与数学科学杂志,1995,15(1):10-15。(中文)·Zbl 0839.68090号
[17] D.M.Wang,《几何中机械定理证明的消除程序》,《数学与人工智能年鉴》,1995年,13:1-24·Zbl 0855.68090号 ·doi:10.1007/BF01531321
[18] J.W.Hong,几何能用例子证明吗?中国科学院,1986,29:824-834·Zbl 0606.68084号
[19] 张建忠,杨立林,机械定理证明的并行数值方法和单实例方法原理,《实践与理论中的数学》,1989年,1:34-43。
[20] 张振中,杨立中,邓明明,机械定理证明的并行数值方法,理论计算机科学,1990,74:253-271·Zbl 0701.68087号 ·doi:10.1016/0304-3975(90)90077-U
[21] H.Gelernter和N.Rochester,解决问题机器中的智能行为,IBM期刊,1958:336–345。
[22] H.Gelernter,《几何定理机器的实现、计算机和思想》(由E.Feigenbaum和J.Feldman编辑),McGraw-Hill,纽约,1963年·Zbl 0158.16208号
[23] H.Gelernter、J.Hansen和D.Loveland,《几何定理证明机、计算机和思想的经验探索》(E.Feigenbaum和J.Feldman编辑),麦格劳-希尔出版社,纽约,1963年。
[24] S.C.Chou、X.S.Gao和J.Z.Z.Z.Z.Zhang,欧几里德几何定理传统证明的自动生成,第四卷,400个几何定理的集合,TR-92-7,华盛顿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1992年。
[25] 周春川,高晓生,张振中,构造几何定理传统证明的自动生成,第八届IEEE计算机科学逻辑研讨会论文集,IEEE计算机社会出版社,1993年。
[26] 张振中,高晓生,周春川,基于正向推理的几何信息搜索系统,中国计算机学报,1996,19(10):721-727。
[27] 周森川,高晓生,张建中,演绎数据库方法在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和发现中的应用,自动推理杂志,2000,25(3):219-246·Zbl 0961.68121号 ·doi:10.1023/A:1006171315513
[28] H.Goldstein,《初等几何定理证明》,AIM-280,麻省理工学院,剑桥,马萨诸塞州,1973年。
[29] J.Anderson、C.Boyle、A.Corbett和M.Lewis,几何导师,《IJCAI’85论文集》,洛杉矶,1985年。
[30] P.Gilmore,《几何定理证明机的检验》,《人工智能》,1970年,1(2):171-187·Zbl 0205.31602号 ·doi:10.1016/0004-3702(70)90005-6
[31] A.Nevins,使用前向链证明平面几何定理,人工智能,1975,6(1):1–23·Zbl 0301.68086号 ·doi:10.1016/0004-3702(75)90013-2
[32] S.Ullman,模型驱动几何定理证明,AIM-321,麻省理工学院,剑桥,马萨诸塞州,1975年。
[33] H.Coelho和L.Pereira,用序言证明几何定理的自动推理,自动推理杂志,1986,2(4):329–390·Zbl 0642.68161号 ·doi:10.1007/BF00248249
[34] T.Evans,《解决几何类比问题的启发式程序》,语义信息处理(M.Minsky编辑),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剑桥,1969年。
[35] J.Anderson,《几何证明问题空间搜索的调整》,IJCAI'81年,温哥华,1981年。
[36] 郑毅、周春川、高晓生,平面几何证明的视觉动态呈现——第2部分。使用全角度方法和演绎数据库方法自动生成可视化动态表示,自动推理杂志,2010,45(3):243-266·Zbl 1211.68373号 ·doi:10.1007/s10817-009-9163-4
[37] X.S.Gao,J.Z.Z.Zhang,S.C.Chou,几何专家,九章出版社,台湾台北,1998年。
[38] 江建国,张建中,基于等价类推理的自动几何推理网络,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6,19(5):617-622。
[39] 江建国,张建中,基于RETE算法的自动几何推理系统,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6,38(3):135–139。
[40] 江建国,张建中,王晓杰,一类多项式等式几何定理的可读证明,中国计算机学报,2008,31(2):207-213。 ·doi:10.3724/SP.J.1016.2008.00207
[41] R.Welham R,几何问题解决,D.A.I.研究报告第14号,1976年。
[42] R.Wong,《几何的构造启发式和几何的向量代数表示法》,技术备忘录28,MAC项目,麻省理工学院,剑桥,马萨诸塞州,1973年。
[43] R.Reiter,用于自动定理证明的语义引导演绎系统,IEEE计算机学报,1977,C-25(4):328-334·Zbl 0324.68052号 ·doi:10.1109/TC.1976.1674613
[44] A.Robinson,《证明定理》(由人、逻辑学家或机器完成),推理自动化(由J.Siekmann和G.Wrightson编辑),斯普林格·弗拉格,柏林,海德堡,1983年。
[45] W.Elcock,《几何机器知识的表示》,《机器智能》(由W.Elock和D.Michie编辑),John Wiley和Sons出版社,1977年,8:11-29。
[46] G.Greeno、M.Magone和S.Chaiklin,《解决问题中的结构和集合理论,记忆和认知》,1979年,7(6):445-461·doi:10.3758/BF03198261
[47] N.Matsuda和K.Van Lehn,《GRAMY:一个能够构造的几何定理证明器》,《自动推理杂志》,2004年。32(1): 3–33. ·Zbl 02081543号 ·doi:10.1023/B:JARS.0000021960.39761.b7
[48] J.McCaren、R.Overbeek和L.Wos,自动化理论证明程序的问题和实验,IEEE计算机学报,1976年,C-25:773-782·Zbl 0329.68075号 ·doi:10.1109/TC.1976.1674696
[49] A.Quaife,塔斯基几何的自动发展,《自动推理杂志》,1989年,5:97-118·Zbl 0683.68082号 ·doi:10.1007/BF00245024
[50] L.Meikle和J.Fleuriot,在Isabelle/Isar中形式化Hilbert的grundlagen,高阶逻辑中的定理证明,2003:319-334·兹比尔1279.68291
[51] P.Scott,《机械化伊莎贝尔的希尔伯特几何基础》,爱丁堡大学信息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
[52] C.Dehlinger、J.Dufourd和P.Schreck,Hilbert初等几何中的高阶直觉主义形式化和证明,几何中的自动演绎(2000),LNAI 2061(由J.Richter-Gebert和D.M.Wang编辑),Springer-Verlag,柏林,海德堡,2001·兹伯利0985.68078
[53] J.Narboux,《Coq中的几何决策程序》,《2004年TPHOL会议录》,LNCS 3223(S.Konrad、B.Annett和G.Genesh编辑),2004年·Zbl 1099.68734号
[54] 张振中,周顺川,高晓生,欧几里德几何定理传统证明的自动生成,I:希尔伯特交点定理,数学与人工智能年鉴,1995,13:109–137·兹比尔0855.68095 ·doi:10.1007/BF01531326
[55] J.Narboux,《几何形式证明的图形用户界面》,《自动推理杂志》,2007年,39:161-180·Zbl 1131.68094号 ·doi:10.1007/s10817-007-9071-4
[56] R.Caferra、N.Peltier和F.Puitg,《强调自动化几何定理证明中的人类技术:实用实现》,《几何中的自动演绎》(2000),LNAI 2061(由J.Richter-Gebert和D.M.Wang编辑),Springer-Verlag,柏林,海德堡,2001年·Zbl 0985.68058号
[57] S.Fèvre,《几何中推理和代数演算的集成》,《几何自动演绎》(1996),《人工智能1360讲义》,斯普林格·弗拉格出版社,柏林,海德堡,1998年。
[58] S.F'evere和D.M.Wang,结合代数计算和术语重写进行几何定理证明。1998年美国匹兹堡AISC’98会议记录·Zbl 0914.03014号
[59] G.Défourneaux、C.Bourey和N.Peltier,通过类比证明和反驳猜想的语义泛化,自动推理杂志,1998,20(1-2):27-45·Zbl 0893.68134号 ·doi:10.1023/A:1005944606876
[60] S.C.Chou、X.S.Gao和J.Z.Z.Z.Z.Zhang,《几何中的机器证明:几何定理可读证明的自动生成》,《世界科学》,新加坡,1994年·Zbl 0941.68503号
[61] 张振中,《几何问题解决的消分方法、数学机械化与应用》(X.S.Gao和D.M.Wang主编),学术出版社,伦敦,2000年。
[62] P.Janičić、J.Narboux和P.Quaresma,面积法:概述,自动推理杂志,2012,48(4):489–532·Zbl 1242.68281号 ·doi:10.1007/s10817-010-9209-7
[63] 张振中,《如何利用面积解决几何问题》,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1982年。
[64] 张振中、曹培平,《从数学教育到数学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成都,1988年。
[65] 张振中:《平面几何的新方法》,四川教育出版社,成都,1992年。
[66] 周森川,高晓生,张建忠,带几何不变量的可读证明的自动生成,I:多重和最短证明的生成,自动推理杂志,1996,17(3):325–347·Zbl 0865.68109号 ·doi:10.1007/BF00283133
[67] 周森川,高晓生,张振中,几何不变量可读证明的自动生成,二:全角度定理证明,自动推理杂志,1996,17(3):349-370·Zbl 0865.68110号 ·doi:10.1007/BF00283134
[68] 周森川、高晓生、张振中,《基于全角度的110个几何定理及其机器证明集》,TR-94-4,华盛顿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1994年。
[69] 邹勇和张建忠,用质点法自动生成构造几何语句的可读证明,《几何中的自动演绎》(2010),《人工智能中的讲义6877》,施普林格-弗拉格出版社,柏林-海德堡,2011年·Zbl 1350.68246号
[70] S.C.Chou、X.S.Gao和J.Z.Zhang,向量计算的机械几何定理证明,《符号与代数计算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乌克兰基辅,1993年7月6日至8日),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出版社,纽约,1993年·Zbl 0968.03520号
[71] 周森川,高晓生,张振中,立体几何中传统证明的自动生成,自动推理杂志,1995,14:257–291·兹比尔0824.03005 ·doi:10.1007/BF00881858
[72] L.Yang、X.S.Gao、S.C.Chou和J.Z.Z.Z.Z.Zhang,非欧几里德几何定理可读证明的自动生成,几何中的自动演绎,计算机科学1360讲稿,Springer-Verlag,柏林,海德堡,1997。
[73] H.B.Li,Clifford代数方法对机械几何定理的证明,《数学机械化》(X.S.Gao和D.M.Wang编辑),学术出版社,伦敦,2000年。
[74] B.Sturmfels,射影构型的计算代数几何,符号计算杂志,1993,11:595-618·Zbl 0766.14043号 ·doi:10.1016/S0747-7171(08)80121-6
[75] J.Righter-Gebert,射影几何中的机械定理证明,《数学与人工智能年鉴》,1995年,13:139-172·Zbl 0855.68096号 ·doi:10.1007/BF01531327
[76] 李洪斌,《几何定理自动证明的新探索》,北京大学博士论文,中国,1994年。
[77] H.B.Li,《clifford代数在几何中的一些应用》,《几何中的自动演绎》(1989),《1669年人工智能讲义》,斯普林格-弗拉格出版社,柏林,海德堡,1998年。
[78] D.M.Wang,Clifford代数演算在几何推理中的应用及其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几何中的自动演绎》(1996),《人工智能1360课堂讲稿》,Springer-Verlag,柏林,海德堡,1998年。
[79] 李洪斌、石洪斌,《论埃尔德十点问题》,《数学学报》,新丛书,1997,13(2):221-230·Zbl 0885.52016号
[80] S.Fèvre和D.M.Wang,使用clifford代数证明几何定理和重写规则,《人工智能讲义1421》(由D.M.Wang编辑),Springer-Verlag,柏林,海德堡,1997年。
[81] 杨洪清、张国荣、冯国强,几何推理的克利福德代数方法,《几何中的自动演绎》(北京,1998),《人工智能1669讲义》(X.S.Gao、D.M.Wang和L.Yang编辑),斯普林格·弗拉格,柏林,海德堡,1999年。
[82] 李洪斌,机械几何定理证明的向量方程求解,自动推理杂志,2000,25:83–121·Zbl 0959.03008号 ·doi:10.1023/A:1006182023017
[83] 李洪斌,郑明翰,微分几何中自动定理证明的Clifford代数约简方法,自动推理杂志,1998,21:1-21·Zbl 0914.03015号 ·doi:10.1023/A:1005819428156
[84] 李洪斌,《微分几何中的力学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X.S.Gao和D.M.Wang主编),学术出版社,伦敦,2000年。
[85] A.Dolzmann、T.Sturm和V.Weispfenning,《真实几何中自动定理证明的新方法》,《自动推理杂志》,1998年,21(3):357–380·Zbl 0914.03013号 ·doi:10.1023/A:1006031329384
[86] W.T.Wu,《关于涉及不等式的问题》,MM-Res,印前,MMRC,1992年,7:103–138。
[87] Wu W.T.,关于不等式问题的有限性定理,《系统科学与数学科学杂志》,1994,7(2):193–200·Zbl 0811.65047号
[88] 王德明,多项式方程求解与机械几何定理证明,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博士论文,北京,1993年。
[89] L.Yang,不等式自动定理证明的最新进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杂志》,1999,14(5):434–446·Zbl 0944.68169号 ·doi:10.1007/BF02948785
[90] L.Yang,X.R.Hou,B.C.Xia,一类不等式型定理自动发现的完整算法,中国科学(F辑),2001,44(1):33–49·Zbl 1125.68406号 ·doi:10.1007/BF027139338
[91] L.Yang和J.Z.Zhang,一类几何不等式的自动证明实用程序,《几何中的自动推导》,《人工智能2061讲义》(J.Richter Gebert和D.M.Wang编辑),施普林格出版社,柏林,海德堡,2001年·Zbl 0985.68556号
[92] O.Bottema等人,《几何不等式》,Wolters-Noordhoff出版社,荷兰格罗宁根,1969年·Zbl 0174.52401号
[93] L.Yang,《用较少的数学解决较难的问题》,第十届亚洲数学技术会议论文集,ATCM公司,布莱克斯堡,2005年。
[94] 杨利伟,差异替代与不等式自动证明,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2):1-7。
[95] 杨立群,姚永明,差分代换矩阵与多项式非负性的判定,系统科学与数学科学杂志,2009,29(9):1169–1177·兹比尔1212.68257
[96] 姚彦,列随机平均矩阵的无穷乘积收敛与半正定形式的机器决策,科学中国数学(A辑),2010,53(3):251-264·Zbl 1188.53008号 ·doi:10.1007/s11425-010-0004-z
[97] 夏S.H.,一类不等式型定理可读证明的自动生成,博士论文,中国科学院,北京,2002。
[98] 陈沙生,张振中,不等式初等和可读证明的自动生成,《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教育》,2003,35(4):86–93。
[99] S.C.Chou、X.S.Gao和J.Z.Z.Z.Z.Zhang,自动几何定理证明和几何教育,《亚洲数学技术会议论文集》,数学教育工作者协会,新加坡,1995年。
[100] C.Z.Li和J.Z.Z.Zhang,几何中的可读机器求解和ICAI软件MSG,《几何中的自动演绎》(1998年),《人工智能1669年讲稿》,柏林斯普林格出版社,海德堡,1998年。
[101] S.C.Chou、X.S.Gao和J.Z.Z.Z.Z.Zhang,《几何专家简介》,《CADE-13会议录》,《人工智能讲义》(M.McRobbie和J.Slaney编辑),斯普林格·弗拉格,柏林,海德堡,1996年。
[102] Y.Zheng,S.C.Chou和X.S.Gao,《java几何专家简介》(扩展摘要),《几何中的自动演绎——第七届国际研讨会》(2008年),LNCS 6301(T.Sturm和C.Zengler编辑),Springer,2011年·Zbl 1302.68247号
[103] 郑毅、周春川和高晓生,平面几何证明的视觉动态呈现——第1部分。基本特征和手动输入方法,《自动推理杂志》,2010,45(3):213-241·Zbl 1211.68372号 ·doi:10.1007/s10817-009-9162-5
[104] X.S.Gao,Q.Lin,MMP/Geometer-A自动几何推理软件包,《几何中的自动演绎》(哈根堡城堡,奥地利,2002)(F.Winkler编辑),斯普林格·弗拉格,柏林,海德堡,2004:44–66。
[105] 李长中、张建中,《超级画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2004年。
[106] S.Wilson和J.Fleuriot,《几何探险家:结合动态几何、自动几何定理证明和图解证明》,《第十二届自动推理研讨会论文集》,英国爱丁堡,2005年。
[107] P.Janicic和P.Quaresma,《系统描述:GCLCrover+GeoThms》,国际自动推理联合会议(IJCAR-2006),《人工智能讲义4130》(由U.Furbach和N.Shankar编辑),斯普林格-Verlag,柏林,海德堡,2006年。
[108] 郑浩,张建忠,用户可持续发展的几何自动推理平台算法推理,计算机应用学报,2011,31(8):2101–2107。
[109] 郑浩,可持续几何自动推理平台,《系统科学与数学科学杂志》,2011,31(12):1622-1632·Zbl 1265.68213号
[110] A.Samuel,《使用跳棋游戏进行机器学习的一些研究》,《IBM研究与发展期刊》,1959年,3(3):210–229·doi:10.1147/rd.33.0210
[111] A.Samuel,《使用跳棋游戏进行机器学习的一些研究II——最新进展》,《IBM研究与发展杂志》,1967年,11(6):601-617·doi:10.1147/rd.116.0601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