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换线性系统的根平方增益:变分方法。 (英语) Zbl 1153.93339号

摘要:我们考虑了计算切换线性系统的均方根(RMS)增益的问题。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对“最坏情况”切换律(WCSL)的描述,即产生最大可能增益的切换律。我们的主要结果提供了一个充分条件,确保可以使用对应于线性子系统的微分Riccati方程显式地刻画WCSL。对于一阶SISO系统,这一条件自动成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得到了RMS增益问题的完整解决方案。

MSC公司:

93B12号机组 可变结构系统
93立方厘米 由常微分方程控制的控制/观测系统
93D20型 控制理论中的渐近稳定性
93二氧化碳 控制理论中的线性系统
49升20 最优控制与微分对策中的动态规划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bou-Kandil,H。;Freiling,G。;伊奥内斯库,V。;Jank,G.,矩阵Riccati方程(2003),Birkhauser·Zbl 1027.93001号
[2] Barabanov,N.E.(2005年)。Lyapunov指数和联合谱半径:一些已知的和新的结果。程序。第44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 Barabanov,N.E.(2005年)。Lyapunov指数和联合谱半径:一些已知的和新的结果。程序。第44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
[3] 巴萨,T。;Bernhard,P.,(H^\infty)-最优控制和相关的极大极小设计问题(1995),Birkhauser·Zbl 0835.93001号
[4] 博尔泽恩,P。;科拉内里,P。;De Nicolao,G.,(H_\infty)-微分Riccati方程:收敛性质和有限逃逸现象,IEEE自动控制学报,42,113-118(1997)·Zbl 0869.93017号
[5] Branicky,M.S.,开关和混合系统的多Lyapunov函数和其他分析工具,IEEE自动控制汇刊,43,475-482(1998)·Zbl 0904.93036号
[6] 埃格斯特德,M。;沃迪,Y。;Axelsson,H.,切换模式动力系统的过渡时间优化,IEEE自动控制汇刊,51,110-115(2006)·Zbl 1366.93345号
[7] Elliott,D.L.(2007)。双线性控制系统www.isr.umd.edu/delliott;Elliott,D.L.(2007)。双线性控制系统网址:www.isr.umd.edu/delliott
[8] 格林,M。;Limebeer,D.J.N.,线性鲁棒控制(1995),Prentice-Hall·Zbl 0951.93500号
[9] Hespanha,J.P.,切换线性系统的根平方增益,IEEE自动控制汇刊,482040-2045(2003)·Zbl 1364.93213号
[10] Hespanha,J.P.,切换线性系统的(L_2)诱导增益,(Blondel,V.;Megretski,A.,数学系统和控制理论中的未解决问题(2004),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31-133·Zbl 1052.93002号
[11] Hespanha,J.P.(2002年)。切换线性系统的均方根增益。技术代表。http://www.ece.ucsb.edu/hespanha/出版;Hespanha,J.P.(2002年)。切换线性系统的根平方增益。技术代表。http://www.ece.ucsb.edu/hespanha/出版·兹比尔1049.93050
[12] Hespanha,J.P.(1998)。控制中基于逻辑的切换算法,博士论文; Hespanha,J.P.(1998)。控制中基于逻辑的切换算法,博士论文
[13] Hespanha,J.P.和Morse,A.S.(1999)。具有平均停留时间的切换系统的稳定性。程序。第38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 Hespanha,J.P.和Morse,A.S.(1999)。具有平均停留时间的切换系统的稳定性。程序。第38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
[14] 霍尔克曼,D。;Margaliot,M.,平面内切换齐次系统的稳定性分析,SIAM控制与优化杂志,41,5,1609-1625(2003)·Zbl 1032.37054号
[15] Liberzon,D.,《切换系统和控制》(2003),Birkhäuser:Birkháuser Boston·Zbl 1036.93001号
[16] Lin,H。;翟,G。;Antsaklis,P.J.,线性混合系统的最优持续干扰衰减控制,非线性分析:理论、方法和应用,651231-1250(2006)·兹比尔1121.93043
[17] Margaliot,M.,《使用变分原理的切换系统稳定性分析:导论》,Automatica,422059-277(2006)·Zbl 1104.93018号
[18] Margaliot,M.和Branicky,M.S.(2007年)。平面双线性控制系统的良好可达性,适用于平面线性切换系统(提交出版)[在线]。可用http://www.eng.tau.ac.il(英文)/米歇尔姆;Margaliot,M.和Branicky,M.S.(2007年)。平面双线性控制系统的良好可达性,适用于平面线性切换系统(提交出版)[在线]。可用http://www.eng.tau.ac.il(英文)/米哈伊尔姆·Zbl 1367.93062号
[19] Margaliot,M。;Langholz,G.,绝对稳定性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二阶系统的情况,IEEE电路和系统学报-I,50,227-234(2003)·Zbl 1368.93601号
[20] Margaliot,M。;Liberzon,D.,非线性切换系统和微分包含的李代数稳定性条件,系统控制快报,55,1,8-16(2006)·Zbl 1129.93521号
[21] Pyatnitskii,E.S.,非平稳非线性系统的绝对稳定性,自动化和远程控制,1,5-15(1970)·兹比尔0262.93036
[22] Pyatnitskii,E.S.,具有一个非线性非平稳元件的二阶非线性受控系统的绝对稳定性准则,自动化和远程控制,1,5-16(1971)·Zbl 0228.93017
[23] Pyatnitskiy,E.S。;Rapoport,L.B.,微分包含的渐近稳定性准则和时变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周期运动,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I,43,219-229(1996)
[24] Rapoport,L.B.,选择线性微分包含的渐近稳定性和周期运动,(Garofalo,F.;Glielmo,L.,通过变结构和Lyapunov技术的鲁棒控制。通过变结构的鲁棒控制和Lyaponov技术,控制和信息科学系列讲稿,第217卷(1996),Springer), 269-285 ·Zbl 0878.93053号
[25] 沙龙,Y。;Margaliot,M.,《三阶幂零性、有限切换和渐近稳定性》,《微分方程杂志》,233136-150(2007)·Zbl 1109.49002号
[26] Shorten,R。;Wirth,F。;O.梅森。;Wulff,K。;King,C.,切换和混合系统的稳定性标准,SIAM Review,49,545-592(2007)·Zbl 1127.93005号
[27] Spinelli,W.、Bolzern,P.和Colaneri,P.(2006)。关于有限时间间隔上自治切换系统最优控制的注记程序。美国控制公司。; Spinelli,W.、Bolzern,P.和Colaneri,P.(2006)。关于有限时间间隔上自治切换系统最优控制的注记程序。美国控制公司。
[28] van der Schaft,A.J.,(L_2)-非线性系统的增益分析和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IEEE自动控制学报,37,770-784(1992)·Zbl 0755.93037号
[29] Xu,X。;Antsaklis,P.J.,基于开关瞬时参数化的开关系统最优控制,IEEE自动控制汇刊,49,2-16(2004)·Zbl 1365.93308号
[30] 翟,G。;胡,B。;Yasuda,K。;Michel,A.N.,《时控开关系统的干扰衰减特性》,《富兰克林研究所杂志》,338765-779(2001)·Zbl 1022.93017号
[31] 翟,G。;Lin,H。;Kim,Y。;伊玛,J。;Kobayashi,T.,具有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子系统的切换系统的(L_2)增益分析,国际控制杂志,78,1198-1205(2005)·Zbl 1088.93010号
[32] Zhao,J.和Hill,D.J.(2005)。切换系统的耗散理论程序。第44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 Zhao,J.和Hill,D.J.(2005)。切换系统的耗散理论程序。第44届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
[33] 周,K。;多伊尔,J.C。;Glover,K.,《鲁棒与最优控制》(1996),Prentice-Hall·兹比尔0999.49500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