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凸轮-凸轮塑性。三: 将无穷小模型扩展到包括有限应变。 (英语) Zbl 0959.74010号

[我看到第一作者和S.R.李同上,第78号,第1、49-72条(1990年;Zbl 0718.73034号); 第二部分见第一作者,同上,88,第2号,225-240(1991年;Zbl 0746.73008号).]
小结:修改了临界状态土力学的Cam-Clay模型的无穷小版本,以包含有限变形效应。该公式的核心是选择适用于大塑性体积应变情况的硬化定律,以及使用适用于Cam-Clay型模型的一类双不变储能函数,作为特殊情况,包括:,恒定弹性剪切模量近似和压力相关剪切模量弹性模型。该分析模型是在基于变形梯度乘法分解的有限变形理论框架内建立的。对于完全弹塑性情况,在弹性对数主拉伸不变量定义的空间内隐式地进行回归映射,这需要在每个应力点解不超过三个同时存在的非线性方程。对条形基础问题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以说明有限变形效应显著影响预测响应的原型示例。

MSC公司:

74立方厘米 大应变率相关塑性理论(包括非线性塑性)
74升10 土壤和岩石力学
74S05号 有限元方法在固体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tkinson,J.H.,《地基和边坡:临界状态土壤力学应用简介》(1981年),霍尔斯特出版社:纽约霍尔斯特出版公司
[2] 罗斯科,K.H。;Burland,J.H.,《关于“湿”粘土的广义应力应变行为》(Heyman,J.;Leckie,F.A.,《工程塑性》(1968),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535-609·兹比尔0233.73047
[3] 斯科菲尔德。;Wroth,P.,《临界状态土壤力学》(1968年),McGraw-Hill:McGraw-Hill纽约
[4] 博尔贾,R.I。;Lee,S.R.,Cam Clay塑性,第一部分:弹塑性本构关系的隐式积分,计算。方法应用。机械。工程,78,49-72(1990)·Zbl 0718.73034号
[5] Borja,R.I.,Cam-Clay塑性,第二部分:基于非线性弹性应力预测器的本构方程隐式积分,计算。方法应用。机械。工程,88,225-240(1991)·Zbl 0746.73008号
[6] Britto,A.M。;Gunn,M.J.,《有限元临界状态土壤力学》(1987),John Wiley and Sons:John Willey and Sons New York·Zbl 0704.73080号
[7] Gens,A。;Potts,D.M.,计算地质力学中的临界状态模型,工程计算。,178-197年5月(1988年)
[8] 奥尔蒂斯,M。;Simo,J.C.,《一类新的弹塑性本构关系积分算法的分析》,《国际数值》。方法工程,23,353-366(1986)·Zbl 0585.73058号
[9] 波茨,D.M。;Ganendra,D.,分步和隐式应力点算法评估,计算。方法应用。机械。工程,119341-354(1994)·Zbl 0852.73068号
[10] Simo,J.C。;肯尼迪,J.G。;Govindjee,S.,非光滑多面塑性和粘塑性。加载/卸载条件和数值算法,国际期刊数字。方法工程,26,2161-2185(1988)·Zbl 0661.73058号
[11] Butterfield,R.,《土壤的自然压缩定律》,Géotechnique,29,469-480(1979)
[12] Hashiguchi,K。;上野,M.,粒状材料的弹塑性本构关系,(村山,S.;斯科菲尔德,A.N.,土壤本构方程,第九届国际土壤力学研究会,工程,第九期国际土壤力学基础研究会,专业会议,9(1977),73-82,东京
[13] Hashiguchi,K.,《关于土壤各向同性固结的(V)-ln和ln(V)-ln的线性关系》,国际期刊Numer。分析。方法地质力学。,19, 367-376 (1995) ·Zbl 0821.73055号
[14] Al Tabbaa,A.,斯佩西高岭土的渗透性和应力-应变响应,(博士论文(1987年),剑桥大学)
[15] Stallebrass,S.E.,《模拟近期应力历史对超固结土壤变形的影响》(伦敦大学博士论文(1990))
[16] 霍尔斯比,G.T。;罗思,C.P。;Wood,D.M.,《使用临界状态模型预测粘土实验室试验结果》,(Gudehus;Darve;Vardoulakis,Proc.Internat.土壤本构关系研讨会,Proc.Internat.土壤本构联系研讨会,Grenoble(1984),Balkema:Balkema Rotterdam)
[17] Zytynski,M。;Randolph,M.K。;诺瓦,R。;Wroth,C.P.,《土壤卸载-再加载行为建模》,国际期刊编号。分析。方法地质力学。,2, 87-93 (1978)
[18] Simo,J.C。;Meschke,G.,将经典塑性的一类新算法扩展到有限应变。应用于岩土材料,计算。机械。,11, 253-278 (1993) ·Zbl 0814.73030号
[19] 兰姆,T.W。;Whitman,R.V.,《土壤力学》(1969年),《威利:威利纽约》
[20] Houlsby,G.T.,粘土弹塑性模型中可变剪切模量的使用,计算。岩土工程。,1, 3-13 (1985)
[21] Lade,P.V.公司。;Nelson,R.B.,《粒状材料弹性行为建模》,国际期刊编号。分析。方法地质力学。,11, 521-542 (1987)
[22] Loret,B.,《关于砂的弹性参数的选择》,国际期刊Numer。分析。方法地质力学。,9, 285-292 (1985)
[23] Simo,J.C。;Hughes,T.J.R.,弹塑性和粘塑性-计算方面,(Springer Ser.应用数学(1989),Springer:Springer Berlin)·Zbl 0934.74003号
[24] Mandel,J.,《热力学与塑性》(Domingers,J.J.Delgado;Nina,N.R.;Whitelaw,J.H.,《连续热力学基础》(1974),麦克米伦出版社:麦克米伦伦敦),283-304
[25] Lee,E.H.,有限应变下的弹塑性变形,ASME J.Appl。机械。,36, 1-6 (1968) ·Zbl 0179.55603号
[26] Hughes,T.J.R.,本构模型的数值实现:与速率无关的偏塑性,(Nemat-Nasser,S.;Asaro,R.;Hegemier,G.,非线性材料行为大尺度计算的理论基础(1984),马丁努斯·尼霍夫:马丁努斯·尼霍夫荷兰)
[27] Needleman,A。;Tvegaard,V.,《局部化塑性有限元分析》(Oden,J.T.;Carey,G.F.,《有限元》,第五卷:固体力学中的特殊问题(1984),普伦蒂斯·霍尔:普伦蒂塞·霍尔恩格尔伍德克利夫斯,新泽西)
[28] Argyris,J.H。;Doltsinis,J.St.,《自然公式中的大应变非弹性分析——第一部分:准静态问题,计算》。方法应用。机械。工程,20,213-252(1979)·Zbl 0437.73065号
[29] Hill,R.,《塑性数学理论》(1950),克拉伦登:克拉伦登牛津·兹比尔0041.10802
[30] 格林,A.E。;Naghdi,P.M.,弹塑性连续体的一般理论,Arch。老鼠。机械。分析。,18, 251-281 (1965) ·Zbl 0133.17701号
[31] 格林,A.E。;McInnis,B.C.,《广义低塑性》(Proc.Roy.Soc.Edinburgh,A57(1967)),第220-230页·Zbl 0149.43201号
[32] Nagtegaal,J.C。;de Jong,J.E.,有限应变塑性中非各向同性加工硬化的一些方面,(Lee,E.H.;Mallet,R.L.,有限应变下金属的塑性,Proc.Research Workshop(1981),斯坦福大学),65-102
[33] Simo,J.C。;Taylor,R.L.,主拉伸中的准不可压缩有限弹性。连续基和数值算法,计算。方法应用。机械。工程,85,273-310(1991)·Zbl 0764.73104号
[34] Simo,J.C.,《保持无穷小理论经典返回映射方案的静态和动态乘法塑性算法》,计算。方法应用。机械。工程,99,61-112(1992)·Zbl 0764.73089号
[35] 博尔贾,R.I。;Alarcón,E.,有限应变弹塑性固结的数学框架,第1部分:平衡定律、变分公式和线性化,计算。方法应用。机械。工程,122,145-171(1995)·Zbl 0852.73051号
[36] Marsden,J.E。;Hughes,T.J.R.,《弹性的数学基础》(1983),普伦蒂斯·霍尔:普伦蒂斯霍尔·恩格尔伍德克利夫斯,新泽西州·兹伯利0545.73031
[37] 奥尔蒂斯,M。;Martin,J.B.,《保持对称的返回映射算法和增量极值路径:概念的统一》,《国际数学家杂志》。方法工程,281839-1853(1989)·Zbl 0704.73030号
[38] 卡拉布雷西,G。;Rampello,S.公司。;Callisto,L.,比萨斜塔。在临界状态理论框架内对塔楼底土的岩土工程特性进行描述,(研究报告(1993年1月),Ingeneria Structturale e Geoteconica,Universityédegli Studi di Roma“La Sapienza”)
[39] 丹尼斯·J·E。;Moré,J.J.,《准纽顿方法、动机和理论》,SIAM Rev.,19,1,46-89(1977)·Zbl 0356.65041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