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线性解耦与无穷大结构。 (英语) Zbl 0657.93027号

作者从输入输出的角度介绍了非线性系统无穷大结构的概念。它通过常规静态反馈和动态反馈表征了非线性解耦问题的可解性。这种无限结构由反演算法中考虑的整数列表组成,易于计算。
作为主要结果的一个结果,它表明无穷远处的零点数只不过是微分输出秩。因此,这组不变整数可以看作是非线性系统秩概念的一种改进。
对于在常规静态状态反馈下可线性化的系统,这种无穷大的代数结构与之前基于所谓几何方法引入的结构相一致。
审核人:C.H.穆格

MSC公司:

93立方厘米 控制理论中的非线性系统
93B25型 代数方法
93立方厘米 由常微分方程控制的控制/观测系统
93磅40 系统理论中的计算方法(MSC2010)
93B27型 几何方法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M.D.di Benedetto,关于不变子分布算法和结构算法的等价性,系统控制快报。,8 (1986), 137–145. ·Zbl 0609.93030号 ·doi:10.1016/0167-6911(86)90072-1
[2] C.Commault和J.M.Dion,线性多变量系统的无穷大结构:几何方法,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27(1982),693-696·Zbl 0485.93041号 ·doi:10.1109/TAC.1982.1102999
[3] C.Commault、J.Descusse、J.M.Dion、J.F.Lafay和M.Malabre,《关于新解耦不变量:基本阶》,国际出版社。J.Control,44(1986),689-700·Zbl 0611.93012号 ·doi:10.1080/00207178608933627
[4] G.Conte、C.H.Moog和A.M.Perdon,Un Théorème sur la Representation Entreée-Sortie d'Un Système Nonéaire,预印本,1987年。
[5] J.Descusse和J.M.Dion,关于线性平方解耦系统的无穷大结构,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27(1982),971-974·Zbl 0485.93042号 ·doi:10.1109/TAC.1982.1103041
[6] J.Descusse和C.H.Moog,强可逆仿射非线性系统的动态补偿解耦,国际。《控制杂志》,42(1985),1387-1398·Zbl 0587.93030号 ·doi:10.1080/0207178508933432
[7] J.Descusse和C.H.Moog,右可逆非线性系统的动态解耦,系统控制快报。,8 (1987), 345–349. ·Zbl 0617.93024号 ·doi:10.1016/0167-6911(87)90101-0
[8] M.Fliess,非线性系统理论中非交互控制问题的新方法,《第23届Allerton会议论文集》,伊利诺伊州蒙蒂塞洛,1985年,第123–129页。
[9] M.Fliess,非线性系统无穷大结构的新方法,系统控制快报。,7 (1986), 419–421. ·Zbl 0608.93038号 ·doi:10.1016/0167-6911(86)90061-7
[10] M.Fliess,非线性输入输出微分系统可逆性的注记,系统控制快报。,8 (1986), 147–151. ·Zbl 0634.93035号 ·doi:10.1016/0167-6911(86)90073-3
[11] R.M.Hirschorn,多变量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可逆性,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24(1979),855-865·Zbl 0427.93020号 ·doi:10.1109/TAC.1979.1102181
[12] A.Isidori,非线性反馈,无穷大结构和输入输出线性化问题,《MTNS论文集》83,Beer Sheva(P.A.Fuhrmann编辑),第473–493页,《控制与信息科学讲义》,第58卷,施普林格出版社,柏林,1984年。
[13] A.Isidori,《通过动态状态反馈控制非线性系统》,载于《非线性控制理论中的代数和几何方法》(Proc.Conf.,巴黎,1985)(M.Fliess和M.Hazewinkel,eds.),第121-145页,Reidel,Dordrecht,1986年。
[14] A.Isidori和C.H.Moog,《关于传输零点概念的非线性等价物》,《建模与自适应控制》(Proc.I.I.A.S.A.Conf.,Sopron,1986)(C.I.Byrnes和A.Kurszanski,eds.),《控制与信息科学讲义》,柏林斯普林格-弗拉格出版社(即将出版)·Zbl 0654.93030号
[15] A.Isidori、C.H.Moog和A.de Luca,通过动态状态反馈实现完全线性化的充分条件,第25届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会议记录,雅典,1986年,第203-208页。
[16] M.Malabre,《Structureál’Infini des Triplets Invariants–Applicationála Poursuite Parfaite de Modèle》,第43–53页,《控制与信息科学讲稿》,第44卷,柏林斯普林格出版社,1982年·Zbl 0566.93009号
[17] M.Malabre,《关于线性系统结构的补充》,《系统控制快报》。,4 (1984), 339–342. ·兹比尔0539.93015 ·doi:10.1016/S0167-6911(84)80075-4
[18] C.H.Moog,《反转》(Inversion),《非莱茵河系统的Découplage et Poursuite de Modèle des Systèmes Nonéaires》,南特大学,1987年。
[19] H.Nijmeijer和W.Respondk,非线性控制系统动态补偿解耦,第25届CDC会议记录,雅典,1986年,第192-197页。
[20] H.Nijmeijer和W.Respondk,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动态输入-输出解耦,第575号备忘录,技术大学,特温特,1986年·Zbl 0661.93035号
[21] H.奈梅杰尔和J.M.舒马赫,仿射非线性控制系统无穷远零点,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30(1985),566-573·Zbl 0558.93042号 ·doi:10.1109/TAC.1985.1104005
[22] L.M.Silverman,多变量线性系统的反演,IEEE Trans。自动化。对照,14(1969),270–276·doi:10.1109/TAC.1969.1099169
[23] L.M.Silverman和A.Kitapçi,《无限大的系统结构》,《系统控制快报》。,3 (1983), 123–131. ·Zbl 0529.93018号 ·doi:10.1016/0167-6911(83)90052-X
[24] S.N.Singh,非线性系统可逆性的改进算法,IEEE Trans。自动化。《控制》,26(1981),595-598·Zbl 0488.93026号 ·doi:10.1109/TAC.1981.1102657
[25] A.I.G.Vardulakis,《关于无穷零》,国际出版社。《控制杂志》,32(1980),849-866·Zbl 0454.93016号 ·doi:10.1080/00207178008922894
[26] A.I.G.Vardulakis、D.J.N.Limebeer和N.Karcanias,无限理性矩阵的结构和Smith-MacMillan形式,国际。《控制杂志》,35(1982),701-725·Zbl 0495.93010号 ·doi:10.1080/00207178208922649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