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车辆弯道换道的轨迹规划和横摆角速度跟踪控制。 (英语) 兹比尔1286.70011

小结:研究了自动公路系统中智能车辆在弯道上换道的横向控制。基于梯形加速度剖面,考虑起始车道和目标车道的曲率差异,提出了一种新的弯道变道虚拟轨迹规划方法,建立了变道机动过程中车辆在惯性坐标系下的理想状态计算公式。应用预定轨迹,生成变道时的参考横摆角和横摆角速度。基于车载传感器可以测量车辆横摆角速度信息的假设,基于车辆横向动力学模型,应用非奇异终端滑模技术设计了横摆角跟踪控制律。基于李亚普诺夫函数方法,通过相平面分析得到了系统的有限时间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起始车道和目标车道之间的曲率差异,则在换道结束时,不可能避免虚拟轨迹偏离目标车道,而虚拟轨迹偏离随着曲率半径的减小而增大。利用本文提出的轨迹规划方法和横摆角速度跟踪控制律,考虑起始车道和目标车道之间的曲率差异,获得了无偏差变道的理想虚拟轨迹,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期望的跟踪性能。

MSC公司:

70E60型 机器人动力学与刚体控制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Salvucci D D,Liu A.变道的时间过程:驾驶员控制和眼球运动行为。Transp Res F,2002,5(2):123–132·doi:10.1016/S1369-8478(02)00011-6
[2] 冯建新,阮建华,李玉斌。智能车辆变道路径规划与控制仿真研究。收录:IEEE国际信息采集会议记录。威海:IEEE,2006年。683–688
[3] Hesse T,Sattel T。在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的运动规划中集成车辆动力学的方法。摘自:IEEE智能车辆研讨会。伊斯坦布尔:IEEE,2007年。1240–1245
[4] Rajamani R、Tan H S、Law B K等。排内自动车辆运行的纵向和横向综合控制演示。IEEE Trans-Contr系统技术,2000,8(4):695–708·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09/87.852914
[5] You F.智能车辆自动换道和自动超车控制方法研究(中文)。博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伟,高德智,段建明。智能车辆换道模型研究(中文)。公路运输研究发展杂志,2010,27(2):119–123
[7] Tan H S,Guldner J,Chen C,等。自动化公路上使用俯视参考系统的换道机动。《控制工程与实践》,2000年,8:1033–1043·doi:10.1016/S0967-0661(00)00026-5
[8] Hatipoglu C、Redmill K、Ozguner U。转向和换道:工作系统。收录:IEEE智能交通系统会议。马萨诸塞州波士顿:IEEE,1997年。272–277
[9] Hatipoglu C、Ozguner U、Redmill K。自动换道控制器设计。IEEE Trans Intell Trans Syst,2003,4(1):13–22·doi:10.1109/TITS.2003.811644
[10] Lin Y S,Cook G.具有变道功能的汽车转向自动驾驶仪。收录:第23届工业电子、控制和仪表国际会议。1997年,美国洛杉矶新奥尔良。1: 143–148
[11] Naranjo J E、González C、García R等。自动车辆超车机动的车道变换模糊控制。IEEE Trans Intell Trans Syst,2008,9(3):438–450·doi:10.1109/TITS.2008.922880
[12] Kim D、Moon S、Park J等人。设计一种自适应巡航控制/防撞系统,支持车辆自动驾驶的变道。ICROS-SICE国际联合会议程序。福冈:ICROS-SICE,2009年。2938–2943
[13] Tan M C.基于agent和模糊逻辑的车辆换道仿真模型(中文)。系统工程杂志,2007,22(1):40–45·Zbl 1141.68580号
[14] Hsu H C,Liu A.排车道变换机动的运动学设计。IEEE跨国际传输系统,2008,9(1):185–190·doi:10.1109/TITS.2007.908721
[15] 任德斌,张继明,崔世明,等。自动化公路系统中排队换道的变结构耦合控制(中文)。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41(11):110–114
[16] 陈恩,陈恩,陈永德,等。四轮转向汽车分数阶控制方法研究。科学中国服务电子技术科学,2009,52(3):603–609·Zbl 1354.70054号 ·doi:10.1007/s11431-009-0067-7
[17] 冯毅,于旭,满智。刚性机械臂的非奇异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自动化,2002,38(12):2159–2167·兹比尔1015.93006 ·doi:10.1016/S0005-1098(02)00147-4
[18] 李世华,丁世华,田永平。一类二阶非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状态反馈镇定方法。自动化学报,2007,33(1):101–104·doi:10.1360/aas-007-0101
[19] Liu J K.滑模变结构控制的MATLAB仿真(中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0] Rajamani R.车辆动力学与控制。纽约:Springer,2006·Zbl 1097.70001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