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二次项对三阶振荡的影响。 (英语) Zbl 1171.34026号

本文研究了三阶线性振子方程的二次扰动
\[\dddot{x}+\omega ^2 \dot{x}=0。\]
在方程中加入线性和二次扰动项后,作者在分岔点处进行了分岔分析,并导出了相应的Lyapunov系数。
由于未扰动方程有一个额外的零本征值,人们可以期望观察到一些Hopf稳态模式的相互作用。此外,在扰动中只考虑二次项似乎有问题,因为二次项进入李亚普诺夫系数,而三次项进入线性。

理学硕士:

34C23型 常微分方程的分岔理论
34立方厘米 常微分方程的非线性振动和耦合振子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fsharnejad Z.,伊朗科学杂志。Tech 26(1)第137页–(2002)
[2] Afsharnejad Z.,印度J.Pure。申请。数学30(5)第495页–(1999)
[3] Bejan A.,对流仇恨转移(1993)
[4] Bejan A.,《高级热力学》(1997)
[5] Chicone C.,常微分方程及其应用(1999)·Zbl 0937.34001号
[6] Chicone C.,SIAM J.数学。Anal(2004年)
[7] Chicone C.,数学课堂笔记1455 pp 20–(1990)
[8] Chicone C.,J.微分方程69第310页–(1987)·Zbl 0622.34033号 ·doi:10.1016/0022-0396(87)90122-7
[9] 奇科内C.,Tran。阿默尔。数学。Soc 102第706页–(1988年)·doi:10.1090/S0002-9939-1988-0929007-7
[10] 微分方程的Chiocone C.,J.91 pp 268–(1991)·Zbl 0733.34045号 ·doi:10.1016/0022-0396(91)90142-V
[11] 克罗宁J.,SIAM Rev 19 pp 100–(1977)·Zbl 0366.92001号 ·数字对象标识代码:10.1137/1019007
[12] Eichhorn R.,Phys Rev E 58第7151页–(1998年)·doi:10.1103/PhysRevE.58.7151
[13] Elphick C.,Physyca D 29第95页–(1987)·兹伯利0633.58020 ·doi:10.1016/0167-2789(87)90049-2
[14] Freire E.,《国际分叉与Choas杂志》12(12),第2799页–(2002)·Zbl 1043.37042号 ·doi:10.1142/S0218127402006175
[15] Hale J.K.,《应用数学课文3》(1991年)
[16] Heidel J.,非线性12,第617页–(1999)·Zbl 0998.34037号 ·doi:10.1088/0951-7715/12/3/012
[17] 古根海默J.,非线性振动,动力系统和向量场分岔(1993)
[18] 李B.,非线性分析5,第13页–(1981)·Zbl 0448.34046号 ·doi:10.1016/0362-546X(81)90065-1
[19] Mehri B.,非线性分析。论坛5第163页–(2000)
[20] Mehri B.,J.数学。分析。申请261(1)第159页–(2001)·Zbl 0995.34030号 ·doi:10.1006/jmaa.2001.7486
[21] Perko L.,微分方程和动力系统(1991)·Zbl 0717.34001号 ·doi:10.1007/978-1-4684-0392-3
[22] Rabiei Motlagh O.,《国际数学与数学科学杂志》(IJMMS)4 pp 209–(2003)·Zbl 1054.34069号 ·doi:10.1155/S0161171203107089
[23] Rabiei Motlagh O.,《越南数学杂志》(VJM)31(3),第295页–(2003)
[24] Rabiei Motlagh O.,《非线性分析与应用杂志》293 pp 329–(2004)·Zbl 1288.76032号 ·doi:10.1016/j.jmaa.2004.01.009
[25] Rabiei Motlagh O.,《越南数学杂志》35(1),第61页–(2007)
[26] Sprott J.C.,Phys Lett A 228(1997)·Zbl 1043.37504号 ·doi:10.1016/S0375-9601(97)00088-1
[27] Wiggins S.,《应用数学课文2》(1990年)
[28] 库兹涅佐夫·尤里(Kuznetsov Yuri A.),《应用数学课文2》(2004)
[29] 张福。,非线性10(1997)
[30] 张Z.,J.数学。分析。申请292第115页–(2004年)·兹比尔1057.34098 ·doi:10.1016/j.jmaa.2003.11.059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