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捕获再捕获数据的一类潜在马尔可夫模型,考虑时间、异质性和行为影响。 (英语) Zbl 1134.62080号

摘要:我们提出了一个潜在类模型的扩展,用于分析捕获再捕获数据,该模型允许我们考虑捕获对受试者未来捕获行为的影响。该方法基于这样的假设,即索引主题潜在类的变量遵循马尔可夫链,其转移概率取决于先前的捕获历史。考虑到潜在过程,允许对这些转移概率和捕获配置的条件分布参数进行一些约束。我们还考虑到离散解释变量的存在,这可能会影响潜在过程的参数。为了估计得到的模型,我们依赖于条件最大似然方法,为此,我们概述了一种EM算法。我们也给出了一些简单的规则来估计种群大小的点和区间。通过将其应用于两个有关小型哺乳动物种群的数据集,说明了该方法。

理学硕士:

62页第12页 统计在环境和相关主题中的应用
60J20型 马尔可夫链和离散时间马尔可夫过程在一般状态空间(社会流动性、学习理论、工业过程等)上的应用
65立方厘米60 统计中的计算问题(MSC2010)
62页第10页 统计学在生物学和医学中的应用;元分析
PDF格式BibTeX公司 XML格式引用
全文: 内政部

参考文献:

[1] Agresti,简单捕获-再捕获模型,允许不均匀捕获和可变采样,《生物计量学》50,第494页–(1994年)
[2] Akaike,第二届信息理论国际研讨会,第267页–(1973)
[3] Alho,捕获-再捕获模型中的Logistic回归,《生物统计学》46,第623页–(1990)·Zbl 0709.62100号
[4] Bartolocci,在关于转移概率的线性假设下一类潜在马尔可夫模型的似然推断,英国皇家统计学会杂志,B系列68,第155页–(2006)·Zbl 1100.62078号
[5] Bartolucci,利用考虑条件依赖性和多维性的Rasch型模型分析捕获-再捕获数据,《生物统计学》57,第714页–(2001)·Zbl 1209.62371号
[6] Bartolucci,具有连续协变量的捕获-再捕获数据的一类潜在边缘模型,美国统计协会期刊101第786页–(2006)·兹比尔1119.62372
[7] 伯纳姆,《模型选择和多模型推断:实用信息理论方法》(2002年)·Zbl 1005.62007号
[8] Cormack,封闭人群标记再捕获研究的区间估计,《生物统计学》48页567–(1992)
[9] Coull,使用混合logit模型来反映捕获-再捕获研究中的异质性,生物计量学55第294页–(1999)·Zbl 1059.62634号
[10] Darroch,《具有异质可捕性的人口普查人口估计的三样本多重再捕获方法》,《美国统计协会杂志》88第1137页–(1993)
[11] Dempster,通过EM算法获得不完整数据的最大似然(带讨论),《皇家统计学会杂志》,B系列39第1页–(1977)·Zbl 0364.62022号
[12] Glonek,多元逻辑模型,《皇家统计学会杂志》,B辑57 pp 533–(1995)·Zbl 0827.62059号
[13] Goodman,使用可识别和不可识别模型进行探索性潜在结构分析,Biometrika 61 pp 215–(1974)·Zbl 0281.62057号
[14] King,新西兰两片森林白鼬(Mustela erminea)高峰年群的种群结构和扩散,特别是对照,《新西兰生态学杂志》5第59页–(1982)
[15] 金,白鼬捕捉概率和陷阱反应的异质性(白鼬),《野生动物研究》30,第611页–(2003年)
[16] Lazarsfeld,潜在结构分析(1968)
[17] Lindsay,Rasch模型和相关指数响应模型中的半参数估计,包括项目分析的简单潜在类模型,《美国统计协会杂志》86页96–(1991)·Zbl 0735.62107号
[18] 麦克唐纳,隐马尔可夫和其他离散值时间序列模型(1997)·兹比尔0868.60036
[19] 麦克休,潜在类模型中的有效估计和局部识别,《心理测量学》21,第331页–(1956年)·Zbl 0074.13802号
[20] McLachlan,有限混合模型(2000)·兹比尔0963.62061
[21] Nichols,《在小型哺乳动物种群研究中使用稳健的捕获-再捕获设计:宾夕法尼亚田鼠的野外实例》,《Theriologica学报》29页357–(1984)·doi:10.4098/AT.arch.84-35
[22] Norris,《具有异质性和行为反应的捕获-再捕获模型》,《环境与生态统计》2,第305页–(1995)
[23] Norris,两种异质性封闭捕获-再捕获模型下的非参数MLE,《生物统计学》52,第639页–(1996)·Zbl 0875.62536号
[24] 奥蒂斯,封闭动物种群捕获数据的统计推断,《野生动物专题论文》62第1页–(1978年)·Zbl 0424.62077号
[25] 抵押人,《使用混合物的封闭捕获-再捕获模型的统一最大似然估计》,《生物计量学》第56页,第434页–(2000年)·Zbl 1060.62652号
[26] Pledger,混合模型在异质封闭人群捕获-再捕获中的性能,《生物计量学》61,第868页–(2005)
[27] Pollock,K.H.1974《标签再捕获实验中动物同等可捕性的假设》博士论文
[28] Rasch,《关于心理学中测量的一般规律和意义》,第四届伯克利数理统计与概率研讨会论文集,第4页,321–(1961)·Zbl 0107.36805号
[29] 萨纳塔南,估算多项式人口的规模,《数理统计年鉴》第43页第142页–(1972)·Zbl 0241.62007号
[30] 夏皮罗,《多元分析中不等式约束检验的统一理论》,《国际统计评论》56卷第49页–(1988年)·Zbl 0661.62042号
[31] Silvapulle,《约束统计推断:不等式、顺序和形状限制》(2004)
[32] Stanghellini,一种考虑观察到和未观察到的异质性的多记录系统估计方法,《生物统计学》60,第510页–(2004)·Zbl 1274.62878号
[33] 斯坦利,封闭人群捕获再捕获研究的信息论模型选择和模型平均,《生物医学杂志》40页475–(1998)·兹比尔1008.62691
[34] Vermunt,具有时间常数和时变协变量的离散时间离散状态潜在马尔可夫模型,《教育与行为统计杂志》24页179–(1999)·doi:10.3102/10769986024002179
[35] 威金斯,《面板分析:态度和行为过程的潜在概率模型》(1973)
[36] Williams,《动物种群分析与管理》(2002年)
[37] 杨,利用捕捉再捕获实验的马尔可夫链模型模拟动物的行为反应,《生物统计学》第61页,1010–(2005)·Zbl 1087.62136号
此参考列表基于出版商或数字数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其项与zbMATH标识符进行启发式匹配,可能包含数据转换错误。在某些情况下,zbMATH Open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补充/增强。这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始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而不要求完整或完全匹配。